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吴”
马崧良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songliang
考 “吴” (上)
本文考证“吴”字,从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吴国剑戈文、秦国石鼓文、楚国简帛文、东汉说文中的吴字,考证到汉语方言语区之吴。考“吴”的范围,包括族名吴、国名吴、地名吴,不含姓氏名。
1、 殷商甲骨文“吴”。
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编写的《甲骨文精粹释译》中,汇总的含“吴”字的甲骨,共9版11个字。上版右起第3行为“贞呼吴取(目)任伐氐”。意思是:贞命吴族首领取(目)地讨伐氐。由于左侧内容为武丁卜卦妇好产子顺否。而其余卜辞相仿,可判定这批甲骨在武丁代,与差遣吴族首领征伐有关。吴字的写法见下两例。
好像有点像鱼椎骨。
还有一例的“吴”字口中加了一横。这一卦意思是:贞命吴族首领率氐人勤劳王事。
这是《殷墟书契前编》第4卷第29页第4片 所载“吴”字。这个“吴”下部为奔跑的人,上部为大言的口。应是此字的象形,象一个一面追赶野兽,一面大声吆喝的猎人。这个部落就是狩猎为生的人,也是能征善战的部落。
出土甲骨文按字形统计,共两千多字,己能识读的一千多字。上列1一8选自于省吾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詁林》,下标数字为原编序号。这些都属归入未识之字类的“类吴字”,古人造象形字,以“人”形造字是最基本的出发点,这里面恐怕还有“吴”字。
最后一字是金文“吴”字,出自《吴鼎》、《吴盉》。
商代甲骨文在近、现代的遗孑,有现存云南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下图像是“吴”的变形体。两者相隔三千年!图下所注的字均对应图的释义。
从甲骨文“吴”的诞生考,吴部族是个狩猎善战的部落,在殷商最强大的武丁朝,曾在中央任职,经常受遣征伐、勤劳王事。
2、 西周鈡鼎文“吴”。
己发表和著录的西周青铜器中,有“吴”字的共21种36件。
其中西周早期的6种7件,有吴盘(集成10066)、吴盉(集成09407)、吴鼎(2件,集成01814、02250),吴卣(集成05025)、师酉盘(穆王时器)、吴父壶(集成09587)等。
西周中期的7种8件,有班簋(集成04341)、静簋(集成04273)、同簋(盖体1套2铭,集成04270、04271)、吴方彝盖(集成09898)、伯頵父鼎(集成02649)、伯頵父簋(集成04027)、颟簋(集成04195)等。
西周晚期的8种21件,有卌二年逨鼎(2件,盛世吉金67页)、卌三年逨鼎(10件,盛世吉金66页)、《逨盘》(盛世吉金67页)、吴虎鼎(《考古与文物》1983.3P70)、大簋(2件,集成04298.04299)、吴豕父簋(3件,集成03980-03982)、[害夫]叔簠(集成04552)、吴姬匜(集成10186)等。
按西周金文之“吴”的内容,可分吴大庙、吴大父、吴林三大类。
第一类:吴大庙。以穆王时的《师酉盘》为例。西周初建时,原本游猎、游牧部落的父传子,兄传弟,弟传长孙的祖制旧俗仍在。武王立国,立下了祭租同祭三代五祖的规矩,父亲文王,祖父王季,大伯和二伯仲雍分列王季左右,太祖父古公亶父追封为太王。都同列于大庙中享祭。武王过辈后,历代大庙都祭祀四代六祖。后王则设另庙祭祀。
