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寻根 >> 正文
客家吴氏 (部分情况)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15         ★★★

客家姓氏--吴  (部分情况)

望出渤海、延陵。

①淮土吴陂《渤海吴氏族谱》:八十郎,居苏州,后梁乾化(911年)间登进士。生六子,除长留居苏州外,其余伯琏等兄弟五人俱徙闽之延平铁石。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又皆转徒宁化,分居吴陂头、官坑、竹园、马脑寨、石壁、官地、曹家山等处。

②《河婆风土志》:唐末,吴氏自渤海中州迁中吴,转迁宁化。南宋经长汀、上杭迁大埔、梅县、河婆。

③兴宁、丰顺《延陵吴氏族谱》:唐末,七十一世宣公(字守德)公生子三:纶(伯宗)、经(伯远)、绍(伯初)。纶之次子宥(承顺,宋进士),后梁年间(907~923)自江西南丰迁居宁化石壁,为闺、粤吴氏始祖。生子四,长子坎一郎,衍漳州、龙岩,次子坤二郎迁永定,三子震三郎徙上杭;四子巽四郎移居江西转迁江苏。坤二郎生子三,分衍龙岩大池、小池、江苏丹徒县、广东增城、南雄、龙川、大埔、程乡、兴宁、丰顺、梅县、平远、五华、河源、嘉应州、深圳、九龙、香港、台湾(另据《客总会讯。客家吴氏远祖源流之考》载:承顺公生四子,长坎一公,次坤二公,三震三公,四巽四公)。

④横锁《延陵吴氏族谱》: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郑公自清流铁石矾来宁、卜居新村里横锁。

⑤中沙何屋《延陵吴氏族谱》:隆郎之子靖郎,于宋庆元三年(1197年)自建吕府南城县移居宁化塔下街。

⑥安远茶垣《吴氏族谱》:纶公之子宝公,传八世一一开申,迁居安远茶垣。再四世至起黑,生子五:伯芬、伯理、伯满、伯转、伯晚,后裔分衍石城、沿山、建阳、崇安、安沙、建宁、郡武、泰宁、光泽、浦城、宁都、九江兴国、景德镇、贵溪以及浙江等地。
 

 

家谱乘牒

 

一、宋及宋以前

无。

二、明、清及民国

尤溪中仙东华村丁兜《吴氏谱牒》

尤溪中仙东华村丁兜《吴氏谱牒》始修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延请蒋秉戍修纂。第二次纂修谱牒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由第二十五世孙吴悉来主持重修。第三次修谱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第二十七世孙吴镛章编修。

尤溪中仙华仙《吴氏族谱》

尤溪中仙华仙《吴氏族谱》始修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由吴泰主次撰修并作序。

尤溪汤川溪滨大坪《吴氏族谱》

尤溪汤川溪滨大坪《吴氏族谱》始修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尤邑教谕乡进士苏子芳编写;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续修;民国25年(1936年),由阳星村的林享威修编;1985年11月,由中仙乡文井村的吴初度再次修编。

建宁《吴氏族谱》

建宁《吴氏族谱》创修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二修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修于雍正十年(1732年);四修于嘉庆四年(1799年),由举人文鉴华作序;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进行五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吴荣华作序进行六修。六修《吴氏族谱》记录内容有旧序、祖产山场、墓志、祖茔图、仕宦、先祖传、各房字派,各房世系及子孙名录等。1993年,建宁吴氏后裔在建宁县水南重修《吴氏族谱》族谱,由吴天德主稿并序。全谱共5册,约3万字,除增设各房子孙名录外,未增其他内容。

尤溪管前鸭墓村《吴氏族谱》

尤溪管前鸭墓村《吴氏族谱》始修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吴帝旌编修;2001年,由吴嘉忠继编。

尤溪汤川渭洋《吴氏族谱》

尤溪汤川渭洋《吴氏族谱》始修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邑痒生吴天耀主持撰写; 2000年12月,由吴敦煌主持编写。其主要内容有:世系图谱、山场、地契、文墓、谱序、凡例等,约91页9万多字。

