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探访荒草中的吴崇礼墓
荒草中的吴崇礼墓
; 他生前代行天子巡关阅兵,他卒后奉敕立碑修陵;他生前两任兵刑尚书,他故去又赠太子太保;他生前万民拥戴,他身后口碑传扬……他就是明代曾先后主掌兵刑两部、在民间有“两尚书”之称的吴崇礼。
暮秋时节探孤坟
暮秋的原野,空旷、寂寥;暮秋的天空,高远、明净。静静地伫立在这草木凋零的墓地中央,没有那“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感慨,有的只是“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悲情。这悲情,为一代良吏的在天之灵而悲,为这荒郊野冢的孤寂落寞而悲———这是我探访吴崇礼墓地时最真实的感受。
吴崇礼墓坐落于宁阳县城北20华里许的吴家林村东,吴家林即以该墓而得名。据《吴氏族谱》记载,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吴姓族人为看守吴崇礼墓而由县城西街吴家巷迁居于此。一人故去,子嗣守灵,这是旧规;而全族搬迁,则实在是鲜有所闻。这也足见逝者的德高望重与不同凡响了。
深秋的午后,天朗气清,习惯游历山野乡村的我,独自踏上了探访这座已沉寂多年的封建贵族之墓的行程。
松柏的掩映,本就营造着浓浓的森然悲凉氛围,夕阳残照下的古墓,愈发显得凄清。一道石门,几只石兽,默默地陪伴着吴崇礼的英灵跨越了四百年的历史长河,如今已是斑斑驳驳,风化剥落;一堆封土,几株虬树,荒芜在这人迹难至的雪埠山下,真的是冷冷清清,凄凄切切。
岁月的风尘,模糊了碑刻上的歌功颂德;历次的盗掘,散失了仪仗的珍贵雕塑。而这墓葬气势恢弘的规制,却依然能够昭示出主人生前的尊贵与显赫。遥想四百年前,吴崇礼驾鹤西归,这座奉敕修建的陵墓是何等的风光荣耀,万众瞩目。占地70余亩的宏大规模,巍峨高大的牌坊、石门,端立两侧的石人、石马,遮天蔽日的上千株松柏,见证络绎不绝前来吊唁的达官显贵、黎民百姓的落棺厅,还有那不计其数用来陪葬的金银玉器、绫罗绸缎……这一切的一切,都昭告着世人:这里埋葬着的是一位朝廷的重臣,官吏的楷模。
文/周东升 图/周其丹
屡奏赈灾恤民情
吴崇礼(1552-1626),字彬卿,又字体严,别号节庵,宁阳县城西街人。吴崇礼虽相貌平平,却聪颖嗜学,幼承家传,他十四岁得秀才,二十八岁中举人,三十四岁取进士。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吴崇礼履职山西省蒲县知县。时值山西持续大旱,他走村串巷,问民疾苦,潸然泪下,连夜写成奏章,半夜敲开知府大门,请知府代为上奏,请赈耕牛。谁料知府不但不尽责代奏,还讥笑他官低妄为,轰出府衙。他在驿馆再写奏疏,并即刻骑快马赶到京城,当堂奏闻皇上,神宗朱翊钧准奏,立即贷耕牛给农民,并下诏治太原知府知灾不报之罪。他又行榜各地,招集外出流民回归故土,发还田宅,租贷农资,带领百姓凿井挖渠,解人畜急用及农田灌溉。他还动员县衙差役捐俸集资,在北部山区凿井200余眼,使20余万农民受益。
一个区区知县,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竟敢直言朝廷,面见圣上,其爱民之切,胆识之高,实在令人敬佩;万历皇帝广开言路,畅通民意,破“层层汇报”之常规,开“越级反映”之先河,也足见当时的政治是多么的清明了。都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吴崇礼之举,比这空洞的口号何止强百倍千倍!
万历二十年(1592年),吴崇礼因仁政爱民擢升山东御使。这年山东、河南、江苏等数省发生特大水灾,民生危难。他便昼夜巡视,并将沿途所见绘成“流民图”,到京后立即草成奏章,觐见皇上。起奏道:“山东百姓流徙死亡,比中州河南有过之而无不及,臣昨日从山东入京,目睹沿途百姓流离载道,从南至北抛白骨于中路,饿殍枕藉,盗贼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劫,路人争食死尸,祈请圣上急发钱粮十万,及时赈灾山东饥民。”皇上听毕,甚感其诚,即发钱、粮各5万,赈济兖州、曹州、临沂、聊城四府灾民。山东百姓知其内情,均传颂吴崇礼体贴家乡父老之心,敢冒死请赈之气魄。后兖州等四府合议,为吴崇礼建生祠,以靖其功。他知晓后,疾书制止说:“但愿泽于当世,不求流芳于千古,只问心无愧尔!”
