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唐代河南阳翟(今禹州市)人,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有许多传说在禹州广为流传。吴道子传说体现了人民厌恶丑恶、向往美好、渴望幸福的人生理想,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和风俗民情。2011年,吴道子传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1月4日,记者来到禹州市鸿畅镇山底吴村画圣吴道子故里,倾听吴道子传说。
【历史渊源】
吴道子传说从唐至今,在禹州广为流传
11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禹州市区西南20公里处的鸿畅镇山底吴村。该村背靠三峰山,面对九龙山,是吴道子的出生地,与吴道子相关的遗址有很多。
在山底吴村,吴道子传说省级传承人、吴道子艺术研究会会长吴娜带领记者参观了彩石洞、黄龙潭、蛤蟆砚以及画圣祠。
吴娜介绍,吴道子生于唐高宗年间(约公元680年),卒于肃宗年间(约公元759年),被玄宗赐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宗师,被画史尊为吴生。
相传,吴道子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后改习绘画;曾在韦嗣立幕中当大吏,做过兖州暇丘县尉;漫游洛阳时,玄宗闻其名,官至宁王府友,改名道玄,为宫廷作画;开元年间,被召入宫中,教宫内子弟学画,封内教博士;后教玄宗的哥哥宁王学画,晋升为宁王友,从五品。道教中人尊其为“吴道真君”“吴真人”。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11月4日,吴娜在讲解吴道子画作石刻。记者 孙学涛 摄
吴道子曾在长安、洛阳两地绘制壁画300余幅,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世。吴道子的画作具有独特风格,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吴道子传世至今的画作不仅有宋代摹本《送子天王图》,还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莫高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体现了他的画风。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不仅擅长人物画,而且开山水画之先河,主画的《金桥图》令人赞叹。他的《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绘画技艺有所创新。
吴娜说,禹州广大民众崇敬吴道子,结合他的生平和绘画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创作出了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传说和故事,赞美了他的人生道路,歌颂了他精湛的艺术成就。可以说,吴道子传说历史久远,不仅在禹州广为流传,而且遍布周边地区。
【主要内容】
生活道路、勤奋苦学、宫廷生活、绘画艺术四类传说
“吴道子传说基本上可分为四类:生活道路传说、勤奋苦学传说、宫廷生活传说、绘画艺术传说。”吴娜介绍,生活道路传说有起名传说、三星高照传说、真人墓传说、嫁女送画传说、童年传说、蚰子和白菜传说等。蚰子和白菜传说,说的是吴道子画的画成了活画,所画的蚰子晴天趴在菜叶上面,雨天躲在菜叶下面。人们想知道天气状况,看看蚰子在哪儿趴着即可。
禹州画圣像
在黄龙潭,吴娜讲了吴道子与蛤蟆砚的传说。相传,吴道子12岁时已经画得很好了,可并不满足,就来到崆峒山拜师学艺。崆峒道人把他领到一堵影壁旁,指着一块牛槽般大的蛤蟆石,让他磨石为墨,在墙上描画眼见的世间万物。吴道子画了三年,把蛤蟆石磨成了蛤蟆砚,画出的谷穗让鸟雀信以为真地前来扑食。崆峒道人就把蛤蟆砚送给了他,让他出山闯天下。
吴娜讲述刻黄龙潭以及潭中蛤蟆砚的传说。 记者 孙学涛 摄
吴娜介绍,宫廷生活传说有献艺传说、在长安的传说、在洛阳的传说等。
开元年间,将军裴旻在家守母丧,请吴道子在东都洛阳的天宫寺绘制一幅状写神鬼的壁画,给在阴间的母亲求得佛的保佑。吴道子说:“我已经很久不作画了。将军如果真的有意请我作画,就缠绸结作彩饰,舞剑一曲。或许你勇猛凌厉的剑舞,能让我的画跟阴界相通。”裴旻听后立即脱去丧服,换上平常穿的衣裳,骑在马上奔跑如飞,并将剑掷到空中,然后拿着剑鞘接住,但从高空落下来的宝剑穿透了剑鞘。现场有几千人围观,没有一个人不被这个惊险的场面所惊惧。于是,吴道子挥笔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笔墨挥舞,刮起了大风。这种壮观的情景是世上罕见的。吴道子一生画了许多画,但自认为艺术水平没有超过这幅的。
【传承弘扬】
已建立相关场所和机制,对吴道子传说进行研究和宣传
吴道子传说因历史悠久,同一母体的异文甚多,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具有写实性,情节生动、完整。众多吴道子传说蕴含风土人情,彰显鲜明的民俗特征,如贫妇以纺花卖线为生的生活、农耕社会百业、婚丧嫁娶的民俗民风等。另外,许多吴道子传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生活,记录了宗教祭祀,尤其是道教活动,在题材和内容上具有显著的宗教色彩。这种特色在我国民间文学中是少见的,也是极为珍贵的。
吴娜介绍刻有吴道子资料的明末清初的石碑。 记者 孙学涛 摄
“吴道子艺术研究会肩负艺术研究、传承画圣文化的重大责任。”吴娜说,当前,禹州市把吴道子故里建设作为创建省文化旅游特色村的抓手,为挖掘吴道子遗迹、弘扬吴道子遗风创造了良好条件。
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陈若军介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已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吴道子传说的普查工作。吴道子传说经过收集、整理,已编入《禹州故事卷》《禹县民间文学》。另外,传说集《画圣吴道子的传说》已经出版。同时,他们还组织村民对吴道子故里等遗存进行了妥善管理,并将收集到的传说、故事及其原真性资料妥善保存。下一步,在成立吴道子艺术研究会和书画院的基础上,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将进一步展开对吴道子传说的研究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