梅列区列西《列西吴氏族谱》

梅列区列西《列西吴氏族谱》始修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五月。吴念一的第23世孙、后为福建直隶龙岩州漳平县教谕的吴正元为家谱撰写了“梅列吴氏族谱旧序”。他写道:“两房以后生生不已,普为变化弥纶之道貌岸然可是也。故明系派以清源流,序昭穆以定行例。书其名配氏,书其生卒茔葬,书其品行事业,例开族规者一一必书。君子观而蔼然动其尊祖敬宗之心,油然生其诒孙燕子之念。居家能为孝子,在国必为良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秋月,该谱进行过一次重修。第25五世孙吴锡裕(时为族长)为修谱写了一篇“谱跋”:“编年纪事纂沙阳昭穆之新书,论世知俭辑渤海源流之典籍;遵祖孝亲收一派之水,源木本和宗睦族联。”光绪十五年(1889年)三月,列西吴氏进行了第三次修谱。第21世孙吴谷旦撰写“续修家谱小言”。民国17年(1928年)四月,列西吴氏族谱进行了第四次修编。

尤溪汤川山岭龙岗《吴氏族谱》

尤溪汤川山岭龙岗《吴氏族谱》始修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由第五十三世孙吴士齐、第五十四世孙吴宜纲共同编修。1998年,由二十一世孙吴德宁主持编修;其主要内容有先祖像谱、名人题字、续修序言、寻祖记、人才名录、历代立系简介等。

尤溪中仙文井村《山美延陵吴氏族谱》

尤溪中仙文井村《山美延陵吴氏族谱》,始修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吴章泮等人纂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吴本周等人再次续编;1989年,由吴思学再次复修,并增添了新的内容:1.增画祖祠前图。2.旧谱世系以三代相联编写改为按辈次列表记述。3.增加了世系简表。4.原谱按历代帝号、干支纪年现注明公元纪年。文井村《吴氏族谱》最为突出的是撰序者多。文华《吴氏族谱》与山美《吴氏族谱》截自吴进玉内容基本一致。

尤溪梅仙南洋《吴氏族谱》

尤溪梅仙南洋《吴氏族谱》始修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同治十年(年)续修。该谱载有宋庆元三年(年)朱熹为吴氏族谱作的序,朱熹撰写的一对联:“成西周八百余年,伯兄伯弟,三让传家,从有古独称至德;观东鲁四朝往东,圣帝贤王,千秋著美,迄今共羡公评。”

尤溪中仙华阳《吴姓族谱》

尤溪中仙华阳《吴姓族谱》始修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第十六世孙吴锡汪撰修并作序;清同治九年(1870年),由吴洪重修;2005年,由吴善依、吴志荣、吴添兴等31位组成编委,对华阳《吴姓族谱》进行撰修并由吴赞城作序。该谱主要内容有:引言,历代谱序,历史源流,历朝君记,先贤列传,古今家训,历代科举,世系房派,渊源和示意图,始祖繁衍图,各房祖祠相片,联句,诗词,劝世文,事物代称,碑记,杂记等,共459页,46万多字。

尤溪台溪洋尾吴姓《鳌头光俞公支派谱》

尤溪洋尾吴姓《鳌头光俞公支派谱》始修于民国17年(1928年);1997年10月,由光俞公支派族谱编修小组于永春主持重修。其内容有谱序、凡例、派系图、世系表等。

尤溪梅仙东头村《吴氏族谱》

尤溪梅仙东头村《吴氏族谱》始修于民国19年(1930年),但因保管不善,该谱遗失。于1999年,由东头村吴氏利用支系的房谱进行编制东头吴氏谱册。

尤溪梅仙云林村《吴氏族谱》

尤溪梅仙云林村《吴氏族谱》始修于民国25年(1936年),由黄萃如、黄玉山主持编修;1994年,由吴步韩续修。

永安罗坊乡吴坊村《吴氏族谱》

永安罗坊乡吴坊村《吴氏族谱》至今共修5次。每次修谱均有族人作序,最后一次的吴坊《重修谱》序,于1993年由吴天泰系下二十代嗣孙远乐撰写。

泰宁杉城周家山《吴氏谱牒》

现存泰宁杉城周家山《吴氏谱牒》一部,修撰情况不详。

尤溪汤川光明《吴氏族谱》

尤溪汤川光明《吴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而且因多次遭受兵、匪烧掠,至今没有下传。目前仅有各房支谱。各房支谱所记内容大体相同,主要有:谱序、凡例、世系、山场、墓葬等,约在1.5万-2万字之间。

