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商城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旅游 >> 正文
后稷陵
作者:gohwu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2           ★★★



咸阳市旅游景点:后稷教稼园

  后稷教稼园位于杨凌高速公路出口处,土台长178米,宽67米,高8米,总面积12000平方米,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其雕像雄伟高大,引人注目。园内有近10亩53种花卉苗木。园内设有农业科技史展馆,分别展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史和从古至今为农业做出贡献的名人以及他们的成果介绍。


 

附文:《稷山县稷王庙建筑略述》

[摘   要]周族的始祖弃,被尊称为后稷,是尧舜时代杰出的农学家。被后人尊奉为农神并立庙奉祀。山西省稷山县稷王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留最完整的一处专祀农神后稷的祠宇。现存建筑为元、清两时期遗构。其建筑群体不属于同一时代,但它们都属于该时代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引言

稷王庙是古代奉祀后稷的祠宇。后稷名弃,为有邰氏女姜所生,生活于唐尧虞舜时代,一生树艺五谷,发展农业,为原始社会后期发明农业种植的鼻祖,被人们奉为“谷神”拜谒,并被尊为“稷王”。华夏民族以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著称于世,对这位农神尤为尊崇,古代在山西晋南广大农村城镇立庙奉祀的现象普遍。后稷教民稼穑,相传死后葬于今山西省稷山县城南50余里之山巅,故将此山命为“稷王山”,“稷山县”亦由此得名,并于县城建稷王庙。

  后稷的史实与传说

弃,即后稷,帝喾长子,古代周族的始祖,也被后人奉为周姓的始祖。《礼记·祭法》云:“周人帝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可知周族是以后稷为始祖的。传说帝喾元妃有邰氏之女姜踏巨人足迹,怀孕而生,以为不祥,曾一度被弃,故名弃。他从小喜农艺,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因培植了稷,而被人们尊称为后稷。稷即谷子,又叫粟。《说文解字》云:“稷为五谷之长”。《书·舜典》疏引《国语》云:“稷为天官,单名为稷,尊而君之,称为后稷”。帝尧尊他为农师,帝舜时为稷官,主管农事,教民稼穑。据《竹书纪年》记载,后稷曾放逐帝尧之子丹朱于丹水,消除了夏禹的政敌,后稷、大禹乃同族,以致那功大如山的治水英雄夏禹也曾准备让位给后稷可见,后稷当时地位的崇高,同时也说明其受到了人们一致的拥戴。几千年来,后稷作为农神一直受到帝王百姓的崇祀。

在今陕西省武功县东门外有一砖砌长方形的平台——教稼台,相传是后稷被舜分封于邰,在此教人种庄稼的地方,是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的。至今每年农历十一月,乡民们仍举行集会,纪念这位上古时代的农神。

另一说姜嫄和有邰氏的分布地及后稷的始居地在今山西省稷山县之稷山。传说后稷死后也葬于此。《稷山县志》载:“稷山,一名稷神山,后稷始教稼穑地也,俗称稷王山,跨闻喜、万泉、安邑、夏县界”。《闻喜县志》载:“邑西北三十五里,有冰池,世传后稷弃此,诗云‘弃之寒冰’是也。池东为姜 之墓。山后荒垄数十亩,为有邰氏坟……稷播谷于此始,故其山曰稷。上有后稷陵、下有姜嫄墓”。如今在晋南有着极其丰富的后稷文化遗存,如万荣县太赵金代建筑稷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闻喜县吴吕村元代建筑后稷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绛县阳王村稷益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稷山县稷王庙等等。

  历史沿革

稷山稷王庙,原称后稷,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据碑文记载:清道光十六年(1836),发生火灾,致使大殿和献殿均被烧毁,道光二十三年(1843)至二十七年(1847)重建,并增建钟鼓二楼。1996年元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6)7号]正式公布稷王庙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山西稷山稷王庙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宏伟建筑

稷山稷王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留最完整的一处专祀谷神后稷的庙宇。现存建筑为元、清两时期遗构。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10080平方米,南北长112米,东西宽99米。平面布局采用我国传统中轴线对称式,自前向后有:山门、献殿、后稷楼、泮池、八卦亭、姜殿等,两侧配有钟、鼓楼。

