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熊氏家族的人(熊飞骏)写了一篇网文《一个只有“立场”没有“是非”的民族》,里面提到熊氏家庭的一件事,他写下以下的一段话:
传统中国曾经是一个讲“是非”的民族。我爷爷曾经讲过本地熊氏家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活埋了四个人,原因是我族和仇家发生械斗,那四个后生依仗熊氏在当地的大族地位,居然冲上去对仇家的大姑娘动手,脱下了对方的上衣。这等伤天害理之举不用仇家上告,本族人就义愤填膺把四人活埋了。这或许是熊氏家族能成为当地望族且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民族放逐了“是非”转而向“立场”投诚了?
以上熊氏家族的做法,对不对,暂且不论,先说这种做法的智慧成份,一是消除了仇恨,赢得了和平,因为这样做,仇家就不会因为这件事,得到口实,火上浇油,从而再次发生械斗,二是保护了本族妇女,因为这样处理,表示了熊氏家族对污辱妇女的零容忍,所以仇家不会以污辱熊氏家族妇女的方式来复仇。如此为整个家族赢得了安全与自尊的基础,这种自清门户的做法,这种不藏污纳垢的做法,看似大德,实为大智。而那些藏污纳垢的人,因为害怕自己的不德不智被人放大,所以常常高叫着不要搬弄是非。可见,那些高叫着不要搬弄是非的人,必定是那些藏污纳垢的人,必然是从根本上破坏团结和睦的缺德短视缺心眼的人。
至于以上事情的具体做法,当然不一定是以活埋的方式自清门户,首先污辱妇女是不是犯死罪,是个问题,二是可以有其它方式,比如古代的吊打,吊在树上鞭打,以及之后逐出家族,不入家谱。等等,处理方式可以很多。
所以,深圳吴文化交流会的会刊的发刊词的标题是“劲吴清风”,清风而生和睦,和睦而生团结,团结而生强劲,强劲而生强大。
大家都知道,熊氏是楚国后裔,楚国在周朝,从一个子爵国家,逐渐发展壮大,到东周时期,己是一个泱泱大国与强国,从熊氏家族以上的传统做法来看,当初楚国的壮大与强大,不是偶然的。这种做法与萎琐的短视的护短与藏污(所谓的家丑不外扬)相比,显然是智德双全。后者的做法显然是不智不德。
春秋时期,楚国在一段时期里,丢失了他们的传统,而至楚国高层藏污纳垢,被后起的吴国给予沉重的打击,吴国在楚国人伍子胥的帮助下,利用楚国高层的藏污纳垢,以三万人的吴国军队击败二十万楚国军队,曾经一度攻占了楚国的国都,占领楚国,为吴国赢得千古荣耀。但是楚国毕竟祖上积德,没有亡国,后来侥幸复国,复国之后的楚国,中规中矩,不再藏污纳垢,再后来,吴起还帮助楚国再次中兴,成为强国。
因为楚国有这样的做法,所以楚国人的上上下下的爱国爱民的精神是自发的,楚王一次在打猎时丢失了宝剑,楚王却不着急寻找,楚王说,楚人爱剑,剑在楚国。意思很明显,宝剑在楚王手里,与在楚人手里没什么不同。楚王与楚人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什么宝贝,不一定是由楚王搜罗过来拿在手里,所谓搜刮民财。这种大度大气,是一个大国大王的风范。与贪污盗国敛财于私家的做法完全不可同日而喻。所以楚国被秦国所灭之时,出现一个口号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显示楚人对楚国深切的爱,而不是楚国人心不归,人心涣散,连楚国人都认为楚国该亡该死。这种深切的爱,自然形成了立场,而不是大呼小叫的勒令别人站对立场,靠大呼小叫命令方式勒令别人注意立场的,只能是强迫的,令人反感的,也是不能长久的,会被人骂为该死该亡的。这种大呼小叫的勒令方式,本质上是地痞和流氓行为。
网上有一篇网文《当流氓强大时》,可见当流氓强大时,那种大呼小叫着勒令人们站对立场的情况就会肆意放滥。当然,一些吴氏族人,看到流氓强大时,为避免被流氓伤害,而立即跟着流氓一起大呼小叫着要人们站对立场,看上去是流氓的同伙,但是一到流氓不强大时,立即把流氓打入十八层地狱,让流氓到流氓该去的地方去。这就是所谓的掌握时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对了,也没有什么不妥,也是英雄。当然流氓也知道这些大呼小叫的吴氏族人有这么回事,所以自然也会防着这些积极靠拢而跟着大呼小叫的这些吴氏族人,而这些机灵的吴氏族人,自然也会防着流氓。
原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在第四届世界吴氏恳亲大会上说:吴氏也要向其它姓氏学习。愿意学习,这本身就是大德大智的表现。所以,这个介绍熊氏的文章,可以放在吴氏的网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