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周文明,宝鸡人都会想起周公庙。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香火鼎盛的周公庙东边的祝家庄,有一座三王庙,供奉着西岐周人的先祖——周太王古公亶父。这座曾经叫做太王庙的祠堂,后来因为也供奉了亶父的儿孙季历和姬昌两位周王,被称作三王庙。在这座庙里,还有泰伯(又称太伯)和虞仲(又称仲雍)两块牌位,他们是第二代周王季历的兄长,也是远在江苏的吴氏宗亲会来祭拜的主要人物。这两位周王族,曾经三次放弃继承王位的机会,让正在壮大的周有了姬昌和姬发这样的贤明君主,从而一举推翻殷商的暴政。
长子本承周王位 远走他乡为哪般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古公亶父有长子曰泰伯,次曰仲雍。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知道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从《史记》的记载可以看出,泰伯因为父亲想传位弟弟季历和孙子姬昌,于是放弃了原本属于他的王位,自己和弟弟仲雍远赴荆蛮之地。也正是因为此事,泰伯被孔子称为“至德”之人。为什么面对王位,泰伯选择了放弃?“一个人所有的行为,是其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泰伯的行为,那就该从他所感受的家庭氛围来分析。”岐山县周文化研究会主席郑鼎文认为,出生在周王室,从小受到周太王贤德的教育,是泰伯作出让位决定的因素之一。《诗经·绵》中有这样的记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可以看出,周太王当年率领族人从豳(今郴县)迁徙到了岐山,是什么让他从原来的地方开始迁徙呢?“当时周太王在豳不断受到西戎部落的骚扰,周太王为了族人的平安,一直向西戎赠送马匹、猪、牛、羊,甚至还有珠宝等物,希望能换来和平。但西戎在收到这些东西后,不但没有停止侵占,反而变本加厉。周太王为了族人远离战火,于是退让至岐山。我相信正是他广阔的胸怀和贤德的性格,才为长子泰伯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在郑鼎文看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泰伯拥有良好品质的最关键因素。“周太王的夫人叫太姜,是中国有名的贤妇人,相传怀有泰伯的时候,凡是不好听、不好看的事物,太姜一律不接触,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胎教。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泰伯的贤德也就不难理解了。”
泰伯奔吴之后,在当地兴修水利、变渔猎文明为农耕文明,使作物生长由一年一熟变成一年两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文化。而吴文化中最具魅力的谦让文化,正是泰伯自身德行的最好说明。正是在这种备受赞誉的贤德之下,泰伯才最终成为当地人的首领,而这正是其让位的内因所在。
除了因让贤而奔吴的说法之外,很多人还对泰伯奔吴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诗经·鲁颂·閟宫》中写道: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在《泰伯奔吴》一文中也写道:奔吴正是当时周族政治的需要,需要他们把尽可能广的地域,尽可能多的方国都统统联合起来,对商朝形成包抄的局面。这种观点认为,泰伯奔吴只是在实行从周太王时期就开始的灭商计划,但此时的商朝暴政还不明显,而周太王刚从豳避西戎至岐山,应该还没有灭商的计划,所以翦商之说不可信。此外还有几个版本,也都不足以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