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吴猛与吴夲 吴真君与吴真人 河南与福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12           ★★★★★

此文由河南厚保宗亲提供线索,而后在网上查到


世界最大的天然卧佛——河南伏山卧佛.商城是保生大帝吴真人的故里 

        吴真人,也称保生大帝,在闽台、两广地区与妈祖同属神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地方神只,因屡现神迹保境安民,在闽台、两广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拥有广泛信众,所建庙宇近千座,仅台湾就有数百座。近年来,台湾数百座供奉吴真人的庙宇联合成立“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每年派数千名代表到闽南厦、漳、泉朝拜慈济祖庙,形成颇为引人注目的宗教文化旅游热。但是,对吴真人的祖籍地一直众说纷纭,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其祖籍地在“光州固始”两岸学者已初步达成共识。吴真人后裔迁闽后在福建安溪感德镇石门聚居地的吴化民收藏一方刻有“明祖妣勤慈许孺人暨男泽泉吴公合葬墓”字样的墓志铭,该墓志铭石刻由当地人郑之玄(明朝进士)撰文。墓志铭记载:“墓主先世自光州固始,择胜于清溪常乐里家焉。传至宋,为真人公,从仓公啖上池,佐上帝渡活群生。”即吴泽泉的祖先从固始迁来安溪常乐里居住。据笔者考证,吴真人生前活动的地点就在今天的商城县伏山乡。商城是明朝成化年间由固始分置,据《明史》卷42志第十八地理三记载:“商城,(光)州东南,成化十一年四月析固始县地置。”明王士性所撰《广志绎》卷三也记载了“商城自固始分,至今商城民住固始城中,田耕于固始村内,固始亦然”的历史。商城县志等一些文献资料记载了吴真人在这一地区活动的情况。

       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河南志商城县载:“金刚台山,县南三十里。旧名石额山。延袤六十余里,双峰高峙,上有风洞、龙井。”古时的“金刚台山”“延袤六十余里”,包括商城县东部的金刚台(古称大苏山)以及东南部伏山乡境内的大别山余脉。这里所说的“风洞”位于商城县伏山乡石冲村分水岭南侧道人躺山坡上两块巨大而平滑的石额上方,当地村民称为“风巴洞” 或“风洞”,因洞口常年有风轰轰作响,故称。明嘉靖《商城县志》记载:“世传为吴真人修道处。”洞口刻有一个神秘的“丁”字,一说是吴真人的老师丁义修炼之处。据《晋书?艺术列传》记载,吴真人四十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吴真人就是在这里跟随丁义修道。一说是道家修炼的“丁”字符。道家有六个丁神,道士可用符录召请以供役使、看门守护;天干地支中天干的丙、丁代表五行中的火,其中丙火为阳,丁火为阴,丁火为万物之精华,道人炼丹须聚丁火金丹方能凝结。洞内有石床、炉子,洞外有几块巨石堆叠形似座椅,吴真人常在此坐卧休息,因吴真人被封为“保生大帝”,这个座椅被称为“帝座”。明清邑人《登佛山绝顶》诗中有“名山通帝座,四望碧天廖”之句,又提《文峰叠翠》诗有“缥缈神山列,雀巍帝座通”句(二诗均见嘉庆商城县志,这里的佛山、文峰即是吴真人修道处“风巴洞”所在地)。在闽台传说中,这个“帝座”是老虎所化,因吴真人是个神医,连龙虎生了病也要到他那里医治,闽台民间流传有吴真人医虎喉的故事,是说吴真人在修行时,遇一白额金睛老虎,因食人骨哽咽喉,痛苦难当,遇吴真人乃垂首趋附,求其救治,真人心有不忍,乃斥责其恶,见其知悔,乃以符水施灌,化骨入喉,此虎感恩遂化为吴真人座骑,故保生大帝庙龛之下,多祀奉有老虎神像,称为“虎爷”、“黑虎大将”,为台湾虎爷信仰的重要来源之一。县志记载,吴真人尝自题云:慕道修真性自然,存神运气养丹田,心澄碧静明如月,走出轮回入洞天。“风巴洞”山后约一里远处有地名叫“道人躺”,是吴真人修道时躺卧休息之处。道人躺的村民在垦荒时曾挖掘出大量的道人缸,是县志记载的吴真人修道处所建“延真观”道士墓地。“风巴洞”东边的山峰过去称为吴公上天山,也称高半天,是吴真人得道后升天之地。

