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五月初五称“端午”,因“午”与“五”相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称为“端五、端阳、重五、五月带五”等。
端午节活动有三项:
先说驱毒避疫。进入农历五月,天气渐热,苍蝇蚊虫极易孳生,古人称此月为“恶月”,初五则被称为“恶日”。又因为五月阳光炽热,百毒齐出,百病高发,故又称之为“百毒日”。古人用菖蒲、艾草、石榴花和山丹等五种植物来驱毒,饮雄黄酒来避疫。还有画虎符、贴钟馗像、佩香囊、吃五毒饼等习俗。所以端午称为古代的“卫生节”。
吴越所处地域是江南水乡泽国,湿气颇重,百毒较多,而菖蒲只生于水塘边上,艾草家前屋后俯拾即是,且有一定的防疫作用。所以吴越古人为了驱毒防病,就在端午开展这一活动,并形成千年习俗,口碑相传。
再说食粽。关于粽子南北不同。北方的品种比较单调,只是江米小枣而已。而南方则讲究,有白水粽、碱粽、肉粽、咸粽、赤豆粽、豆沙粽、枣泥粽等。外包材料都用箬叶、芦叶、笋壳叶。原料主要以糯米为主。包好煮好,清香扑鼻,吃起来口感特别好,是端午期间民间传统佳品。
据记载,早先的粽子是用黍子做的,即今之黄米。在春秋时就有人用茭白叶(菰叶)包黄米做成牛角状,称之为“角黍”。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食品。晋代阳羡(宜兴)人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即有记载。先前逢端午食粽是和祭神拜祖有关。“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楚人哀人,每年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习俗,“竹筒贮米”并非粽子。吴地民间百姓自有其说,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传下,除了端午食粽之外,平时一般是不包粽子的。在吴地凡是至亲有重大庆典的,就要包裹粽子相庆,备团圆糕粽庆贺。
三说龙舟竞渡。龙舟竞渡又称划龙船、龙船赛会。在端午节前后举行。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水上体育活动。最早记载龙舟竞渡的是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其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江,伤其死,故命龙楫以拯之。”从各种史料,龙舟竞渡均起源于吴越民俗。
其一,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蛇图腾的崇拜。吴越同宗同族,它们共同的图腾是龙蛇。吴国始祖是周太王之长子太伯,而越国大夫范蠡曾对吴国使者说,越先君是“周室之不成子”(《国语·越语下》)。吴国的伍子胥说:“吴与越,言语通”(《吕氏春秋·知化篇》)。越国大夫文种称“吴与越,同音共律”(《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历代习俗相同,《墨子·公孟篇》说“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吴国也都“断发文身”(《左传·哀公七年》),《汉书·地理志》说“吴粤(越)之君皆好勇”,其民“轻死易发”。所以吴越之地民间端午盛行龙舟竞渡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
其二,起源于春秋越国。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当年勾践被吴所破,卧薪尝胆,立志雪耻,并于五月五日这一天成立水师,终于在数年之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纪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遂于这一天划船竞渡。
其三,起源于吴国,为了纪念伍子胥。伍子胥助吴攻破楚国后,曾劝吴王停止伐齐,并拒绝越国示和,结果遭人谗言。《太平广记》载:伍子胥屡谏不从,被吴赐死。临终,嘱其子投尸于江,说要“朝暮乘湖,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越钱塘鱼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闪百余里。时有见子胥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伍子胥被民间视为涛神,后世划船竞渡,竟作救伍子胥状。
还有一说起源于曹娥的故事。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浮尸。当时曹娥年方十四岁,乃昼夜沿江号哭找寻,十七天后的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父尸出。孝女曹娥墓在今浙江的绍兴,端午龙舟竞渡就是为了纪念她,彰显她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