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转自
http://v.ifeng.com/his/200810/3185c4e9-c774-49ce-b986-21ce307cd920.shtml
视频地址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3185c4e9-c774-49ce-b986-21ce307cd920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b2395a15-d882-422c-9b42-3d85cf28de3f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9979f7da-dc79-4fa7-a1ba-8cc7d4286337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6f508a43-8eb8-4667-a866-4468c598e68b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828365e0-0e00-475a-8b33-824f2130d27f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2a4c3e37-500b-4364-987f-96bbc7f71bc3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8ea53a87-fe70-4651-a471-dfbd8589e9d4
纺织女工当上副总理 吴桂贤大起大落人生路
2008年10月27日 10:04
[吴桂贤] [口述历史]
吴桂贤,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河洛镇胡坡人。1951年,吴桂贤进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当挡车工。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全国纺织先进集体“赵梦桃小组”党小组组长,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6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曾当选为全国纺织系统的劳动模范。“文革”中被树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1968年后曾先后担任西北国棉一厂革命委员会委员、主任,咸阳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革委会委员、常委。1969年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1973年中共十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还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5年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仍然当选为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9月申请辞去副总理职务,同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回到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1978年任西北国棉一厂党委副书记,1981年6月起任厂党委副书记、厂工会主席,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1988年任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与港人合办的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4年退休。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丈夫:王振涛。赛格日立公司高级工程师。有一儿一女。
第一代纺织女工 留下的劳模足迹
至今回忆起来,吴桂贤都觉得自己的一生,充满着太多的不幸与幸运。1938年一个寒风刺骨的日子,吴桂贤出生在河南巩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51年,13岁的吴桂贤就踏上了西去的列车独自出门谋职立业。她太小了,小小的个子,小小的年纪,如何找工作?开始一段时间,她只好在蔡家坡远房姨妈家打杂。后来又给姨妈的侄子带孩子。但是好奇与好胜心不能允许她自己“苟安”太久。于是,当陕西西北国棉一厂——这个在古城咸阳兴建的新中国第一家国家纺织厂开始对外招工时,年仅13岁的吴桂贤就踮着脚尖站到了招工人员的前面了。当时招工规定年龄最小不得小于16岁,可吴桂贤才13岁呀,虽然瞒报了3岁,但身体娇小的个头,人家哪里肯信!但招工负责人还是被眼前这个坚强又倔强的女孩打动了,破例招了一名“童工”。从此,吴桂贤穿上了白围兜,戴上了白帽子,成了西北国棉一厂第一批工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桂贤除了有一股饱满的劳动热情外,还有一股炽热向上的政治热情,她于1955年入团,1958年入党。入党转正的那天,领导找她谈话,郑重其事地告诉她,鉴于她表现非凡,决定把她调到赵梦桃小组去,担任赵梦桃所在小组的党小组长,赵梦桃任工会小组长。赵梦桃比吴桂贤年长三岁,这时的赵梦桃已经是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八大代表,明星耀眼,光华四射。吴桂贤与赵梦桃相处很好,就近请教纺织生产技术,切磋攻克纺织技术难关,那—段火热日子,令吴桂贤至今念念不忘。然而不幸的是,赵梦桃突然患了癌症,病重期间,陕西省委正式以她的名字将其所在纺织生产班组命名为“赵梦桃小组”,在省委书记主持的命名仪式上,身为“赵梦桃小组”党小组长的吴桂贤代表小组当场发言宣了誓。
