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义乌商报》12月17日9版金佩庆先生《破解大安寺塔身世之谜》一文,我佩服金先生搜集资料之广泛,求证之严密。笔者也曾对大安寺塔造塔时间产生过怀疑,并在《义乌方志》2009年第2期刊登过《首次修大安寺塔时间考》一文。不过我不敢大胆推翻清嘉庆《义乌县志》宋大观四年造塔的推断,怀疑此塔系南宋乾道四年(1168)吴若古之妻王氏所修缮,塔底之有字之砖系修塔时砌进去的。读了金先生一文,我赞成他的观点,此塔不可能是吴圭建造的。理由补充如下。
据《延陵吴氏宗谱》记载,吴圭卒于宋宣和三年(1120),如果塔于宋大观四年(1110)建成,也就是说吴圭死前10年塔已造好,那么塔砖中怎么会有“孝妻王氏追荐故夫”的字?吴圭还活着为什么会被妻追荐,会成为“故夫”?据清嘉庆《义乌县志》记载,吴圭在“距家仅一舍,竟死于盗”,盗即吴圭传中的“会大盗起睦之清溪”,就是方腊起义的军队,吴圭是被方腊的义军杀死的。方腊起义是宋宣和二至四年(1120~1123),和家谱记载一致。
仍据《延陵吴氏宗谱》记载,吴圭并无姓王的夫人,而吴若古有妾王氏,所以龙回村吴东阳先生早就怀疑“吴圭造塔”一事,明明是吴若古之妻,怎么会成为吴圭之妻呢?
三则如金佩庆先生所说,吴圭是承信郎,而吴若古是忠翊郎。虽然都是官阶较低的官,但级别不一样。塔砖上刻的是忠翊郎。笔者就塔砖上“省干”二字请教过浙江大学张涌泉教授,答案和龚延明教授差不多,即小干部。
金先生认为梅执礼的墓志铭是假的,我也有同感。为什么梅执礼连塔也未看一眼就写?如果看见过塔砖上的字,他会这样写么?
从上次翻修大安寺塔时发现第四五层塔砖上还有“庚寅岁建”、“吴知县宅”等字来看,宅就是家或阴宅的意思,也就是为了纪念吴知县。宋代义乌吴姓人任知县,从旧志可知,宋代仅吴倚(绍圣年间)、吴谓(南宋德祐元年),与吴圭和王氏造塔关系不大。又从清嘉庆《义乌县志》“仕林”中得知,宋时义乌吴姓与造塔有关的仅吴修一人。吴修,字进卿,绍圣年间任汉阳知县。据《延陵吴氏宗谱》卷首“前纪世系垂丝图”载,吴圭三传止,他的弟弟佔,仕集贤待制,生子犹、修、随,犹任翰林侍讲,修任汉阳令,随任浙西总戎。可见吴修与吴若古是堂兄弟,知县退休后帮助嫂嫂造塔也合情合理。王氏虽出了钱,但一个寡妇那时不可能抛头露面去干造塔的具体事宜,如测绘放样、设计购物、监工等事需要一个有能力、有资历、有声望的人出面,吴知县是最好人选了。造塔时在砖上刻上他的名字也十分自然。
总之,大安寺塔是南宋庚寅即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由吴若古之妻王氏出资,吴若古之堂兄弟吴修具体负责建造的。真因为吴修参与过造塔一事,塔砖上刻上他的名字也可以理解。我发表于2009年《义乌方志》第2期上把乾道六年当作首次修塔时间是不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