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保蜀千古英雄--静宁吴瑜吴磷家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6 1:04:0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返支援吴玢军。宋军的毒箭虽如倾盆大雨而下,但金军将士亦是前赴后继,顽强战斗。经过持久征战,金军尸体布满了阵地,但其攻势依然不减。此时在左突右冲中也备感疲劳的吴磷军只得掩护着退守第二道防线。

金军似乎没有退却的迹象,他们又增派了援军。新增金军身披重盔甲,使用铁钩长枪,横向一排排挥舞着长枪向前攻击,纵向一队队前后呼应,纵横结合成为一个个战斗方阵,各方阵相连,一望无边,如同铁桶一般地冲杀过来。宋军坚守第二道防线,全军携箭,以"驻队矢"反复射向敌人,宋军一队一队冲向前阵,对着金军万箭齐发,双方呈胶着状态。金军志在必得,宋军誓死坚守,战斗持续了一整天。金将撤离喝骑在马上奔跑督战,他四处侦察,发现了宋军的指挥中心后说"我知道破敌之法了",随即下令收兵。

第二天两军继续鏖战。金军改变战术,采取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的办法,全力攻击宋军阵地西北方向的指挥楼。宋将姚仲登楼指挥。双方为争夺该楼展开血战,金军拼命向前一鼓作气地将该楼冲歪,宋军竭力还击,用丝绸带代替绳子将该楼拉正。金军用火箭发动了立体式攻击,宋军急中生智,用酒潭子扑灭了遍地的火舌。情况万分紧急,吴玢急令后备队统领田晟率士兵带着长刀大斧分左右两队直冲敌阵,双方肉搏在一起。夜深了,宋军大帐内明烛辉煌,吴蚧召集吴磷、杨政、姚仲等将领,商讨破敌之策。会议很快形成共识:关键时刻,两军相遇勇者胜,谁的意志更坚强,谁更勇敢,谁就能获胜。将士早已以身许国,何惧关前鬼哭嚎,拼到底,才会有胜利。会议决定,在固守阵地的同时,派出精锐部队袭击敌人。要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同时,统领郭震作战不力,会议决定将其斩首示众,号令三军。对明天的作战,做了周密的部署。

第三天,天刚蒙蒙亮,不顾连续两天作战的疲劳,宋将统领王喜、王武各统领一队精锐士兵悄然出击。前者以紫旗为标志,后者以白旗为标志,两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金营。金军猝不及防,顿时乱了阵脚。宋军奋力拼杀,一士兵用箭射中了敌帅韩常的眼睛,金军稍稍退却。与此同时,吴蚧又命令统制官张彦率军偷袭敌横山砦兵营,令王俊率军在河池断敌退路。金军退往横山砦不能安身,只好再往后撤,在河池又遭遇王俊军的袭击,全军溃败。

四月,吴玢率军收复了风州、秦州、陇州(今陕西陇县东南),捷报传到京城,朝廷当即授予吴玢川陕宣抚副使衔。

七月,朝廷奖赏催关参战将士。吴蚧被委任为检校少师,奉宁保定军节度使。吴磷由防御使升定国军承宣使,杨政以下有功将士也都分别得到了提升或奖励。

5.魂洒边陲

仙人关战后,宋金在西北地区形成对峙局面。

绍兴五年(1135)日月,金军大举进犯淮南地区,吴玢派吴磷、杨政等率军白天水出发,奇袭秦州,一战而下,占领州城。金将撒离喝得知秦州被围攻,调集大军援救,被杨政等伏击打退。吴玢军占秦州,极大地牵制了进攻淮南的金军,为友军做出了贡献。

绍兴六年,吴玢兼任营田大使,又转任保平靖难军节度使。他带领将士屯田戍边,努力减轻四川百姓财赋供应的负担。

绍兴七年十一月,朝廷赐给吴玢犒军钱一百五十万缗,次月,吴蚧派部将马希仲攻熙州。马希仲兵败,又失守翠州(今陕西陇西县),被吴玢处斩。

绍兴九年,宋金达成停战和约,宋高宗认为吴玢有大功,提升他为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宣抚使,陕西、阶州、成州等都听其节制,为从一品官。同时,宋高宗还派太监为使臣,带着他的亲笔信赐给吴玢。使臣到四川时,吴玢已病重,由家人扶着他到大万拜受皇帝诏令。使臣回到京城,宋高宗对吴玢的病情十分忧虑,一面诏令四川地方官访求良医,一面从朝廷选派医生赴四川为其治病。六月,御医尚未到达四川,吴玢已病死仙人关,年仅四十七岁。朝廷赠其官职为少师,正一品,赐给他家三十万钱为其治丧。吴蚧谥号为"武安",宋孝宗淳熙年间,又追封为涪王。