        但是,吴真人到底是谁,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晋朝的吴猛,猛是濮阳人(一说豫章人,但吴氏氏族志力说他祖籍本是河南濮阳),幼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驱蚊,惧其去己而噬亲也(此事后为儒家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四十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继师南海太守鲍靓,复得秘法,得白云符,遂以道术、医术行于世,后来称为“吴真君”。支持此说的附证包括广东潮阳县灵济宫、西关、赤寮、和平等地真君庙以及仙陂慈济堂均祀晋道士吴猛。明《永觉元贤禅师广录?福州鼓山白云峰涌泉禅寺永觉贤公大和尚行业曲记》也记载:“泉州有神,曰吴真人,即晋许旌阳弟子吴猛南安产也,泉人多祀之。”一说是宋朝的吴夲(音:韬),夲是闽南同安白礁乡人,生前不吃荤,以医济世,后来也称真人。若论历史上的名气,吴猛自然大于吴夲,但无论是吴猛还是吴夲,历史记载中二人都是精通道术兼医术并以道术行医济世的真人和神医。根据吴化民收藏的碑文:“传至宋,为真人公,从仓公啖上池,佐上帝渡活群生。” 这句话理解为:到了宋朝,清溪常乐里成为吴氏后人庙食祭享真人公、从仓公的地方(啖,食;上,先祖即二公),“二公”共同辅佐上帝(老天爷)渡活群生。这是因为吴真人死后成神,还会显灵治病,民有疾病,“惟祷于侯,不事刀匕之割,未几日而平复”。“真人公”、“从仓公”是吴氏后人祠祭先祖的昭穆牌位号,类似于古代的“谥号”,是依其生前事迹功过所赋予的称号。“真人公”是个神医,“从仓公”也是神医。字面上“从仓公”可理解为继承、追从仓公,有非常明显的追从先人“真人公”衣钵行医济世和“仓公再世”的意味。“仓公”是古代著名的神医,司马迁《史记》中有《扁鹊仓公列传》,《三国演义》中曹操称赞华陀医术高明为“扁鹊仓公再世”。从吴化民收藏的碑文可以看出,吴氏有两个先人神医“佐上帝渡活群生”,因此,最合理的解释是“真人公”是晋吴猛,“从仓公”是宋吴夲。从“从仓公”真人吴夲所遗传世墨宝“泉礁江濮阳布叟吴夲”题额中可知吴夲与吴猛祖籍同属濮阳,吴夲是宋朝人,吴猛是晋朝人,吴夲是吴猛后代当十分可信。这也解决了吴真人离世有“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及“晚年登山采药,失足落崖”两种说法相互矛盾的问题,同时,对诏安县城北关的真君庙《诏安县志》载为吴夲,而庙里碑记中的是吴猛以及龙海市白礁慈济祖宫等众多庙宇祀有保生三大帝的原因给出了答案,即,一大帝是吴真人猛,二大帝是吴猛弟子许真人逊(许真君,名逊字旌阳,善道术、医术,与吴猛同被称为开基二大帝),三大帝是真人吴夲。


        明嘉靖《商城县志》山川及寺观志中所记载的吴真人即是晋朝吴猛。《光州志》也有吴真人在浮光山炼丹修道的记载,并且光州的邑名也来自吴真人。据《光州志?山川》载:“浮光山,一名浮弋,濮公炼丹,光浮于天,州邑因以此名”。浮光山,一说在商城东南(据商城县志),一说在光山(据光州志),光山的浮光山也称濮公山。《水经注》记载:“淮水又东经浮光山北,亦曰扶山,即弋山也。”这里所说的“扶山”,应是伏山(古称佛山)之误。因伏山有世界最大的天然卧佛——伏山卧佛,故商城县志在记载佛山名称的由来时称:“汉重浮屠,名其山为佛”。魏晋时期,“佛陀”被翻译为“浮屠”,吴真人炼丹的风巴洞正处于伏山卧佛头枕的道人躺山上,真人炼丹光耀犹如浮光(佛光),故浮光山名称很可能来源于此。


