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深叶茂--吴姓起源及家族概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6 0:56:4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父业。舜去世后,中原局势发生巨大变革,夏禹夺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领职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禹分封舜的嫡长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区,继续当有虞氏的首领。此时的有虞氏便成了夏朝的一个方国,并已从陕西东迁到今河南省虞城县北,国号"虞"。

禹建夏朝后,废除了传统的禅让制,死后传位于子启,启死,太康立。但太康只知游猎,不问民间疾苦,被以善射闻名的勇士后羿驱逐,史称"太康失国"。后羿立太康弟中康为天子,中康死,其子帝相立为天子。帝相时,谗臣寒浞杀后羿和帝相自立,帝相的妃子有仍氏之女怀孕逃走,生子少康。少康稍大后,做了有仍氏部落主管畜牧的牧正,寒浞父子又要杀少康,少康逃奔虞国。有虞氏的首领虞思感念夏有德于天下,送给少康一个城邑,方圆十里的土地和五百户人家,并把两个美丽贤淑的女儿嫁给少康为妻。少康在有虞氏的帮助下,联络夏后氏的余众杀了寒浞父子,恢复了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有虞氏帮助少康复国,一方面说明了有虞氏与夏后氏历史上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虞国是有相当实力的。可惜商代以后虞国就衰落中绝了。

大约自商均开始,舜的嫡传子孙便以虞、吴为氏了。《元和姓纂》说:"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上古时代虞字写作"吴",后来吴、虞相通,只是到了战国时期,吴、虞才开始区别。由此,舜的嫡传后裔才分为"虞"、"吴"二支。一部分以"虞"为氏,一部分以"吴"为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姓名急就篇》也说:"舜后封虞,虞、吴音相通,故舜后亦姓吴。"舜的吴姓后代,因舜生姚墟为姚姓,故通常称为姚姓吴氏。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是卫人,卫即今河南地区,或许吴起就是姚姓吴氏的后代。不过,姚姓吴氏最终也未能延续下来,因此现代吴姓人中也很少见到有自称为有虞氏后裔者。

3.夏少康弓箭手吴贺

《中国姓氏大全》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帝王世纪》也曾提到勇士吴贺,说他曾与后羿比射,是个神箭手。而《路史·国名纪》又说:"纣时有吴伯"。看来吴贺、吴伯是一脉相承的,吴伯应该就是吴贺的后裔,而吴贺则应该是古代吴人氏族中的一员。一直从事狩猎生活的吴人氏族在夏商时代仍然存在着,只是在不同的时期涌现出了不同的氏族首领,他们的后裔子孙以吴为氏,也应该是吴姓的来源之一。不过,夏商之后随着农耕社会的日益发展,以狩猎为生,不善农耕的吴人因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在中原大地逐渐衰落下来,其子孙的事迹也难见于史籍记载了。这支吴氏中的大部分已经绝迹,余者可能也就归属于姬姓吴氏中了。

4.吴国始祖太伯、仲雍

姬姓吴氏的始祖是太伯、仲雍。太伯、仲雍是周太王古公宜父的儿子,是黄帝、少昊、帝喾、后稷的后裔,所以许多吴姓族谱把黄帝轩辕氏列为第一世始祖,把少吴列为第二世远祖,尊古公宜父为最近先祖,太伯为开氏始祖、仲雍为传代始祖。

太伯(亦称泰伯)是古公宜父的长子,仲雍是次子,季历则是少子。据兑季历娶了一位挚任族的好姑娘太任,她怀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蔷,口不生傲气",十分重视胎教。结果儿子昌,异常聪明,颇具王者风范,呆得祖父--太王古公直父的喜爱。太王曾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有意将姬姓天下传位于昌。但按照当时氏族的传统,王位只能由嫡民子继承,而季历排行最小,没有承袭王位的资格。正在古公宜父既不愿蛊背氏族惯例,又为自己不能随意传位于爱孙备感苦恼,左右为难之时,太伯、仲雍体会到了父亲的苦衷,便立意辞让王位,以让季历顺利承袭。于是兄弟二人借古公宜父生病之机,托辞外出采药,结伴逃到距周原不远拘荆蛮地区,并成为当地吴人的酋长,建立起号称"勾吴"的国家。不久,占公宜父病重,临终前留下遗嘱,要季历让位于太伯。太伯、仲雍回国奔丧,极尽哀痛。其间季历遵照父亲遗命一再要让位给太伯,太伯则多次避让,坚辞不就。最后太伯、仲雍二度出走,从陕西西部的勾吴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辗转迁徙到今江苏无锡一带。为了表达义无反顾的决心,太伯、仲雍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完全与当地荆蛮之人融合在一起。太伯的高风亮节,悲壮之举不仅被孔夫子赞许为"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而且使"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于是,太伯在中国东南长匝三角洲地区重建国家,国号依旧称"勾吴",并且在今江苏无锡东南之梅里营建都城。

太帛奔吴,给当时落后的东南地区传播了北方文明的种子。太伯、仲雍带领族人,团结当地土著,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终于在东南地区站稳了脚跟,为后世吴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太伯死后,就葬在梅里市墟。至今在无锡东里的鸿叫案皂旆里山)仍保留着这位吴姓开氏始祖的墓庐,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墓呈四方形,高二米余,直径三米多,四周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墓顶填以黄土,常年绿草如茵;墓的正面

刻有"泰伯墓"三个大字,墓前矗立着两根雕有雄狮的高大雄伟的华表,建有供祭祀所用的享堂,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一副对联,其文日: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坏万古江南。

相传太伯去后,吴人悲痛欲绝,争相向的遗体敬献鲜花,以至漫山遍野花草采尽,许多惑来者不忍空手而归,便以太伯生前所喜之物,各采一束麻系于腰间,以表达对这位开拓者的镜仰与哀思。这一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流传至今,形成了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吴人为了纪念太伯,还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称为"泰伯庙"或"至德寺",百姓则亲切地称之为"让王庙",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曾有《和泰伯庙》一诗歌颂太伯的功绩,诗云:

故国称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太伯死后,仲雍接任吴国国君,继承哥哥开拓的事业。仲雍死后葬在

呈同附沂苕企汀兼凿勤.市而至企苴苴店县凿孰的重要古迹。仲雍和太伯一样,至今仍为常熟人民所怀念,敬仰。

按照西周以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为主要内容的宗法制度,宗族分为大宗、小宗。周天子一般由嫡长子世袭,为天下大宗,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是为小宗。诸侯对天子虽为小宗,但在其封国则是大宗,这叫"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太伯是古公嫡长子,理应以大宗宗子身份承继天-y=宗统,而季历则应为别子,只能分立为小宗始祖。但太伯辞让放弃了宗子身份,季历每批工胁郜伴接-,白悟噜国克铀芒王子,取得了承续大宗宗主的地位。太伯由宗子降为别子,故他应自为吴国始祖。同理,仲雍本为别子,亦应分立为小宗始祖。但太伯虽身为吴王,却因死后无子其宗

失传,而仲雍又继承了太伯王位,由是两宗合一。故此,后世绝大多数姬姓吴氏族人都以吴太伯为开氏始祖,而以吴仲雍为传代始祖。可以说,自太伯、仲雍奔荆蛮建勾吴开始,吴姓就揭开了本姓历史自成宗统的新篇章。

(二)吴姓家族的迁徙与流布概览

家族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是以家庭为基础,有共同祖庙或共奉同一支系祖先的亲族。它可指几世同堂、同居共财的大家庭,也可指几世虽已分居、异财,但却共同宗奉一支祖先的个体家庭。

1.先秦时期

在先秦宗法大家族时期,吴姓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