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统谱 >> 江苏 >> 正文
雪堰吴氏始祖之迁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雪堰第一世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9           ★★★

雪堰吴氏始祖之迁徙 - jiangnanwujia - 雪堰第一世家

        高益公迁徙内河地图:由下方的苏州市虎丘风景名胜区出发,一直往北进入漕湖,最后到达砖桥,砖桥位于北省滩上方

       河道拐角处,由于历史变迁,该村现在已不存在。最后沿北省滩下方的大河经过香山村、宅基村,进入太湖。

雪堰吴氏始祖之迁徙 - jiangnanwujia - 雪堰第一世家

               高益公迁徙太湖段线路图:从宅基村进入太湖后一直往西,绕过南泉镇、康山等地往西北直达莘村,

              1968年前莘村紧挨太湖边。由莘村北上至龟山村附近即为雪堰桥。

 雪堰吴氏始祖高益公于明元年(1367年)春由苏州山塘迁徙至新塘(武进)雪堰桥定居,至今已615年。当初迁徙的过程,世谱记载不祥,至民国二十二年由族人吴敬恒先生考证,才有了一个比较详情的了解。

雪堰吴氏世谱创修于嘉靖戊午年(1558年),当时距高益公迁徙至雪堰的1367年已近200年时间,当时雪堰吴姓人口尚不足200人,所以首创谱比较简单,谱中没有人物传记。但在该谱序中讲到高益公迁徙一事:吾祖高益府君,丁元之际挈家避乱,自姑苏山塘徙今地,谱牒散失无所考,……

到了康熙丙午(1666年)进行了四修,开始收录人物传记八十余篇,均由鲁钊(鲁桐声)先生执笔,其中关于一世高益公的传文如下:

公讳高益,系泰伯七十六世孙世居姑苏之山塘,於明太祖元年戊申春因避兵,挈三子毁屋为筏渡太湖抵新塘,择雪堰里而居焉,子孙日繁,遂为雪堰吴氏始迁之祖。

上述文字为后人考证高益公迁徙一事提供了重要证据,其中最为详实的是十一修时由十八世吴敬恒先生于民国二十二年在“高益公传”后所作的识语(以下简称“识语”)。

识语首先纠正了高益公至雪堰的年份之误,“高益公自山塘徙雪堰在明太祖元年之春乃其子孙十口相传之确词也。鲁桐声先生误认明太祖元年为洪武元年加戊申之岁名则误矣。洪武元年戊申之岁张士诚已死于隔年之秋,即无兵当避。所谓明太祖元年者乃明太祖吴元年,即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也。…高益公之徙雪堰其所从来相习于其子孙之口,始见于记载者,在叶少湖先生创谱序中,由七世孙静思公告之曰:吾祖高益府君,丁元之际挈家避乱,自姑苏山塘徙今地。元之际即为元至正二十七年,亦即明太祖吴元年是也。”

识语首先肯定了高益公徙居雪堰应该在明太祖吴元年,即1367年,也就是元朝末年,而不是洪武元年(1938年)。

识语接着又说:“鲁传又据当时子孙相告者补言挈三子毁屋为筏渡太湖抵新塘(鲁或本谱二修、三修亦未可知,今不可考),此鲁传之之祥甚可感也。不然,所谓春、所谓毁屋为筏渡太湖至年代愈远或且莫传之矣。”识语肯定了鲁钊先生在高益公传中所叙述的一些珍贵资料,接着敬恒先生根据资料和当时的形势对高益公的迁徙一事作了详细详实的推测。

据敬恒先生推测,当时高益公一家乘木筏出走有两条道可行。一是由山塘胥门至光福沿西洞庭而行,但此线路不仅有围城之兵的阻拦,而且绕远需经过湖面最阔处,而且乘了木筏横渡浩淼的太湖,这几无可能;另一走法则由内河先到无锡荡口之砖桥,砖桥为高益公二媳妇的娘家,高益公次子吴惟白娶砖桥钱氏,砖桥钱姓为当地望族,吴钱两家结为姻亲也说明高益公和砖桥钱姓熟悉,砖桥位于漕湖旁,去太湖非常方便。

敬恒先生推测高益公到砖桥后稍事休顿,便由亲家雇船沿大河往西二十里到望亭,然后出沙墩港进入太湖,沿湖边一直西行,最后到达东岸的莘村港,进港不远即到达雪堰桥。

从砖桥到雪堰亦有内陆河道可行,为什么高益公不走内河而越过太湖,敬恒先生解释在明军攻打苏州的同时亦在围攻无锡,从内河到雪堰一定要经过无锡,故不可取也。砖桥旁边的漕湖为一内陆湖,有大河直通太湖,雇佣那种专门在湖中行驶的船只比较方便,而且走太湖线路最近。

至于高益公为何从山塘出发迁徙而选择了雪堰?因为雪堰早在苏州之前十年就已经被明军占有,识语中写道:“雪堰马迹之间由明统治十许年鸡犬无惊,大约久传为最安全地点,高益公之赴雪堰,如在山塘出发之先已存为意中目的地,故至砖桥雇船渡湖,此必平日与雪堰方面之人早有往来。”敬恒先生认为另一种可能是因为砖桥方面有人对雪堰比较熟悉而选择了雪堰。 

敬恒先生对始祖高益公徙居雪堰的论述详情且合理,在敬恒先生推测的基础上笔者补充几点看法。

1.从围城战争开始到高益公离开山塘有三至四个月时间,高益公一家至少有六口人(三个儿子,两媳妇及高益公本人),战争开始后不可能都留在家里,也许部分人甚至全部都离开了战场,也许早已到了砖桥亲家,经过相当时间的商酌决定彻底离开山塘。山塘虽是战场,毕竟在城外,已经属于明军地盘,出入也许比较容易,所以才回到山塘毁屋为筏。木筏载着一些实用家具物品,木筏不是船只,木筏上肯定会有水漫上,在春天的水依然很冷,木筏上的人不会超过三人。木筏只是为了转移物品,接着的漂湖必定另雇佣了船只。

2.从战争开始到拆屋期间,迁徙雪堰的主意也许已定。战乱之中避难一般有两种情况,临时外出躲避或永久性迁徙,高益公属于后者,如果事先没有决策,一般不会毅然毁屋为筏出走。至于为何选择雪堰桥,也许是高益公本人,或者其亲友在雪堰桥有熟识的人,或者高益公此前曾经到过雪堰桥。当时的雪堰桥远离城区,山清水秀,为一世外桃源之地,高益公徙居雪堰之前必定有所了解。

3.高益公当时在苏州有房产但无田产,元末明初动乱年代,下有三个儿子,想必在苏州生存不易,迁徙它地,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也是促使毁屋为筏的缘由之一。

从世谱记载的极少文字中,敬恒先生作如此详情细致的推测,皆出于敬祖爱宗之心。在雪堰吴氏世谱十一修中,敬恒先生留下了大量笔墨,成为了雪堰吴氏宝贵的历史资料,长江后浪推前浪,亦望雪堰吴氏后人能为家族历史能有新的发现和补充,以缅怀先祖创业之艰难。

                                                                           天气: 多云 - 晴 -2℃ ~ 4℃ 偏北风 4-5级

                                                                            2011-1-24(农历庚寅年十二月二十一)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