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学者对如胜谱和祖地无锡15修《吴氏大统宗谱》的评述
编者按:本文选自无锡祖地提供的《吴氏族谱简报》,原文题目为“当今学者对如胜谱和祖地无锡15修《吴氏大统宗谱》的评述”,特此鸣谢!
王鹤鸣(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馆长、教授、谱学专家):
无锡梅里是吴泰伯的发祥地,吴氏族谱是我国较早的历史资料,在东汉永兴二年由泰伯41世裔孙如胜,把先祖传下来的世系图呈献桓帝御览,就诰命《三让吴泰伯世系图》赞:”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从此,吴氏族谱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以后续有纂修达15次,能够这样长期地延续下来,在我国也是少见的。
李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原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据我所知,吴中、苏南一带修谱之风极盛……有许多名人家谱……其中1951年纂修的《吴氏全国大统宗谱》,以西周吴太伯为始祖,下分503支,几乎遍及苏南各县及苏北盐城地区,共计40册,可谓洋洋大观。
吕锡生(江南大学教授):
1951年的15次修《锡谱》,在我国历史上绵延1800多年,不失为我国古老的宗谱之一……作为《锡山延陵宗谱》,被尊之谓《吴氏大统宗谱》,不仅尊之有理,且统之有根,是非之莫属之事……这是由于吴氏以国为姓,泰伯奔吴,建都梅里,死葬鸿山……这样一块自己祖先发祥地所修的吴氏宗谱,是不会有人争统的,而且每当修谱之际,全国各地吴氏子孙都不远数千里访祖寻根到无锡,要求作为分支上谱。这样,其修建分支之多,是其他宗谱所无法比拟的……古老的家谱宗谱,其所序世系虽未能如孔子宗谱那样正确无误,但比之其它家谱则是较为真实可靠的……他们不需要再借助其他名人为之点缀,相反第10次重修时,还作《延陵吴氏宗谱辨》对“乱拉名人之谱”的黄茅所辑《徽州吴氏宗谱》作了严厉的批评,指斥赝谱的劣迹……
吴泽鲲(江西吉安):
我认为范本一定要有,有了范本可以进行对照比较。条件是早期古谱,越古越好。因为她更接近历史,记载下来的资料可靠性大。到现在为止,从全国各地来谱四百余部中,没有发现比泰伯老祖宗的发祥地无锡的《大统谱》更早的了……作为吴姓最早的古籍,历经沧桑,有幸得以保存至今,我们不应把他当作无锡一个地方的谱,而应把他当作我们吴姓全体裔孙共有的传家宝,应倍加珍惜……
吴展明(贵州三穗市政府史志办副研究员,三穗市第一中学原党总支书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毕业):
从序言这类宝贵的历史文献来看,如果说东汉麋豹为泰伯41世孙吴如胜世次作了权威定位的话,那么唐初监修国史官于志宁(588-665)则进一步肯定当时山南防御观察使吴若远(字伯高)所修的”追本厥始,自委溯源,由四十一世祖东汉灌阳侯如胜所修之牒,上摭史册所载,参以诸吴宗系,质诸家老相传之语,总为一帙图”的吴谱,不仅起到承上接下的作用,而且是一部”纤悉详究,精别雠校,一据以实”的信谱。故自那以后,从三修到1951年祖地无锡编纂出版的15修《锡谱》,均以麋豹序和于志宁序的论述作基调,每次修谱都有序言,序言与谱中内容吻合,一脉相承,古今贯通,这在中国谱牒史上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