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柳坪乡吴氏及部分村落
柳坪乡吴氏共三支,千一公支、千二公支(隆三公)、泰肇公支。千一公后裔遍及柳坪乡各村,如柳坪村封火屋,长溪山村保障湾、大新屋、郭河屋、折河屋,龙河村宋家山、汤家湾,邱山村蚂蝗涧、白果树、瓦雀坝、棋子岭、杨家坦、罗湾,大坂村石壁河、下屋河、祠堂屋,蒲河村王窊、栗树嘴、董家桥、老屋湾,大地村上鸭河、下鸭河、下湾、三房屋、五房屋、岩屋、嘴上屋、大地埂、杨家窊、柳树沟、胡嘴、段家岭、平地嘴、叶家河等。其中最古的村落为封火屋、老保障、大新屋、新屋湾、下湾、三房屋、岩屋、五房屋。千二公支(隆三公)集中居住于长溪山村朱家坳。泰肇公后裔集居于大地村黑尖。
1.封火屋
封火屋,今大都称为“风古屋”,位于柳坪乡中部的柳坪村,在柳坪乡乡政府西北两公里处,现已发展为柳坪街,二柳公路穿街而过,封火屋祖堂即在公路西侧,背山面水,风景如画。
封火屋,仿江西民居而建。为砖木结构。中间以木架支撑,称为“列架”;四围青砖墙环绕,所有房屋均围在青砖墙之内;桁椽之间,亦砌有 一米 高的女儿墙相隔。若屋外发生火灾,火势无法内延,故得“封火屋”之名。
千一公迁松,始定居于花桥畈(今称新垦畈,在宿两公路与105国道分岔点北)。千一公生华兴公,华兴公生子五,宗一、宗二、宗三、宗四、宗五。前四子成人后,由花桥畈北迁至柳坪,并建封火屋。后这四大支人丁兴旺,又再由封火屋分支外迁至保障、大新、日新、邱山、蒲河、大地、后山、蒲东、南北冲等地。所以,封火屋实为吴氏千一公支重要发祥地之一。
风火屋建于何时无记载。但千一公迁松在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风火屋为千一公之子华兴公率子而建,按建屋时华兴公60岁计算,则建屋时间当在公元1430年前后,距今约580年。现封火屋旧有建筑只剩祖堂及祖堂门口的大门楼,其它部分均已改建,多为楼房代替。千一公、千二公、千三公三支联修宗谱告竣庆典,即在封火屋老祖堂举行。2010年,千一公支合族重建封火屋祖堂,现已竣工。
3.新保障
福一公本定居老保障,传至“时”字辈,有时烜公,字以德。以德公生子五,长子地盈公之次子利法,同叔父地俊、地藻、地博,自老保障迁出,至李家畈枫树坡地形“眠牛卧草堆”,建宅定居,人称“新保障”。当时建屋一栋,四水归堂,一进三重。解放后两边住房渐次重建,而祖堂因开磷矿亦于1997年被拆除。后磷矿停采,地基荒废, 2009年,宗人俊峰、炳耀、泽光、泽炉、焰美等首倡重建祖堂,合族响应,踊跃捐资,甥婿外孙慷慨相助,集资13万余,历时一年而新祖堂告竣。
新保障现已下衍至“义 ”字辈,总计近800人。
4、下湾
千一公四世孙福七公自封火屋迁出后,定居大地下湾。建房一栋,一进三重。福七公生子忠浩,得孙仕述、仕远。后长房仕述住老屋,二房仕远在老屋东边重建新屋,同样一进三重。从此下湾分东西两头,老屋称下湾西头,新屋称下湾东头。西头仕述公玄孙辈已27人,老屋难以容纳,遂纷纷外迁。东头仕远公玄孙辈三人,东晋、东曜、东普。东曜公生子六,长子思瑜生子之灿,之灿公生子五:天梅、天树、天桂、天槐、天标。昆仲五人分在五地建列架屋五栋:天梅在铜铃北冲建房,后称“北冲新屋”;天树在蒲河河北建房一栋,后称“蒲河花屋”;天桂在下湾西 三百米 处建房一栋,后称“三房屋”;天槐在下湾东 1公里 处建房一栋,后称“岩上屋”;天标在岩上屋下边 300米 处建房一栋,后称“五房屋”。五栋居宅格局一致,且同日同时动工建造,一时间轰动乡里。从“蒲河花屋”这一名称,即可知落成时房屋之华丽。从五房屋匾额“堂丽庭芬”看,五栋房屋落成在清乾隆年间,距今均已200余年。今北冲新屋已被拆除,天梅公后裔在该屋原址及周边另建楼房居住;蒲河花屋为邓氏所有,天树公后裔迁回下湾东头定居;三房屋基本格局仍然保存,住户亦为天桂公后裔;岩上屋曾遭火灾,现住户已不是天槐公后人,但居住者仍为福七公房下;五房屋保存最为完好,居住者也全为天标公后裔,下文将重点介绍。
现福七公后裔散居柳坪大地、二郎、隘口、汇口、孚玉等地,总计近5000人。今年清明节后,福七房宗人泽宏、伍兵倡议重建福七房祖堂,并自愿捐资共10万元作重建祖堂经费。合族宗人热烈响应,经反复商议,确定新建祖堂以下湾西头老祖堂为址;深 31米 ,宽 5.1米 ,一进三重,另建余屋作为账房、仓库、厨房;新祖堂为仿古建筑;为防止年久屋面漏雨,现浇坡形屋顶,贴琉璃瓦。总造价约计16万元。福七公下,每人集资20元。新祖堂已于 农历四月十九日 卯时奠基。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