元四家梅花道人吴镇吴诞生地调查报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嘉善政协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23 19:45:05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吴品奎说,祠堂正厅上挂着一块大匾,上写 “耕读传家”。那块“义”字碑就嵌在厅堂墙上。每年清明节,当地40家和南胜8家,每家派人,到祠堂一起祭奠列祖列宗。由族长率领子子孙孙向坐北朝南的一排排牌位叩头跪拜。祭罢,参祭者分坐12张八仙桌,等族长入席后酒宴开始。祠堂有祭田48亩,轮流耕种,收成归宗祠开销,宗祠设有帐房。族长职位是一代传一代的。吴品奎说,牌位上许多名字前都有“明故”二字。每年这时,大家可以翻看譜牒。
    那本至关重要的譜牒,吴品奎说,很早以前被南胜村族人借去,不知下落。南胜村在陶家池西3公里。据调查,陶家池北1公里北庄村吴氏,始祖也从陶家池迁来,但清明祭奠从不参与,不知何故。
    吴家祠堂在民国时有尼姑入住,1949年后改为小学。
    祠堂以东,民居相接。其中有两幢并排站立在同一个古宅基基础之上,古宅遗留的长条花岗岩阶沿石宛在,从而可以判断古宅面阔为七开间。七开间为封建社会民居最高格局。宅前宅后,室内室外,弃置当年大宅大厅柱石鼓墩数块,浅纹饰,鼓面直径35厘米,鼓高20厘米。均属石灰岩。另有一方武康石石鼓墩,直径40厘米,鼓高12厘米,高浮雕,似宋元遗物。大宅基以东菜地有一石柱,高70厘米,直径20厘米,多楞形,带宝顶,如寺前之“八方七如来”石。大宅东首临河浜,设大型河埠。河埠一色由花岗岩条石铺筑,精致美观,作工考究,砌筑平正,步阶完好。开阔3米,左右驳岸规整,南驳岸一如当年,北驳岸因临近人行道,驳顶有二三石坍落水中。水乡人家,迎来送往皆在河埠,观河埠,即可鉴别住家之贫富。且日常洗涮,提取生活用水一概在此,故河埠至关重要。观此河埠,可知大宅绝非等闲人家。河浜南北走向全长约200米,南通大明港。
    吴品奎说,此宅是举人吴文山家,他兄弟吴文祥是明朝进士,官松江府。后查《嘉善县志》,吴文山、吴文祥科举、宦业记载闕如。
    老宅基座北朝南,东首临水,南去不远是大明港,风水极佳,是水乡人家理想居住地,是处应是陶家池吴氏始祖发祥地。其后人丁兴旺,才逐渐向南北西以及河浜东岸扩张。现存老宅基、宅基向南之砖铺甬道、甬道尽头仪门残留墙基,以及河埠来看,当属明代建筑遗存。明代建筑立于宋元旧屋基之上。
    吴品奎说:“现今陶家池村总共48户(《嘉善县地名志》记为42户),47户姓吴,另一家因无儿子,找了个上门女婿姓徐。”
    吴品奎说:“吴家老祖宗是太伯公。”
    吴品奎说:“老辈是‘乌竹’造反时从徽州过来的。”
    吴品奎说:“刚到陶家池……老弟兄两个人。”
    吴品奎一再重复四个字:“七十七世”,问他什么意思,他说不上来。
    吴品奎的讲述,尽管片言只语互不连贯,甚至莫明其妙,但个中自有奥秘,需要破译。回来后仔细琢磨,对照《义门吴氏譜》,重读宋元史,再根据陶家池村现在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论述。
    (一)“吴家老祖宗是太伯公。”