吴玢在四川与金人相持十年,不仅战功显赫,且政绩卓著,为四川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为减轻四川百姓的财赋负担,他精兵简政,节约开支;在局势相对安定时,他带领士兵开山屯田,军队屯田的收入每年可达十万斛;同时,他还要求梁州(兴元府治,今汉中)、洋州的守将治理修复废弃的褒城堰,恢复旧有的水利设施,下令戍边的士兵轮番帮助当地百姓修堰筑坝,完善各项水利设施,扩大土地灌溉面积。老百姓看到农田灌溉可大幅度增加产量,提高收入,因战乱而逃往外地的数万户居民又纷纷迁回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当地的老百姓感念吴玢的功德,在仙人关为其建庙祭祀,定名为思烈庙,充分表达了四川人民对这位抗金英雄的深切思念。史学家也为吴玢留下了公正的评价:"方富平之败,秦、凤皆陷,金人一意睨蜀,东南之势亦棘,微蚧身当其冲,无蜀久矣"。

吴玢有五个儿子:吴拱、吴扶、吴捞、吴扩、吴摁。其中次子吴扶历任忠翊郎、阁门祗侯、承奉郎等职;三子吴捞历任承议郎、右朝散郎等职。长子吴拱(字伯烈)成就最大,他继承父业,征战疆场,终于成为善于带兵打仗的南宋名将。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帝完颜亮欲举兵南侵,朝廷以利州西路御前诸军都统制吴拱知襄阳府,委以驻守中路要地防御的重任。五月, 又授权吴拱,情况危急时可退守荆南。六月,朝廷督促吴拱加紧襄阳的防备,并通知他让其他将领援救襄阳的事项。八月,又"以吴拱为鄂州诸军都统制",使吴拱成为荆襄方面御敌的主帅。九月,西路金军进攻仙人关,吴磷病重回兴州,"总领王之望驰书告执政,谓磷多病,猝有缓急,蜀势必危。请移磷侄京襄帅拱归蜀,以助西师,凡五书未报。"此时,荆襄一线,鏖战正急。十月,吴拱派将收复了唐州,又与金军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进行了艰苦的争夺战,守住了该城。十一月,朝廷又提升吴拱为湖北京西制置使、京西北路招讨使。次年二月,"吴拱遣将收复永安军,永宁、福昌、长水三县"此后,因金朝的内部政变,金世宗登位,完颜亮被杀,战事趋缓。六月,朝廷罢废前线的三个招讨使"以吴拱主管步军司"。吴拱成为中央政府的要员。

淳熙四年(1177),吴拱去世,朝廷赠官太尉,谥号"襄烈"。据《嵊城吴氏宗谱》记,吴拱生二子:长子吴珊曾官居御史,后迁居浙江嘉禾县成为嘉禾吴氏始祖;次子吴瑶官封太师,后迁居浙江湖州,成为湖州吴氏始祖。

(三)威名远扬的吴磷

吴磷(1102~1167)字唐卿,宋代名将,威名不亚于其兄吴蚧。

1.从兄征战

吴磷自幼喜欢骑马射箭,年轻时跟随其兄吴玢征战,因屡立战功升迁阁门宣赞舍人。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九月,宣赞处置使张浚调五路宋军与金兵决战,结果宋军全线崩溃,"巴蜀大震",吴玢收散卒保散关以东和尚原。次年,金将设立与乌鲁折合欲分兵合击和尚原,吴磷率兵与金人战于箭舌关,使两路金兵无法会合被迫逃遁,吴磷以功迁统制,后吴磷专守和尚原。是年十月,金兀术亲率大军攻和尚原,吴磷与兄吴玢誓死坚守,与敌血战三十多阵,吴磷随机而应,设伏神坌,大败金兵,"兀术中流箭仅以身免",张浚破格提拔年仅二十九岁的吴磷为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再升康州团练使,绍兴三年(1133)转荣州防御使、知秦州、节制阶、文二州。是年,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