命名大会是在1963年4月27日召开的,赵梦桃6月23日逝世。噩耗传来,赵梦桃小组的姐妹们泪飞如雨,吴桂贤在揩拭滚滚热泪的同时,感到赵梦桃一去,她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此,她要求自己更严了,处处事事起带头作用。但她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当团结全组姐妹来挑重担。由于姐妹们齐心协力,小组年年出色完成生产任务,年年被评为先进标兵,以赵梦桃小组为代表的西北国棉一厂班组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一时传遍全国纺织系统。
吴桂贤本人自1958年以来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厂级标兵,多次被评为三好学员、优秀学员。1964年、1966年连续两次被评选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965年吴桂贤以个人和赵梦桃小组代表的名义,出席西北公交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评为全国纺织系统先进典型。吴桂贤吃苦耐劳,心地善良,待人热诚厚道,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不久,她被推选为西北国棉一厂副厂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一些老干部一夜之间成了“三反分子”,吴桂贤感到很不理解。她到北京学习时,总是把毛主席、周总理的讲话认真记在笔记本上。回到单位后,她努力按照党中央的政策办事,制止“造反派”的一些过激行为。1968年,“文化大革命”的斗批改告一段落,各地开始成立革命委员会。吴桂贤作为“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干部被提拔到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又连续在党的“九大”、“十大”、“十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非常时期的需要走上副总理岗位
1975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在周恩来的大力支持下,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积极进行治理整顿,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另一方面,“四人帮”也在加紧纂党夺权,大搞“批林批孔批周公”。毛泽东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提出要从工农兵中选拔干部。当时,需要从工人中选拔一名副总理,而且要求是女性。
张春桥、王洪文等人提出上海的造反派头头王秀珍。周恩来觉得不行,这样势必增大“四人帮”的势力,就提出从西北的工人劳模中选拔一人,于是就提出了吴桂贤。周恩来连夜打电话给陕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瑞山,速调吴桂贤的档案到中央,经中央组织部审查后呈报毛泽东,毛泽东批示同意,这才火速电召吴桂贤进京受命。
吴桂贤到北京后,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要她干什么。周恩来找她谈话,她问总理:“让我来北京有什么任务?”周总理笑吟吟地说:“有大任务啊,让你当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大吃一惊:“不行,不行,我干不了!”周总理说:“许多事情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会干,我这个总理也是在干中学会的,况且还要经过全国人大的选举任命呢。”在四届一次全国人大会议上,经选举后任命吴桂贤为国务院副总理,那年,她37岁,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副总理,也是最年轻的副总理。
到了北京当副总理,吴桂贤仍然每月只拿西北国棉一厂76元的工资。她还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无论是在政治局开会或在国务院开会,喝茶水要交2角钱的茶叶费。吴桂贤每次都只喝白开水,不喝茶水。服务员问她:“吴副总理,您为什么不喝茶?”她笑笑说:“我不爱喝茶,怕睡不着觉。”每次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宴会,她都要按规定交餐费。她分管纺织部、卫生部和工青妇工作。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吴桂贤与陈永贵实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回原单位劳动,三分之一时间到各地调查研究。
