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人称福建的“民间故宫”。培田古民居以有800年历史的客家文化积淀著称。培田的祖先给这个面积仅13.4平方公里、住户300多家,村民仅10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培田村现还保存着30幢大宅、21座吴氏祠堂、6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4处庵庙道观,总面积达到 7万平方米。全村建筑博大、保护完好、珍藏品数量多、文化底蕴深遽,历来为外界所叹服。难怪它享有“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的美誉。
闽西连城培田村,是至今保存得较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群落。
培田村在连城县的西南部,离国家级风景区“冠豸山”约20公里。古代这里是通往汀州府的交通要道。
整个培田村约有1000多居民,都姓吴。
现在培田村的古建筑,共保存有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2座跨街石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古代的客家人,要到汀州考秀才,常常成群结队地通过这条古街步行至汀州府,所以有人把这条街称为“秀才街”。这里的古建筑具有鲜明的中国南方明清时期古建筑的风格,一般房屋的外墙为青色的防火砖构成,内部多为木制架构,门楼泥塑加石雕,屋脊飞檐彩陶,内部的梁檩窗屏多用木刻雕花彩绘漆画。
培田村的民居群落有“官家”与“百姓”之分。“官家”的房屋分别为“大夫第”、“进士第”门楼。楼内规模很大,多数是庄园休闲隐居式的建筑,有所谓“九厅十八井”之称。九厅,即指门楼厅、下厅、中厅、上厅、楼下厅、楼上厅、楼背厅、左花厅、右花厅等9个正向大厅。十八井即指五进厅共五井,横屋两直每边五井共十井,楼背厅还有三井,共计“十八井”。
培田村的南山书院,被当地人称为“入孔门墙第一家”。该书院建于500多年前,曾经为这个小小的山村培养过140多名秀才。
在培田村的古建筑中,有一座很别致的“容膝居”,据说这是专为妇女构建的。房间不大,三开间,中间是用来讲课的厅堂。这是妇女受教育的地方。由此可见培田村的客家人,对妇女的教育也相当重视。
在培田村的村头村尾,各有一座石牌坊。一条千米长的古街贯通其间。古街并不宽大,一些古老的店面前常挂出一幅“酒”旗或“茶”旗。这里有客家人喜爱的著名的老酒(糯米酒)和当地出产的茶叶。能在这里饮酒和品茶,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培田古居民群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等为代表,占地都在6900平方米以上,是著名的“九厅十八井”式客家乡土建筑。
“大夫第”又称“继述堂”,建于1829年,历时11年才建成。因主人吴昌同荣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
“衍庆堂”为明代建筑,建筑结构与“大夫第”大体相同,但门外荷塘曲径,门前石狮威镇。一对“门当户对”,喻示着客居异地的中原移民,在聚族而居中对宗族延绵的展望和追求。
“官厅”原称“大屋”,因吴氏接待过往官员而称“官厅”。高墙耸立,四周封闭,墙内特开宽约三尺水圳,专供妇女洗涤。“官厅”布局独特,设计精巧,正厅设置“泰阶”,对不同级别的官员有不同的约束和规定;中厅梁柱间、桎枋间的雕花,全为双面对称镂空雕,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后厅为宗族议事厅,左右花厅则专供主人休闲会友;楼下厅为学馆,楼上厅为藏书阁,曾藏有万余册古籍。
以千米古街为界,内侧大多是祖祠。祖祠建筑十分重视门庐构造,斗拱雕刻,木漆绘画,都极为富丽堂皇。如继承北京午门法式的“衡公”祠和“久公”祠,其工笔彩绘“三娘教子”、“状元游街”图,线条明晰,人物栩栩如生,色调经久不褪,称得上是难得的珍品。
如今,一切散尽,物是人非。络绎不绝前来的游人,让培田沉寂多年后又热闹了起来。斜阳中,青砖、黑瓦、石门、深宅、幽巷,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环抱间,依然无声地讲述着培田的古老、恬静与闲适。
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是个只有千余人的小村庄,位于宣和乡河源溪上游的吴家坊。明清时期这个村先后修建的村庄建筑群,诸如宗庙、社坛、碑坊、书院、“九厅十八井”宅第等,是目前福建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培田村的古民居建筑群,大体由6座学堂、2座书院、3座庵、2座庙、2座碑坊和20座古祠、30余幢民居,以及1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2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带有鲜明明清建筑特点的古建筑群落,其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漫步培田古街,衡公祠、久公祠等精巧华丽的百年古祠令人目不暇接。这些祠庙建筑注重门庐构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