吴大庙在出土文献中的出现,见证了史载泰伯、仲雍曾让位于季的记载是实。
西周前期穆王时的青铜器《师酉盘》,铭有:“隹王元年正月王才吴各大庙”。此证穆王在登基的元年正月去吴大庙祭祀。吴大庙就是祭祀吴大伯等的祖庙。
这是《师酉盘》铭文中的吴字
第二类,吴大父。西周中期懿王时的《同簋》中,出现了“左右吴大父”之铭。西周经一百多年传承,历经文、武、成、康、昭、穆六代王,都任用吴大父们为近臣,左右吴大父还可能世袭,吴大父的职责,战时是带兵勤王、征伐,平时为王室管理狩猎场的山林、负责供应祭祖时的牲畜。
一
《同簋》铭文:“隹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在宗周艾白右,同立中庭,北卿,王命同左右吴大父,司易林吴牧,”是说周王要左右吴大父继承祖业,管好山林。这说明泰伯一族很可能沒有奔吴,而在周原为王室效劳,或者只有一小部分人南下,泰伯本人并没有去江南。而泰伯、仲雍的直系子孙世袭为官。
这是《同簋》铭文中的吴字。
第三类:吴林。2003年1月,陕西宝鸡眉县出土27件青铜器,尤以《逨盘》的长达372字的超长铭文惊动世界。铭文详细纪录吴族8代忠实效劳西周12代王的谱系,记载各代征战功绩,治理吴林维持祭祖大业的功绩,直到西戌入侵,吴逨匆忙挖坑窖藏祖器,随幽王逃难流亡,“吴”随西周的灭亡而消声匿迹。
《逨盘》(中),《逨鼎》(右)。
《卌二年逨鼎》铭载“司工散右吴逨,”《卌三年逨鼎》铭载“司马寿右吴逨,”其中“吴”应为官职,逨为名。司工散和司马寿为周王御前的仪礼官员。
《逨盘》铭文局部
这是《逨盘》铭文中的“吴林”两字。吴林应是后世帝王训练狩猎、射箭武功,养殖祭祀牲畜野兽的特殊山林,秦石鼓吴人写的也应是这类‘吴林’。清代也有这种‘吴林’,只是名称变了。
西周最早的《吴鼎》、《吴盉》上的“吴”字,画成图腾状,像个演杂技的艺人。
根据西周金文所有“吴”字的考证,历代周王始终对大伯一族恩宠有加,世袭为吴林总管,时常委以重任,授之征伐大权。吴族是周王朝的宠族,並未弃之海滨。
3、 吴国剑戈文“吴”。
“泰伯奔吴”见诸史载。孔丘的《春秋》,司马迁的《史记》,都言之凿凿。东汉的《吴越春秋》,盛唐的《史记.正义》更把泰伯三让,梅村建吴,演义得有声有色,但找不到地下文献、文物佐证。
据史载泰伯立吴近七百年,相传二十五主。何曾见过“吴”字出土?
按我收集,仅在最后两王,阖闾、夫差的青銅兵器、礼器见到“吴王”字样。据统计,出土和传世的两王青銅器共27件,其中称吴王的9件,仅佔32%,其余还是标“攻敔王”。以致郭沫若先生早就说过:“金文…吴越之吴则作攻䲣、攻吴若攻敔”。(见《大系》P246)
《阖闾鑑》。1955年5月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现今安徽省博物馆。銘51字。这可能是“吴国”所标最早的“吴”字。
《夫差鑑》。清同治年山西代州蒙王村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銘13字。
《季子子逞剑》。孙承泽旧藏。銘:吴季子之子逞之元用剑。逞是阖闾的堂兄弟。心
《吴王夫差剑》中的吴字。
阖闾、夫差之前的王,沒有一位自称“吴王”,他们的自铭青銅器上,都自称䱷王。据考古出土记载; 最早称王的是在者减的父亲,寿梦的爷爷,这有青铜器《者减钟》为凭。不称“吴王”称“䱷王”,经寿梦、诸樊、余祭、余昧直到僚,有七代王近两百年自称个䱷王。王储季札也自称?王之弟,寿梦的弟弟自称工?大叔。下面是各代王的自称国名原字。
《诸樊剑》銘 工鱼大叔盘 銘 《余昧矛》铭 《者减钟》铭 《诸樊弟子剑》銘
