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寻根 >> 正文
百年风流壬侯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3           ★★★

广东省陆丰市大安镇安书的壬侯堂,因其见证了古代海陆丰先民的迁移史迹和拥有独特的地理民俗文化,与它当年的建造者吴兴荣夫妇墓葬,于2008年共同被汕尾市文化部门列入"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单"——这在汕尾市文物保护史上极为罕见

 

 

以下内容转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db3f000100k17p.html

 

百年风流壬侯堂

作者声明

 2008年本文以“百年壬侯堂”为题刊发汕尾日报。2009年以“百年风流壬侯堂”为题再刊发《源流》杂志。下面博文即是刊发《源流》版本。

风雨数百载,煌煌壬侯堂。

岁月的年轮将它与众多散落大地的古迹,深深地碾进海陆丰民俗文化的土壤,在现代人追寻历史的眼光里,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乡土之花。

位于陆丰市西南镇安书村的壬侯堂,因其见证了古代海陆丰先民的迁移史迹和拥有独特的地理民俗文化,与它当年的建造者吴兴荣夫妇墓葬,于2008年共同被汕尾市文化部门列入“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单”——这在汕尾市文物保护史上极为罕见。

“壬侯堂半天下”来由

在安书村,有“壬侯堂半天下”一说。

究竟是何原因呢?

这要从“壬侯堂”的堂号说起。

堂号即祠堂的名字,后世为荣宗耀祖,有别宗族,立“堂号”为信。堂号主要用于区别姓氏或宗族,其来源主要是:一是地名,即表示宗族的发源地,如延陵堂;二是祖先的典故,即与本族祖先有关的故事或传说等;三是其它有宣教意义的表述。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陆丰西南镇安书村“壬侯堂”,系该村吴氏开基始祖吴兴荣所建。祠堂内所挂“壬侯堂”匾额,系为纪念河南远祖壬侯(户)而题写。这种直接用先辈之名命名堂号的方式极为少见,有民俗学者认为它为祠堂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旧时,安书村吴姓出外认宗亲,必先问对方“宗祠是否带七代香火?”若对方肯定回答,即同为壬侯血脉。

“七代香火”的由来,有一段久远的历史。

南宋末年,宋室衰弱。北方迅速崛起的游牧民族用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华大地,时有河南吴壬户举家南迁至福建漳州龙溪县石湾村,以避战乱。

朝代更迭,元灭明兴。明朝初年,壬侯族传至吴子义辈已列第七代,男丁上千,人口兴旺,成当地望族。子义娶妻侯氏,生三子,长子兴政,次子兴成,三子兴荣。

至嘉靖年间,福建境内盗贼蜂起,尤以倭患最为严重。台湾文献《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记述曰:

“嘉靖四十年五月十一月丁亥朔,巡按福建御史李廷龙类奏:七月至九月,广东之程乡贼、三饶贼、塘下南安之倭贼及各路之流贼出没诸郡,无日不报警。其福、兴、泉三府则苦海贼,汀、漳二府则苦山贼与流贼;迭出为患,而内地奸民佐之……”

社会陷入动荡,吴家也未能幸免。其时,吴子义长子兴政正是在同年的正月十五元宵夜,率众乡兵与围乡的“三饶贼”奋战,而与第三、四、五子共同阵亡。

时势所迫,吴子义第三子兴荣带母侯氏,及兄长兴政侥幸逃生的两位儿子廷尊、廷宾,迁居潮阳和平里。及后,吴兴荣将二位侄儿留在潮阳,独带母侯氏至陆邑。

安书村《吴氏源流考》对此也有记载:“我祖在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石头湾乡镇居男丁千余,适遇三饶贼造反,年情饥馑,每日打乡攻,族中强弱多受辛苦,不得以逃出陆邑,先到尚书埔,次建下厝乡,三建湖畔乡。”又“到陆邑开居,建祖厝三处,安上七代祖考妣神主,各处祖祠皆同,乃奉先裕后之祖也”——这便是壬侯堂“七代香火”的来由。

其辈序诗曰:展正流芳远,宜从爱敬先。文章斯捷报,忠孝保家传。

海陆丰福佬人大都是福建移民后裔,中国民俗奠基人、乡贤钟敬文先生认为:福佬话即河洛话,出自于当时中原文化中心河南,由当年中原移民带入福建。宋末和清初,朝代更迭,烽火连连,福建福佬人向外大量移民,其时地广人稀的海陆丰由此迎来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奠定了今天海陆丰的民系基础。

纵观海陆丰地区的祠堂,无论新旧,宗祠神龛侍奉的灵位多从“落担祖”(开基祖),至多再往上一辈开始。壬侯堂及其堂谱上溯七代,从河南始祖壬侯开始,下至各宗枝衍派,历宋、元、明、清四朝,一一详明,根脉清晰,完整地勾划出大多数海陆丰先民的迁移线路,为研究海陆丰古代移民史提供了实证和宝贵资料,殊为难得。

岁月沧桑。时至今日,壬侯一脉犹如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后裔子孙人口众多,足迹遍及海内外,“壬侯堂半天下”的说法即由此而来。

人文风水壬侯堂

地理风水学说,给壬侯堂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百年后的今天,它与当年建造者一起成为民俗探究的课题。

当年吴兴荣从闽入粤后,为何还要从潮阳再迁陆邑?