1975年9月,经毛主席批准,吴桂贤回到西北国棉一厂参加劳动。赵梦桃小组的姐妹们兴高采烈:“吴大姐又回来了!当了副总理还和咱工人一个样,这才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吴桂贤心底无私,为人低调,她怎么能料到当时中国政治的云谲波诡,连所谓“四人帮”之说她也是到了1975年5月才知道。1975年5月3日,毛泽东从外地回到北京,在游泳池召见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开会,毛主席同开会的人一一握手,大家都坐下后,毛主席讲,回到北京,江青要求见我。我说:不见!要见,政治局成员一起见。就是在这次接见中,吴桂贤第一次听到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何谓“四人帮”?吴桂贤感到蹊跷。次日晚上开会讨论毛主席指示前,她向倪志福请教。倪志福说毛主席1974年7月在政治局会上讲过“四人帮”的问题。1974年7月,吴桂贤还在陕西。听到这些人在和毛主席作对,吴桂贤吃了—惊,都是最高层领导了,还想咋的,还敢和毛主席过不去!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了,准备召开党的十一大,吴桂贤开始还是代表资格审查组的成员。十一大召开期间,前面讨论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报告时还风平浪静,当进行到中央委员人选讨论时,吴桂贤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委屈与压力。登在简报上的材料让吴桂贤不知所措。她觉得自己对周总理一片爱心,哪里会有反周总理的想法!吴桂贤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名义,请求就以上事情,组织上派员调查落实。
这时的吴桂贤,经过几天激烈的思想回顾与斗争,一时心若止水。她一方面打报告给党中央,要求回到西北国棉一厂去;另一方面给华国锋、邓小平以及李先念等中央主要领导办公室去电话,希望回去之前,面陈自己的想法。答复很快就有了,华国锋刚开完党代会,又要准备会见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要她略等一等。邓小平办公室则表示,国庆以后可以安排。李先念在国务院紫光阁见她的时候讲,你是先进工人代表上来的,在中央工作三年,总的不错,你还年轻,回去好好工作。吴桂贤表态,过去是怎么工作的,现在和今后仍然会怎么去工作。她在同华国锋面陈想法的时候说,一是请求组织上把她的问题搞清楚,二是回到陕西国棉一厂,回到赵梦桃小组去。华国锋说,厂里就不用回去了,到省里工作吧。当时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做出批示:“吴桂贤同志回陕西工作,中央已经同意。可以安排当大城市的副市长或大型国有企业的副厂长。”9月27日,她乘车返回咸阳。回到家里一天也没休息,就赶着要上当晚的夜班。爱人叫她休息两天再说,她说什么也不肯,丢下行李,佩上白围腰,戴上工作帽,就到车间上班去了。她还和原来一样,挡四台车,一台不少,保质保量完成了当天任务。回到厂里,回到工人姐妹们身边,她心里有说不出的踏实。她说:“我始终不会忘记,我是个纺织工人!”是啊,陕西咸阳,西北国棉一厂,这是她政治生命的起点,也是她精神的栖息之地
迎着市场风云 深圳特区再创业
1988年暮春4月,深圳考察团由副市长朱悦宁带队千里迢迢来到陕西考察,其间有深圳外贸集团的副总经理李瑞荣,老李所在的国企与港商合资建了一个三资企业——鸿华公司,他们设想:要将鸿华公司办成纺织、印染和服装一条龙,在深圳崛起一个30万锭的大企业。中国之大,要论纺织,当然要属内地的人才技术了,他们在咸阳考察的时候,忽然提出,到吴桂贤所在的西北国棉一厂去看看。
吴桂贤无可避免地与深圳来宾会面,并成了车间参观的陪同与讲解员。参观出来,客人问:“吴书记,您到过深圳吗?”“去过。今年年初还去过一回呢。”“印象怎样?”“很好哇,生活节奏快,城市也漂亮。”客人忽然说:“那您调我们深圳去工作怎样?”吴桂贤只当客人开玩笑,没料到客人非常执着认真。因为,他们正在酝酿上纺织项目,太需要她这样富有经验的纺织行家。吴桂贤回答,可以推荐一些本专业的大学生给你们……然而,此时的深圳客商怎么也不肯放手,他们一再表示是诚心诚意请她,并邀请晚上在万年饭店做东请她详谈。
晚饭的餐桌上依然是一个主题:力邀吴桂贤“孔雀东南飞”。吴桂贤被客人的诚心所感动,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已步入老年期了,挪动实在不大容易,再则自己是陕西的山水养育,对陕西情结太深,且熟门熟路熟人,到深圳去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自己能行吗?她不能不认真掂量,于是一再推辞……事情在她丈夫得知之后,才出现转机。吴桂贤的丈夫是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技术干部,他虽然没有去过深圳,却到西欧考察过一个月,他认为西方的市场经济正在为我们借鉴,而深圳与沿海地区先走一步,必定发展比内地要快。