者减一族所建的䲣国,可能与中原的“吴”并无关系。也可能是中原吴族中的一支。“䲣”字早己是江南原有地名,下图是甲骨文“䲣”字的来历。
这片甲文摘自郭沫若《卜辞通篡》第6卷第50页第3片,商王文丁要去江南巡视,占卜问吉,卦曰“过江于䲣”,过长江到䲣地。
这个“?”字在楚简中还常被提起。秦汉才灭,东汉许慎写《说文》时,这“?”字己失传了。
“鱼”与“吴”,现代汉语不同音,但春秋吴越语言可能同音。当今的无锡土话仍鱼、吴不分,六十岁开外的苏州人也鱼、吴不分;当代苏州人读“吴江”仍读“鱼刚”,都该是古吴音的遗存。
我说泰伯族的一支有可能到达?地,是因为在江南土墩墓发掘中,曾不断发现中原先周文化因素-连裆鬲的存在。其数量不多,常不实用,但置放位置特别,而且一墓一鬲,具有象征意义。这证明确有一支先周文化南下,而且成为䱷国的核心力量。
春秋吴国国名的考证表明:江南早有?地,公元前700年到500年间的七代王自称?王。在这之前还不可能称王立国,之后大多称“攻敔”,偶而称“吴”。
因此称“吴文化”,不如称“?文化”,“魚文化”。
考“吴”(中)
4、 秦国石鼓文吴。
秦十枚石鼓,是我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初唐发现于陕西宝鸡陈倉之野,曾轰动一时。杜甫、韩愈都有诗作。现存最早的墨拓本是宋朝拓本。
北宋末年靖康之耻,金兵攻破汴京,石鼓掳往北京,涂金被挖,抛弃荒野。却逃过了金下令毁灭全部宋之古物的劫难,元初重被找回。存放京城国子监而无人护持。石鼓不断脱落、剝阞。十面石鼓,唐人录本存字497字;宋淳化本余450字;至元中存386字,今仅存280余字。
其中与“吴”有关的“吴人”鼓石高2.1尺,围6.3尺,文9行,行8字。应右72字,现余39字。石质为花岗岩,色青黑,质地坚硬,但己石皮皱起,叩之虚空,脱落立见。
这是秦国石鼓文第十鼓《吴人》篇中的“吴”字。
石鼓何时所刻,所刻何意,历来争议不定。裘錫圭先生認爲,“從字體上看,石鼓文似乎不會早於春秋晚期,也不會晚於戰國早期,大體上可以看作春秋戰國間的秦文字”。现大都取秦说,是秦始皇之前的先秦所刻之石。先秦说又分多种:
其中一说是:“吴人”即“吴国人”,是公元前506年,吴人伐楚的第二年(即秦哀公三十二年)秦师救楚胜吴后之刻石。吴人伐楚就是吴王阖闾、伍子胥们入楚都郢,鞭楚王尸,奸楚王母那次,这楚王母却是秦囯公主,引起了秦国的愤慨。秦囯出兵助楚,战胜吴军,把阖闾赶回了老家,班师回秦就刻了十面大石鼓记功,古鼓文是长篇征战叙事史诗。
另一个更广泛的释说,古鼓文是模仿诗经的田猎诗作,而《吴人》篇描写了管山泽的吴人爱山泽,恭敬职守,足迹遍山野。他要准备牡牛去献祭,林中麀鹿成群,等候秦王和百官前来狩猎、品尝。在我的精心管理下,这里啊,应有尽有,…。石鼓詩中的主要人物為秦景公與周太子泄心,游獵事在秦景公四年(公元前573年),因为第二年泄心即周天子位,就是後來的周靈王,因此作詩、刻石以为纪念。
《吳人》篇的殘泐較多,觀其大意为:
吳人慎亟,朝夕敬□。載西載北,勿召勿代。□而出□,□獻用□。□□□□,□□大祝。□曾受庸,□設寓篷。中囿孔□,□鹿□□。 吾其□□,□□申申,大□□□,□□□□。求又□□□□□□□是。
“吳人(憐-慎)亟。”“憐”可讀為“慎”,兩“載”字作虛詞,意思是“暫”,與前“乍邍乍□”之“乍”意思相同 。 “勿竈(召)勿代”,竈讀為召,代訓為替。句謂:因吳人極爲謹慎敬業,到處奔忙,忽而在西,又忽而在北,所以秦君示意任他去忙,不召其來朝見,也不廢替其職。“□曾受其(庸),□□ (設)寓逢(篷)。”句意大概是吳人在野外爲秦君設立臨時寄寓的帳篷,即軍旅之帳舍,因此秦君增授其功庸,可能委派大祝前去吳人之處,有所賞賜。
