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鼻祖吴泰伯
根据无锡锡山遗址考古证实,早在四千多年前,无锡先民就聚居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从事渔猎、耕种、生息、繁衍后代。
根据《史记》及史料记载,开发江南,传播南北文化,揭开无锡历史序幕的第一人为吴泰伯。三千多年来,他的遗物、遗迹,虽有待查考,但是,历代为他修建的庙宇和他的墓地至今还在。尤其是有关他的许多美妙的传说和动听的故事,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千古不灭。
托言采药到江南
相传三千二百年前,商周文化在黄河流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耕种技术也较前迈进了一大步。当时在陕西渭水流域歧山下周原地方.(今陕西省歧山县)的周太王古公禀*父(约公元前十二世纪),有着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泰伯勤奋好学,为人宽厚,孝敬父母,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后来季历生了个儿子名昌。昌从小聪慧过人,才华出众,深得周太王的欢心和宠爱。周太王喜欢季历的聪明贤能,想把王位传授给小儿子季历,再传其子姬昌,太公曾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吕乎!”(《史记》卷四《周本记》)
泰伯听了太公之言,为成全父亲的心愿,避免龙蛇之争的祸害,决定让位于三弟季历,并说服二弟仲雍,准备了马匹、行李和一些干粮,趁父亲生病的时候,托言往衡山采药,离开了周原这个地方。兄弟俩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历尽艰辛,冲破万难,奔走了三千多里路,终于来到了暖和的南方,就在长江以南、太湖之滨的无锡梅里(今无锡县梅村镇)避居下来;这段故事在《史记》里有多处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自号句吴。”(《史记》卷册一《吴太伯世家》)。
不久,周太王病逝,泰伯与仲雍奔丧,季历与众臣要求泰伯接位,泰伯不授,丧毕仍返江南,周围乃由季历继位。季历坐上王位后,便整伤国政,征伐戎狄,扩大领地,结果,遭忌于商朝,被商暗害而死。泰伯又返歧山奔丧,群臣再次要他继位,泰伯仍不肯接授,丧事完毕又返回江南,王位便由其侄子姬昌继任。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显赫一时,中国从此进入了为时八百年的周朝。史称此事为泰伯三让天下。后梅里人民称泰伯为“让王”,也缘于此。
相传泰伯、仲雍让王南奔时,周太王知道后曾派兵追赶,一直追到今无锡县的“坊前”这块地方,询问当地土著居民,个个摇头不应,泰伯、仲雍也已随蛮民“更衣换襟,断发纹身”,追兵很难相认。跟看长途跋涉,饥寒交迫,人困马乏,又查无泰伯音讯,只得驱马回程复周太王去了。
追兵走后,泰伯、仲雍继续南行,来到“梅里”,见树林中有几个小小村落,周围梅花盛开,景色独好,便留下来休整。那时正值春天,一天早上起来,发现晚上搭棚住宿的柳树棍发了芽,荆条上开了鲜黄的花,泰伯认为这里是个吉祥之地,便决定在此安家落户。仲雍说,我再向前走走,后定居在今常熟市虞山镇。泰伯在梅里住下后,便与当地蛮民一起生活,引导大家兴修水利、耕种、饲养、学习文化,使梅里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断发纹身辟荆蛮
那时,江南无锡这—带地方,虽然早已有人居住,原始农业、原始纺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业还是“刀耕火种”,一年一收,人们过着“半生为食,以棚为窝”的生活,文化更是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直到三千多年前,江南还是“荆蛮之地”。《史记·吴泰伯世家》说,当时蛮民“常在水中,故断其发,纹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以入水捕鱼为生的荆族尚处于未开化的蒙昧状态。
泰伯来到无锡荆蛮之地后,为了表示他不再回去继承周太王王位的决心,要和这里的土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