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吴三公”
——记浙江省“最美老干部”吴克甸
他,倾其一生钻研在食用菌科研世界里,是我县唯一一个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食用菌专家,因此被农民尊称为“现代吴三公”;
他,用科研的力量推进了我县食用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山区农民走上了富裕道路;
他,用平凡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贞和无私奉献,给人以鼓舞和启发……
……
他,就是我县最高人才奖项——特殊贡献人才奖获得者吴克甸。
倾其一生钻研食用菌
“人一生中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不简单。”—— 吴克甸
每隔一段时间,人们总会看见一位穿着朴素、理着平头,腰板挺得笔直、两眼炯炯有神的老人,经常往返于县城学后路和新建路间。此人正是菇民的好朋友、“现代吴三公”——吴克甸。
每当这时,街道两侧的食用菌原材料服务店老板总会问:“吴师傅,你又去食用菌研究所的实验棚看香菇啊?”“搞食用菌生产40多年了,有感情了,反正在家也是闲着!”他笑呵呵地说。
吴克甸出身于松源镇北门村一个贫寒农民家庭。他与“食用菌”打交道,始于1962年。老法栽培与推广,草菇研发与栽培,是其此后十余年的主业。
1979年4月,吴克甸应邀参加县科技座谈会。在会上,他大胆提出了用木屑生产香菇,可以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县领导觉得这想法可行,于是这位光脚农民被调到县科委,从事食用菌科研工作。
很快,吴克甸就着手引进菌种进行栽培。当年10月,代料香菇栽培成功。次年,他把这项技术在10个基层点推广,单产量达国内先进水平;接着他又开始推广段木人工接种栽培香菇技术,再获成功;至此,沿袭800余年的古老“砍花法”,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大潮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86年大年初一,得知福建古田已在研究人造菇木露地栽培法(袋料栽培法),他顾不上过年,就和同事跑去参观了。在此基础上,他成功研发了更为先进的人造菇木露地栽培法。不久后,他的这一成果在全国各地被积极推广。
这也改变了庆元香菇的传统生产习惯,由到县外种菇转为家庭种菇。同时,还带动脱水烘干业、鲜菇冷藏业、食用菌机械制造业、运输包装业以及塑料业的发展。
为了使“庆元香菇”品质得到提升,他对食用菌的研究也到了“白热化”程度。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在没有老师指导下,翻阅了大量有关食用菌方面的书籍,走南闯北考察学习,并结合我县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培育的品种一个接着一个。
他像是着了魔,不分昼夜,连节假日都不休息,只顾拼命工作。一次,半夜三点多,他突然来了灵感,赶紧披衣跑向实验室,被他惊醒的妻子还以为他得了“夜游症”呢!
十多年转瞬即逝。他的研究成果令同行刮目相看:
他与其他科研人员研究成功的241—4等菌种,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袋料上栽培获得与段木栽培菇相似品质,产品大量出品国外;
他还攻克了灰树花栽培难题,填补国内人工栽培空白,并参与灰树花多糖提取物(保力生胶囊)的研究开发工作;
1998年退休后,他还主持研究了3个省级科研课题,1个县级科研课题,均通过省级、县级鉴定。其中“食用菌胶囊菌种”课题,专家认为属国内先进水平;“袋栽花菇免割保水膜袋技术开发与研究”,是2004年前,庆元食用菌栽培中唯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项目。目前上述两项成果,已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效益显著。
“从事科研工作面对的都是无声的语言,每一点微细的变化,也许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因此,科技工作者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承受得起失败多、成功率低的压力,我坚信只要朝着一个方面努力,坚持不懈地搞个水落石出,终究会有所收获。数十年来,我在食用菌栽培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靠的就是党的好政策和大家的支持,更是靠这种做好一件事的信条!” 谈起工作态度观,吴克甸认真地说。
穷其精力让菇民致富
“我热爱自己的家乡,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有意义的事。”——吴克甸
“吴克甸”成名了,他的业绩不仅在县内,国内被人知晓,甚至在日本等地都被传颂……
“我们搞菌种的时候,想的就是怎么把新品种尽快推广出去,让农民口袋里能装进更多的钱。”吴克甸说。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庆元引进科技、推广科技,大力开展香菇生产,成了当务之急。这项工作让谁来做好?
