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全省各地。吴祭的第十世孙吴荣玉从莆田迁居尤溪十九都吴岭头。第十五世孙吴玳七又从吴岭头迁居尤溪汤川。清康熙五十八年(1720年),第二十一世孙吴元炌从汤川迁居尤溪二十一都的南洋,后又转迁尤溪中仙的东华。
唐中和四年,入闽的还有吴宣。吴宣城原居四川后迁江西南丰,后因战乱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
唐代时,河南光州固始县大吴村一支吴氏迁居福建惠安县大吴乡,后吴佩肇移居沙县大墓里祠;明正德六年(1511年),吴文有从沙县七都迁居尤溪溪东、岭兜、吴龙口一带。
五代时,吴汉一族的后人、后唐恭议王的吴大郎兄弟3人及族人从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吴家湾迁居剑州史溪馆。吴大朗的儿子吴十二郎有3子,其中第三子吴八郎迁居三明三元(死后葬三元里,土名馆前后大窠头)。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赵匡胤起兵灭周建立宋朝。原居三明三元的吴八郎之子吴念一为宋银青光禄大夫。吴念一告老后,迁居沙屯(现梅列区列西)龙谷遂家(现列西龙岗片);为列西吴氏开发始祖。据《列西吴氏族谱》的“疆域图记”载:“梅列水西距沙城五十里许,一水如带;上接诸邑以流之派,下通十闽首府之潮。基布星罗约千余户,平来龙远自汀归发迹,近从紫云台振起太祖奔腾数十里,逶迤起伏百垓岭顿起星辰;棘咽过脉分为两枝:一枝由纱帽峰自北南转身西兑,穿田涌起大阜王字人首卸下平,基座震颜祖,是为封侯、富华、仁义三坊之基。一枝由凉伞峰自南趋北转身乾亥,席卷铺舒展阳盂入首平,中取突巽已定向,是为龙谷坊之基。”至明代,吴念一的第十二世孙吴福禄有2个儿子:长子吴振宗迁居丕基仁义坊(现列西五四片),次子吴绍兴迁居延平。列西五四片的吴振宗一支后又分天、地两房分支。
五代十国时,延陵吴氏的吴宝从江西的南丰金斗窝迁居福建邵武。他共有5个儿子,其长、次子俱迁居宁化。据宁化安远《延陵吴氏族谱》载:吴宝的祖父吴宣城是四川阆州巫锡人,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随其父、四川节度使吴简举家迁居豫章。吴宣城有3个儿子:长子吴纶(吴宝的父亲)迁居江西南丰嘉禾驿李家庄,后又转迁祝家山里金斗窝。吴纶有10个儿子,其中第七子吴兴迁居建宁石塘。吴宣城的次子吴经原居江西抚州临川;他的裔孙吴念七郎为二房入宁化始祖。吴宣城第三子吴绍原居江西南丰嘉禾驿,后迁居祝家山金斗窝。北宋时,吴宝的裔孙吴开甲迁居宁化安远,吴开申移居清流石矶(其后裔于宋建炎年间迁居宁化横锁),吴开由移居归化(明溪)肠公岭(鳌坑、枫溪大洋塘、三溪、角岭)。据该谱载,其后又有第九十世吴义荣迁徙永安安砂、吴忠(火刀)迁徙建宁夏坊,第九一世吴礼云、吴礼明迁徙建宁,第九十三世吴应逊迁徙建宁里心,第九十四世吴登捷迁徙永安安砂、吴登梁迁徙泰宁等。
据明溪盖洋《吴氏房谱》载:吴宝的第九世孙吴文忠的后裔播迁将乐、沙县、尤溪等地;宋时,其第十三世孙吴福一宋时迁居明溪盖洋吴地。吴福一的裔孙吴显贵迁居永安。
后梁年间(907-932年),唐道州刺史吴宥(字承顺)自江西南丰转迁至宁化石壁,为闽粤吴氏始祖之一。
五代十国时,渤海吴氏后裔吴八十一郎(讳均),后梁乾化年间(911-915年)进士,光禄大夫,为避乱入闽。其6子中,除长子留居苏州梅里外,其余5子均迁徙延平(今南平)铁石;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年)转徙黄连镇(今宁化),次子吴伯琏居吴陂头,其余分居石壁、官坑、竹完等地。(见宁化(吴陂)《渤海吴氏族谱》)。福建南平桨峡村吴氏迁居沙县高砂端溪、樟墩玉口等村。
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4年),吴宣城长子吴纶派下的裔孙吴珙堪从江西的石城柏中里杨地(称上杨地)迁居宁化太平乡(亦名杨地,也称下杨地)。(见宁化济村(杨地)《延陵郡吴氏族谱》)
北宋庆元三年(1197年),吴宣城第三子吴绍的曾孙吴靖郎从江西南城迁居宁化塔下街。(见宁化中沙(何屋)《吴氏族谱》)
