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古地名 >> 正文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及略考(较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28           ★★★★★

【 十二畫 】


  琼 州    明清琼州府包括海南岛全部,治琼山(今海口市)。明以前建置甚复杂。汉有珠崖、
         儋耳二郡,均在岛之北部,旋撤销。吴置珠崖于徐闻,对海南岛不过遥控而已。晋
         并珠崖而省。南朝梁在海南恢复珠崖郡。 隋置珠崖(东部)、儋耳(西部)、临振(南
         部)三郡。 唐始从崖州分出琼州,领今海口市、琼山等地。又设儋州(隋儋耳)、振
         州(隋临振)、万安州(东南部、从崖州分出)。宋置琼州(大体包括唐琼州、崖州)、
         昌化军(相当儋州)、朱崖军(相当振州)、万安军。元于琼州置乾宁安抚司,另设南
         宁军(今儋县西北)、吉阳军(相当宋朱崖军)、万安军(名仍旧而地减)。明始以全岛
         为琼州府。
  琴 川    江苏常熟的别称。以旧有七港注运河(一作五浦注海),状似琴弦而名。
  博 州    隋唐宋金博州均治聊城,惟隋唐在今县东北,五代后晋在今县东,宋始在今县。元
         改名东昌。
  博 陵    东汉博陵在今河北蠡县南,又置博陵郡,即治此县。建安末度博陵郡,曹魏改博陵
         县为博陆县。西晋置博陵国,治安平(今属河北)。北魏为博陵郡。隋唐有定州博陵
         郡,并非晋博陵旧地(旧地在瀛州、深州境)。
  博 望    汉至南朝宋有博望县,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博浪沙    在今河南原阳东南。
  棣 州    隋置。地在黄河下游出海之处。 初置时在阳信(今山东阳信南),唐迁厌次(今惠民
         东南)。宋治今惠民。
  韩 州    辽金韩州在今辽宁昌图,治所在今县北。
  朝 歌    商别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散 关    即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
  彭 城    指今江苏徐州。传尧封彭祖于此,为大彭氏国。秦置彭城县。西汉后期一度以楚国
         为彭城郡。东汉建彭城国。以后或为彭城郡,或为徐州,均治彭城。彭城县于元初
         撤销,并入州治。
  彭 蠡    指今鄱阳湖。
  彭郎矶    江西彭泽县西北沿江有一石矶,名彭郎矶,与江中小孤山相对。
  蒋 山    即南京钟山,因汉末秣陵尉蒋子文葬此得名。
  蒋 州    隋文帝在今南京置蒋州,炀帝改丹阳郡。
  葭 萌    古蜀王弟葭萌为苴侯,秦用人名为地名,置县于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为汉寿。
  葵 丘    齐桓公会诸侯处,宋地,在今河南兰考县境。
  粟末水    古粟末水即今吉林第二松花江。
  惠 州    宋改祯州为惠州,治归善(今广东惠阳东)。明清有惠州府。民国废府,府治为惠阳
         县。今有惠州市、惠阳县。
  越 州    隋炀帝时改吴州为越州,治会稽(今绍兴)。参见“绍兴”。
  雄 州    周世宗取契丹瓦桥关置。明改雄县。
  雁门关    今雁门关在代县西北,系明代所置。古雁门关在关西雁门山上,又称西径关。元代
         废除。
  辋 川    唐诗人王维有别业在辋川。即辋谷水,在今陕西蓝田南。
  雅 州    隋雅州以严道(今四川雅安)为治所。清雍正时设雅州府。民国废府。
  雅克萨    在今黑龙江呼玛县西北漠河东黑龙江北岸。
  紫荆山    在广西桂平北,金田村即在山前。
  景德镇    本名昌南镇,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因烧瓷作贡品闻名,乃改称景德镇。本属
         浮梁县,解放后分出置景德镇市。
  鼎 州    宋真宗时改朗州为鼎州,参见“常德”。
  黑水都督府  唐在黑水靺鞨地置,辖黑龙江中下游流域。治所今为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犍 为    汉代“犍为郡”初置时,治所在今贵州遵义西,后迁今四川宜宾西南、武阳 (今四
         川彭山东),辖地有今川南及滇黔各一部。南朝梁废。隋有戎州键为郡。
  犍陀罗    古国名,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阿富汗东部。“犍陀罗”佛教艺术,吸收古希腊的
         影响,自具特色。
  筑      今贵州贵阳简称“筑”。明有贵筑司、贵筑乡,清为贵筑县 (清贵筑与新贵二县同
         处府治,旋省新贵。民国以府治为县。贵筑后移息烽城,即今息烽)。
  皖      安徽天柱山即皖山,安徽因而简称为皖。
  集 庆    1329年,元改建康路为集庆路。1356年朱元璋取集庆,改为应天府。
  街 亭    在今甘肃庄浪东南。马谡失街亭即此。他处颇多假托,不可信。
  循 州    隋循州(龙化郡)治归善(今广东惠州东)。南汉移于今龙川,以惠州为祯州,循州所