近代还有人考证补齐了《吴人》全文,下面是我三年前临摹的小篆、魏碑《吴人》全文。
《诗经》编成于春秋,其中《风》有十五国风计150篇,周齐秦郑陈,但没有吴风,越风。秦石鼓诗文便是秦风,吴风,越风也该有,只是沒有流传。没有流传的原因,-是战争,二是秦火,三是语言不通。东汉的《吴越春秋》曾用汉浯记音记录了两首吴风,用现今的侗台语才能释解,这是证据(见《吴语之二》下附其一)。
滥兮锓草滥予昌尊泽予昌州州谌州焉乎秦胥胥缦予昭澶秦谕渗堤随河湖
这是一首2500年前吴地民歌,用汉字记吴越语的音译,比汉字记梵音佛经早-千年。这是吴地语音保存最久的古董。意译为何内容?吴越人种是百越民族最北分支,良渚后代。因中原汉民不断南侵,部分越族留下与汉同化溶合,部份节节南撤,躲避至深山老林生存。经二千多年汉人追逼,越人南撤,残存越人形成了西南及东南亚一带壮,侗,台,黎,泰等民族。有学者试用泰文书面拼法,译读出了词义:
滥兮锓草滥 夜晚哎欢欣, 陶醉遇见相会夜晚
予 昌 尊泽予昌州 我俩我很会 害羞难为情我很会摇船
州谌州焉乎秦胥胥 摇船渡越 摇船久久啊 愉快满意
缦予昭澶秦谕 污秽 我呀 王子,君阁下高兴的知晓
渗 堤 随 河湖 隐藏 心 始终不渝 思慕哇
这应该是良渚人创造的独立语言的孑遗。
5、 楚国简帛文吴。
随着楚简的大量出土,涉吴史事大量湧现,令人应接不叚。还在夏商周之前,又冒出了个吴。使中国最早的远古朝代“夏商周”变成了“吴夏商周”。当然此吴不是春秋吴。这“吴”,是最远古的吴国。
上博楚简“吴”字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文《容成氏》中有个名字“有吴迵”,这三字的前言后语为:“禽兽朝,鱼鳖献,有吴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安终。昔尧处于丹府与藋陵之了间,…”是说尧之前,有吴部落的迵,也是先被前王举为辅佐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而后再授以帝位而王天下的。
“有吴迵” 上博楚简《容成氏》,尧前面的古吴国帝王。
在《容成氏》篇另一处还有:“以让于有吴迵,有吴迵曰:德速衰…”。这个“有吴迵”是不见于古书记载的曾统治天下的有吴部落酋长。
在《子羔》篇中有:孔子曰“有吴氏之乐正瞽瞍之子也。”.说明在舜的父亲时代,有吴部落早己存在。舜父是有吴国的乐正。否定了以往“有虞是舜的后代”的说法。
根据《容成氏》的记载,舜以前的帝王是迵、尧、舜,三人都属于“吴”代,吴得名于有吴氏。这是个大的部落联盟,有许多部落联合组成,尧是陶唐氏部落,迵是有吴氏部落,舜可能是平民庻人,属有吴氏的一支,所以舜为帝后也能代表有吴氏。
舜被禹赶下台后有吴氏去向哪里?古史传说是到湖南,但没有出土依据。出土依据是在江苏兴化南荡遗址找到的,这里有尧、舜时代的标志物-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的陶器出现。湖荡遗址面积2万平米,文化层0.1米,呈小片挪移式分布,C14测定为公元前1907士63年,略晚于豫东地区的王油坊类型晚期。陶唐氏、夏后氏属华夏集团,有吴氏属东夷集团,迵、尧、舜、禹的更替是部族之间相互争夺中原霸主的结果。舜失天下后,悄悄逃到东海滨,《孟子.尽心上》曰:“舜视弃天下犹弃蹤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苏北的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成为宁镇地区点将台文化的源,陶器类型学上可以找到证据,因此有学者提出:“有吴亦即其后的勾吴之滥觞。”