吴克甸二话不说,主动揽下苦差事,带着8名同事下乡巡回辅导,推广段木新法栽培香菇技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这个相对闭塞的深山小县,想要菇农改变老法制菇的生产方式,真不知要费多少功夫。可时间又不等人,怎么办?只有走村入户推广,有时甚至给菇农当“长工”。
这个山头走了,又跑到那个山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吴克甸的团队,几乎走遍了附近松溪、政和、云和、龙泉等县的山间茂林。他们走到哪里,哪儿就播下了科技的“星火”,哪儿就长出用新法生产的清香阵阵的香菇。
1986年,庆元推广人造菇木露地栽培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吴克甸更忙了,他带领研究所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
当年的《丽水日报》曾这样报道:这一年,吴克甸跑遍了全县所有的乡镇,与几位同事一起,先后培训示范户586家,技术指导2000户、5000多人次。
在此间,有一反映“吴克甸抱病救菇段”的故事广为传颂:这年8月的一天,从官塘乡际下村打来了一告急电话,说陈家庭户近千段菇木面临全部腐烂的危险。第二天,吴克甸就赶了去,白天黑夜连着干,一干就是五天。没想到,第六天病倒了,发烧近40度。可吴克甸却不吭声,硬是挺着身子又干了一天,直到满意为止,为农户挽回了超千元的经济损失(当时肉价是0.67元/斤)。
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久而久之,吴克甸这个名字便家喻户晓。因此,他也成了农村中最受欢的人,有的亲切地叫他“吴师傅”,有的干脆叫他为“菇神”。
有了像吴克甸式的香菇科技推广员,我县的香菇生产在此后迅速崛起。据《庆元县志》记载:1986年至1991年,庆元人造菇木从149万段增加到4069万段;推广普及行政村从80个增加到340个;产值从200万增加到7500万元;1994年庆元香菇生产量达1.5亿袋,干菇产量上万吨,这相当于当时整个日本国干菇总产量。
竭尽全力为党作贡献
“我的技术是党和人民给予的,我理应将自己的一技之长报之于党交托的事业,用之于人民身上。我首先要为国家致富,为人民致富……”——吴克甸
每每谈起自己的成长,吴克甸总是动情地说:“这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我的。因此,我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这就是这位朴实的老共产党员想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动力。
也许有人会问,大名鼎鼎的吴克甸能使菇业重振雄风,肯定身家不菲。然而事实却令人难以置信。1990年5月1日的《丽水日报》曾这样描述:他,在技术推广中从来没有收受过一份报酬,他仅靠微薄的工资生活,穿的是普通的衣物,抽的是低档香烟,家里的一台黑白电视机一直用到1989年。经他技术指导的菇农,许许多多成了万元户,可他,却仍然两袖清风,举家节俭。
今年5月15日,记者在吴克甸卧室亦看到,除了一台老式电视机,别无其他高档家电。
当时,也有人劝他辞职“自己单干”。可他却说:“1986年,我的工资只有37.5元。当时我一家7口人住在一个破旧房子里,我的生活不富裕,有时甚至拮据。取得一点成绩后,也有外县、外省的单位想用高薪聘请我,甚至许诺‘由我开工资’,我都一一回绝了。”
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上世纪90年代,他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的一段告白:“我想,就一个人,一个家庭、就生活来说,谁不希望过得好一点?我假如辞职自己干,确实相信能够过上比现在好很多的生活,可是我觉得不能这样做。因为,我今天有技术在身,这首先是组织上给我的专心专意从事食用菌工作的机会,为我学技术,搞科研创造了条件。我的技术是党和人民给予的,因此,我理应将自己的一技之长报之于党交托的事业,用之于人民身上,我应该首先为国家致富,为人民致富……”
2010年,吴克甸获得我县最高人才奖——特殊贡献人才奖。其在表彰会上再次表露心声:“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做点事情,为乡亲们解决一些生产上的难题,这样我心里会感到踏实。亲情、友情、乡情是我工作不懈的动力!”
“退而不休”是这位老者热爱“食用菌”事业的真实写照。据县关工委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退休至2008年,吴克甸直接向农民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3500人次;此外,他还编写了介绍香菇生产产前准备工作、装料操作程序等科普文章,深受农民欢迎。
2013年10月9日,吴克甸荣获浙江省“最美老干部”称号,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蔡奇同志亲自为吴克甸颁奖。
他说,他还将力所能及地在食用菌科研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人物简介】吴克甸:男,1938年9月出生,小学学历,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持育成香菇菌株“241-4”、“庆元9015”,已成为庆元县乃至全国代料香菇主栽品种;创立了庆元香菇栽培技术模式并在全国推广;主持研究成功灰树花人工栽培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开发,填补了我国人工栽培灰树花的空白。主持或承担完成24项研究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各级成果奖励21项,科研成果转化辐射至14个省份、210多个县,实现经济效益数十亿元;1997年退休之后还积极参与食用菌科研、推广与宣传工作,开展了食用菌胶囊菌种制作技术和袋栽花菇免割保水膜袋技术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