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是人类至今尚未能完全解读的天体。卿罡村的祖先却在数百年前,就将村子按北斗七星的格局来建筑。一座门楼,就是一个星座。
一条青石板巷道,就像一条行星的轨道。走在深深的石板巷道里,你会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颗行星在宇宙的轨道中运行。站在巍峨的门楼前,能感觉到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村前的三座山冈,就是北斗七星的“天罡”星座。中国古代的高官称“卿”。人们把村名称为“卿罡”,真够让人解读、品味的了……
1:卿罡——北斗星座布局的古村
卿罡古村距连州市区约五公里。这里后有三面青山环抱,前临良田千顷,是一个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卿罡古村的村庄布局完全是按北斗星座来布局的。东、西、南、北四座门楼就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的位置。村子西面逶迤绵长的三座青青的山冈,就是北斗星座的“长柄”即“天罡”星。古代称做官者为“卿”。卿罡的先人们便将原来的村名“青冈”以谐音改为了“卿罡”。
卿罡村据说始建于宋末元初,但真正能找到文字记载的是在明代永乐年间(约公元1403-1409年)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卿罡村在清代还修筑了高达四米,厚足1.5米的城墙和四座雄伟的城楼。城墙上有铳眼和望台,卿罡村也就成了一座坚固的域堡。现在城墙虽已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当年的威势尚存。清代咸丰九年广东直隶州知州周振璘为门楼题写的“天枢”、“紫气”石匾仍镶嵌于高高的门楼之上,字字清晰,气势不凡。
龙泉喷珠如今犹在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们选择居所,首选的就是水源。龙泉井就是卿罡古村的水源。人们把水井摆放在村子的中心,也是北斗星座的“斗”中央。龙泉井水流很大,很远就能听到汩汩的流水声。龙泉井从井底到井面全部用青石板块砌成。三米见方的井口呈八角形状,井水深约二米,清澈晶莹,井底石隙间的水草、青苔、游鱼历历可见。水井的中央矗立着一根方形石柱,石柱露出井水面约80公分。石柱四周精雕细刻着龙鱼戏水和鲤鱼跳龙门的图案。柱顶是一条张口奋尾的龙鱼。据说,从前井水大时,泉水从柱顶的龙鱼嘴中喷出,有如飞珠溅玉,很是壮观。这也就是古代卿罡八景之一的“龙泉喷珠”了。在龙泉井旁还矗立着两块高约2米,宽0.8米的石碑,碑上记载着清代乾隆、同治年间两次修缮龙泉井的内容。在清代乾隆年间修井的那块碑记上,刻有一首题为《龙泉喷珠》的古诗,诗曰:“凿成方丈号龙泉,水喷如珠戏佛莲,不事探骁浮瀚海,何须剖蚌觅长川。层渊垒垒宜绳贯,叠浪重重倩蚁罕。幸遇明主怜井渫,从兹受福乐艺天。”诗中描写的大概就是当年龙泉井水喷如珠的情景了。
金马世第铸就辉煌
龙泉井的西南面,有一条青石板镶嵌成的“康庄”巷道。巷道口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砖瓦牌坊,牌坊的门额上镶嵌着一块青石匾。匾上用古体字刻着“仁寿坊”三个字,仁寿坊里居住的是唐姓家族。唐姓是卿罡的大家族,唐氏宗祠建得颇为宏伟壮观。祠堂的大门前有一对大青石狮子镇门。整个祠堂有二井三厅,天井两厢有回廊相通。前厅包括前檐、大门和中门。中门平时是不打开的,只有祭祀大典或来了高官、贵宾才能大开中门相迎。中厅是议事厅,厅的正面板上悬挂着一块“金马世第”的金匾。宗族里的所有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后厅为享殿、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享殿的神翕上供奉着唐元、唐静、唐炎以及后世诸世祖的牌位。祠堂的三大殿都采用抬梁式结构,加上两个大天井的采光,三座大厅宽敞而明亮。连接三个厅的走廊用木隔扇隔开。外面是走廊,里间就是厢房。木隔扇上雕刻着非常精致的花鸟图案,雕花全部镂空。使整个走廊与厢房既美丽又光线充足。