先从当时海陆丰的社会情况分析:

明朝实行卫所制,碣石成为全国三十六卫之一。下辖九所,从惠来的神泉到惠东的平海,皆为其管辖范围。卫所派有官兵驻守,社会治安相对稳定。驻军一律实行军屯制度,屯民“平日荷锄,战时为兵”,粮食自供自给。碣石卫的出现有如上世纪经济特区的设立,一时间地广人稀的海陆大地,军屯点密布,吸引了周边各州县游民蜂拥而至,很多望族大户也举家前来定居。随着天南地北卫所官兵的到来,正字戏等入境,推动了中原文化在海陆丰的广泛传播,庞大的移民队伍又带来了原住地的生活习俗,让海陆丰成为风俗民情的聚宝盆。

除去社会原因之外,当年吴兴荣入邑还有没有别的目的呢?

有的。因为他看中这里的地理风水。

可能会有人认为风水之说是无稽之谈,但如果你认真读读明史,深入了解明代海陆丰村落形成的情况,当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听听类似“南京王(姓)爷孙俩千里迢迢爬山涉水,寻‘祖穴’到海丰高螺”的民间传说,那么,你就会对当时人们普遍的思想和心理有个大概的认识。尽管现代人对风水学看法不一致,但这里探讨的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文化学说和渊源的历史文化。

明代风水学极为兴盛,吴家原为福建龙溪望族,先祖曾官居四品,家学深厚,对此自然会有研究。与大多数筚路蓝缕搭寮而居的百姓不同,吴兴荣开基安书后很快就建起了祖祠壬侯堂,属典型的明代户厝包风格,居家拜祖两相宜。至于其规模多大,现在则难以考究。只流传说有四十八档(支)木柱。

神秘的壬侯堂,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风水奥秘?

壬侯堂地处螺河之畔,坐北朝南,附临平埔,依山临水,风景秀美。鼓山、旗山分立螺河两岸,眼前朝山。中有案山拱揖相迎。左右护山环抱。青龙傲于左,白虎卧于右。玄武驻于前,朱雀步其后。四灵风水格局天然巧成。鳄鱼山、凤飞山、虾仔山可当水口禽星,殊为风水宝地。

再看看壬侯堂的“来龙去脉”。

村西边犀牛山“来龙”,顺螺河水流方向,越寨仔山,俯落平伸过两军埔,进村后盘成椭圆蟹山;继之由北向南匍匐延伸,凹成狭长之望月山;然后缓缓俯落为鳄鱼腹状小山埔,最后在村南端突凸为一小山岗,此鳄鱼山,乃壬侯堂来龙结穴所在之地也。旧时壬侯堂“三合水到堂”,东、北、南三面环水,形成“鳄鱼戏水”风水格局。

遥想当年浩浩河面,千樯桅立,帆影点点,行船之人,或弯腰撑杆,或俯首摆橹,如同万人朝拜,场面盛大。两岸远处,旗鼓相迎,面前筶杯石两山阴阳相对,一山阴下,一山阳上,形似“圣杯”,意趣横生,让人联想翩翩。

面对斯情斯景,谁又不对当年壬侯堂建造者的巧思妙用而赞叹不已呢?

吴兴荣入邑后共开基三处:先置安书村,次建下厝乡,三开湖畔乡。如此大兴土木又是为何呢?——无它,钟情地理风水罢了。

位于螺河上游的陆丰大安下厝乡,祠前有塘如弯月,七座小山环包成七星伴月之风水格局。有“鸭母生珍珠,黄牛生白马”之风水歌谣流传。

下厝乡吴氏祠堂落成,林氏与大子留守在安书村,吴兴荣自己另带次子生活在下厝乡,这种安排固然有老爸辅佐年轻小儿子的人之常情,但毕竟夫妻同饮一江水,却“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这又是为何呢?

