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3年9月的一天,我接到《湖北吴氏宗谱》编委主任吴志刚的电话邀请。说《湖北吴氏宗谱》出版发行在即,原约定由八十高龄的湖北著名作家吴洪激老师撰写族谱序言,因吴老接受了一项在北京举办的学术活动,短期内没有时间和精力,要临时授命予我。接到这个任务后,我诚惶诚恐,但羞于再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冒然一试。既然是初生牛犊,彰显的只能是一种精神和斗志,其不足和浅薄就在所难免了。敬请各位前辈、专家及同仁斧正海涵!
知国才知国可爱,明史方怀报效志。
吴氏族群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从泰伯、仲雍三让袭位走向荆蛮,开宗立姓于江苏梅里村,距今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
追寻着祖先的足迹,穿越时空的隧道。
再现其忠孝谦让、上善若水的仁德风范,心系苍生、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胸襟,治国安邦、纵横裨益的文治武功,诚信守义、一诺千金的人格品性,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厚重鲜活、意蕴深沉的不朽作品,以及那些浸透着英雄血泪的无奈与遗憾…….
无不凝聚成一种奋发的力量和思辨的光芒,激励滋养着吴氏儿女,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同时也构成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内核。
吴氏儿女,一个有着优良传承的族群!
他(她)们不论是在战乱不休的动荡时期,还是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建设年代,都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健康与中坚力量。他们或城市或农村,或山区或平原,或陆地或海洋;身着不同的服饰,讲着不同的语言,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却流淌着一样的血液,祭奉着同一个祖先!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政治经济、交通通讯、地域风俗、思想观念等诸多主观和客观的条件限制,繁衍生活在华夏各地的吴氏儿女,尤其是处在动荡飘泊时期的吴氏儿女。主要的精力都是在为生存生计奔波,除了对自己至亲至近的几代人有所了解外,其实对于祖先的概念是模糊的。但吴氏子孙有一个共同的规律特征。即:每迁徙扎根一片土地,都是战天斗地、生生不息,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与坚韧执着,把生存和发展问题纳入第一要务。一旦生活秩序基本稳定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必然是把寻根续脉作为家族大事来考虑,意在沿着自己家族迁徙发展前行的轨迹,再现祖先的创业艰难和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和坚定支撑家族前行的动力和和源泉,从而警醒教育后人,居安思危,珍惜时光,奋发向上。
其实,这也正是支撑人类从蒙昧一步步走向现代文明的力量和精气神所在。
我自己就是一个在家族文化福荫下成长的例子。
小时候,因为一段特殊荒诞的历史玩笑。父亲被从播种希望育桃李的讲坛谴回原籍务农,而且还不能像一个普通劳动者那样正常参加劳动。我家兄弟姊妹多,母亲常年多病,在我八岁那年便去世了。因为家庭条件太差,我的几个姐姐、兄长被迫放弃了读书的机会。我虽读完了初中,但我也不得不早早的走上自谋出路的人生生涯。
在往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因为底子薄适应能力差,面对诸多的困难矛盾都感到力不从心。但我从不气馁。因为总有一个声音不断的在我耳边叮咛呼唤:“坚守忍耐别放弃,希望就在前方!”那个声音就是我从小受到的耕读传家的浓郁家族文化的精髓。一个个在逆境困难中奋起,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忠孝报国的先贤赤子的影子,陪伴鼓舞着我,一边工作创业,一边学习思考。让我抓住国家开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机遇,用四年时间完成了大学学业,并逐步从一名普通战士、工人,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后来,受几位吴氏老人的影响和嘱托,我有幸涉猎和参与了续修族谱的家族公益活动,因为在吴氏宗亲网的一封《告族人书》中留下了电话号码。于是,在已经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电波频传,不断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热线连结!
一个个情真意切,诉说他们在某个城市或地区生活了几代人,就是不知道自己源出哪里,根在何方?迫切想认祖归宗,回归到那给予他们生命和力量的群体中来。
有的风尘仆仆,从千里之外赶到我所在的湖北建始,目的就是想听一听那久违的乡音,交流一些思想,搜集一些资料;也有的是通过这个平台,欲实现一次经济领域的合作,从而优势互补,把资源与需求对接,为实业兴邦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湖北吴氏宗谱》编委会的吴志刚宗亲,我也是在这个平台上结识的。她年近七旬,是武汉市农业学校退休教师,仍然孜孜不倦,历尽数载春秋,不仅全身心的投入到宗谱编录这一公益事业之中,而且把平生的积累和退休工资花在了这方面。2013年9月底,我因公务到湖北省委党校学习。吴老师偶然电话得知后,四十分钟便同另一位吴氏同仁吴民皓先生赶到了我的住处,交流沟通关于宗谱编辑的有关工作。
从他们身上,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和家族修谱这一活动的重大意义所在!
