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胡纮和《松源吴氏宗谱》中的胡纮序
作者:吴霖    文章来源:种豆斋闲话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1           ★★★
 

近得吴加富君赠福建松溪县巨口《松源吴氏宗谱》(以下简称《松源谱》)道光二十一年(1861)版并光绪三十四年(1908)递修本复印件各一册。

谱存旧序多篇,其中依次有胡纮、文天祥、刘伯温等。相较之下,胡纮名头似不如后两位,但却排在首位。因此,我比较仔细地阅读了胡纮的序文。此篇序文落款为御史兼都察院胡纮,撰文年代为宋元丰七年巧月

《松源吴氏宗谱》书影

那么,这个宋代就给《松源谱》写序的胡纮是什么人呢?

原来,这个胡纮就是离紧邻松溪县,距离仅数十公里的庆元县人。胡纮生活在南宋时期,为隆兴元年进士(1163),《宋史》有传,曾官拜监察御史,后辗转任工部侍郎、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胡纮为官从政一生,留下最浓墨重彩的,应该就是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庆元党禁事件的重要参与者。此事无论毁誉如何,胡纮都是不得不提的人物。

庆元党禁,是南宋政治和学术史上的极为重要的一个事件。该事件的直接起因是内阁两大巨头韩侂胄与赵汝愚之间政治斗争。韩、赵两人在拥立宁宗赵扩上曾联手,宁宗登基后,韩、赵因争权渐相疏离。韩、赵两人均聚朋为党,互相攻讦不已。朱熹当时声望很大,堪称最大的公知,他是由赵汝愚隆重推荐给新皇帝的,故朱熹也坚定不移地站在了赵党一边,并数次上书攻击韩侂胄。

在这个剧情激烈的大舞台中,胡纮也有了他的角色,韩侂胄用事,逐朱熹、赵汝愚,意犹未快,遂擢纮监察御史。显然,胡纮这时就是韩手中一把锋利的快刀!

于是,韩党开始坚决反击。作为韩党一员,监察御史胡纮疏汝愚唱引伪徒,谋为不轨,乘龙授鼎,假梦为符。第一回合的角力,最后以赵汝愚被流放永州而告一段落。

但赵氏虽去,朝廷内外赵氏一派仍人言汹汹,皆愤悒不平,疏论甚众。因此,韩侂胄以为大患。

如何平息人言?韩侂胄决定从继续打击赵党的精神领袖朱熹入手。他的步骤是罢黜朱熹,将程朱理学贬斥为伪学。《宋史》云:韩侂胄以汝愚之门及朱熹之徒多知名士,不便于己,欲尽去之,谓不可一一诬以罪,则设为伪学之目以摈之。用何澹、刘德秀为言官,专击伪学。这时,胡纮又一次出场了,他以未有诵言攻(朱)熹者。独稿草疏将上。但胡纮弹劾朱熹的疏章并未来得及上奏,因为此时他已调任太常少卿,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了。

庆元二年(1196)正月,赵汝愚暴薨,天下闻而冤之。因此,韩党加重对赵党的打击。此时,沈继祖因以追论程颐继任得为察官。本年,沈继祖正式弹劾朱熹,并罗列了大罪六项,其他若干。罪状的事实真伪,似可另文考辩。这疏的稿子,据说就出自胡纮手笔。

《宋史》说:纮遂以藁授之。继祖论熹,皆纮笔也。胡纮的文章也是非常了得的,时人有文逼柳柳州之称。

对于胡纮为什么要死磕朱熹,《宋史》胡纮传讲了一个故事:纮未达时,尝谒朱熹于建安,熹待学子惟脱粟饭,遇纮不能异也。纮不悦,语人曰:此非人情。只鸡尊酒,山中未为乏也。遂亡去。故事很生动,有细节,甚至还有胡纮的对话,但窃以为作为国史的《宋史》将胡纮在庆元党禁案中的表现,与朱熹当年的慢待直接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轻率了。如此,有将正史当笔记野史之嫌。而此说的出处,正是南宋叶绍翁的笔记《四朝闻见录》。叶绍翁在该书中写了胡纮的三个小故事,声、形、貌均传神,但真实性如何,都是需要考证的。

