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深叶茂--吴姓起源及家族概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6 0:56:4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南迁和南方吴姓大发展的格局,如知名于北方的陈留吴氏、濮阳吴氏和渤海吴氏都有族人南迁的记录,如吴胜、吴允承开始的吴郡吴氏,吴少微开始的休宁左台吴氏,吴兢开始的江苏宜兴吴氏,都是唐代迁往南方,在南方繁衍起来的吴姓家族。他们势力壮大,形成族望后,又不断向南方其它各地迁徙、移居、蔓延成更多支派。如左台吴少微第十四代孙吴用清家族,其曾玄孙有一千五百人之多,散居在安徽、江苏、江西等许多省份,形成众多分支派系。当然,北方吴氏家族的发展也并非呈中止状态。河南汝南、山西太原、陕西咸阳等地的吴氏家族依然显赫于北方,在宋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名望。

明清以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交通的便捷,及伴随经济发展人们安土重迁观念的淡漠,都促使这一时期吴氏家族的更大规模播迁,使这一时期吴姓人口的流动与家族的迁徙,呈现出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甚至向海外拓展的新局面,新的支派宗族的衍生也越来越频繁。

江西是这一时期吴姓聚居最多的地区,其次是安徽、山西、浙江、山东、福建等地。这几个地区吴姓人口之和约占当时全国吴姓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另外,湖北、河南、江苏、湖南也是吴姓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四地吴姓人口数相加,约占全国吴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全国形成以江西为中心的吴姓人口聚居区。

5.近现代

近现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吴姓人口的分布日益广泛,宗族分布日益分散。近现代以来出现的多次社会大变动也进一步推动了吴姓的迁移,太平天国运动、北洋军阀的混战、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不在客观上造成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建国以后,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为调整地区经济布局,尽可能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曾有大批工厂从东南经济发达地区迁往西部地区,这一系列的迁移对以东南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的吴姓人口的流播也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使近代吴姓的迁移情况显得更加复杂、更加凌乱。

与这种复杂与凌乱同存在的是,家族宗法制度的破坏和人们宗法观念的淡薄,使大量记载宗族传承的家谱、族谱被破坏,致使宗族成员迁移的情况和资料无所记载,随着岁月流逝,这些情况已无法寻其根源。所以,要了解近现代以来吴姓家族的迁徙与发展情况,显得更困难,有许多呈现中断的情况。

但我们仍可以从以往族系的发展脉络和当代人口调查探寻到一些近现代以来吴姓人口及其家族的分布情况。近现代以来,吴姓的主要分布区仍然在南方,而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及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区为吴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

6.港台及海外吴姓的流播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特别是明清以来直至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变革,交通的便捷和国门的洞开,更多的吴姓子孙或主动或被迫漂洋过海向台湾、东南亚甚至世界各地发展。

朝鲜,吴姓何时始入朝鲜,史无明载。但一般不会晚于战国。《后汉书·吴佑传》载,东汉时著名的陈留吴氏家族吴佑长子吴风,官任汉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太守而举家迁至朝鲜,这应该是有确切记载的吴姓到达朝鲜的开始。自汉魏以来,随着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交往的频繁,又有大批吴姓自东北地区渡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开基立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民族融合中,他们已成为今日朝鲜一百四十三个姓氏中最常见的二十大姓之一,他们中间也产生了许多优秀子孙,如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吴克列、朝鲜武装部部长吴振宇等。

日本,据元初史学家金履祥在他的《通鉴前编》中记载,"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人海为倭。"约吴国灭亡后,吴王室的一些幸存者便达日本岛。这在日本著名僧人中岩园的《日本纪》中有同样的记载。汉魏至隋唐时,吴姓后裔在日本开始发达。我国这一时期的许多史书如《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等都记载了相关史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变迁中,大多数的吴姓成员已同化为日本民族,而仍有少数保留着他们祖先的标志,成为今天日本的"吴人",如日本经济学家吴文炳,日本统计学家吴父聪等,都成为日本吴姓的佼佼者。

美国,美国吴姓大多自近代以后移入。1879年,美国吴姓华人宗族联合在美国的蔡、周二姓,建立起了共同的宗族组织"至德公堂",并在三藩市的天后庙街一百三十八号设立会所,在芝加哥、纽约、波士顿、洛杉矶等市设分会所。到20世纪,美国的华人社会中,吴姓虽不算大姓,却也产生了一些颇具影响的人物,如美国第一位华人校长吴家玮、美国第一位华人副州长吴仙标、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吴建雄等。

越南,是中国南部的邻邦。在民族独立前曾长期是中国王朝的一部分。自战国初越灭吴,吴人便大批南迁至越南,汉魏以来,内地吴姓或做官或经商来到越南,如《元和姓纂》中载,唐代中期渤海吴氏的吴纳就曾南任安州(今越南清化市)刺史,迁居越南北部。到达越南的吴姓子孙不断开拓,到唐末五代,吴季札的第五十世孙吴权建立了吴朝,使吴姓在越南的发展臻于极盛。在吴朝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又有许多姬姓吴氏迁入越南,并产生许多著名人物,如阮朝礼部尚书吴仁静、黎朝杰出历史学家吴士连、丁朝著名僧人吴真流、李朝著名学者吴俊、近代南越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等等。吴姓已是越南二百余姓中人口数排第六位的十大姓之一。南洋,古代包括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自明代以来,我国广东、福建沿海的吴姓子孙便大批移往南洋各国,进而构成了当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就有五代吴宣的后裔从广东嘉应迁居香港;菲律宾的吴姓华人,主要是从福建沿海及广东和台湾等地移入的,据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菲律宾殖民政府的人口统计资料表明,当时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市的五万多华人中,吴姓是七大姓之一。吴姓宗族成员移居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大约也是从元明时候开始的。到二十世纪初,吴姓宗族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颇具影响的重要一支,并产生了许多名噪一时的人物,如组建印尼同盟会的吴文波、新加坡怡和俱乐部的组织者之一吴胜鹏、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等。

台湾,自古是中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早就有大陆人民越过海峡来到台湾。而吴姓进人台湾的最早记载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明末以来,大批福建、广东尚海吴氏成员来到澎湖、台湾谋生创业。明清以来,特别是近现代,吴姓成员更是大批迁台,使台湾成为今日吴姓人口分布较多、较集中的地区。吴姓成为台湾十大姓之一,位居第七位。台湾的吴姓宗族,初期主要集中在澎湖、台北、高雄、台南等地,后来则广泛分布到整个台湾。在台湾的吴姓宗亲为了纪念共同的始祖,成立了"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等机构,并在台南市成功路建立了全台"吴氏大宗祠"。迁台的吴姓成员,为台湾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产生了抗倭名将吴汤兴、杰出画家吴鸿业、著名作家吴浊流及著名的政治和商业家吴伯雄、吴火狮等。这些吴氏子孙,走出大陆,走出国门,他们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他们的业绩使中国吴姓,使中华民族光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