通过这些互动,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一次族谱的编纂和修订活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次历史的续写、血脉的链接、纲目的梳理和名册的汇集,更多的却是信念的传播和精神的凝聚。因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是由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元素合成的。倘若把以姓氏为集合体的每个家族的整体素养和向心力都提升了,那这个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力量,也就必然显现出巨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不过,话说回来。要像国家修史、地方修志那样,把家族编谱这样一项工作做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浩翰无边纷繁复杂,其间涉及家道族史的记录编纂,零散而时空跨度大,跳跃性大。要在漫漫史海中,基本勾勒出一个家族支系的发展脉络。不仅需要大量的人、财、物力作为支撑,而且还有赖于编纂人员,拥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充沛的体力和无私无畏锲而不舍的工作热情。
即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少有的传世珍藏本,其信息的采集量和容纳量都是非常有限的。好的是,我国的史学家鼻祖司马迁、班固和历代史学先辈。对史学的潜心研究和巨大贡献,为中华民族各姓氏的播种、发芽、起根和开枝散叶,已经作了纲领性的先导鉴证,才使后人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续写未来的大篇。
第二个方面是近代、现代以来的的资料收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便一个地区或支系姓氏家谱资料的征集,其工作量绝不会亚于一次地区性的人口普查,甚至任务还要艰巨得多。因为族谱的修编工作,都是以倡导和自觉自愿为前提的,其机构的组成,不可能像人口普查和地方修志那样,拥有规范的办公场地、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完善的专业班子、归口的资料来源和畅通的政令机制,加上人口居住的分散性、偏远性和时空跨越的久远性、模糊性。有的人和事,虽然在特定的时代,有过光彩夺目的一页,但随着人事代谢,已经无法考证;有的人虽然健在,但受诸多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联系。
凡此种种,其工作的艰辛和难度。有的是可以预见的,也有的是无法预见的。
我的前辈吴经明、吴水平、吴国盛和族兄吴修垣,都曾有过修谱的尝试和经历。他们围绕延陵季札后裔建始支系,经江西迁湖北江陵,再经江陵到监利县吴家杨巷,从吴家杨巷因水灾迁恩施崔家坝,又由崔家坝迁入建始县东乡凉水埠,前后才近二十代人。从民国末年到公元1990年,分别耗时数十载,先后刻印了《延陵建始支系族谱》、《吴修垣家族概况集注》、《我和我的家族》,都是在资料收集不完备的情况下勉强刊刻的。其中针对近、现代部分,由于人物介绍的详略之争和一些瑕疵与失误,还受到了颇多的责难和质疑!
不过我想,我们的这些前辈和先行者们。在他们经历过的历史舞台上,曾用其厚重的知识积累、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沉稳的处世艺术,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功业,也成就了民族进步的大业。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也一定想到过自己所编的族谱刊发后的种种后发效应。但在自己早已知道存在争议缺陷的情况下,仍然将《族谱》刊刻留世。其苦衷和目的,一定是担心他们的心血成果丢失。因为刊发后便增加了资料信息保留的机会,以便后来者参考借鉴并斟酌纠误,哪怕会给自己留下一些污垢,也在所不惜。真可谓用心良苦啊。
非常值得欣慰和自豪的是,我们的这些前辈和先行者,他们的心血付出是有价值的。因为在他们身体力行思考实践的前前后后,还有一大批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志士同仁们,也在紧锣密鼓、坚持不懈的展开工作,并取得了卓有成就的成果。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公元21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又一次握住了历史的机遇,迎来了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也正是在这阳光雨露的普照滋润下,我们才可以把族史的整理编纂纳入吴氏族人的重要议程。
公元2002年,《中国吴氏通书》横空问世。该书由广西南宁吴健琴女士主编,第一次从盘古开天地及吴氏开姓传世祖泰伯、仲雍开始编录到2001年,脉络清晰,考证有据。全面系统的回答和介绍了中国及全世界吴氏宗族的共性问题,为天下吴氏探源正本、续写未来,确定了基础方向。
公元2008年,中国吴氏《江汉吴氏族谱》诞生,该书以《中国吴氏通书》为总纲,以荆楚支脉为主体,经纬交织,跨越时空几千年,以全新的面貌和详实活跃的体裁,展现了荆楚大地吴氏儿女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公元2013年,《湖北吴氏宗谱》又正式出版发行了。该书历时三年,征集充实了大量资料,吸收了近30本吴氏分支宗谱的精髓灵魂,借鉴了政府年鉴及地方志的体例做法。在《通书》及各存世支谱编修的基础上,有吸收也有摒弃,有继承也有创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湖北吴氏各支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在该书的编修过程中,得到了湖北黄梅籍的吴洪激作家、中国道教首位女方丈吴诚真大师、湖北科技学院院长吴基良、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吴明堂处长等众多吴氏宗亲们的大力支持与参与。正可谓: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才使这样一本传正道、弘正气、续未来的心血之作,从帷幄之中的想法转化为现实。
在此,我谨作为吴氏儿孙的一个代表,向开创吴氏基业的历代先祖告慰:从梅里点燃的火矩,已经接力相传,并以史记的笔法刻入子孙后代的心田!向继往开来、弘扬和传播吴氏精神的全体大众,向为族谱的编修奉献智慧心血和不懈工作的族人们,向所有关心支持《族谱》编修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最崇高的敬意!
此时此刻,我们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了那个凝聚着吴氏精神灵魂的图腾。形似梅花,五片花瓣围绕一个圆心,组成五个吴字,光彩与沧桑交织,始祖泰伯与仲雍并肩立于圆心的基点,环立在始祖周围的有二十四位君王及先贤代表。只听始祖缓缓地告诫众人说:“脚下这方寸之地,便是吴氏发祥地渤海郡梅里村,连着村外那状似梅花的五个花瓣,是由无数个吴氏贤人赤子点缀而成的。寓意着全世界五大洲、中国的五湖四海的吴氏子孙,心连心手牵手,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前程光明灿烂,未来兴旺发达!”
凝视着祖先用心智和血泪锤炼而成的梅花图腾,慢慢地从远古汇聚在天空,又从天空镌刻到心灵,再从心灵返回到梅里,然后从梅里四散开来……。
我顿时感到有一股清凉而又令人奋发的气流传遍全身,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力量无穷!
于是,我把这个永恒的瞬间,记录书写成文作为本书的序言,同时自信庄严地向世人宣告:我们吴氏子孙是以梅里村为基点,并一步一步走向远方,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
湖北恩施州建始县凉水埠 延陵季札第99代后裔 吴军
2013年国庆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