叶氏《四朝闻见录》或许很多人未读过,但他有首小诗却是无人不知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罢黜赵汝愚和朱熹时,有官员出来为他们辩护的,均被罢官远斥。未有功名的读书人被认定是从伪学的,也被勒令一律不准参加科举考试。这批被牵连的人先以伪学的罪名被打成伪党,后升级成为逆党,涉及者众矣。

在赵汝愚一党中,朱熹是名副其实的精神领袖,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自南宋以降,程朱理学更是成为儒学绝对的正统和主流,作为其对立面的韩党以及胡纮等一干人等,被彻底抑贬自然是在劫难逃。这一点从《宋史》始,已成定论。

胡纮大约是南宋时代庆元县在朝最大的官了。脱脱主修的《宋史》中称胡为处州遂昌人,误。准确地说当原为龙泉县松源乡人。庆元三年(1197)庆元立县,从龙泉析出,当时在朝为官的胡纮功不可没,至今为庆元人所称道。

庆元县的县治为松源镇,隔壁松溪县的县治也叫松源镇,两个同名的松源原属一乡,都属于龙泉。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松溪置县。两地吴姓都为吴翥后裔,同属一脉。这部《松源谱》是松溪巨口吴氏谱。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胡纮为《松源吴氏宗谱》作的序,乍一看似觉合理,胡纮先祖大致在五代时期迁居松源,当时的松源,人烟稀少,胡纮家族和同时期迁居松源的吴氏家族有密切交往是很自然的。但稍一推敲,破绽就出来了。

胡纮生卒为《宋史》所不载,但在2014年庆元县意外发现了胡纮夫妇分葬墓。虽然两个墓中文物多有散失,甚至未能找出遗存的残骨,但两墓中均出土了墓志。胡纮妻墓志,极为可惜为时间风化,已只字不能辨。但胡纮墓志保存完好,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资料。从墓志文中得知,胡纮有子二,长子绅卿先卒,次子胡正卿,墓志所撰、书,即出其手。该墓志对于庆元弥足珍贵,不仅可考证庆元历史上著名人物胡纮的基本史实,也弥补了该县金石长期以来稀少的缺憾。

在各类遗存史籍所不载的胡纮生卒年,我们在墓志中准确地得知了:胡纮生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卒于嘉泰三年(1203),享年67岁。另从墓志中得知,胡纮的夫人为吴氏,当为松源另一大家族吴氏中人。墓志还明确记载了胡纮夫妇的长女嫁给了吴元琰。这个吴元琰,应当是其夫人家族中的后辈。

由此,已经可以判定《松源谱》中胡纮序为伪托。因为绍兴七年(1137)出生的胡纮是不可能提前半个多世纪、在出生前的元丰七年(1084)为别人写序的。《松源谱》胡序文中有:“……公又从括苍更迁于庆元举溪居焉,当未分县之先,尚属于龙泉也。语句逻辑似是通的,但联系到元丰年间庆元尚未立县,此一段也一并虚妄了。

谱序落款的御史兼都察院一说也是有毛病的。且不说御史本属都察院,何来之?!考有宋一代,并无都察院机构。都察院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设,盖由御史台改之。

所以,我的推断是,这篇序应该作于清代修谱之时,将写序人伪托胡纮,或可看成是向家乡历史名人的一种致敬,至于为什么会将作序年代写成元丰七年,应该是写序人不知道胡纮生卒所致,因为作为最权威可查看的《宋史》也失载此项,但其实只要将《宋史》中的胡纮生平做一番推算,应该也是可以避免这个错误的。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