山门位于中轴线南中央,临大街,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面积130余平方米,为一座清代单檐悬山建筑。前后带廊,廊檐立栏花板雕刻花卉人物为一体,图案栩栩如生石雕柱础方形圆鼓,并浮雕石狮。屋顶琉璃剪边,素筒瓦裹垄。

院中两侧建有钟鼓二楼,为楼阁式重檐十字歇山顶清代建筑。平面呈方形,长4米,宽4米,面积16平方米,通高12.5米,繁昂复斗,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琉璃彩瓦。钟鼓二楼总体量不大,但其严谨的木架结构、繁杂有序的花木拱  及木雕艺术,给人一种尽善尽美的感受,仔细琢磨,越加赞叹称奇。

献殿前的丹墀是稷王庙的一大特色。丹墀在古代建筑中是宫殿的一种特有象征,只有帝王的居处才可以享此殊荣,文武百官只能从丹墀两侧的御道行走朝见圣上。因此,丹墀代表着帝王的尊严与高不可攀。同时,也足以表明后稷在人们心目中的尊贵地位。其丹墀高约50厘米,四边以四块素面石构成,内心雕刻出两条石鳌,活灵活现,相应成趣,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

献殿前檐板上的木雕艺术,内容丰富,形象逼真,雕工精细,生动地表现了古人春播夏管、秋收、冬藏完整的农事活动,以及祭祀谷神的场面和后稷教民稼穑图檐板上手持谷穗的后稷耕耘播种的农夫矫健的牛马碾谷物的碌碡以及扬谷的扇车等图案,其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不仅体现了木雕艺术的精湛,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农耕文化的珍贵资料。

沿丹墀两侧拾级而上,便是稷王庙的献殿,东西长14米,南北宽10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前后无檐墙,直通后稷楼,通高13.5米,系单檐悬山顶,琉璃彩瓦覆顶,该殿为清代建筑。

在献殿东山墙内嵌有一幅高2.8米宽4米的平雕《稷邑八景图》,其八景分别是“稷峰叠翠”、“姑射晴岚”、“汾水孤舟”、“玉壁秋风”、“羲陵晚照”、“文洞飞云”、“甘泉春色”、“仙掌擎月”。该图诗画并茂,雕工秀雅,形象地展示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据研究,稷山八景早在宋金时期就已有此名称,而且各有其在历史进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事件或美好的神话传说。石雕《稷邑八景图》中,雕有八首七言律诗,行草。作者李景椿主要描绘了稷山八处胜景的壮观景象,充分表现了他对稷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纵观《稷邑八景图》,可以领略到古时稷山的自然风光及古代石刻的雕刻神韵。如今,稷山境内除稷王山千秋永立玉壁城遗址和文中子洞尚可寻外,其余数景皆然不存,唯有这幅石雕《稷邑八景图》成为历史信息的载体。

献殿西山墙内嵌巨幅石雕《七古一章》,与东山墙《稷邑八景图》石刻对照相映。高2.8米,宽4米,行书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稷山县知县李景椿为重建稷王庙告成所赋七古一章,以纪其事。全文共四百余字,诗文古朴、书法俊秀、雕技精湛,堪称三绝。《七古一章》全诗明快流畅,思古喻今,情感深邃,足见其才华横溢、胸襟豁达。更为甚者的是《七古一章》之配联,“统肇王基功崇平地,源开粮食德大配天”。十六个楷体大字,颇有刚毅遒劲入石透木之感。