        但是,吴真人为什么又称“濮公”呢?据《吴氏宗谱》记载,吴氏的先祖吴季札有五子,长子早逝,葬于山东。季札长孙叫吴濮婪,吴国灭亡之际,为了躲避越人的迫害,吴濮婪携老母顾氏、妻仇氏等家人一起逃难到五湖,并隐姓埋名,改姓濮氏,世世代代隐居在荒山野岭之中。吴家虽改姓濮氏,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本族祖先,其后人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叫濮公庵(宋时改为延陵季子祠),供奉祖先季札及濮公。吴濮婪一支,千多年来绵绵不绝,后至刘宋时又奏请皇帝恢复了吴姓。唐《元和郡县志》卷九光州记载:“晋安帝立光城县,理于此。”光城得名正是吴猛时代的晋朝,《光州志》所说邑名取自濮公炼丹的记载应当是真实的。濮公,又称“佩兰隐者”,善以符水医治疫疠,有“一捧神泉去百病”的传说,其济世度人的功德为后人纪念,濮公仙化后,濮公山成为当时七州八十余县的豫皖百姓的朝山圣地。濮公符水治病的法术,与吴猛符水治病如出一辙,《吴氏世谱》列吴猛为天下吴姓“祯”字一派始祖,濮公也是“祯”字派始祖,则濮公即是吴猛无疑。

        吴真人的祖籍濮阳,并非今天河南北部的濮阳,而是吴氏先祖季札封邑古州来濮水之阳。晋时商城为雩娄县属安丰郡(据嘉庆《商城县志?沿革》),治在霍邱,距州来(今安徽凤台县)仅几十里。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季札始封延陵,后复封州来,故曰延州来。”州来有濮水,也称沙水、欠水(今芡水,有濮池及庄子垂钓濮水旧址),《水经注》说:“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以夷濮西田益之,言夷田在濮水西者也。然则濮水即沙水之兼称。”这里说的濮水即州来濮水,吴季札世居濮水之阳,故其后裔称“濮阳吴氏”(季札始封延陵,其后裔称“延陵吴氏”),以示族人不忘先祖。《左传》哀公二年,蔡昭侯自新蔡迁于州来,谓之下蔡。传至蔡侯齐,楚灭蔡(见《史记?管蔡世家》),下蔡(即州来)民众随蔡侯子孙(蔡姓,以国为姓)迁至大别山北地商城及固始南部,今固始县南部武庙集乡锁口村有“蔡子庙”和四“蔡楼”,为下蔡迁来的蔡姓聚居地(参《蔡姓文化》)。《蔡氏总谱》也载录:“自殷以来,吾蔡氏族人迁徙情况是:上蔡—新蔡—下蔡—固始”。吴猛祖先当在此时迁播至商城大别山地区。吴猛的弟子许逊(许旌阳)是汝南人,得道于豫章山(郭于章《剑记》:“西晋寮有旌阳令许逊者得道于豫章山),此豫章在商城、六安之间,非江南豫章(今江西南昌)。晋时江南无豫章山,豫章西山称厌原山,又名南昌山(见《读史方舆纪要》)。许逊得道的豫章山,是指吴猛在商城伏山修炼处附近的章山即文峰,古称豫章山。《左传》定四年,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今潢川县淮河弯曲处,参见《古豫章考》等),自豫章与楚夹汉。《图经》云:豫章即章山也。一名障山。《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六?六安州载:“山与河南商城县金刚台南北对峙,耸出层霄,其下有仙人洞,其相近者又有障山。”与金刚台“南北对峙”并且“相近”的章山(障山)即今商城伏山文峰(也称章山、小伏山)。因许逊在此得道,固始县自古就有许真君庙(《乾隆重修固始县志》卷九寺观:许真君庙,在北门内大街),以祀许逊及吴猛二真君。后许逊后被尊为净明道祖师,商城和凤桥有祖师庙(见康熙《商城县志》),固始南部也有祖师庙(在祖师庙乡)。王审知入闽时,河南光州固始吴祭(字孝先,为泰伯六十二世孙,为入闽吴氏始祭公)率族人相随。吴祭堂兄弟吴发、吴兴、吴瑞、吴良、吴斌6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其中的吴良,就是有史料记载的吴猛第7代孙。