培田村的游人不多,民风很淳朴。这些古老的建筑里都有居民居住,他们在这里烧水做饭、闲聊休息,对远方的客人态度友好。这里是私人住宅,但又是对游客敞开的,可以随意看看天井、厨房和院子。这里明清建筑的特色是“九厅十八井”,曾认真的到一栋宅院里数了一下,还真有“十八井”,但很不容易找到。
“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参照北方庭院建筑特点,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的大型民居建筑。其厅、井布局科学合理,九厅各有功用。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会客交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集政、住、居、教于一体。
厅堂后部往往有太师壁,供奉着神像或者是祖先的画像,墙上常常贴着书法或者对联。而无论大厅小厅,都有用砖头架起的木条,上面摆满了盆花。有的用脸盆,有的用奶粉罐做成很随意的花盆,看起来朴实又别有情趣。
在院落与院落之间进进出出,当地的人们微笑着点头致意。“耕读为本”的客家思想,是造就一代贤人名仕的座右铭,并且这些思想仍然影响着现在的客家人。无论老人还是青年人都温温尔雅,很多人都会写一手好书法,如果你与他们攀谈,他们会很乐意告诉你他们家族和宅院的辉煌历史,这曾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可是现在没落了。这个小村庄是安静的。大概青年人都出外打工或者求学了,这里更多的是老人和妇女儿童。这里的人们也许看惯了游人,对我们是不太在意的。整个村子就我们一个旅行团,另外还有龙岩电视台来采访培田村的记者们,我们作为游客,也落入了他们的镜头中。
初看起来,培田民居破破烂烂,让人没什么耐心。但若有时间慢慢逛,会发现这些不起眼的民房充满了细节呐。比如说地面吧,很多院落用鹅卵石铺地,并做成各种图案,有金钱纹啊,有如意结啊,有松鹤图啊,四周再用条石镶边,诸多考究。有一家大宅院,大门槛的外面是个半圆型的卵石地面,比院子的地面整整矮了一大截,当中还有个铜钱的图案。每当下雨,这个半圆型的卵石盆就积满了水,像个聚宝盆,这就有了吉利的意味。而中间那个铜钱也有个说法——闭着眼睛从屋外走到屋里,第三步的时候若正好踏到铜钱上,就说明你有财运哦。我们抱着好玩的态度都踏了一遍,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踏到铜钱。看来民间工匠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懂得朴素的人体工程学了。
培田人是喜欢种植花草的,除了在宅院的主要通道铺砌石板道外,别处一律留泥土种植花草。在民宅的屋脊上,常可以看到一些装饰,以动物中的龙、鱼,植物中的卷草为主。这些吻饰,在丽江的纳西族民居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但造型是不同的。
培田,人们都知道它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其他的一些古建筑,但不知道这里曾经有一座象征培田人接受现代文明的“洋楼”。
这座“洋楼”位于培田小学(即大名鼎鼎的南山书院)现教学楼旧址,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层楼,有点像遵义会议旧址那种样子。由于是仿西式建筑,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洋楼”。
这座楼由躲避战火来到培田的铁路工程师陈性园设计,他是当地名人吴乃青(和周恩来同窗的留法学生)的岳父。培田那么多知名建筑,真正能确定设计者的只有这一个。“洋楼”作为培田小学的教学楼使用了近五十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被拆除改建。
很有趣也很有象征意义的是这座“洋楼”用一座人行天桥和旧南山书院相连,体现两种文化两个时代的过渡。当年,洋楼后面是荷花池,前面是操场,操场前面还是荷花池,两边山上是茂密的古木森林,环境的确很美。
培田的“古民居”和古书院记录了培田人发奋创业和“耕读传家”的历史,培田的“洋楼”则记录了培田人在上世纪初接受现代文明,力图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历史。
鸦片战争后,受尽屈辱的中国人在寻找出路。二十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新政”。“新政”主要的一条即是废科举、兴学校。培田人及时跟上潮流,1905年废除科举,1906年就把南山书院改为“二等小学”(即含初等、高等的完全小学),是当时长汀县第一所新办小学。首任校长是曾任松溪县城教谕的吴震涛。一个清朝“儒学正堂”,居然首先倡办新学,担任校长,不拿薪酬,是多么难能可贵!