顺着以上思路,我们也可以找到有关风水地理的答案。

壬侯堂虽为风水宝地,然仍嫌美中不足:祠堂朝对鼓山旗山。鼓山藏青龙,白虎化旗山。本来要左旗右鼓,但却成了右旗左鼓,位置颠倒了,这是其一;鼓山圆,在五行上属金,旗山尖,在五行上属火,火克金,更兼有大小旗峰,火势更旺,这是其二;青龙砂矮,白虎砂高,青龙在气势上不及白虎,这是其三。深谙风水地理的吴兴荣对此当然心知肚明。至于具体答案是什么,留给读者诸君自己去猜想好了。

吴兴荣先后娶有二房,前妻方氏生一男,母子留在漳州。入陆邑后再娶妻林氏,生伯通、伯钦二男。吴兴荣生于明正德十一年,卒于万历二十一年,享年七十八岁。葬陆丰西南镇羊牯状山猪笼。墓身为灰沙夯筑,坐北向南,三摆手结构。吴兴荣孺人林氏墓位于安书村旁的纱帽山。该山又名凤地山,两处墓穴建筑均具明代建筑风格。吴兴荣之母侯氏逝后归葬陆丰大安石寨草堂上。

壬侯堂渊源的历史,犹如一本厚厚的人文地理史册,时至今日一直倍受世人尊崇。在2008年汕尾市文化部门公布的“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单”中,壬侯堂与吴兴荣墓、吴兴荣孺人林氏墓赫然上榜。相关的文字图片也被收录进《汕尾市文物志》。

 

 

 

 

“十八倒手钩镰刀”传说

安书村清代叫尚书村,尚书村之名据说源于“南明尚书”林耀先在此地所建起的“尚书楼”。新中国成立后,尚书村一度属大安镇管辖,改名安书村,并一直沿用至今。

安书村由尚书楼(四角楼)、中村、下寨三个小村落组成。居住着吴、林、叶三姓,人口将近2000人。明代年间,吴姓最先来此开基。之后,来自福建的林姓和从吉康都叶高标叶姓家族至此定居。而后又有谢、李、陈、范、詹等姓相继迁入。出于防御需要,依村形三面环筑寨墙,独留濒河东面,设西、北、南三寨门,成今下寨村雏形。

下寨村面积不大,吴姓居寨南,林姓住中村,叶姓处西北,东边河岸詹姓人户较为集中,其他各姓则分散居住。明末清初,曾在南明朝廷中试“京举”,受封“尚书”,人称举人爷的林耀先,认同安书村的地理风水,应同宗之邀,举家从陆丰博美迁入,在村最北端建起规模庞大的尚书楼。该楼因四周方正状若“暗宝”而被称为“四角楼”。

后来,举人爷之妹下嫁吴家,成为兴荣之孙媳。举人爷之子效仿老父科考之路,中试举人,人称新举人,娶叶高标侄女为妻。就这样,林、吴、叶三家都有了姻亲关系。随着林耀先家族的崛起,除林、吴、叶三姓外,其他姓氏纷纷迁居他乡。

这,便是清代安书村的政治版图。

历史上壬侯堂“十八支倒手钩镰刀”的传说,与南明尚书林耀先密切相关。

吴姓族人素有尚武之风,旧时村里设有武馆,男子年满十六岁须学会吴家祖传“镰刀十八法”。在冷兵器时代,刀是主要的作战工具,各朝代均有不同风格的刀。三国时期有偃月刀;唐代有陌刀;宋代有笔刀、掉刀、凤嘴刀、偃月刀、眉尖刀、戟刀、屈刀等;明代有钩镰刀、偃月刀等。

当年壬侯堂人所使用的钩镰刀,其结构由刀头、刀身、刀柄等部分组成。刀背中部有一突出侧钩,有刃,耕种时可供钩割之用,装上刀柄可以当扁担,临阵时又可以当武器,十分适合军屯点军民“平日荷锄,战时执戈”的生活生产特点。

吴家钩镰刀法用劈、砍、钩、割等,技法独特,出神入化,使用和演练时威风凛凛,气势雄伟。其柄因人而制,一般人直立,刀鐏靠着左脚掌侧,左手握住刀盘之下刀柄处,左臂向左侧伸直,刀盘的高度与左肩齐,被百姓形象地称为“倒(左)手钩镰”。

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海陆各姓族人筑寨成风以求自卫,面对凶悍之敌,各地村寨乡约互相联络,协议联防,声名显赫的林耀先被推举为海陆丰十八乡约总头人,他特地从壬侯堂挑选了十八位青壮年钩镰刀手,组成自己的贴身护卫班子。这十八位钩镰刀手个个威武英俊,相貌堂堂,人人刀法娴熟,武艺高强,又忠勇善战。

天下,从此有了“十八倒手钩镰刀”的传说。

清代初年,朝廷颁发“迁界令”,引发碣石总兵苏成苏利叛乱,义军在坎钟山设立大本营,竖起反清复明大旗,被老百姓称为老苏兵。大安是老苏军的战略大后方。老苏兵深忌林耀先十八乡约总头人的身份,对其身边“十八倒手钩镰”的赫赫威名也早有耳闻。