        许多文献资料之所以记载吴猛和许逊“行道”于江南九江、豫章(江西南昌)等地,是因为吴、许生活的时代正处于三国两晋社会动荡时期,因中原战乱频仍,许多北方人为逃避战祸纷纷迁往南方。《晋书?地理志》记载:“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及胡寇南侵,淮南百姓皆渡江。”晋元帝时在江南置南新蔡郡(《晋书?地理志》:元帝渡江,建都扬州,改丹阳太守为尹,江州又置新蔡郡),以安置由固始、下蔡迁居江南的移民(《固始县志?县境全图》县城东有蔡废郡)。《江西通志稿》则说吴猛因“仕吴为西安(在江西)令,家族于是南迁至江西,吴猛入晋后,官至散骑常侍。”无论是受战乱影响还是因“仕吴”南迁,吴猛江北“得道”、江南“行道”的历史已十分明晰。三国时期,固始与江南豫章(江西)同属吴,晋时又同属江州管辖,并且豫章先在江北,后徙江南(杜预云“昔豫章在江北,盖分后徙之於江南也”),两汉时期的豫章郡属淮南国(“汉分置豫章郡初属淮南国”),三国时吴国将豫章由江北移置江南(“三国魏黄初二年,吴置另豫章郡”),可见江北豫章(今商城、六安一带,见本文)与江南豫章(江西)有难以割舍的历史渊源。从地缘上看,商城、固始正南渡江即是九江和南昌地区,吴猛、许逊得道江北,行道江南是不难理解的。

        因吴真人能保境安民、济度群生,吴真人信仰自开漳圣王陈元光携固始八十七姓入闽时即由光州固始传入闽台。陈元光的老家就在光州浮光山,并且其“幼即慕道”(据《陈元光传》),吴真人浮光山修道的传说对其影响自不待言。吴真人信仰初入闽台时其庙额多为“威惠”,往往与开漳圣王陈元光共祀,光州威惠庙就祀有吴真人。据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九十四记载:威惠庙,在光州城西,庙中供奉三尊神像,中尊为威惠显应侯,东尊为昭惠灵应侯,西尊为孚惠灵应侯。尽管其他两位神不详,但中尊威惠显应侯就是闽王王审知给吴真人的封号。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海上黄崎波涛为阻,审知祷于神,一夕风雨雷电,击开为港,封其神曰显应侯。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闽王王审知患海畔石崎,为舟楫之梗,一夜梦吴安王许以开导,乃命判官刘山甫躬往祈祭。”这里的显应侯、吴安王即是吴真人。王审知后裔“白礁王氏”所聚居的龙海市白礁村是海峡两岸共尊的保生大帝吴真人的故里,以供奉保生大帝的祖庙“白礁慈济祖宫”而闻名,被誉为“闽南故宫”,吴真人信仰当在迁闽时即已传入。 因吴真人神力广被,屡受朝廷敕赐褒封,他初被闽王王审知封为“显应侯”,继被宋仁宗封为 “御史大夫”、“妙道真人”, 又被宋徽宗封为“人烈真人”,后被明成祖封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自真人而侯而帝,漳、泉、台等地皆虔诚奉祀,迁闽诸姓长期缅怀真人公的遗泽,将保生大帝信仰传承至今。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卫东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