    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史家认为创立勾吴国的吴太伯,便是吴姓的开山祖师,各地吴姓在修家譜时,大多将吴太伯立为第一世祖。如,今藏浙江省平湖市图书馆《义门吴氏譜》第一篇《吴氏开国之源》云:“泰伯为太王托采药,携仲雍逃至荆蛮,阴让国与弟季历,荆蛮义而君之,国号勾吴,有子早亡,弟仲雍嗣位。”此譜系手抄本,乃吴镇胞兄吴瑱十二世孙吴光瑶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陶家池吴氏虽非长房长孙,因为建有宗祠,保存家譜是情理中事。陶家池吴氏,与平湖吴家栅吴氏,虽属一脉却久不往来,吴品奎不知有平湖吴家栅,因此,他不可能看到六十年代才被发现的《义门吴氏譜》。他说的“吴家老祖宗是太伯公”,与《义门吴氏譜》吻合,基本可以断定,两份家譜出自同一蓝本。
    (二)义字碑
    明季杨继盛作《吴氏叙宗》一书,曾记载天下吴姓12宗,“以文、武、德、功、忠、孝、信、义、祯、祥、和、顺12字命名”。又云:“吴玠、吴璘属义字宗”。吴镇家譜名《义门吴氏譜》,即属于义字宗。《义门吴氏譜》一世吴天全,传至九世吴革。“革,字义夫,博学知兵,钦宗授武功大夫、閤门宣赞舍人,讨张邦昌被执,骂贼死节,颜色不变。”(引自《义门吴氏譜》,以下未注明出处之引文,皆出自该譜)《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一忠义篇对吴革有类似记载。吴革死于宋靖康二年(1127年),长子“祐,字天保,殉父难,自焚,赠武义大夫。”次子“祈,字天永,负父骨,徙德顺军陇干。宣和中,功授熙州指挥使,累赠太师一品。”吴祈长子吴玠、次子吴璘,为宋代著名抗金守蜀将令,《宋史》有详细的记载。吴璘生有四子:吴扬、吴挺、吴抦、吴抡。长子“扬,字伯多,统制,有功,卒于阵。妻,宗室赵氏,忠贤。”次子“挺,字仲烈,有大功,历武昌军承宣使,加熙河路经略安撫使,中军统制,累加太尉,赠少师开府仪同三司。”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吴挺卒于“利州安抚使”任上(1)。三子“抦,字叔占,统制。”值得注意的是四子,“抡,字季选,仕随军转运使,护驾南渡,卒葬杭州。妻,刘氏,在蜀,以家难守忠节。”此处说的“家难”,有双层意思:其一,夫君吴抡亡;其二,侄子吴曦叛国。吴曦是吴挺次子。
    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吴曦“引金兵入凤州,……改元,置百官,使人告其伯母赵氏,赵怒,绝之。叔母刘,日夜号泣,骂不绝口。”(2)吴曦僣立凡41日伏诛,族譜将其名勾除,即谓之“譜削”。同时遭“譜削”的尚有其四弟吴晫、五弟吴旳、三叔吴抦、吴抦之子吴晛、吴晓。不过,吴家这些不肖子孙,在后世续譜时,仍旧名列其中,因此《义门吴氏譜》中,这些人一个不少。
    南宋朝廷在处置吴曦叛国一案时下令:“迁曦祖璘子孙出蜀”(3),就是凡吴璘的子孙统统从蜀地外迁。吴抡之子煜一支遂迁嘉兴。吴抡单传“煜,字公亮,号思贤,仕武义大夫,奉母刘居嘉兴市泾东思贤乡。”思贤乡的得名,据《嘉善县志》载,传唐代名相陆贽出生陶庄,后人仰其贤德,遂以“思贤”名之。吴煜这位思贤先生迁居思贤乡,实属巧合。譜牒中之“泾”,地名,在嘉兴城北,古称闻川、闻溪,宋季改称王江泾。王江泾周围属思贤乡。陶家池属思贤乡下保西区,地处王江泾正东。
    “义”字碑的发现,说明陶家池吴氏归属义字宗无疑。吴璘孙子吴煜,是陶家池吴氏始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