吴应该是吴夏商周四代古史系统的第一个朝代。舜被禹逐,后来流亡苏北海滨,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有可能是宁镇地区点将台文化的源。
6、 楚简“吴命”。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七册,有一篇《吴命》,是直接记载吴国史事的春秋佚文。
《吴命》篇全篇存簡9支,均是殘簡,文句殘損較嚴重,全篇约三百八十二字,其中十二字缺,因断简、另外还有若干缺字。“吴命”为原有篇题,书于第三简简背。
全篇记述吴王夫差率军救陈抗楚,吴王批驳荆楚污蔑吴先王,彰扬列祖伟业,表明陈国与吴国是姑伯至亲,一面派州来季子外交斡旋,一面下战书邀战,以强硬态度与楚交涉周旋,终使陈国免于兵灾。
简文内容主要有:
1. 泰伯是先周古公亶父的庶出之子。
荆楚指称泰伯是古公亶父的“孽子”,即庶出之子。内容見於簡4。“荆为不道,谓余曰:汝,周之孽子”。简文中的“孽子”两字见下图。这是说:泰伯是“大阿哥”而不是“王太子”,无继承权,便不存在谦让至德。孔子、司马迁给泰伯的光环就熄灭了。
我在《吴论》中曾据断代工程结论和周原、岐山、扶风、武功等地的考古实物,判断先周文化是非农业文明的渔猎文化,到古公亶父一代之后才与姜戎族通婚,改猎为农,东进谋划夺商天下,而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不愿务农,率族继续南下狩猎为生。现在据简文分析,三子季历可能为正娶的、属商贵族的姜戎妻子生的长子。如此说成立,传统史学中泰伯至德三让的说法就落空了。
2.、周天子称吴王为吴伯父。
简6“有周子孙,惟余一人所体”,“宁心忧,亦惟周伯父”。这是周天子讲的。简文还在简9提到了“ 我先君蓋(闔)閭 ”,在简8提到了先王諸樊。而不提叔祖父吴王余祭、余味。
简文提父王阖閭、祖父王诸樊,不提叔祖父吴王余祭、余味,堂叔吴王僚。证实阖闾、夫差自认自已才是正传正统。也证明了有关古籍记载无误。
3、 陈国与吴国是姑伯至亲,楚国不得无礼。
简8载:“先王(?)(?)大 之邑 ”。可读作“先王故姊大姬”,这是以周武王所封吴之先公周章与周武王长女大姬是平辈,叔伯姊弟关系。这一节的意思是说陈国与吴是姑伯至亲,所以吴国才举兵拒楚助陈。这是夫差举兵伐楚的理由。
这段六百年前的本家史事,夫差记得一清二楚,说明吴国有自己史官记载的史书,只是我们没找到,或者被越、楚的两番扫荡灭光了。
泰伯是“周之孽子”还有一件西周早期青铜器《作册益卣》的铭文(见下图)可资旁证。
铭文大意为:我作册益专门制作这父辛尊,以求祖上庇护。望我家族子子孙孙都要遵从。我的长子不禄不幸早亡,又无子嗣。次子子引己有了孙子。但子引却不敢铸作祭器来祀祖,唯恐上天的祖宗责怪不尊“庶子不祭”的祖规。因此由我来作器,希望祖妣:常念家族,不使我鳏寡,求降大福于子孙。
《礼记》曰:“庶子不祭祖”,“庶子不祭殇与无后者”。祭祖是长子长孙、族长的专利。旧时大家族也有长房主祭,小房不独祭祖,过年时去长房家或祠堂由长房族长共祭的风俗。
这可能也是吴王坟挖不到列鼎列鬲陪葬的主因。泰伯一房是庶子,无权祭祖,也就不需祭祖列鼎。吴王倒是用列钟陪葬多,先是用铜,后来用青瓷。却极少见青瓷鼎进吳王坟。
本节主要参考书目:“《上博七.吴命》校读”,2008年12月30日发表在复旦简帛网
《周代“庶子不祭”新证》 《中国历史文物》09年3期
考“吴”(下)
7、 东汉《说文觧字》的吴。