凛然正气荡污浊
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吏形象,不仅要廉洁清明、勤政爱民,而且还要刚正不阿、黑恶难容。吴崇礼一生辗转任职四十余年,每到一处,他均高擎严惩贪腐、涤荡污浊之利剑。
早在他任蒲县知县时,通过明察暗访,发现兵民杂居,有兵扰民之乱。吴崇礼亲临军营,严明纪律,将扰民首恶者当众斩首,军纪很快好转。并整顿吏治,惩处虚妄奸诈之徒,责令他们捐献银两,散发灾民。
吴崇礼不仅对部属的违规乱纪行为严惩不贷、秉公处置,而且对上司的贪赃枉法、渎职失察更是无私无畏、直言揭发。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吴崇礼被擢升为两淮按察副使。值此期间,两淮按察使赵某的儿子为漕运副使。就在一次他巡视码头驿站的时候,偶然听说赵氏父子上下勾结,横征暴敛,不仅漕运赋税加征,而且还延揽市面税收。一时商贾不堪重负,民怨载道。吴崇礼详察其情,掌握了确凿证据后,直言上书,弹劾赵氏父子。不久,赵氏父子被革职查办、削职为民,吴崇礼被晋升按察使,督理漕税。他首先制定税制税规,并张榜公布于众,奖罚并举,漕税大增。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朝廷推举阁臣礼部尚书李廷机为丞相,三公九卿均上表保奏,唯有吴崇礼上奏说不可。他指责李做礼部尚书时,其部下驳章不负责任,造成冤假错案,不具备首辅之德才。自此,吴崇礼以有胆识闻名于朝野,被封为大理寺右寺丞,旋进右少卿。
吴崇礼“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一贯做法,使他在百姓中树立起了牢固的正面形象,同时也为他以后的仕途升迁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他领旨督理直隶、山西两省,兼理粮饷,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是年,驻守河套地区的顺义王卜石图与察哈尔汗沆瀣一气,密谋伺机反叛。吴崇礼刚柔相济,恩威并重,独闯虎穴,智斗分裂势力首领,迅速瓦解了苟合之敌,为维护祖国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再立功勋。
位高权重两尚书
吴崇礼的文治武功,深得万历、天启两朝皇帝的赏识,对其厚爱有加,频频加封。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他被封为淮扬按察使时,就依诏拥有“代天子狩猎”、“大事奏裁”、“小事立决”之大权。
此时的吴崇礼可谓仕途坦荡、位高权重,这在大明例律完备、等级制度极其严格的情况下,能够代行天子出头露面,裁决事务,实在是凤毛麟角。不久,他又改任按察两浙,代天子巡关阅兵,武功文治声名大著。天启五年(1625年),他接兵部尚书之职。后来因与阉党魏忠贤不和,外调南京任刑部尚书,因而世人称其为“两尚书”。
天启六年(1626年)夏,他在南京昼夜审理积沉疑案,亲检册籍,不辞酷暑,积劳成疾。当年八月,吴崇礼辞世,并葬于今址。谥定襄公,赠太子太保。这些还不够,朝廷为了奖掖他精忠报国的显赫业绩,先是御批其长子吴以询入监学院读书,并历任浙江嘉兴、温州两府判官,封光禄寺署正,累官南京刑部郎中;后又提携吴崇礼的嫡孙担任锦衣卫指挥,次子吴以诲任户部员外郎。吴崇礼生前身后所享有的这些殊荣,也算是父贵子荣,造福子孙了。
吴崇礼生平著述颇丰,但多因兵火散失,今仅存《三边总图》、《抚蓟奏略》等若干卷。
石碑虽逝口碑传
吴崇礼浩繁的陵墓,在赢得世人景仰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盗墓者的目光。从他安葬的当年起,盗掘者就频繁光顾。时至今日,不仅墓碑不知去向,就连那高大的封土也已被夷为平地。然而,对墓地的洗劫,只不过是缺少了一种见证历史的载体,但却永远抹杀不去吴崇礼的政绩。毕竟,官位,是自己坐的;石碑,是后人立的;而口碑,才是黎民百姓最精准的评判!虽然我们再也不能看到墓地上那完整的布局,但吴崇礼的英名却永载史册,他的勤政为民的事迹也将流传不息。直到今天,宁阳大地上的人们,每当谈论起劣迹斑斑、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结党营私、欺世盗名的魑魅魍魉,还都以吴崇礼的仁政爱民作对比。
这正是:生前常忧民疾苦,铮铮傲骨斗贪腐。明主加封频频至,千古传扬两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