大田《吴氏族谱》

大田《吴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尤溪县水南的吴乾一迁居大田蓬莱口(今大田卓坑里)。

宁化安远(茶垣)《延陵吴氏族谱》

宁化安远(茶垣)《延陵吴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北宋时,延陵吴氏吴宝的裔孙吴开甲迁居宁化安远。

宁化(吴陂)《渤海吴氏族谱》

宁化(吴陂)《渤海吴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五代十国时,渤海吴氏后裔吴八十一郎(讳均)为避乱入闽。其6子中,除长子留居苏州梅里外,其余5子均迁徙延平(今南平)铁石;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年)转徙黄连镇(今宁化),次子吴伯琏居吴陂头,其余分居石壁、官坑、竹完等地。

宁化中沙(何屋)《吴氏族谱》

宁化中沙(何屋)《吴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北宋庆元三年(1197年),吴宣城第三子吴绍的曾孙吴靖郎从江西南城迁居宁化塔下街。

宁化横锁《延陵吴氏族谱》

宁化横锁《延陵吴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郑公清流铁石矶迁居宁化新村里横锁。

宁化济村(杨地)《延陵郡吴氏族谱》

宁化济村(杨地)《延陵郡吴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其始祖为吴珙堪。吴珙堪系吴宣城长子吴纶派下的裔孙,于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4年)从江西的石城柏中里杨地(称上杨地)迁居宁化太平乡(亦名杨地,也称下杨地)。

明溪盖洋《吴氏房谱》

明溪盖洋《吴氏房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宋代时,吴宝的第十三世孙吴福一迁居明溪盖洋吴地。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

尤溪溪尾长华村《吴姓家谱》

尤溪溪尾长华村《吴姓家谱》由吴林巫山吴林升根据旧谱于1984年重修;其内容有源流、谱序、山场界线、世传、年号、墓地等。

尤溪雍口《吴氏谱牒》

尤溪雍口《吴氏谱牒》始修于1988年,由第十一代孙吴本镜主持编修。

尤溪中仙岭下村江下延陵堂《吴氏族谱》

尤溪中仙岭下村江下延陵堂《吴氏族谱》始修于1989年,由文井村彭溪的吴氏裔孙吴思学、吴毓棠编修。

梅列《渤海梅列吴氏家谱》

1995年月10月,梅列吴氏子孙在原《列西吴氏族谱》的基础上重修族谱。该谱定名为《渤海梅列吴氏家谱》,由第29世孙吴铭显撰写“续谱小序”。序中写道:“过去所存数部家谱,由于岁月长久,社会变革,加之存放不慎大部分已流失。惟有幸存一副卷数不全,并被虫蛀字迹不清的原本。若再不续修后代子孙就难以追宗寻祖,未知吾族世系何以传流。”“这次续修的家谱基本保持原谱面目、容量,并增加了十六个字辈、四句字辈排行诗;世系部分将从中华民国十七年后和解放以来所出生的子子孙孙、孙女名号一一载入家谱。”