吴桂贤坚守的“军心”终于被丈夫的卓识与力推动摇了,两人于1988年6月9日应邀联袂前往深圳,做进一步考察。夫妻俩当时不仅出席了深圳第一届荔枝节,还到了位于葵涌的鸿华纺织印染厂建设现场,眼前一派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车间正在封顶,连海外运来的印染设备的集装箱还没拆呢,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确确实实是当务之急。
夫妇俩亲临深圳考察,坚定了南下的决心与信心。终于,在陕西省委主要领导以及一系列公文批复后,吴桂贤来深圳报到了。
吴桂贤肩荷鸿华纺织印染公司副总经理的职衔,上任伊始的头等大事就是招兵买马,急性子办急事,第二天她又千里迢迢飞返西安。
她在陕西一呆就是10天,从一印二印三印三个印染厂,共招了108人,这可比之《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将,老中青搭配,从工人、技术员到总工程师各路能人都挑选齐了。突然一下子招来那么多人,生活设施跟不上怎么办?吴桂贤等八个人住在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女的、年纪大一点的住在室内,男的就睡在客厅里。她带头清扫卫生、买菜、做饭。创业难,生活再苦再累,但大家心里甜滋滋的。
鸿华印染厂顺利开工,生产效益不错。上个世纪80年代末深圳城市人口数量有限制,进城市户口很困难,外贸集团这么一个几千人的大企业,一年也只有三四个进城户口指标。身为副总经理的吴桂贤深感不进户口,难安人心。她多次到有关部门去游说,深圳市人事局开了绿灯,给了鸿华25个进城户口指标;宝安县也被她的细诉所打动,一下子给了50个宝安县户口指标。
人员安定了,印染上了档次,出口合格率不断提高,坯布却又出现紧张。她九次前往新疆等地购置坯布,人家一听说来自深圳的吴桂贤,感到惊讶,吴桂贤不是赫赫有名的西北国棉一厂的纺织女工吗?原来不是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吗?她可是当年纺织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是那个时候中国的一颗“政治红星”呀!现在为特区效力去了,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呀!吴桂贤眼眶一热,心里有久久的感动。
和谐美满的家庭 安乐幸福的晚年
岁月不居,一晃,吴桂贤已经在深圳工作生活了近20个年头了。人们依然记得她,记得这个来自纺车前、而又被云谲波诡的时代一度推到命运波峰浪谷的人物。
1998年,吴桂贤从企业退休,中共中央组织部专门下发文件对她按正厅级待遇。陕西的“老乡”又推选她担任深圳振兴陕西促进会会长。她为深圳、陕西两地的企业牵线搭桥,做了大量工作。她曾为重修黄帝陵募捐了25万元,她回咸阳走了5个县,看了17个企业,帮助那里搞合作开发项目。平时有陕西的乡亲来深圳办企业,搞书画展,她总是热情地前去剪彩祝贺。平时的救灾扶贫、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她总是从自己的生活结余中捐款捐物。
吴桂贤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她的丈夫王振涛是位仪表堂堂的山东大汉,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曾任深圳赛格集团的总工程师。他们结婚四十多年,患难与共,相濡以沫,是一对让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都是深圳大学毕业,现在金融部门工作,孝敬父母,事业有成,一家人其乐融融
新中国首位女副总理吴桂贤:中央开会时从不吭声
听说吴桂贤在深圳下海当“老总”,便动了访问之心。
叩开了家门,方见她依然显得很年轻:眼睛很有神,步履轻捷有力,体型不臃肿,与我想象的判若两人。
一进门便是客厅,厅内的装修毫无气派奢华之感,窗明几净中透露着简朴与雅致。最令我注意的是茶几旁那盆淡粉色的正在怒放的蝴蝶兰,亭亭玉立、温文尔雅,似乎表达着主人那种平和的心态。
13岁当上了纺织女工
吴桂贤祖籍河南,很小时随家人逃荒到陕西咸阳。父亲有点文化,在一家粮店作记账先生,母亲操持家务。家中大大小小9个孩子,她是老大。她说,小时候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菜是什么味儿,整年都是吃野菜。从记事起,就天天跟穷孩子们一起去捡煤核儿以补家用。
1951年,西北国棉一厂招女工,吴桂贤参加了招工考试,考试先考眼疾手快,这些都顺利地通过了。量个头儿,刚刚够高。体重本不够,多亏小姐妹们相互传招,她事先在兜里放了一些石头子才勉强通过。问年龄时,她知道只收16岁以上的,便一口咬定自己是16岁。其实,她瞒了3岁。
第二天,厂里进行工人阶级启蒙教育,主要讲工人阶级是新社会的新主人,一定要对党对祖国忠诚。讲完后,填表登记。5个女孩老老实实地写上了13岁。厂里说13岁的要退回,5个女孩哭作一团,谁都不肯走。那年头,家里都穷啊!师傅问:“你们还都是小孩,夜班一干1o个小时,顶得住吗?”吴桂贤带头表态:“没问题!”就这样,几个赶不走的小童工就被留下来了。
同期入厂的赵梦桃比吴桂贤大3岁,她们在一个车间一个小组工作。赵梦桃小组共有24个女工,赵梦桃是小组长,吴桂贤是党小组长。
从1951年到1974年,吴桂贤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光荣的集体。她的辛苦、她的成就、她的命运,都与西北国棉一厂在一起。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意想不到的事太多。
做梦也没想到担任副总理
“您是怎么当上副总理的?”