“金马世第”是宋仁宗赐给唐氏先祖的金匾,以表彰唐氏“公孙三进士”的辉煌。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唐氏的先祖唐元参加科举,高中进士,历任渝、韶、陕等四州知府,后累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唐元的儿子唐静,在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也高中进士,后来官至大理寺评事。过了20年,唐元的儿子唐炎又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一举进士及第,后来还官至大子赞善。唐氏家族公孙蝉联三进士,一时传为美谈。宋仁宗因此特赐唐氏家族的祖居地为“金马世第”。
“硕德遐龄”流芳千古
从龙泉井向东北方面,也就是北斗星座的天旋、天枢星方向,居住着黄氏家族。黄氏家族既是卿罡村的一大望族,也是卿罡村最早的居民,他们大约于南宋初年便来到卿罡开荒拓土建立家园了。黄氏族人居住的青石板古巷子里,也有一座称为“中桂坊”的牌坊。中桂坊的古建筑保存得比仁寿坊更完整。如果说仁寿坊给我们感觉的是宏伟辉煌,那中桂坊留给我们的印象则是耕读自娱,悠然自得。中桂坊所有的古民居基本上都是一种风格:青砖山墙飞檐,青瓦高瓴,雕梁画栋。还有一特点就是所有房屋都座北朝南,厅堂不从南面开门直入,而是把大门开侧面,厅堂前面是一个小天井,天井两旁是厢房。厢房用木隔扇隔开,隔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面的顶板是精美的缕空雕花图案,裙板则是线刻的实板,板面的内容都是些诗礼传家、勤劳节俭之类的文字。中间为腰板,腰板上雕刻的是如石榴、葡萄等吉祥果。黄氏先人们那种耕读自娱、盼望多子多福、平安吉祥的居住理念和文化氛围,全部表现在这屋子里的每一个构件上。厅堂的为抬梁式,前檐是两根粗大的木柱,柱下有石做的柱础,后檐的梁则全架在山墙上。厅堂的主要装饰全在那架神龛上。神龛全部由木雕图案组成。神龛分为五层,呈八字型向厅堂凸出,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图案。大多数第一层为龙凤呈祥,或双龙戏珠,第二层为瑞兽献寿,第三层为花鸟虫鱼等等。神衾由外向内层递收小,最后形成一个高80宽40厘米的神龛。神龛里面置放着历代祖先的牌位。神龛以下分别摆设的是香几桌、高桌、八仙桌。卿罡的民居建筑完全体现了中国古代建村先建庙,建房先建龛的传统文化理念。
在一间被烟火薰得黝黑的厅堂上,还有悬挂一块巨大的匾额。匾上“硕德遐龄”几个大字在黝黑中熠熠发亮。这块匾额也和唐氏的“金马世第”金匾一样为黄氏家族争得了一份荣耀。那是清朝乾隆年间,连州大旱,米价腾贵,民不聊生。卿罡黄氏族人黄圣铨,将自己年收入的三百六十余石粮食全部献赈济灾。黄圣铨这一义举大受人们感动,当时连州知州肖榕年特赐了这块匾额,以旌表黄圣铨的善举。
解读卿罡有如解读一部中华文化历史,那每一座门楼,每一处民居甚至每一个神龛都可以让人感觉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觉到传统文化的厚重无比。
一幢家庙,二条古街,三间祠堂,四座门楼……这些古老的建筑包容了丰阳古村的全部内涵。“庐水绕前溪,南唐元戎隐居地;凤山枕后尘,北宋御史旧故里。”读懂了吴氏宗祠里的这副对联,也就读懂了丰阳古村的人文和自然。据说丰阳本来叫凤阳,为避明太祖朱元彰故里的讳才改称为丰阳……走进丰阳,也就走近了历史,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和文化理念在建筑中的体现。能了解中国历史上氏族、宗室族居社会的风貌,能知道孔丘、关羽两个“老二”是如何坐在一个神坛上,还能知道千年以前的牛肉干是怎样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