尤溪溪尾秀峤村赤坑《吴姓族谱》

尤溪溪尾秀峤村赤坑《吴姓族谱》始修于1996年。该谱根据汤川吴厝族谱撰修而成支谱。

尤溪梅仙双峰村《吴氏谱牒》

尤溪梅仙双峰村《吴氏谱牒》始修年代不详,而且已失传。现存谱始修于1999年。

尤溪西城新村《吴氏族谱》

尤溪西城新村《吴氏族谱》始修于1999年2月,由吴升涯任主编,吴祥光、吴炳光任副主编,吴升涯作序。该谱有574页。

尤溪溪尾枣坑村《吴姓家谱》

尤溪溪尾枣坑村《吴姓家谱》由洪道仪据旧谱于1999年重修;其内容有:源流、谱序、山场界线、墓址等。

将乐漠源《延陵吴氏司马派族谱》

将乐漠源《延陵吴氏司马派族谱》于2001年1月撰修。该谱共四卷,分受姓、延陵、入闽、司马派等部分,资料丰富。

元代始,广东、台湾、福建沿海地区的吴姓人陆续迁入东南亚各国和台湾。明清时期,吴姓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吴氏迁居台湾的逐渐增多。在台湾的历次统计中,吴姓人口在台湾排第7位。
如今,吴姓为中国十大姓之一,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列第10位,约2600万人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2.05%。吴姓的主要郡望地有:延陵、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主要堂号有:源远、至德、思敬、怡德、有秩、三让、崇礼、让德、思让、均安、履成、敦厚、德让、源德、树德、世德、观乐、双合、思源、崇本、瑞本、听彝、种德、延陵等。
二、入明与定居
南朝至德三年(585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平叛有功,授丰州刺吏,后又出任建安太守。他择居清源山朋山(旧称屏山)岭后,其后裔先居建宁,后迁居福州。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图元,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他先住福州古桥头,反又迁居尤溪,子孙又分衍大田、漳平、安溪等地。
唐大和年间(827~835年),吴丕烈举家从侯官古桥头迁居延津沈州大泽中院 (今尤溪县城)。唐中和五年(885年),吴德昌尤溪城关水南。宋至道元年(995年),吴宠垂因尤溪城关水南地势低容易遭受洪灾,便率子吴品七、吴品九和侄儿吴品一、吴品二、吴品三迁居吴处埕蓬莱口(归大田县管辖),建蓬莱口祠,开基立祖。吴品三的第二十世孙吴佛财迁居尤溪十都双峰大炉磨麦坪。吴佛财之子吴永元迁居尤溪北山。明中叶,吴永元的裔孙吴来一观从北山迁居十都蕉林坑(今云林村)上厝塔厂,后搬下厝访开基。云林村吴姓外尤溪的龙云村、梅仙、登第、玉石、源湖、尤溪城关、西洋、以及县外的三明、建阳、建瓯、南平、邵武、顺昌等地。
唐中和元年(881年),吴玲、吴佩、吴融兄弟三人迁徙入闽。多支入闽的吴氏按其始迁祖的官职分为长史、司马、长官、中山四派,后来以司马派繁衍最盛。至宋代,原居福建顺昌演山的司马派吴佩的后裔吴瓜迁居将乐县会石,繁衍到漠源乡曹溪、半路、甲头、漠源、神坑源等地。吴瓜系司马派吴佩的后裔,原居福州洪唐。唐末时,其先祖因不愿附属闽王(王审知)便弃官为民,从福州洪唐迁居南平桔溪(今南山镇)隐居。二世吴侃由桔溪迁徙顺昌演山。将乐分北、南片的吴姓。如安仁乡泽坊吴氏、大源乡肖坊吴氏,白莲镇、黄潭镇吴氏远祖原居江西南丰县金斗窠,后迁居泰宁。明万历年间,这支吴姓后裔吴伯俊自泰宁迁居将乐县泽坊开家立业。其子分九房。其一、六、七、八房俱无嗣,二、三、四、五房子孙满堂。后来有部分吴氏迁居大源、肖坊等地。
