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为天然屏障,辅以篱笆、石墙、土坝等简陋的防御设施而形成的边界线。有些人不懂“外郭”的含义,怀疑泰伯那时不会有三百里的外城,因而擅自改为“外郭三十里”。岂知历史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要说“外城”,泰伯那时根本没有能力建造三十里的外城。勾吴最初疆域为三百里范围,由于古今地理情况变化较大,加上古迹遗存已无,其具体四至己较难考证,我们只能作一个大致的勾勒:勾吴以梅村为中心,东至常熟练塘、杨园、吴县黄埭、浒墅关、通安一带,南至太湖沿岸,西至惠山、舜柯山、桃花山一线,北至东北塘、查桥、安镇、羊尖一带。这一带的地理特点是水网密布,湖泊纵横,间有丘陵,而且处在太湖和芙蓉湖之间,不易遭受外地势力的侵袭;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是个鱼米之乡;人口己较多一千余家约有三、五万人,但发展情况还较落后。
泰伯的历史贡献
泰伯创建勾吴,在无锡乃至苏南的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在泰伯之前,无锡和苏南地区的历史是一片混沌。虽然这一地区的地下发掘展示了早期的文明,但是能够清楚表述的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泰伯到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吴的历代君主都有名有姓,既有文献记载,又有一定的文物佐证。从这一点上说,吴和鲁、晋、卫等中原国家并没有差距,相反,在辈份上要长于他们。
泰伯到无锡,加速了这一地区的文明进程。周太王古公亶父在岐山下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国家。相对于周国,无锡地区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是落后的。泰伯的到来,使得这种落后状况有可能较快得到改观。
泰伯所筑的三里二百步的小城,虽然是简陋低矮的土城墙,但其意义不容低估。城市是一个地区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条件。吴国既尊泰伯为始祖,则其时已经建立国家。据《竹书纪年》载:“武乙二十一年,古公亶父薨,泰伯君于勾吴。”可见古公死后,泰伯已经立国。至于这个国家到底是什么性质,我们暂时可以不去考究。依我之见,根据泰伯的道德,他至少不会使用奴隶,勾吴城里很可能只有平民,没有奴隶。我们不能用固定的公式、概念去硬套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周人以农业传世,古公亶父在周原崛起,也和发展农业分不开。泰伯来锡后,带来了周族人先进的农业技术。无锡一带由于是水乡泽国,居民主要以鱼虾为食,虽早在泰伯奔吴前,吴地已有耕作但不大重视。泰伯确定了三百里疆域后,率民耕作,“人民皆耕田其中”《吴越春秋》。农业的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泰伯到来之前,江南地区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但是,青铜器的使用并不普遍,社会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是石器、陶器。泰伯来后,促进了青铜器的推广使用。据传,泰伯教住地附近的居民使用铜锅,改善了烧煮食物的条件。
泰伯关心人民的生产、生活,领导人民开凿了伯渎港。这是一条运河,在当时条件下要靠人力挖掘这么条河,的确很不容易。由此也可推测,那时已有了青铜制造的生产工具,因为要用石器来挖条运河,简直是难以想像的。
由于泰伯淡泊名利,爱护百姓,他获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他在位四十九年而逝约为公元前1078年。泰伯逝世后,当地人民非常悲痛,成千上万人自发地为他送葬。后来,邑人又以立祠的方式纪念他。先是在景云乡今南站镇的泰伯渎边立庙祭祀,此庙称为“渎上之庙”,至元、明时犹存,后废。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吴郡太守糜豹奏请朝廷,在泰伯故居立庙奉祀即宅为祠,这是地方政府所立之祠,以后历代都曾修葺,至今香火不断。明清时,在城中娄巷、惠山建立至德祠,奉祀泰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