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动态 >> 正文
浙吴会首届吴氏谱牒与吴文化研讨会的缘起和体会
作者:吴松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8         ★★★★★

浙吴会首届吴氏谱牒与吴文化研讨会的缘起和体会

浙江省吴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吴松金

近几年来,吴氏宗亲联谊和各种文化节、文化论坛等活动方兴未艾,次数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动辄几百人、上千人甚至几千人,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场景十分感人。这对联络海内外吴氏宗亲感情,唤起族人对祖宗的认同感和对宗族事务的积极参与,扩大吴氏宗族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宗亲活动的蓬勃发展,增强宗族凝聚力和团结族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均起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参加会议次数的不断增加,本人逐渐产生了对此类会议的一些不同看法。参会的人大多也有这种感觉:“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两三天,换名片、握握手,聊聊天、叙叙旧,碰碰杯、喝喝酒,合了影、各自走。”而会议组织者则是迎来送往,疲于奔命,且开销不菲(往往要花费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元,这些钱大多是宗亲们捐资或赞助的,均来之不易)。至于会议的实效却有点差强人意,务虚的成分较多。当然举办宗亲联谊活动是无可非议的,它要的就是接地气,赚人气,以联络宗亲感情,扩大影响力。

我认为文化研究与论坛之类的会议规模不宜过大,以往的会议模式是几百人坐在会场里,台上宣讲论文,台下听懂的人却不是很多,交头接耳的不少,还时不时地有人中途离席,会场变的稀稀拉拉。会议的总体效果不是很好,往往没有留下多少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或文化层面的沉淀。我经常与一些有志于吴文化研究的宗亲交换意见,是否能把文化研讨会的会议规模尽可能缩小一点,务实一点,更专业一点,研讨的范围更广一点,更深一点。但具体怎么做?因没有先例而颇有难度,不过总得有人去尝试、去创新。

2016年10月初,我借参加广东南雄吴氏宗亲会会议回程之机,到杭州向浙吴会道富会长提出建议,浙吴会是否在近期召开一个小型的吴文化专题研讨会,人数以控制在40人左右为好,道富会长听了之后十分赞同,当场拍板会议定在杭州召开。我们俩也作了具体分工:会议场地和食宿等问题由他来安排解决,与会人员的筛选和时间则委托我来进行召集和决定。经与各地宗长们商议,时间以2017年元旦之后的周末为好。我即向道富会长汇报,并把会议时间定在2017年1月6日至8日,在省会杭州召开。

由于我参加吴氏宗亲活动仅两三年时间,认识的人较少,对各地宗亲从事吴文化研究的情况不了解,该如何去筛选有代表性的人来参会心中也没底,于是向东阳健生宗长了解浙江各地都有那些对谱牒和吴文化有研究、有较高知名度的宗亲。他是个万事通,从事吴氏宗亲活动时间长,交际范围广,人脉资源多,在他的推荐下初步拟定了省内代表人选。考虑到与兄弟省市的交流,又邀请了几位在国内有影响力、对吴文化研究颇有建树的宗长参会。但限于人数有限,邀请谁却成了难题,特别是后来好多外省的宗长来电询问,我都不知该如何回答。平时他们对我都很照顾,大家相处的也很好,我只好违心地拒绝他们参会的意愿,对此我只能说对不起,也在此向各位宗长表示深深的歉意!

在省内,也同样面临着代表名额分配难的问题,为此并招致不少非议。这也是开展宗族活动的一个难题和痼疾,你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但宗族的事务总得有人去做,你不做、他不做,大家都不去做,又何来的宗亲联谊和文化研究活动及今天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所以宗族的事必须有人脚踏实地的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去做,这是为祖宗尽心尽责的事。而作为会议组织者只能本着尊祖敬宗的朴素感情,回报祖恩的初心去做自己认为该做得事,不能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只要出于公心、无愧于心,就按自己的思路来做,不要顾及对与错,一切由后人去评说。如果左顾右盼,前怕狼后怕虎,那就什么事都干不了。做事情必须有所当担,也要能够去当担。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魄力也是一种能力,必要时要不怕得罪人(当然也不要轻易地去得罪人,特别是那些斤斤计较的人)。

由于我长期客居沪上,对浙江吴氏的情况不甚了解,在参会人选的落实上确实存在顾此失彼和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比如这次会议上就没有舟山和湖州地区的代表出席,因为我确实不认识这两个地区从事谱牒和吴文化研究的宗亲,这是我个人的局限性所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此我只能对相关的宗亲们说声对不起了,也请舟山湖州的宗亲们谅解,期望今后能与大家多多增加交往。