唐中和四年王审知入闽时,河南光州固始吴祭(字孝先,为泰伯六十二世孙)率族人相随。吴祭堂兄弟吴发、吴兴、吴瑞、吴良、吴斌6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其后裔遍布全省各地。吴祭的第十世孙吴荣玉从莆田迁居尤溪十九都吴岭头。第十五世孙吴玳七又从吴岭头迁居尤溪汤川。清康熙五十八年(1720年),第二十一世孙吴元炌从汤川迁居尤溪二十一都的南洋,后又转迁尤溪中仙的东华。
唐中和四年,入闽的还有吴宣。吴宣城原居四川后迁江西南丰,后因战乱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
唐代时,河南光州固始县大吴村一支吴氏迁居福建惠安县大吴乡,后吴佩肇移居沙县大墓里祠;明正德六年(1511年),吴文有从沙县七都迁居尤溪溪东、岭兜、吴龙口一带。
五代时,吴汉一族的后人、后唐恭议王的吴大郎兄弟3人及族人从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吴家湾迁居剑州史溪馆。吴大朗的儿子吴十二郎有3子,其中第三子吴八郎迁居三明三元(死后葬三元里,土名馆前后大窠头)。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赵匡胤起兵灭周建立宋朝。原居三明三元的吴八郎之子吴念一为宋银青光禄大夫。吴念一告老后,迁居沙屯(现梅列区列西)龙谷遂家(现列西龙岗片);为列西吴氏开发始祖。据《列西吴氏族谱》的“疆域图记”载:“梅列水西距沙城五十里许,一水如带;上接诸邑以流之派,下通十闽首府之潮。基布星罗约千余户,平来龙远自汀归发迹,近从紫云台振起太祖奔腾数十里,逶迤起伏百垓岭顿起星辰;棘咽过脉分为两枝:一枝由纱帽峰自北南转身西兑,穿田涌起大阜王字人首卸下平,基座震颜祖,是为封侯、富华、仁义三坊之基。一枝由凉伞峰自南趋北转身乾亥,席卷铺舒展阳盂入首平,中取突巽已定向,是为龙谷坊之基。”至明代,吴念一的第十二世孙吴福禄有2个儿子:长子吴振宗迁居丕基仁义坊(现列西五四片),次子吴绍兴迁居延平。列西五四片的吴振宗一支后又分天、地两房分支。
五代十国时,延陵吴氏的吴宝从江西的南丰金斗窝迁居福建邵武。他共有5个儿子,其长、次子俱迁居宁化。据宁化安远《延陵吴氏族谱》载:吴宝的祖父吴宣城是四川阆州巫锡人,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随其父、四川节度使吴简举家迁居豫章。吴宣城有3个儿子:长子吴纶(吴宝的父亲)迁居江西南丰嘉禾驿李家庄,后又转迁祝家山里金斗窝。吴纶有10个儿子,其中第七子吴兴迁居建宁石塘。吴宣城的次子吴经原居江西抚州临川;他的裔孙吴念七郎为二房入宁化始祖。吴宣城第三子吴绍原居江西南丰嘉禾驿,后迁居祝家山金斗窝。北宋时,吴宝的裔孙吴开甲迁居宁化安远,吴开申移居清流石矶(其后裔于宋建炎年间迁居宁化横锁),吴开由移居归化(明溪)肠公岭(鳌坑、枫溪大洋塘、三溪、角岭)。据该谱载,其后又有第九十世吴义荣迁徙永安安砂、吴忠(火刀)迁徙建宁夏坊,第九一世吴礼云、吴礼明迁徙建宁,第九十三世吴应逊迁徙建宁里心,第九十四世吴登捷迁徙永安安砂、吴登梁迁徙泰宁等。
据明溪盖洋《吴氏房谱》载:吴宝的第九世孙吴文忠的后裔播迁将乐、沙县、尤溪等地;宋时,其第十三世孙吴福一宋时迁居明溪盖洋吴地。吴福一的裔孙吴显贵迁居永安。
后梁年间(907-932年),唐道州刺史吴宥(字承顺)自江西南丰转迁至宁化石壁,为闽粤吴氏始祖之一。