“1974年9月,我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陈永贵作为农民的代表,参加了中央的一个会议。开完会,毛主席把我和陈永贵留了下来,让我们在中央工作,我们感到很突然,那时吃饭是要交粮票的,由于事先不知道,我没带多余的粮票,多余的钱,也没带换洗的衣服,就这样走马上任了。”
一个纺织女工,当了3年国务院副总理。当问她当副总理的感觉时,她连连说有很多的不习惯。吴桂贤走上国家领导人岗位后,开始中央办公厅要给她配秘书和警卫,她无论如何也不要,所有的文件都由她自己保管。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她改变了不配秘书的主意。“
有一次,一份文件找不到了,当时,我把文件摆了一地,数来数去就是少一份。陈永贵的秘书来家收文件,我只好说文件没整理好,明天再交。我趴在地上找啊找啊,心里都快急死了。后来,发现夹在抽屉后缝里了,这才松了一口气。事后,我对汪东兴说,还是给配个秘书吧。以后,从陕西调来一个叫王杰的女干部,她是我的第一个秘书。后来,我分管了工、青、妇,卫生部、纺织部,各类文件一天一大堆,我就又要了一个秘书张健民。但是,我一直没要警卫。”
同江青做邻居不自在
吴桂贤到中央后不久,就搬进了钓鱼台国宾馆11号楼。
江青住在吴桂贤附近的10号楼。1975年春节过后,吴桂贤的丈夫带着4岁的儿子来探亲。“当时,我与丈夫约法四章:不让孩子往外跑、室内保持安静、丈夫不要随意出门、在院里不随便与首长讲话。一天晚上,我丈夫和儿子在门前走走,碰巧江青也出来散步。她一看见他们,就径直进了我的楼。一般情况下,首长间相互来往是必须先打招呼的。见江青来了,服务员马上打电话告诉我:‘10号楼的首长来了。’我立即下了楼。江青问:‘外边怎么有个孩子啊?你知道不知道这里住的都是什么人哪?这里只能住领导干部,你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才能住进来,家属怎么能进来呢?’我只能带笑说:‘我马上让他们出去。’后来,我要求搬出钓鱼台,我怕孩子影响领导同志休息。先搬到了花园村,又搬到了交道口才算安定下来。”
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
“开政治局会议讨论问题时,我最小,我就听着,不吭声。
最后主持人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我就大声说:‘没意见,’时间长了,老领导就说:‘桂贤哪,你没发言哪!’我说:‘前面老同志的意见都很好。’‘主席的指示我完全同意。’常常就是这样。因为我资历最浅,感到非常拘束。”
“半年以后,我向周总理提出回去。我说:‘我来自工厂,只对织布了解。卫生部、纺织部、一轻、二轻,我都不了解。我下去一年,跟县委书记学习3个月、跟重工业大厂书记学习3个月,在省委学习3个月,下去走走,再回来工作。’总理没有同意,但让我根据主席指示下去搞调查研究,每年可以下去两个月。”
关于李时珍的政治笑话
“文革时,到处传说您在回答外宾问题时,居然点了李时珍的名字,让外宾认识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这种关于我的笑话,我听得多了。这些笑话传到国棉一厂,我的姐妹们都急得哭了,谁知道怎么编出来的?有人认为我文化低,其实,我看过很多古今中外的历史资料。李时珍这样的知识小学生都知道,我怎会出笑话呢!每次接见外宾前,我都要看很多的文件和资料,我文化低,但好学好想。外国人的名字我都要记下来,怎可能出这样的笑话呢?”
粉碎“四人帮”以后,吴桂贤回到了她日夜思念的西北国棉一厂,她的职务是:厂党委副书记。
应聘打入企业界成了董事长
1988年,深圳外贸集团、陕西省保安县物资局和香港投资商姚逸鸿先生决定合办一家纺织、印染、服装联合工厂。当时深圳市的一位领导干部带队到陕西考察人选,去了许多地方,当听说吴桂贤在西北国棉一厂时,领导问:“能不能见见?”