宋代,吴阎从将乐迁居明溪温庄;将乐涿边村的吴丰传裔孙吴祖儒迁居明溪夏阳地美溪边。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郑公清流铁石矶迁居宁化新村里横锁。(见宁化横锁《延陵吴氏族谱》)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尤溪县水南吴乾一迁居蓬莱口(今大田卓坑里)。(大田《吴氏族谱》)
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吴庆率家从建宁东乡开山保石航迁居泰宁城西叶家窠。吴庆为泰宁吴氏始迁祖。
南宋开禧二年(1200年),吴景泰从闽清梧村洋迁居尤溪十九都苍霞埕。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吴景泰的后裔吴进居和弟吴进玉从苍霞埕迁居中仙山美村;后吴进居迁居汤川十九都吴岭头。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吴宣义的从上门亭迁居华阳文华。吴进玉有三子:长子吴清富,次子吴清贵,第三子吴清友。长子吴清富为山美吴氏开基始祖,次子吴清贵迁居尤溪十七都,第三子吴清友迁居中仙华阳村文华。尤溪中仙吴姓多为吴进玉的后裔,已有2700多人,主要分居在下洋、文华、高山寨、下村坂、塘下、下歧、上沶洋、洋头坪等地,并播迁至文井村、邻下村的江下自然村、苏峰村的后山洋自然村、吉安村的友溪自然村、竹峰村林坑自然村、双溪村、华仙村后坪自然村。清末,华阳文华吴氏第十七世孙吴喜仁从文华移居沙县候官村巢土堡村。民国19年(1930年),第十九世孙吴志红从文华下歧迁居大田县桃源乡前林村。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尤溪县衙边街一支吴氏迁居尤溪管前的南段。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年),吴万公从尤溪管前南段迁居管前鸭墓村,为鸭墓吴姓始祖。吴万公的第七世孙吴仙富迁居沙县南阳北坑口;吴万公的又一后般迁居大田县奇韬乡牛栏头。
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吴坤山从大田梅山乡雄峰村石坑迁居尤溪管前南华南段。
南宋时,江西省牛角村一支吴氏迁居沙县郑湖的郑湖村、庆洋村。
元末,原居福建南平王台的一支吴姓经将乐、泰宁迁入建宁城隍坊;建宁的另一支吴姓则是在明洪武中叶从江西南丰迁至建宁南门。两支吴姓后裔从城关、南门播迁本县上里、贤河等地。
南宋末,吴实深由江西省江右金斗窠迁居福建永安二十八都西洋坑中舍;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吴实深的第十四世孙吴智旺(改名吴圣旺)从永安迁居尤溪九都后孟,暂住罗姓丹溪家。因罗丹溪无子,又爱其才能,便帮吴智旺娶妻陈氏,后生四子。长子、三子、四子出继罗姓无传,唯次子志珊为吴姓。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后,南洋村吴姓吴圣旺的后裔陆续迁徙至尤溪的梅仙、经通、汶潭、城关、团结以及县外的福州、马尾、南平、顺昌、沙县等地。
元末明初(1353-1378年),原居清流县沙芜乡铁石灌尾村的吴衍二的长子吴天秦、次子天泰分别迁到永安梦溪(今罗坊乡)的左拔、吴坊村定居。罗坊吴姓第五世吴绍三后裔迁居永安小陶石丰、月山,吴绍四移居永安罗坊掩桑村。永安吴坊吴氏开基祖天泰之子吴子忠移居永安安砂,吴子信的后裔播迁永安小陶的梨坪(坚村)、上吉、苏地,永安洪田镇的丰头坂、大窠、井垄、湍石、上石村和永安燕西街道的大炼村。(永安罗坊《吴氏族谱》)
约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吴万三迁居沙县的南阳木科村。
明代,吴士庸从候官迁居尤溪城东。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大田县牙坑一支吴氏迁徙至尤溪,清乾隆元年(1736年)迁居尤溪洋尾象山村叶坑。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吴绳马携吴明潜、吴明火、吴明莆、吴明瑾四兄弟从永春云路迁居尤溪台溪洋尾定居,为洋尾吴姓开基始祖。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德化县一支吴氏迁居尤溪坂面下坂。