五代十国时,渤海吴氏后裔吴八十一郎(讳均),后梁乾化年间(911-915年)进士,光禄大夫,为避乱入闽。其6子中,除长子留居苏州梅里外,其余5子均迁徙延平(今南平)铁石;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年)转徙黄连镇(今宁化),次子吴伯琏居吴陂头,其余分居石壁、官坑、竹完等地。(见宁化(吴陂)《渤海吴氏族谱》)。福建南平桨峡村吴氏迁居沙县高砂端溪、樟墩玉口等村。
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4年),吴宣城长子吴纶派下的裔孙吴珙堪从江西的石城柏中里杨地(称上杨地)迁居宁化太平乡(亦名杨地,也称下杨地)。(见宁化济村(杨地)《延陵郡吴氏族谱》)
北宋庆元三年(1197年),吴宣城第三子吴绍的曾孙吴靖郎从江西南城迁居宁化塔下街。(见宁化中沙(何屋)《吴氏族谱》)
宋代,吴阎从将乐迁居明溪温庄;将乐涿边村的吴丰传裔孙吴祖儒迁居明溪夏阳地美溪边。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郑公清流铁石矶迁居宁化新村里横锁。(见宁化横锁《延陵吴氏族谱》)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尤溪县水南吴乾一迁居蓬莱口(今大田卓坑里)。(大田《吴氏族谱》)
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吴庆率家从建宁东乡开山保石航迁居泰宁城西叶家窠。吴庆为泰宁吴氏始迁祖。
南宋开禧二年(1200年),吴景泰从闽清梧村洋迁居尤溪十九都苍霞埕。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吴景泰的后裔吴进居和弟吴进玉从苍霞埕迁居中仙山美村;后吴进居迁居汤川十九都吴岭头。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吴宣义的从上门亭迁居华阳文华。吴进玉有三子:长子吴清富,次子吴清贵,第三子吴清友。长子吴清富为山美吴氏开基始祖,次子吴清贵迁居尤溪十七都,第三子吴清友迁居中仙华阳村文华。尤溪中仙吴姓多为吴进玉的后裔,已有2700多人,主要分居在下洋、文华、高山寨、下村坂、塘下、下歧、上沶洋、洋头坪等地,并播迁至文井村、邻下村的江下自然村、苏峰村的后山洋自然村、吉安村的友溪自然村、竹峰村林坑自然村、双溪村、华仙村后坪自然村。清末,华阳文华吴氏第十七世孙吴喜仁从文华移居沙县候官村巢土堡村。民国19年(1930年),第十九世孙吴志红从文华下歧迁居大田县桃源乡前林村。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尤溪县衙边街一支吴氏迁居尤溪管前的南段。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年),吴万公从尤溪管前南段迁居管前鸭墓村,为鸭墓吴姓始祖。吴万公的第七世孙吴仙富迁居沙县南阳北坑口;吴万公的又一后般迁居大田县奇韬乡牛栏头。
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吴坤山从大田梅山乡雄峰村石坑迁居尤溪管前南华南段。
南宋时,江西省牛角村一支吴氏迁居沙县郑湖的郑湖村、庆洋村。
元末,原居福建南平王台的一支吴姓经将乐、泰宁迁入建宁城隍坊;建宁的另一支吴姓则是在明洪武中叶从江西南丰迁至建宁南门。两支吴姓后裔从城关、南门播迁本县上里、贤河等地。
