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福州仓山螺江吴氏公祠
作者:gohwu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4         ★★★★★

 

更多的图集请点击上面图片进入

   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有一个三姓一乡的螺洲镇。这里有一座声名在外的陈氏宗祠,还有一座小有名气的吴氏公祠。在这座祠堂里,记录着螺洲吴氏一门繁衍发展的故事。
    螺江吴氏,在三姓一乡的螺洲镇上。吴氏宗祠在这里有好几座,其中最有名的是螺洲吴氏公祠。吴氏公祠有一个显赫的来历,高悬于祠堂正门的这块匾额,足以说明它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已经略显古旧的“明赠侍郎螺江吴氏公祠”牌匾,为这座由皇帝赐建的公祠亮明了身份。而祠堂上方“少司空”三字匾额,则揭示了这座祠堂的由来。
    “少司空”是指吴氏先祖明代工部侍郎吴复。吴复生于明洪武二十二年的吴复,自十几岁时离乡。宣德九年,吴复升为吴县知县,在其任职期间,妥善处理“百僧同狱”案,免了一场“血光”之灾,因此大获民声。任知县后不久,吴复迁工部主事。景泰初年,又擢升为工部右侍郎,负责治理黄河工程,督察粮储,同时奉敕巡查边境,维护边界安定。
    吴复为官一生,历经永乐、宣德、天顺三朝,辅佐明朝三代君主,由最初的地方主簿,升至后来的工部侍郎。明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皇权发展到高峰。在官制上,取消了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这样,在工部担任侍郎职位的吴复其实也就在皇帝的亲自统领之下,这个为官三朝的老臣以其忠君之心和卓越才华受到皇帝的器重。
    天顺七年, 75岁高龄的吴复,再次向皇上乞归。这一次,面对着这个将至耄耋的古稀老人,面对着老人落叶归根的还乡心愿,皇帝终于恩准所请,并三赐其还乡以示旌表。“皇恩三赐荣封隆祖庙,明赠一堂耀诰建荣坊”,螺江吴氏公祠由此而来,宗亲乡情有了一个寄托依伴的地方。继“三世侍郎”的匾额高悬于宗祠之后,“定国大将军” 、“文武名宗”,这一块块由各代皇帝钦赐的匾额也陆续高悬其上,每块匾额后面都讲述着一个吴氏族人的荣耀,讲述着螺江吴氏曾经的辉煌。
    紧邻着螺江吴氏公祠的,是国内较为罕见的乡村孔庙——螺江孔庙。这座建于明初的孔庙,数百年来与吴氏公祠一墙为邻。毗邻孔庙,显然不能作为螺江吴氏兴盛的根本原因,但是,尊儒重教的环境确实熏陶着吴氏家族,形成了勤勉为学的家风。
    在祠堂大门正对面照壁墙上,绘有一头龙首麒麟身,身上喷着烈焰的怪兽,该兽名为“犭贪”。 有关“犭贪”的说法,也是源于儒家思想,最早出现于山东曲阜孔庙中的一座照壁上。所以在紧邻孔庙的吴氏公祠出现这方照壁,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从这幅劝世浮雕中,人们也能看出吴家绵延的家风祖训。也就是在这样的祖宗训诫之下,螺江吴氏历代勤勉为学。尊儒重教的家风绵延,及至乱世之间,螺江吴氏一个“累世寒儒”的家庭走出一个光耀吴氏门庭的人物。
    他是北伐先驱,保定军校高材生;他是参谋奇才,曾任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官拜陆军中将;他是“密使一号”,是最高级别的情报官;他——就是螺江吴氏后裔——吴石。
    吴石,原名萃文,1894年生于螺洲镇吴厝村。螺洲镇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的故乡,读书风气极为浓厚。光绪二十七年,即1901年,陈宝琛将自家小斋改为公学,聘请吴石父亲为汉文主讲,八岁的吴石便随父入学旁听。后他转入福州开智小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福州响应武昌起义,组织北伐学生军,吴石报名参军,年底即随军开往南京,同年进入武昌军校学习,因成绩优良,毕业时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
    1929年,吴石以福建省军事参谋处处长的身份,东渡日本,留学日本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他在《自传》里说:“此三年在校,片刻不懈。至于所作之战术案,日教官颇重视,常付印分送,并命余登台讲述。参谋本部分派留日学生,以余为最有心得之人。”他的毕业成绩也都名列两校第一,当时被称为“十二能人”,即: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能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
    1934年,吴石学成回国即参加参谋部第三所的一个研究日本及收集情报的机构。他利用日本的书籍杂志,加以整理研究,历时三年,编成《日本作战之判断》及有关材料十余种,名为《参二室蓝皮书》。至八一三抗战,日军一切兵力部署及攻击指向,悉如蓝皮书所判断,亦无不相符。《参二室蓝皮书》一时之间洛阳纸贵,吴石则更为声名远播。除参谋之外,吴石也曾临危受命,跃马横戈于战场之上,立下战功。
    纵观吴石军旅生涯,实为参谋奇才,他长于收集资料,筹划作战,培养军事人才,著述军事书籍。《兵学辞典》、《孙子兵法简编》、《克劳什维兹兵法研究》、《左传兵法》、《历朝武学解集》等皆出自他的手笔。如果不是出生在那样一个混战的年代,以其天资勤奋,难保不会成为一代兵学大家。
    今天,历史已然远去,对于现在的吴氏族人而言,他们的生活自然与吴石生活的时代相去甚远。对于祖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事,也只有少数上了年纪的老人知晓一二。对于吴石,除了祠堂高墙上悬挂的这幅照片之外,他们所知道的并不多。画像上的吴石一身军官打扮,但在这座宗祠里,他的身份也许也跟其他的吴氏族人一样,那就是螺江吴氏的子孙。
    祠堂里,与吴石的照片相对的,是吴氏家族中另一位军旅后人——吴荣。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吴荣是第一批接管台湾的官员之一。
    从福建到台湾,像吴石、吴荣这样,将乡情散播到海峡对岸的吴氏后人在螺江吴氏这一支宗族中并不是少数。虽然祠堂现在只保留着吴石和吴荣这两幅照片,但像他们一样优秀的吴氏子孙历代都有。而这座祠堂,则是海内外吴氏族人宗亲亲情的归宿,而今,吴氏族人遍及四方,每逢春秋二祭,他们也会纷纷回乡祭祖。
    而今,清亮的童声为这座历尽沧桑的祠堂增添了新的活力,这些孩子们虽然离那些家族历史故事太远太远,但是,当他们听着老一辈说起这座宗祠曾经的故事、祖宗的训诫、绵延的家风,也随同这些过往的故事一起慢慢的根植于他们幼小的心灵。于是,渐渐的明白这座祠堂、这个姓氏、这个家族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或许有一天,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会从这个渡口离开家乡,走向自己新的人生,成为这个渡口又一批迎来送往的游子,但是有一种叫做乡愁的情感却会永远在心中滋长。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