清末,吴尚造从浙江庆元迁徒至尤溪六都洪坑室尾坑自然村。尤溪西城镇吴姓有537人,主要分布在新村 、玉池等村。
三、迁移
五代十国时,后唐恭议王的吴大郎兄弟3人入闽后,其弟吴二郎迁居福州府候官县,吴十一郎迁居延平府吉溪里。吴大朗的长子吴四郎迁居江州,次子吴六郎迁居松溪。
北宋初,宁化吴宥的长子坎一郎迁衍漳州、龙岩等地。次子坤二郎迁居永定;坤二郎生三子,衍永定、宁化、龙岩大池、小池、江苏丹徙县、广东增城、南雄、龙川、大埔程乡、兴宁、丰顺、梅县、平远、五华、河源、嘉应州、深圳、九龙、香港、台湾等地。第四子巽四郎原留居宁化,后迁徙江西转徙江苏,其后裔播迁广东、江苏、福建、香港、台湾、各地。
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尤溪中仙的文井村吴氏的吴景泰第八世孙吴新宗携四子迁居仙游西乡潭边。绍定六年,吴进旺移居古田水口;吴进起移居仙游县吴尾。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吴清友之孙吴宣仁从中仙华阳村文华迁居莆田。
明初,尤溪汤川溪滨大坪的吴应隆移居南平高渺杉洋村;吴敏(字威仁)迁居闽清大湖后。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尤溪汤川溪滨大坪一支吴氏迁居闽清云际。
明崇祯十二年(1642年),尤溪汤川溪滨大坪的吴必钧、吴必政迁居侯官。
明代,三明梅列列西的吴福禄的次子吴绍兴迁居延平。
清康熙元年(1662年),尤溪汤川溪滨大坪的吴元翼迁居永泰盘后尚洋。
清代,尤溪中仙的华阳文华吴氏第十三世孙吴增贵迁移浙江省处知府云和县;民国时期,第十八世孙吴信有迁居顺昌,吴信祥迁居邵武,吴信从迁居顺昌县大干罗坊,吴信古移居吉安友溪。
第二节分布
吴姓为三明市的第五大姓,共有人口12118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52%;主要集中大田、尤溪、宁化三县。三县共有吴姓人口56922人,占全市吴姓总人口的46.97%;其中,又以大田县吴姓人口最多,有20109人,占全市吴姓人口的16.59%。其它依次为:尤溪县19940人,宁化县16873人,永安市14623人,沙县11889人,三明市区9730人,将乐县7328人,泰宁县5574人,明溪县5452人,建宁县5072人,清流县4590人。
一、三明市区
三明市区有吴姓人口9730人,占三明市区总人口的4.52%。其中,三元区有吴姓人口4572人,分布于城关街道688人,白沙街道1106人,富兴堡街道689人,荆西街道253人,岩前镇610人,莘口镇326人,中村乡373人,城东乡527人;梅列区有吴姓人口5158人,分布于列东街道2170人,列西街道1623人,徐碧街道684人,陈大镇506人,洋溪乡175人。
二、明溪县
明溪县有吴姓人口545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72%;其主要分布在枫溪大洋塘、鳌坑、三溪、角岭、盖洋吴地、夏阳地美、温庄等地。具体分布为:城关(含雪峰镇)1143人,瀚仙镇197人,胡坊镇256人,沙溪乡366人,夏阳乡1416人,盖洋镇1054人,夏坊乡439人,枫溪乡288人。
三、永安市
永安吴姓人口有14623人,位列全市姓氏人口第五,占全市总人口的4.57%。其主要分布在罗坊乡的吴坊、左拔、罗坊村,安砂镇的小江坊、茶仔林、石碧村,曹远镇的吴家坊村,大湖镇的坡下、冲一村,西洋镇的下螺、桂溪、福庄村,洪田镇的上石、湍石、大窠、大坑村,燕西街道的大炼村,小陶镇的上吉、员岭、松山、苏地、石峰村,贡川镇的集凤村。
四、清流县
清流县有吴姓人口459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11%;具体分布为:龙津镇854人,嵩溪镇397人,嵩口镇506人,林畲乡73人,灵地镇32人,沙芜乡437人,田源乡156人,温郊乡179人,余朋乡161人,里田乡108人,李家乡41人,赖坊乡164人,邓家乡22人,长校镇245人,东华乡1215人。
五、宁化县
宁化县有吴姓人口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