考察小组如愿以偿。当他们边参观边听这位当年的劳模、如今的企业管理者滔滔不绝地介绍情况的时候,心中的人选不约而同地确定了。他们请吴桂贤来深圳工作。吴桂贤说:“我5o岁了,又不是大学生,恐怕干不了。”他们说:“你有经验,我们要的就是你。”
当时,吴桂贤的爱人刚从国外考察回来,他说:“改革开放的前沿发展起来一定好过内地,你可以去考察一下。”
6月,厂里派两个人陪吴桂贤来考察。一看,有厂房、有设备,是一个很好的实体。的确是万事齐备,只欠东风。吴桂贤同意了。
1988年8月,吴桂贤只身来到了天天都在发生变化的深圳。她说:“虽然50岁了,但千万不能落伍,我一辈子好强,绝不能在特区落伍,我要在特区检验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
吴桂贤当了鸿华印染厂的副总经理,负责生产。总经理叫她到全国各地招兵买马。她说只到陕西就够了。于是她很快回到陕西,找到了几家熟悉的印染厂的厂长。她说:“太强的我不能挖走,差的我也不要。思想好、守纪律、技术熟练的,我要,刚退下来的我也要。本人愿意、家属同意,都可以报名。”仅半个月,她就带回了110人。
紧接着的事是买布。吴桂贤带业务员到全国各地把关系接上,很快,印染厂就开张了。像年轻时当劳模一样,吴桂贤依然精力充沛。
有了任务,她还像过去一样不顾一切地拼命干。为了联系工作,她可以在陕西深圳之间3天打个来回。在她的努力下,鸿华印染厂旗开得胜,产品产量、质量一举达标率98%。半年后,吴桂贤出任了董事长。
1993年7月,深圳外贸集团和进出口公司要一起组建工会,她被派来做组织工作。这两个单位共一万两千多职工,工作量很大。工会工作对她来说虽是轻车熟路,难得的是她依然干得拼命。立即召开各种座谈会,组织人写报告、审查代表资格、安排会务。2o天后,就召开了工会成立大会;半年后,63%的基层工会宣告成立。在工会主席这个岗位上,吴桂贤又干了两年,直到1995年退休。
恩爱夫妻温馨家庭
吴桂贤的老伴王振涛高高的个子,透着一股英武之气,他操着一口山东话,不时提醒吴桂贤:“过去的事,少说点儿吧!”言语里听得出对老伴深切的关爱。
王振涛是1963年毕业的大学生,他在西安上学,以后分配在部队的一个研究院,搞激光研究。经朋友介绍,1965年他们初识。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吴桂贤,忙得几乎忘记了一切,包括谈恋爱。“我们谈了6年恋爱,实际上,是他给我写了6年信。6年来,我只回过一封信。我们没一起看过一次电影,没压过一次马路,我也没给他买过一次饭。他从部队来看我,我总是那么忙。开饭的时间到了,我顾不上吃,只好给他一张饭票,让他自己去吃。有时,他给我洗衣服;有时,他边看书边等我,看我忙,时间到了,背起那个部队发的黄包包就走了。我很过意不去,他却说,我反正是认定你了,铁杵磨成绣花针,我也要等你。”
跟劳模谈恋爱的人,的确不容易,更何况吴桂贤还是兼职省委书记,她顾不上结婚。吴桂贤直到31岁才结婚。当时只有3天婚假,吴桂贤都没休,他们只在招待所住了一夜。厂里没房,劳模也同样没房。她记得,每次王振涛来了,姐妹们就让出房子让他们住。
吴桂贤当副总理时,他们是两地生活。两个孩子都小,王振涛在部队也很忙,老大是吴桂贤的姨母带大的,老二是她的母亲带大的。
老二出生两个月就断了奶,当时正是夏天,老母亲直抱怨她:“哪见过这么热天给孩子断奶的?”但是,当劳模就是要奉献,老母亲还是把外孙女带走了。
儿子5岁时,老王把他接到了身边。他又当爸又当妈,白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晚上接回来照顾。老王教会了6岁的儿子煮鸡蛋、炒鸡蛋。他出差了,就让儿子自己做鸡蛋炒饭吃,再请合住的邻居早上叫醒他去上学。吴桂贤说:“两个孩子小时候我都不能好好带,过去我很担心,将来孩子会不会对我不好。可事实说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如今,他的一儿一女都毕业于深圳大学,都在银行工作,他们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而且对父母十分关心。
10年前,王振涛带两个孩子到深圳落户,他曾任深圳中日合资赛格日立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去年刚刚退休。老王最大的乐趣是看书,偶尔也像大多数深圳人一样玩玩股票。吴桂贤呢?她还是很忙。深圳有16万陕西人,他们成立了深圳市振兴陕西促进会,吴桂贤被推举为会长。为陕西招商引资,为陕西搞画展……再加上其他各种社会活动,她依然是闲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