2 017年1月6日,参加研讨会的省内外43名嘉宾如期到杭州市区大关苑汉马精品酒店报到,收到论文和发言稿23篇。7日上午8点半,会议准点开始,道富会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随后嘉宾们宣读各自的论文或发言稿,会场气氛热烈而浓厚,大家都认真地听着或用笔记着,一直延续到12点钟才结束。午餐席间,代表和嘉宾们交谈甚欢,对这种小型会议的模式纷纷予以赞同。下午2点会议继续举行,发言踊跃,会场里安静祥和而融洽。晚上许多嘉宾到我住的客房中喝茶聊天,就这种会议的模式和内容多方位地展开交流和探讨,都说浙吴会这次开了个好头,值得推广。这种小型会议模式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心里真的很开心,直聊到夜里11点多才各自回客房休息。

8日上午继续按议程进行发言讨论,然后道富会长作了精彩与高度概括的会议小结,他充分肯定了会议的成果:这是一次务实的、有内涵的、精干的会议。对兄弟省市嘉宾莅临和传经送宝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肯定了本次会议模式,并把这种会议模式定名为“项目负责制下的专题研讨会”,今后要继续不断地搞下去。可以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在省内各地区轮流召开,浙吴会只负责牵头和协调,具体事宜由所在地宗亲组织作为会议发起人而全程负责。并谈了浙吴会今后的发展之路和殷切的期望,他务实客观的小结得到与会代表和嘉宾的一致赞扬。

杭州大关苑汉马精品酒店董事长吴道放宗亲独力赞助这次会议食宿等开销,他的热情款待和酒店的温馨服务,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在此再三致谢!

回顾这次会议,作为会议组织者和经办人,我有以下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这次小型的谱牒与吴文化研讨会确实是一个很成功的尝试。首先是投入少,花费两三万元即可成功举办。其次组织方式灵活多样,不需要设立会务组,一至两个人就可以基本搞定会务筹备。第三、先期投入成本少,不需要住高档宾馆,住普通的快捷酒店就行,因为与会宗亲们追求的是文化层次上的交流而不是物质上的享受。因受条件的限制也不搞迎来送往,只要选一个交通便捷,来去方便的地方就行。这是一种自助型会议新模式的尝试,并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同,都说这是一种创新,值得向各地推广,特别适合在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推广。因为两三万元的举办经费在当下都是可以承受的,他们戏说“这是浙江会议模式”(我感到很汗颜)。

二、要进一步完善会议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大数椐的优势,平时和会前会后随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参加专题研讨会的与会者文化层次和修养都比较高,大家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爱好,是属于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是为了弘扬吴文化大家才聚集在一起,追求的是彼此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因此,会前必须选择一个好的课题(每次会议均可选一个专项命题)。选一个好的题目很重要、也很关键,也是会议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并要借会议之机,切实有效地解决本课题的问题,会议结束时至少要有一个结果或结论。

三、参会者人选的确定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决定会议的整体质量甚至左右会议的成败。所以必须设置一定的进入门槛和要求,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随便参加的,哪怕是所在地宗亲组织的领导,如果不符合参会要求也不行。

四、每次专题会议也要有一定的准备时间,论文或发言稿要按命题范围和内容要求来写。要有时间和字数上的限定,一般发言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好,文章字数应控制在3000至3500字为宜,确有需要的也不要超过4000字。在会议召开前,至少要提前一个月收集文稿,汇编成论文集付印,然后根据所收文稿的选定再发邀请函,以保障会议的整体质量和有序进行。召开会议期间以阅读论文为主,可以选个别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宣读,留更多的时间给大家交流、讨论和互动,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五、为了使吴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后继有人,我建议今后可在召开专题研讨会期间,利用专家学者和学有所长的宗亲们聚集的机会,适时安排半天或一天时间,展开谱牒和吴文化基础知识的讲课与普及。组织一定数量的宗亲和年轻人来听课,传播吴文化知识,弘扬泰伯公谦让、和谐、开拓、创新的至德精神,激发他们对祖宗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对吴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吴文化的传承和研究队伍中来,为传承吴氏家风,深入开展吴文化研究工作而有意识、有目的、有规划地储备后备力量和传承人才,努力组建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吴文化研究和宗族事务活动队伍。要达成共识,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制定制度和规划,有近期计划和中远期目标。要用制度来保障,以确保吴氏家风和至德精神千秋万代传承和延续下去。

总的来讲,本次浙吴会首届吴氏谱牒与吴文化研讨会开得很成功,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毕竟是初次举办此类会议,没有经验和可借鉴之处,所以一开始对会议文稿的命题就比较模糊,对来稿的内容和篇幅长度把控不严,质量也参差不齐,致使会议文集的整体水平质和量不是很高,这责任主要在我。希望宗亲们能多加谅解,我相信今后一定可以越做越好,甚致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对本次会议举办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仅仅是个人的有感而发,更是一家之说,不一定正确。但肯定是我的肺腑之言,在此仅作为抛砖引玉之用,以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2017年1月15日

 

文章录入:吴桐雨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