南宋末,吴实深由江西省江右金斗窠迁居福建永安二十八都西洋坑中舍;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吴实深的第十四世孙吴智旺(改名吴圣旺)从永安迁居尤溪九都后孟,暂住罗姓丹溪家。因罗丹溪无子,又爱其才能,便帮吴智旺娶妻陈氏,后生四子。长子、三子、四子出继罗姓无传,唯次子志珊为吴姓。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后,南洋村吴姓吴圣旺的后裔陆续迁徙至尤溪的梅仙、经通、汶潭、城关、团结以及县外的福州、马尾、南平、顺昌、沙县等地。
元末明初(1353-1378年),原居清流县沙芜乡铁石灌尾村的吴衍二的长子吴天秦、次子天泰分别迁到永安梦溪(今罗坊乡)的左拔、吴坊村定居。罗坊吴姓第五世吴绍三后裔迁居永安小陶石丰、月山,吴绍四移居永安罗坊掩桑村。永安吴坊吴氏开基祖天泰之子吴子忠移居永安安砂,吴子信的后裔播迁永安小陶的梨坪(坚村)、上吉、苏地,永安洪田镇的丰头坂、大窠、井垄、湍石、上石村和永安燕西街道的大炼村。(永安罗坊《吴氏族谱》)
约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吴万三迁居沙县的南阳木科村。
明代,吴士庸从候官迁居尤溪城东。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大田县牙坑一支吴氏迁徙至尤溪,清乾隆元年(1736年)迁居尤溪洋尾象山村叶坑。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吴绳马携吴明潜、吴明火、吴明莆、吴明瑾四兄弟从永春云路迁居尤溪台溪洋尾定居,为洋尾吴姓开基始祖。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德化县一支吴氏迁居尤溪坂面下坂。
清末,吴尚造从浙江庆元迁徒至尤溪六都洪坑室尾坑自然村。尤溪西城镇吴姓有537人,主要分布在新村 、玉池等村。
三、迁移
五代十国时,后唐恭议王的吴大郎兄弟3人入闽后,其弟吴二郎迁居福州府候官县,吴十一郎迁居延平府吉溪里。吴大朗的长子吴四郎迁居江州,次子吴六郎迁居松溪。
北宋初,宁化吴宥的长子坎一郎迁衍漳州、龙岩等地。次子坤二郎迁居永定;坤二郎生三子,衍永定、宁化、龙岩大池、小池、江苏丹徙县、广东增城、南雄、龙川、大埔程乡、兴宁、丰顺、梅县、平远、五华、河源、嘉应州、深圳、九龙、香港、台湾等地。第四子巽四郎原留居宁化,后迁徙江西转徙江苏,其后裔播迁广东、江苏、福建、香港、台湾、各地。
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尤溪中仙的文井村吴氏的吴景泰第八世孙吴新宗携四子迁居仙游西乡潭边。绍定六年,吴进旺移居古田水口;吴进起移居仙游县吴尾。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吴清友之孙吴宣仁从中仙华阳村文华迁居莆田。
明初,尤溪汤川溪滨大坪的吴应隆移居南平高渺杉洋村;吴敏(字威仁)迁居闽清大湖后。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尤溪汤川溪滨大坪一支吴氏迁居闽清云际。
明崇祯十二年(1642年),尤溪汤川溪滨大坪的吴必钧、吴必政迁居侯官。
明代,三明梅列列西的吴福禄的次子吴绍兴迁居延平。
清康熙元年(1662年),尤溪汤川溪滨大坪的吴元翼迁居永泰盘后尚洋。
清代,尤溪中仙的华阳文华吴氏第十三世孙吴增贵迁移浙江省处知府云和县;民国时期,第十八世孙吴信有迁居顺昌,吴信祥迁居邵武,吴信从迁居顺昌县大干罗坊,吴信古移居吉安友溪。


