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明确宣不,使众人皆知。对于吴绍诗的自食苦果,各级官员应引起做戒。”为此,吴绍诗第二次被罢官。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吴绍诗再次被朝廷重新起用为刑部郎中,次年再升任刑部侍郎。是年,乾隆皇帝母亲孝圣宪皇后八十大寿,乾隆皇帝为让其母高兴,极尽奢侈豪华之能事,以中外名贵饰器进九九寿礼,召集九名年长高级官员,为孝圣宪皇后祝寿伴驾,称为“香山九老”。②吴绍诗列为九老之一,被赏赐参加了皇太后的祝寿宴会。 乾隆三十九年,吴绍诗已七十六岁高龄,上疏请求退休,遂被批准回家养老。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东巡,吴绍诗不顾其七十八岁毫垄之年,由子女搀扶迎驾,乾隆感慨其忠心,加封为尚书。
三、名门贵族的光大者吴氏双雄
(一)吴垣
吴垣是吴绍诗的长子,乾隆壬中恩科顺天举人。 吴垣一生为官,数次迁升。先由举人捐官,授兵部郎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特旨调邢部,又调吏部,后迁监察御史,转刑科给事中。历署吏部郎中,补工科给事中,晋吏科掌印给事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摧升鸿妒寺少卿。迁通政使司副使,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吏部右侍郎。乾隆四十九年(1784),外授广西巡抚,后调任湖北巡抚。 吴垣为政勤勉,得为千雯之一。乾隆五十年,乾隆帝登基五十年大庆,乾隆颁诏在乾清宫举办“千雯宴”,亲王以下官员二千人出席,吴垣为其中之一。吴垣任湖北巡抚时,湖北江夏等州县发生旱灾,吴垣积极救灾,他上疏朝廷缓征赋税,开常平粮仓贩济灾民,招募商人外购粮食平抑粮价,有效地缓解了灾情。乾隆五十一年,吴垣去世。乾隆帝闻讯后,十分痛心,念念不忘其实心贩灾的功绩。
(二)吴坛
吴坛是吴绍诗的次子,乾隆二十六年进士。 吴坛开始授刑部卞事,迁郎中。乾隆二十二年(1767),破格授与江苏按察使,迁布政使,再授刑部侍郎。因株连于太监高云从泄密案,左迁刑部主事。后升至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他为政明敏,张弛有道;著《大清律例通考》,长有刑名;他力求改革弊政,宽修民政。③ 吴坛在江苏为官期间,针对政务弊端,颁布多项改革措施。 一是改革傣粮纳付制度。江宁、苏州两个州府,按照旧例,其官员的傣禄和士兵的军钠粮米皆互为对置支付,往返辗转,费时费力,十分不便。吴坛上疏朝廷,改定为本州府内的傣禄、军钠粮米由本州府就近支付,方便了两府的官吏、士兵和平民百姓。 二是改良赋税财务制度。江苏省在清代一直是纳税大省,税款金额庞大,帐目繁杂,每年向朝廷上报赋税账目时,‘常‘常因账目事项重复不明,导致查验困难。吴坛针对此弊端,上疏朝廷,建议把赋税账目分为总案和专案两大项,往来账目各归其属,总账和专账分立,一目了然,避免了赋税财务制度的混乱。 三是减免公田租户税额。江苏吴县农民赋税沉重,为减轻其负担,吴坛上疏言:“吴县有名捐公田万二千五百亩,承种民户除完地潜银米外,岁收租息为添补运增之需。乾隆二十一年,抚臣明德奏将每年应征租米二千二百二十七石,递年抵补吴县无着钱粮,余米一千数百石,留备地方公用。此项既非正供,欠年悉照原额征收,自三十二年至四十三年,逮赋一万九百余两。查正项钱粮灾缓积欠均沐殊恩,而余租旧逮转未邀恩蜀除,恐积久日多,益增民累。请归本年恩镯案内一体豁免,嗣后遇欠年勘明随征赋竭缓。”③吴坛的这项提议通过后,大大减轻了吴县公田租户的负担,使百姓们得到了实惠。 四是加强长江险段防护。长江江苏段的险要江段平时备有五十六只救生船以应不测,但经多年来的裁减及损坏只剩下了二十八只,一旦遇有l会清,将不敷一调用。吴坛上疏朝廷,要求增加四十只救生船,将其分别设置、停泊在京口、瓜州、金山一线,以备有险情时使用。吴坛的这项提议,也被朝廷采纳。这对保护沿江地区百姓的生命安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吴坛为政清廉,关注民生,蝉精竭虑。其就任江苏布政使时,拒绝馈赠,约束下属,使“贪墨吏皆敛迹”⑤,遇事必亲自处理,终于积劳成疾,因医生所开药方字迹潦草,药铺将药配错,导致其病情加重,下属欲将医生和药铺治罪,吴坛曰:“生死有命,非有伊等”@,终未追究,从此一病不起。江苏人久道其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