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女集》吴氏祖祢根源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洪激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22 20:56:34  文章录入:吴志刚  责任编辑:gohwu
 

 

诸樊服丧当国期满,再一次提出要把王位让给季札。季札仍婉言推辞,不肯接受。他说:“曹宣公去世后,各个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要立曹成公的庶兄子臧为君。子臧知道后,为了成全新曹君继位,便逃离了曹国。许多人都赞扬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你身为长子,本是合法的继承人,谁个还有什么话说?当国君不是我应有的节操。我虽无能,也愿效子臧这样的义举。”吴国人却仍坚持要立季札为君。季札无奈只好抛弃了家室、财产到郊野去做一个耕地的农人。吴国人见此,再不好强迫他了。    

诸樊当了13年吴王,去世时立下遗命,赞扬季札高风亮节,既贤且义,要余祭将来把王位传给下一个弟弟,直到传给季札,以实现先父生前的愿望。

余祭即位后,即封季札于延陵,称号延陵季子。“延陵季子”,典出于此。

余祭在位17年去世,由三弟余味继位。4年后余昧去世,本应轮到季札继位了。季札不改初衷,再一次避让逃离。于是吴国人说:“先王有遗命,兄死弟继。季札应当之无愧。现在季札让位而逃,国不可无君,只好由余昧的儿子僚代立为君了。”于是,僚便为吴王。史称吴王僚。

正是由于吴王僚代季札而立,从此素有礼让高风之称的吴国,开始出现了兄弟间互相残杀的内乱。这要从楚国流亡之臣伍子胥逃奔吴国说起。

吴王僚即位的第5年,楚国的大臣伍子胥因父亲被楚平王杀了,遂反叛,经宋国、郑国逃到了吴国,沦落在梅里街头,一边吹箫,一边乞讨。有人告知公子光。公子光久慕伍子胥的才干,便以宾客之礼接待了他,收为亲信,与之参议军政密事。

公子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他认为父辈兄弟4人,按顺序应传位于季札,季札既然不受,他是父辈中长兄之子,理应继承父亲的国君之位。而现在君位被僚占去,于心不甘,总想找个机会,谋杀吴王僚,以夺其位。但由于满朝上下都是吴王僚的手下,不好轻举妄动。收下伍子胥后,他希望伍子胥能帮助玉成此事。

精明的伍子胥当然知道公子光的心事,便向公子光推荐了一个名叫专诸的人。此人也是在逃难中与伍子胥相交,力大过人,很讲义气。公子光把他养了起来,晓之以义,施之以惠。专诸家有老母,公子光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供给衣食,嘘寒问暖。专诸很受感动,决心不惜一死为公子光刺杀吴王僚。专诸打听到吴王僚喜欢吃鱼,便专门去学习烹鱼手艺,一连3个月,学会了一套烤鱼的技术,只待时机,付诸行动。

吴王僚即位的第12年,楚平王去世。越年,吴王想趁楚国国丧,暂无国君之机兴兵伐楚。派公子盖余、烛庸领兵去包围了楚国的六、两座城邑;同时还派季札出使晋国,以观诸侯的反应。但万万没有料到,楚国却出奇兵断绝了吴兵的后路,致使吴兵受阻,进退不能。公子光觉得此时是举事的极好机会,便告知专诸。专诸也觉得吴王僚老母年事已高,儿子尚幼,而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和烛庸率兵攻楚已被绝了归路,现在吴国外被楚困,内又无谋臣可靠,刺杀吴王僚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动手。

这天是4月丙子日,公子光把亲信兵士埋伏在地下室里,然后请吴王僚到家中饮宴。吴王僚入席后,公子光假装脚痛,潜入地下室,由专诸将匕首藏在烤鱼的腹中,伪装上菜,把鱼送到吴王僚面前,突然从鱼腹中抽出匕首刺向吴王僚。吴王僚的左右护卫立即挥剑刺中专诸的胸膛,把专诸杀死。然而,吴王僚亦被专诸刺死了。被围困在楚国的吴国公子盖余和烛庸得知吴国内乱,吴王僚被刺死,就带领士兵投降了楚国。楚王把他们封在舒邑。于是公子光继位为王,是为吴王阖闾,又称阖庐。阖庐为了报答专诸,任命专诸的儿子为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专诸刺王僚的故事。

吴王阖庐即位后,在伍子胥和孙武等人的辅佐下,吴国国势日盛,连年大举兴兵伐楚。从吴都梅里到楚都郢城1000余公里路上,吴兵浩浩荡荡,水陆并进,很快夺取了舒邑,杀了吴国降楚的公子盖余和烛庸。随后又攻下郢都。此时,楚平王早已去世,楚昭王弃城而逃。先是逃到郧地,郧公的弟弟要杀他,又不得不逃到随国。吴兵进入郢都后,伍子胥从坟墓中挖出楚平王尸体,加以鞭打,以泄杀父之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