第二节 分布

吴姓为三明市的第五大姓,共有人口12118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52%;主要集中大田、尤溪、宁化三县。三县共有吴姓人口56922人,占全市吴姓总人口的46.97%;其中,又以大田县吴姓人口最多,有20109人,占全市吴姓人口的16.59%。其它依次为:尤溪县19940人,宁化县16873人,永安市14623人,沙县11889人,三明市区9730人,将乐县7328人,泰宁县5574人,明溪县5452人,建宁县5072人,清流县4590人。
一、三明市区
三明市区有吴姓人口9730人,占三明市区总人口的4.52%。其中,三元区有吴姓人口4572人,分布于城关街道688人,白沙街道1106人,富兴堡街道689人,荆西街道253人,岩前镇610人,莘口镇326人,中村乡373人,城东乡527人;梅列区有吴姓人口5158人,分布于列东街道2170人,列西街道1623人,徐碧街道684人,陈大镇506人,洋溪乡175人。
二、明溪县
明溪县有吴姓人口545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72%;其主要分布在枫溪大洋塘、鳌坑、三溪、角岭、盖洋吴地、夏阳地美、温庄等地。具体分布为:城关(含雪峰镇)1143人,瀚仙镇197人,胡坊镇256人,沙溪乡366人,夏阳乡1416人,盖洋镇1054人,夏坊乡439人,枫溪乡288人。
三、永安市
永安吴姓人口有14623人,位列全市姓氏人口第五,占全市总人口的4.57%。其主要分布在罗坊乡的吴坊、左拔、罗坊村,安砂镇的小江坊、茶仔林、石碧村,曹远镇的吴家坊村,大湖镇的坡下、冲一村,西洋镇的下螺、桂溪、福庄村,洪田镇的上石、湍石、大窠、大坑村,燕西街道的大炼村,小陶镇的上吉、员岭、松山、苏地、石峰村,贡川镇的集凤村。
四、清流县
清流县有吴姓人口459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11%;具体分布为:龙津镇854人,嵩溪镇397人,嵩口镇506人,林畲乡73人,灵地镇32人,沙芜乡437人,田源乡156人,温郊乡179人,余朋乡161人,里田乡108人,李家乡41人,赖坊乡164人,邓家乡22人,长校镇245人,东华乡1215人。
五、宁化县
宁化县有吴姓人口1687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7%,列全市第三位。吴姓在宁化分布比较广,遍及全县16个乡镇。
六、大田县
大田县有吴姓人口2010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9%,列全市第一位;分布在全县有14个乡镇的51个村庄,其中百人以上的村庄有25个。全县吴姓人口最多的村庄为上京镇的上坪村,有2098人。全县吴姓人口具体分布为:城区1538人,华兴乡10人,武陵乡16人,谢洋乡5人,吴山乡 人,文江乡1021人,梅山乡8878人,湖美乡1149人,均溪镇1087人,上京镇2098人,广平镇6人,桃源镇127人,太华镇206人,建设镇1708人,石碑镇1003人,奇韬镇1257人。
七、尤溪县
尤溪县有吴姓人口1994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76%,列全市第二位;其具体分布为:城关镇2343人,梅仙镇4383人,台溪乡805人,管前镇1724人,八字桥乡1643人,联合乡209人,新阳镇425人,洋中镇339人,西城镇538人,中仙乡4843人,溪尾乡435人,汤川乡1444人,坂面乡205人,西滨镇(含尤溪口)661人。
八、沙县
吴姓为沙县的第七大姓,有118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1%;具体分布为:凤岗街道2359人,虬江街道754人,夏茂镇1748人,青州镇1248人,高砂镇849人,高桥镇878人,富口镇880人,大洛镇271人,南阳乡1232人,南霞乡193人,郑湖乡1392人,湖源乡85人。其中,凤岗街道的城区,虬江街道的城南社区、墩头村、长红村,夏茂镇的中街、西街、大布村坑头、水头村罗坪、车溪、溪口、乐厝村白溪、上碓村新岭后,青州镇的溪坪村、青州村、澄江楼村、涌溪村、洽湖村、朱源村尾村,高砂镇的员墩溪主村、小洋主村、冲厚主村、端溪西坑仔、樟墩玉口,高桥镇的安田村安浆、高桥村、官庄村、黄溪坑村、上里村甲中、正地村、官林窠村下居坑、上坑村、池科村、泉水峡村、新桥村,富口镇的白溪村、白溪口村、池村村、洋花坑村、盖竹村、岩地村,大洛镇的官昌村、高坑洋村、山际村上坂,南阳乡的坡科村、大基村、木科村、大基口村、南阳村,南霞乡的东周村周坑,郑湖乡的郑湖村、庆洋村都是吴姓人口主要的居住地。
九、将乐县
将乐延陵郡吴姓,以司马派为主,有人口732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36%。将乐吴氏聚居地有11乡镇的30村和4个社区:古镛镇梅花井村洞许自然村、胜利村、桃村坑头自然村,百花社区、华山社区、龙池社区;水南镇渡头、溪南、三班、乾滩、水南、新兴等村和金华社区;漠源乡漠源村、坡坑村盖竹洋自然村、曹溪自然村;光明乡永吉村;高唐镇高唐、会石、赖地等村;南口乡南口、里坊村;白莲镇小王、三溪、大王、天许等村;黄潭镇大言村、吴村;万全乡上华、竹舟、万全等村;安仁乡泽坊、元洋村林坑自然村;大源乡肖坊村。其具体分布为:古墉镇1214人,高唐镇680人,光明乡267人,漠源乡672人,南口乡331人,白莲镇1811人,黄潭镇583人,万全乡647人,万安镇172人,安仁乡370人,大源乡96人,水南镇376人。
十、泰宁县
泰宁吴姓人口有557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37%;其主要分布在杉城城关、棋逢对手桥、周家口、朱口麦坑、新桥汾水、大布双坪以及下渠等到地。具体分布为:杉城镇1870人,朱口镇538人,上青乡613人,新桥乡495人,大田乡204人,下渠乡825人,开善乡151人,梅口乡353人,大龙乡542人。
十一、建宁县
吴姓为建宁县的第八大姓,有人口507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8%;具体分布在均口有915人,濉城有859人,溪口有673人,里心有602人,黄埠有493人,金溪有455人,黄坊有440人,伊家有288人,客坊有255人,溪源有102人。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