后稷楼建于清代,为庙内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东西长18.8米,南北宽17.3米柱头斗栱三踩单翘。其由台基、阁楼、屋顶三部分组成。砖砌台基高1.22米,通高21.3米,系楼阁式重檐字歇山顶。四周回廊,周围有20根石雕擎檐柱,后稷楼前两侧平雕石柱楹联为:思文配乎天,树八百年王业之本;率育命自帝,开亿万世粒食之源。后稷楼后两侧平雕石柱楹联为:稼穑劳后躬,播种功德垂百代;民人饱圣德,崇隆祠宇耸千秋。在前檐明间两根平柱为蟠龙浮雕石柱,保存完整无缺一条是水龙,云腾浪涌,鱼跃龙行;一条是火龙,火焰熊熊,朱雀穿跃,雕技细腻娴熟,近观令人赏心悦目其余皆为浅平雕圆柱,图案题材丰富变化多端,精雕细刻技艺超群二者雕造手法虽然不同,然各有千秋,对比鲜明,同出于能工巧匠之手。后稷楼殿内供奉的是稷王及二童子的神像。稷王端坐在中央宝座上,宽袍博带,神情平和面容仁慈手指粗大结实,手中硕大的谷穗左右两侧,玉女捧五谷,男官捧如意。回廊外围以52块雕花石板构成屏形栏杆,栏板图案雕有山水人物、花草花卉、飞禽走兽等,内容有二十四孝、八仙过海、渔樵耕读、松鹤延年、文王访贤等护栏石柱上雕有莲花望柱上有牡丹、菊花、南瓜、猴、狮、人物等造型,形态各异,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琉璃瓦顶富丽堂皇,正脊雕饰尤为华丽美观。脊中部饰三重檐琉璃塔三座,塔顶有精美的铁雕,共同组成九凤朝阳图,成凌空欲飞之势两侧饰芍药牡丹花叶浮雕顶端饰飞马行走两端为龙吻吞脊,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夺目,不失为清代琉璃制品的上乘佳作。

后稷楼过后有小石桥直通姜嫄殿,桥下两侧建有椭圆形泮池,面积40余平方米,深4米,石桥宽2米,两侧设有石护栏,望柱造型各异,形态逼真。泮池东西两壁中央各有一龙头吐水,常年注水不断姜嫄殿前设四明八卦亭一座,一间面积约30平方米,结构简洁,斗拱古朴明快,卷棚式屋顶,从形制判断为元代遗物。

姜嫄殿位于北端,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四椽袱通檐用二柱,柱头斗栱四铺作单抄。两侧配有耳殿各三间,面积270平方米。补间斗拱三朵用驼峰代替,屋顶琉璃饰件为元代遗物造型逼真。

稷王庙四周新建有带廊式仿古建筑群体,院内中轴线两侧前后配有图腾柱、石牌坊及重檐圆亭等。院内通道四通八达,为青石板铺筑,庙内两侧中央有一棵千年古槐,树身直径达1米,枝繁叶茂。院内垂柳掩映古柏参天。

   艺术价值

稷山稷王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留最完整的一处专祀谷神稷王的祠宇,它集石雕、木刻、琉璃为一体,堪称我国古建筑群的“三绝”。

稷山稷王庙建筑规模宏伟,山门、钟鼓楼、献殿、后稷楼、泮池、姜嫄殿等建筑从南向北依次排列建筑群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建筑风格各具特色。钟楼二楼体量不大,但其严谨的结构、繁杂的花拱及梁架结构给人以华美壮丽的感受。献殿和后稷楼巧妙地组合使悬山式建筑同重檐什字歇山顶建筑浑然为一体,仔细观察,回味无穷。姜殿同歇山卷棚顶式过厅(八卦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粗看简单乏味,细看构思独特,充分体现了元代建筑的历史风貌。

后稷楼的石雕柱础、盘龙石柱、形态奇异的护栏望柱献殿前檐丹墀两侧山墙的碑刻以及方形石狮柱础泮池上雕刻精细的石护栏,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不失为石雕艺术的缩影,可谓“一绝”。

整个庙宇的木刻艺术堪称“又一绝”钟鼓二楼繁杂有序的花拱及雕刻艺术献殿和后稷楼的立栏花板木雕艺术尽显风流,其上所雕刻的花卉、装饰图案、人物故事图、农事活动图、二龙戏珠图均采用夸张的手法雕刻,整个雕刻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第“三绝”则是整个庙宇的屋顶琉璃饰件。后稷楼、献殿及钟鼓二楼屋脊形状各异却又浑然一体后稷楼脊之上,两侧正吻为大型螭吻,工艺繁杂,形象逼真正中脊刹琉璃塔三座,塔顶有铁雕,共同组成九凤朝阳正脊之上饰有战马王匹以及战将等琉璃饰件。重檐垂脊琉璃饰件栩栩如生献殿、钟鼓楼饰有铁雕二龙戏珠、五福捧寿等图案,神态逼真,富丽堂皇,工艺之精,令人流连忘返,实乃全国罕见。

稷王庙的建筑群体不属于同一时代,但它们都属于该时代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建筑布局得体,构筑巧妙,错落有致,石雕、木刻、琉璃倍受古建专家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姜嫄殿木构架为元代构件,是稷王庙早期建筑的有力实物,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