过了十几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五四”运动前后,吴震涛及其兄弟吴华年、吴拔祯(光绪18年进士),大伯吴昌同的后代为了寻求科学救国、民主救国之路,漂洋过海去国外留学。他们是留学日本的吴建德,留学法国的吴乃青、吴墩、吴树均。一个小山村竟有4人去海外留学,在当时是破天荒的事。
由于培田人较早接受现代文明,所以培田的新文化教育搞得很出色。这座“洋楼”培养了有别于旧书院出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吴氏故事
南宋末年,培田村吴氏开基祖八四郎公因避元兵之乱逃离官府,隐居上篱。后族谱载有“宦游奇遇,丕其上篱”八字。传到三世,文贵公才迁到上屋(原称赖屋)定居。当时培田村已经住有 10 姓村民,即曹、林、魏、聂、 赖、张、温、卢、马、吴。吴和吳本属同姓本属同姓,培田人为了区分先后迁居吴姓,把原先定居的吴姓写成“吴”,把八四郎公的后裔写成“吳”,于是就成了11个姓氏。
八四郎公的后裔由于重视家教,个个知书识礼,乐善好施。传至五代琳敏,更为突出。谱载:明成化年间汀州发生鼠疫,当时培田也鼠疫流行,不少农家因天灾人祸造成断炊。琳敏公主动捐出一千多石谷子接济村民。姓曹、姓赖有几户全家灭绝,无人收尸,琳敏也主动捐资帮助处理后事。 善有善报。琳敏之子吴郭隆,成家立业后的一年秋天,从沙县走来一位姓陈的风水先生,正好遇上热情好客的吴郭隆。吴郭隆开始不知陈先生会看风水,只懂得祖有家训:“来者皆是客”,又问知陈先生从沙县远道而来,所以把陈先生当作贵宾,热情款待。主客交谈,话很投机,酒过三巡,陈先生便推心置腹,倾吐真情。
他对主人说:“此屋场不能久住,否则,今后纵有子孙传代也很难发迹。”吴郭隆一听,方知陈先生会看风水,便再举杯敬酒,对先生说:“今与陈先生相识,三生有幸。我正想择地建房,请先生明日为我择个风水宝地。”先生应许。于是主客俩人痛饮一夜。 第二天一早,陈先生就邀吴郭隆到村子四周看风水。两人转来转去,整整找了三四个钟头。挨近晌午时分,陈先生才在卧虎山下(指现在衍庆堂处)对吴郭隆说:“你就在这里建屋,包你一代胜过一代。”接着陈先生还解释说:“背后这座山象一只卧虎,你现有住地虎尾巴。在此建屋后,你再到南山口开一口井,卧虎就会渐渐醒来。卧虎醒来后,其他姓氏就会逐渐迁走,你的后代就会很快繁衍。但有一条,你必须教育子孙多做善事,千万不能与人口角 …… ”吴郭隆连连点头。 这年冬天,吴郭隆果真在陈先生指定地点建房,接着在南山口开了一口水井,与上祖在新福庵口开的井形成一对虎眼。此后,也确实应了陈先生的预言,居住在培田的其他姓氏陆续迁走。不上二百年,培田村就剩下八四郎公的后裔了。吴郭隆建的房子也就成了吴氏祖屋。
据载,吴姓先祖早于1344年迁至培田,在此开基,繁衍至今已历30世,时近700年。迄今,全村300余户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间被称为“吴家坊”。
冠若山、笔架山、武夷山南脉三道绿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龙环抱,抵挡了寒流霜害、夏秋台风的侵袭。村外五个山头,又似五虎踞护,护佑着培田的一方安宁。一条官道擦村而过,通往长汀、连城,培田就是古时官道上的一个驿站。一条河源溪绕村而去,既供村边农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内生活所需。村落南边水口处,古梅、香枫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口,“保端避邪”。 培田就坐落于这块如画的风水宝地。走进培田,便觉处处是画。这里有高高的灰褐色风火墙,飞檐翘角的威严门楼;或花鸟虫鱼或历史故事或工笔写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联壁画;深深庭院,幽幽小巷、哇哇稻田、如黛远山,遥远连绵……培田,不愧为人们称道的画里村庄,无处不是人与自然的河蟹画面。
培田村村中心是一条千米长的古街,贯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铺,是培田的主要商业集市。相传,盛时街上商铺数十间,客枝、轿行、赌庄、布店等等无所不包。
曲折古街,巷道,互为连通,把错落的明清古建筑有机连为一体,“虽是人工,宛若天成”。
街道边有水圳相伴,穿街过巷,直通各户,是古时自来水工程。村中老人回忆,过去圳水清澈见底,村里人就靠屋旁流动的圳水作为生活用水,洗菜淘米。村中还有一口口水塘、古井,见于房前屋后。
数百年前的建村者,极为讲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古建筑都布有暗沟,用来排泄家家户户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将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汇聚一处,顺沟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满足“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聚财心理。排水路径讲究宜暗藏,不宜显露;宜弯曲而去,不宜直泻而出,乃因“水为气之母,逆则聚而不散;水又属财,曲则留而不去也”。有的民居还在厅堂下设有陶制暗水管,放养乌龟在管内爬动,起着排污清沟作用,别出心裁。