许慎巨著《说文解字》,关于“吴”字的解释为,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口”。这是对“吴”字最权威的解释。
“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口”
但许公仿写的古文“吴”字却很不像。许慎没见过甲骨文,不能怪他。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六国古文己消迹二百年,古文不再流传。西周钟鼎文也不可能似现今大量出土,铭文拓片随手可得。因此许公仿写不成古“吴”字。
现代人己经能够大量看到的真实的古吴字,但一些食古藉不化的史学家,追求新潮的艺术家们却对原生态的众多“吴”字视而不见,抛而不顾,喜欢新造。却常常陷入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的泥潭。这个“吴”字便是正在热播的CCTV10《科学与探索》栏目《说吴》中新创的“吴”字。
上口下夨,中间一道杠算什么?
许慎对“吴”的考证只能如此。而今人拥有出土文献提供的大量信息资料,应该有新的考证。而不少今人却墨守陈见,固守旧识,实属可悲。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说文解字》 [宋]徐铉校定 中华书局06.12版
《另一种古史》 [美]杨晓能著 三联书社08.10版
8、 方言语区的吴。
汉语有方言。在古代并未划分语区,两汉之交的扬雄写了本《方言》,把天下分十二个区,其中江浙一带称“吴扬越”区。西晋郭璞作《方言志》,其中的“江东语”势力范围为江苏1、浙江及安徽、江西、福建的一部分。晋室南迁后北人大规模入迁,范围逐渐收缩。清末民初,章太炎最早给现代汉语分区,他分作九区,苏南、浙江算一区。赵元任是最早提出“吴语区”的语言学家。吴语的代表点,历来以苏州话为代表,胡裕树的《现代汉语》把上海话活作吴语代表,引起不小争议。吴语的区划见图:
近、现代的吴语,是不是春秋吴国的吴语?肯定不是!吴语与越语相通,同楚语不通。要不楚王子听越女歌,还要人翻译!用汉字记音整理成的文句谁也不懂。楚语通中原汉语,吴语便是独立于汉语的特殊语言。楚灭吴越后,吴语便消亡了。与吴语突然消亡的重大变卦还有:葬俗由土墩墓变为竖穴木棺墓,印纹陶饰突然从陶器上消失,原始青瓷突然中断。说明这些变更的彻底,是由于杀戮、灭绝、驱赶、楚民大批迁入而造成的。秦末汉初楚汉徐州决战,项羽带的是三千江东子弟,刘邦用四面楚歌瓦解楚兵,说明江东吴地此时己讲楚语。
研究吴文化,李学勤教授主張吴文化就是吴地文化。而吴地就是讲吴语的地方。于是有本书《吴文化简史》就把吴地的圈子,划为苏、锡、常,沪、嘉、湖六个地区。即旧时苏州、松江、常州、湖州、嘉兴五府。这本书对超出五府六市的吴国文物、史实,釆取“凡是不属于这个地区的史实,基本上沒有写进去”的办法回避,把宁镇地区出土的大量吴国文物和史实抹去了,用以为“吴文化发源地”的局部地方主义服务。这书的作者若是政工宣传官员、史学工作者还可理觧,像冯普仁那样北大考古系出身、有领队资格的考古专家参与,便是不可愿谅的蠢事了!
因此,我不赞成吴文化是吴地文化的主張。本文从甲骨文的“吴”研究起,就是想把最真实的“吴”、各个历史时期的“吴”全拿出来,以研究真实的“吴文化”。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吴语研究》(三) 颜逸明文《吴语三论》05.4版
《吴文化简史》 宗菊如 戈春源 冯普仁著 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