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综合 >> 正文
逃亡十五载 六祖慧能的"潜伏"生涯
作者:文\金叶 …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3         ★★★

    然而,慧能南下的首要目的是躲避追杀,随身还带着五祖弘忍所传的袈裟金钵,所以他稍作停留后继续沿南溪逆流而上,行至怀集高岭下的三江渡口,过渡后往西北方向而行。最后,他的目光锁定在西北方向一座云雾缭绕的大山上。这座山的名字叫上爱岭。怀集县志中如是记:“五祖传衣钵与慧能,密嘱能速去,恐人害之。乃潜至上爱岭石室栖迟。”而所谓“石室”,在上爱岭的峰顶。

    我们跟随林昉,去上爱岭寻访这个神秘之地。上爱岭位于今天怀集县城的冷坑镇,隐藏在万重峰峦之中。因为刚刚下过雨,崎岖的山路泥泞无比,从山脚爬到山顶,大概需要近一个钟头的工夫。到了山顶,看到的美景却让人觉得不虚此行。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由三块巨石自然叠成的巨大岩洞。这个高约6米,宽约10米,面积大约20平方米的空间,正是县志中记载的“石室”。事实上,这是一个半开放的空间,最上面一块巨石自西向东伸突三米多,形成一个坦荡如砥的天然遮盖。“这真像一个天然的‘朗香教堂’!”第一次来到六祖岩的广东学者谭元亨这样惊呼。“教堂是上帝的居所,朗香教堂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称之为‘神来之笔’,只是,教堂的设计者几时见识过‘六祖岩’呢?分明不可能。但那巨大的突出的岩头,竟与提香教堂硕大的屋顶几乎一模一样,简直神了。”

    “最早这座岩洞叫‘龟嘴岩’,你看它的形状很像一个突出的龟嘴。”林昉说。大概从唐朝末期,当慧能如“潜龙出海”一般在广州法性寺现身之后,他曾经在龟嘴岩顿悟禅学的事情逐渐传开,“龟嘴岩”开始被当地百姓改名叫做“六祖岩”。在当地居民看来,石室确有“神性”。比如,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端坐于石室,清风过耳,俯视山下,你会看见如八卦阵一样布局的田畴村陌隐约可辨。这里位于高山之巅,山高、林密、人稀,却和人间烟火保持了一个可相互关照的距离,十足是一个冥想悟道的绝佳场所。

    如果有时间在上爱岭四周转一圈,你还会发现许多的奇石,当地人笃信这些石头全部和慧能有关。他们给这些石头起了有趣的名字,比如“大师石”——那是一块很像是用来打坐的石头、“无字碑”——方方正正的一块碑石,但是上面没有只言片语;还有“晒袈石”、“木鱼石”……仿佛在慧能转身离去之后,它们也在瞬间凝固成了历史。

    趣闻:不吃肉、爱放生的“猎人”

    在这封闭的重峦大山之巅,慧能如何度过漫长的十五年时光?首先,虽然是为了躲避追杀而选择了远离尘嚣的上爱岭,慧能却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有一个传说,说六祖岩里有一“出米洞”,是当时上苍怜惜栖身于此的慧能,乃令石裂缝以资慧能日食——这当然只是传说。在元本《坛经》里,有一段字数不多的记录做了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慧能……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林昉告诉记者,当年上爱岭一带是茂盛的原始森林,野兽众多,在此杂居的汉人和过山瑶,主要以耕山打猎为业。慧能自然而然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分子。他以砍柴为生,并顺便帮助猎户们张网打猎——不过,猎人们应该并不知道,心怀慈悲的慧能,经常会暗中把捕捉到的猎物给放生了。对于早年有过打柴经历的慧能来说,这些体力活并不在话下,可是每当用餐,问题就来了。当时慧能还未剃度,大家并不知晓他是修道之人。有时大家捕捉到了野物,自然要来个大聚餐。而佛教五戒却有规定: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相传每当吃饭的时候,慧能只捡锅里的肉边菜吃——直到今天,怀集当地的村民,每逢年节,都会在家里做一桌“锅边菜”以纪念慧能。

    不吃肉、又热爱放生的猎人慧能,在伙伴眼里一定是个“异类”。相传慧能常常劝导山民要多种五谷和蔬菜,少杀猎物,摒除暴虐野蛮之气。而这里的山民对这个奇怪的“猎人”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渐渐的敬重,最后真的在他的影响下,改掉了不少暴虐性格和不良习俗。

    许是受了这种渊源的影响,今天的怀集人依然保持着温良豁达、乐天知命的性格。生活在上爱岭旁边的民众,在山下集资建了一座六祖寺。自古以来,香火极旺。今年已经有九十岁高龄的理事谭锡汉告诉我们一件他的母亲亲身经历的奇事:六祖岩前过去有一株桃树,不知年代。但岁岁花实唯核内无仁,不能移种,果味奇香,大多经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摘上一两个尝。“不过这桃树很怪。它结的桃子是带不走的。我妈曾经试过摘两个桃子放在兜里,但还没走到山下,桃子已经不见了。”从那之后,当地人再也没有人想过要把这棵桃树上的桃子带下山去。“好东西要大家分享,不要总是想自己独吞。”——他们认为这是慧能给予的启示。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