迫于形势,老苏军对林耀先极力拉拢,又暗中防备。一次,林耀先应老苏兵头目邀约,到螺河对面的大安墟饮酒,十八钩镰刀手随身前往护卫。渡河时,一人轿前开道,一人轿背断后。轿左右各二人,每人一手执刀,另一支手将林耀先所乘座的大藤轿连人高高举起。另有十二钩镰刀手分列两侧,左右各六人,组成严密的过河护卫队伍。十八钩镰刀手不但人人武艺高超,而且内功深厚,滔滔河面上,竟如履平地,从容自如,集体采用“企汆”(站立式游水)办法,护卫林耀先渡河往返。

如今,曾经威震一方的吴家钩镰刀,已难觅踪影,赫赫声名也只能从吴家后人悠悠的讲述中去慢慢感受。

民俗铭记家族惨痛史

慎终敬祖是海陆丰人特有的人文情怀。这是先辈移民所造成的历史心态遗传。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备贡品拜祭先人,春节、元宵、清明、中秋、冬至等大节,更是隆重。但壬侯堂人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八月十五中秋节有不拜祖的习俗,至今仍然。

独特民俗铭记着家族两次惨痛的历史。

福建当年,吴兴荣之兄兴政及三位侄儿,元宵夜为“三饶贼”所杀,成了兄侄忌日,为让子孙后代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吴兴荣立下规矩,以后吴家子孙改元宵节为农历三月初三拜祖宗。那么,吴兴荣为何将祭祖日期选在农历三月初三呢?原来,这一天是古人专门驱逐晦气的“上巳节”,俗称古清明。但并非真正的清明节。有些人会在这时候扫墓,兼具有踏青、拔除不祥的意思。古清明因为在农历里是固定的日期,所以又称“死清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清明节,在阳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因为在农历里是变动的日期,又称“活清明”。

至于壬侯堂人中秋不拜祖宗,与一场大火有关。

清朝年间,历经几代人奋斗,吴家迎来了鼎盛时期。某年中秋节,众子孙云集壬侯堂,摆上猪羊鸡鸭等五牲祭品,虔诚叩拜。不料当天深夜,壬侯堂意外失火,时值秋风萧萧,火借风势,火光冲天,熊熊大火不但霎时将壬侯堂化为灰烬,而且波及周围吴家人居住的房屋,家什用具等一概被烧个精光,损失严重。是否造成人员伤亡则不得而知。

往事不堪回首。即使在今天,吴家后裔在谈及几百年前的那场大火时,仍不寒而栗。这就是壬侯堂人八月中秋不拜祖宗的原因。

火烧壬侯堂成了吴家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几代人积攒起来的家什,转眼化为灰烬,许多子孙迫于生计再次迁居他处,近至陆丰、海丰、潮州、惠州、梅州等地;远到福建、江西等省。还有的背井离乡,远涉重洋,辗转而到东南亚等国家谋生,因此今天在外的壬侯堂人,比安书村吴姓人口还要多上百倍。

清朝末年,吴姓子孙在原址上重修壬侯堂,由于财力所限,加上外有强豪横涉,祠堂建筑规模大为缩小,墙体用灰沙夯筑,栋柱石墩一概全无,就连摆放灵牌的神龛也没有安放,只用“土角”在原神龛处垒砌成小台摆上木板。尽管如此,壬侯堂仍保留有户厝围护格局。左右各5间,后面6间,共有16间房。

沐浴春风重放光彩

日历翻至公元1978年。

当深圳经济特区第一声开疆裂土的爆炸声刚刚响起,硝烟还未散尽,第一根钢筋水泥柱还没有竖立起来的时候,壬侯堂的子孙就纷纷涌向那里;他们秉承祖训,刻苦耐劳,奉公守法,开拓创业,凭着过人的天赋,敢闯敢干,货通天下,勇立时代潮头,成了市场经济弄潮儿的佼佼者。

掘到第一桶金的他们,集体返乡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百年壬侯堂旧貌换新颜。《汕尾文物志》对其建筑情况有记载:壬侯堂占地19803平方米,南北143.5米,东西138米,主祠建筑面积240.5平方米,其中,南北长18.5米,东西宽13米。

壬侯堂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每年的清明节,这里都上演盛大的民俗拜祭场面。

烛光腾腾映出一张张虔诚的脸孔,香烟袅袅寄托着后辈对先祖的追思。人群里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新时代的海外移民和留学生,有澳洲的、美洲的、欧洲的……壬侯堂成了“小联合国”,他们不再有先辈当年背井离乡时的无奈和辛酸,因为他们生活在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大舞台的新中国,他们续写了壬侯堂新时代的移民篇章,为吴姓族人的移民史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不管他们走得有多远多久,他们永远把根留在中国,留在家乡,因为壬侯堂是他们一根永远也剪不断的脐带。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