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泰伯奔吴远走他乡的周王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李波  文章来源:山西人精神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7 18:58:15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奔吴”之路行何处众说纷纭待探究

    关于“泰伯奔吴”的具体地址,高强认为苏南、皖南、江西等诸多说法都存在共同疑点:一是这些地方距离周原路途遥远,又要经过商人或蛮夷控制的地方,泰伯有没有能力可以毫发无损地到达;二是如果只是为了让贤,有没有必要跑这么远;三是南方的吴文化与先周文化的渊源关系,考古验证仍不充分。

    面对这些质疑,持泰伯奔吴是前往江苏无锡这一观点的郑鼎文认为,泰伯奔吴,并不是一次就直接到达吴地的,而是在“三让天下”之后才最终完成。郑鼎文认为,泰伯“三让天下”有这么三次。第一让:按当时社会惯例,王位应该传给长子,泰伯本是当然的继承人,但他知道父亲欲传位给季历,自己就干脆托词为周太王采药,出奔到今天陈仓区西镇吴山。第二让:泰伯在到达吴山后,其父周太王去世,他与仲雍回到岐山奔丧,这时候季历和群臣希望他能够接替王位,泰伯坚决不从,料理完丧事之后便远赴江南吴地,王位则由季历继承。第三让:季历继承王位后,被商王文丁嫉恨,最后被暗中害死,泰伯又一次回到岐山奔丧,群臣再次要求泰伯继承王位,他依然不从,王位由其侄姬昌继承。

    “泰伯第一次出奔,确实是假借采药之名,前往陈仓区的吴山。我认为选择这个地方,一是可以防止西戎侵犯,二是可以很方便地知道周太王的身体情况。”郑鼎文说,“《孟子·公孙丑》中所说的文王以百里,指的应该是泰伯第一次让天下时候的情况。周太王去世后,泰伯便远赴江苏无锡了。”

    对于泰伯奔吴路途遥远、大部分地方又是在商朝的控制下、泰伯如何能够安全到达吴地,郑鼎文认为,泰伯奔吴,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现在留存的很多版本,认为泰伯只是到了山西,我认为这是将后来武王分封泰伯的后人于河东之虞,以及成康时分封泰伯后裔于苏南的事情和泰伯奔吴混淆了。”郑鼎文认为,泰伯奔吴并不是简单地从周原直接往东到达吴地,而是在退避吴山一让天下之后,继续从吴山往西,到达今天甘肃地界,然后转而向南,翻越了秦岭到达长江水系之后,顺江而下一直到吴地。

    1954年,考古人员在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发掘了 12件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宜侯夨簋》腹内底上有长达 120多字的铭文。铭文记载了周康王观看武王伐商、成王东巡的图画以后,卜问南方的宜地。在合会南方各方国时,改封虞侯于宜地为侯。周康王还进行了丰厚的赏赐,有酒、弓、礼器等。我国著名文字学家唐兰在《宜侯夨簋考释》中指出,夨和周的声母是很接近的,他认为宜侯夨,即虞侯夨,也就是虞侯周章。周章是在武王和成王时被封虞侯的,为了不与北方的虞相混, 30多年后的康王时改为宜侯。这个看法从考古角度承认了《史记·吴泰伯世家》中关于泰伯奔吴的记载。

    “关于泰伯奔吴的相关历史,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考证。但作为圣贤,孔子对泰伯的赞誉可以说是最高的,而这也是在当今社会,需要我们学习的美德。”郑鼎文说。(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