         辖仅循江(东江)上游之地。明废。
  舒 县    古舒县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南朝梁废。
  殽 函    殽山和函谷关的合称,在今潼关至新安县间。
  颍 川    秦灭韩,以所得韩地置颍川郡,在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禹县)。东魏时期迁治颍
         阴(后为长社,即今许昌)。隋唐为许州颍川郡。
  颍 州    北魏始置。唐治汝阴(今安徽阜阳)。宋政和中为顺昌府。金为颍州。清雍正时为颍
         州府。民国废府。
  颍 昌    宋元丰中升许州为颍昌府,治长社(今河南许昌)。
  鲁 阳    汉以旧楚邑鲁阳为县,在今河南鲁山。北魏改为山北县,旋置鲁阳郡,以山北为治
         所。隋废。
  鲁 郡    汉改薛郡为鲁国,治鲁县(秦以曲阜为鲁县)。晋为鲁郡。北齐为任城郡。又隋有鲁
         州鲁郡,唐有兖州鲁郡,虽辖有曲阜(隋改鲁县为汶阳,继又恢复曲阜原名),而治
         所均在兖州。
  普 洱    清雍正时在云南置普洱府,治宁洱(今普洱),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亦在府境。民
         国废府。
  善 化    宋元符时置善化县,与长沙同城。民国始合并。
  善 阐    南诏所筑,在今昆明旧城南关外。
  道 州    唐改南营州为道州,治营道(今湖南道县)。
  遂 城    隋改新昌为遂城,在今河北徐水西。北宋为威勇军,澶渊之盟后改为广信军。金为
         遂州治所。元省。
  湘 州    晋湘州治临湘(今长沙),除湖南湘、资二水流域外,兼有粤桂及湖北各一部。隋改
         潭州时,仅有今湖南中部。
  湖 广    元置湖广行省,辖今湖北东南部、湖南、广西全部,广东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及贵州
         大部。治武昌路。明仍称湖广,辖区大体为今湘鄂二省清遂分湖南、湖北二省。清
         湖广总督正式名称为湖北湖南总督。
  湖 州    今浙江湖州,隋文帝始置。参见“吴兴”。
  湖 南    乃唐后期所置方镇,先治衡州(今衡阳),继治潭州(今长沙)。宋时期荆湖南路简称
         湖南,北路简称湖北。
  渤 海    靺鞨粟末部为主体所建,先称振国(震国)。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
         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
  温 州    今浙江温州,唐高宗时分括州始置,以温峤岭得名。
  渭 州    北魏置,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北)。 唐时曾属吐蕃,收复后复置,治平凉(今属甘
         肃)。参见“平凉”。
  渭 桥    汉唐时长安附近有渭桥。①中渭桥,在秦咸阳正南,即今咸阳东二十里处。唐向东
         移十里。②东渭桥在今西安东北灞水、沪水与渭水会合处东侧。⑧西渭桥在今咸阳
         南,唐称咸阳桥。诸桥都屡建屡废。唐末后毁。
  滑 台    东晋南北朝兵争要地之一,即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城。
  滑 州    隋置,治白马,即古滑台城。明初撤销白马县,又改州为县。今县治在旧治西,原
         为道口镇。
  湟 中    指今青海省湟水两岸,汉为羌族等族聚居处。
  渝 州    隋初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即今重庆。后遂以渝为重庆的简称。
  湓口城    即湓城。西汉初灌婴筑,以在湓水(今龙开河)入江处得名。隋为寻阳,唐改“寻”
         为“浔”,即今江西九江。
  搂 中    古指今湖南搂水流域。
  滁 州    隋改南谯州为滁州,治所新昌,后改清流,即今安徽滁县。
  富 平    ①秦汉富平县在今宁夏吴忠西南。汉末废。②今关中有富平县,曹魏始置。县治屡
         迁,均不离本县范围。唐宋时在今县北。金废。元复置,在今县。南宋初宋金有富
         平之战。
  富 春    今浙江富阳。秦置县名富春,晋太元中改富阳。五代吴越为富舂。宋复为富阳。
  傲      商代曾为都城,在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
  疏 勒    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喀什市。唐在此置都督府,又为军镇,为安西四镇之一。
  婺 州    隋置婺州,治金华。朱元璋改宁越府,不久改金华府。
  登 州    唐武则天时置,治牟平(今属山东),神龙年间迁蓬莱。明清登州府亦治蓬莱。民国
         废府。
  缑 氏    春秋周地,秦置县,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唐移治今缑氏镇。宋熙宁时废。
  彘      西周国人起义时,厉王避难处,在今山西霍县东北。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