如果说街是村的骨髓,水就是村的血脉。灵动的水赋予了村子水样的灵性。
培田村30幢明清时建的高堂华屋,20座古祠,5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村落。这便是“客家祖地”闽西山区连城一个古老的客家山村——培田。培田的客家古民居建筑与永定客家土楼风格迥异。如果说土楼是古堡,封闭而坚固,那么培田民居就是庄园,豪放而优雅。培田民居是继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之后发现的又一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瑰宝。
据载,吴姓先祖早于1344年迁至培田,在此开基,繁衍至今已历30世,时近700年。迄今,全村300余户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间被称为“吴家坊”。冠若山、笔架山、武夷山南脉三道绿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龙环抱,抵挡了寒流霜害、夏秋台风的侵袭。村外五个山头,又似五虎踞护,护佑着培田的一方安宁。一条官道擦村而过,通往长汀、连城,培田就是古时官道上的一个驿站。一条河源溪绕村而去,既供村边农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内生活所需。村落南边水口处,古梅、香枫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口,“保端避邪”。培田就坐落于这块如画的风水宝地。走进培田,便觉处处是画。这里有高高的灰褐色风火墙,飞檐翘角的威严门楼;或花鸟虫鱼或历史故事或工笔写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联壁画;深深庭院,幽幽小巷$哇哇稻田、如黛远山,遥远连绵……培田,不愧为人们称道的画里村庄,无处不是人与自然的河蟹画面。
村中心是一条千米长的古街,贯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铺,是培田的主要商业集市。相传,盛时街上商铺数十间,客枝、轿行、赌庄、布店等等无所不包。 曲折古街,巷道,互为连通,把错落的明清古建筑有机连为一体,“虽是人工,宛若天成”。 街道边有水圳相伴,穿街过巷,直通各户,是古时自来水工程。村中老人回忆,过去圳水清澈见底,村里人就靠屋旁流动的圳水作为生活用水,洗菜淘米。村中还有一口口水塘、古井,见于房前屋后。 数百年前的建村者,极为讲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古建筑都布有暗沟,用来排泄家家户户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将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汇聚一处,顺沟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满足“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聚财心理。排水路径讲究宜暗藏,不宜显露;宜弯曲而去,不宜直泻而出,乃因“水为气之母,逆则聚而不散;水又属财,曲则留而不去也”。有的民居还在厅堂下设有陶制暗水管,放养乌龟在管内爬动,起着排污清沟作用,别出心裁。 如果说街是村的骨髓,水就是村的血脉。灵动的水赋予了村子水样的灵性。建筑魅力漫步古街,衡公祠、久公祠、昌亭公祠……20座百年古祠,紧紧相连;建筑之精、数量之多堪称中国之最。客家人→向重视门庐之构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培田各祠门庐精巧华丽,富丽堂皇,匠心独运。其斗拱垒撑,立石柱雕梁,架飞檐翘角,悬金字牌匾,置红门画彩栋,楼雕窗脯墙屏,石柱刻植联,木壁绘漆画,石狮石鼓分踞两侧。衡公祠门庐斗拱上镶嵌彩漆画,历300余年而经久不褪,依然图案线条清晰,人物栩栩如生。久公祠是村中保存最完好、雕刻最精美的祖祠之一,门庐五重斗拱,有大唐遗风,极为少见。
培田村村中的明清时期深宅大院,一幢连着一幢,布局科学,紧密有序。它截然不同于以外御为特色的土楼和以内闭为特征的围屋。它没有围墙,没有炮眼,而到处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宇坪、照墙、鱼池、花圃,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休闲和养生的美丽庄园。 村内的建筑多为“九厅十八井”,规模宏大,最为典型的是“大夫第”、“衍庆堂”、“官厅”,占地都在6900平方米以上,厅高堂闹,雕梁画栋,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设施科学而完善,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大夫第”,取自《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所以又称继述堂。她是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九厅十八井式建筑,历时11年建成,占地6900平方米,距今有l60年历史。走进“大夫第”,穿厅过井,是一进又一进的院落,一个又一个的天井、厅堂。回廊曲径通幽、四通八达3花厅云墙饰以琉璃花格漏窗,旁边题诗作画、赋抒情对联E天井中,鱼池翔鱼,花圃飘香,诗情画意,如歌如梦。青砖封火墙高砌,各院落看似独立分隔,实又相互连接成一座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其坚实牢固,安逸舒适。嵌于墙内的窗户,用砖砌成“福”、“寿”、“喜”等各种繁体字形或各种图案,雅致美观,寓意美好…… “大夫第”的地板,采用“三合土”即沙子、黄泥、石灰掺入少量红糖、糯米夯实而成,看似石条地面,平整如新,坚硬如常,被法国建筑学者惊叹为“世界建筑科学的奇迹,中国古民居建筑的艺术精品”。
“衍庆堂”门前一对“门当户对”,蕴含男女和合、家业兴旺、万代兴隆之理念,喻示着客居异地的客家先民在聚族而居中对宗族自治的展望和追求。这与北京四合院门前设置相差无几,体现了对中原文化的传承。“官厅”前设月塘,与徽派建筑“四水归堂”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用意在于,一取水克火之意,二取“九厅十八井,井井水归塘”之缘,意即肥水不流外人田。 “双灼堂”也是一座九厅十八井式建筑,装饰精细、考究。厅堂的屏风、窗扇、梁头、雀替等部位精雕细刻,尤其堂前八块精美的窗扇,每扇浮雕一个字,合起来为“礼、义、廉、耻、孝、佛、忠、信”,毫不掩饰其四维八德、以德治村、以德持家的信条。 古民居布满雕刻、植联、匾额,集工艺、美术、雕刻、书法、文学等艺术于一体,十分壮观。每一幢古民居,都是艺术的结晶。每一幢古民居,都有着悠远的故事。
数百年来,客家人通过各种祖规祖训、风俗习惯、续修族谱、民俗活动、教育活动,长辈言传身教,晚辈耳濡目染,使宗族的认同心理由此不断得到强化。例如在福建连城客家聚居地培田村,家家的天井前都有一个供桌,上面端正地摆放着香炉,插着线香;厅堂正中高挂着祖先端庄肃穆的遗像。特别是到了春节、元宵节,祠堂里高悬祖像,摆满佳肴鲜果,合族聚祭,颂祖功德。不少宗族利用这个时机,召集全族男女老幼,请长辈讲祖德,宣读家训或族规等,以激励后辈忠以报国,孝以持家,睦邻族内,耀祖光宗。客家人还十分重视教育,崇文尚武,提倡文武兼修。如连城璧洲巍峨雄伟的文昌阁,系清康熙年间当地十位科举场中失意的秀才、童生各自捐资100两白银作为基金所建,成为以后历代培养人才的摇篮,原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少年时也曾在此读过书。又如璧洲林氏大宗祠,除了族人祭祀和议事外,平时就作为习武的场所,人们在此舞狮教拳学武艺。而明清时期连城培田村的书院、武馆之多(平均十户一所),更是堪称全国之最。该村还有二处特殊的建筑——容膝居与修竹楼,容膝居是专门对妇女进行道德、礼仪、文化、婚育教育的场所,修竹楼则是对妇女进行技艺传授与交流的场所。
官厅
村中间一座高堂大展为“九厅十八井”建筑——官厅,又称侍卫府。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构造的大型民居建筑。其厅、井布局科学合理,各厅各有功用,集政、住、居、教于一体。官厅四周青砖防火墙古朴厚重,门楼前两坪石狮鼓危坐,石桅杆挺立,月增清碧,五进厅堂层层耸叠。整个“官厅”形同城堡,开阔、通畅、舒适安逸。中国红军北上前的温坊、松毛岭战役中,“官厅”是朱、彭、林、罗指挥部。战斗结束,红九军团即由此出发,培田因而成为红军长征前夕的一个出发地。
继述堂
村东南角是一座比官厅更大的九厅十八井建筑——大夫第,又称继述堂。该建筑始建于1829年,历时11年建成,占地近7000平方米,距今有160多年历史。据培田吴氏族谱记载,这个建筑聚集了十余家的基业和十余山的树木,可算是工程浩大。继述堂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彩光、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筑。
容膝居
容膝居门口蜿蜒着一条清澈水渠的“容膝居”,是培田最小巧的民居,也是在清朝时培田村民办的一个“前卫”的女子学堂。清朝时的培田处于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为了让嫁出去的女儿和娶进来的媳妇能掌握必备的与大家族相称的各种知识,培田的先民便在此作她们的培训之处。容膝居其实是为男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女人而设的。
最有意思的是下厅的天井墙壁上的“可谈风月”四字,体现了培田人开明的思想与风度,表现了男女之事的坦诚与自然。就是这里培养出了优秀的培田女人,滋养了能干的男人,成为培田数不胜数的英才的造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