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伯”“泰伯”名字与时俱进
“太伯”“泰伯”名字与时俱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诠释。
(一).“太伯”
第一个时期--出生至周武王封爵前:
此时是指兄弟次第之排序,“伯”是长兄,“仲”是二弟、三弟。。。。,“季”是最后一个弟弟。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古时“大”与“太”同义,故“大伯”与“太伯”同义,相当于现代的 “大哥”“大佬”。
见《吴越春秋》:“古公三子,长曰太伯,次曰仲雍,雍一名吴仲,少曰季历。”
注:《史记》《吴太伯世家》索隐:“伯”“仲”“季”是兄弟次第之字。
第二个时期--周武王封爵:
周武王封“太伯”为“吴伯”,“吴”是诸侯“国名”,爵位是“伯爵”,诸侯国君周章只得个“子爵”,而周章弟弟诸侯国君虞仲却是“公爵”。为此,从周章至夫差,对“吴伯”和“子爵”封号,并不接受,至19世寿梦始称“王”,以国为姓“吴”。司马迁著《史记》有“吴太伯世家第一” (详见第三时期)
从西周中期出土吴器铭(同簋)文发现,西周第七位君主懿王时的《同簋》中,出现了“左右吴大父”之铭。所谓“左右吴大父”,就是“吴大庙”中分列王季左右的“太伯”、仲雍。所以,“太伯”在周朝“吴大庙”中,又称“大父”,亦即“大伯父”的意思。
《同簋》铭文:“王命同左右吴大父”,左右吴大父即太伯、仲雍
第三时期:司马迁 《史记》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原文:“吴太伯,①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礶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司马迁没有说明采用“吴太伯”名字之原意,许多史学家为他作了注释,见注①:
-
集解韦昭曰:“后武王追封为吴伯,故曰吴太伯。”
-
索隐国语曰“黄池之会,晋定公使谓吴王夫差曰‘夫命圭有命,周曰吴伯,不曰吴王’”,是吴本伯爵也。
-
论语曰“太者,善大之称;伯者,长也。周太王之元子故曰太伯”。
-
以上三点,与第一、二时期之诠释没有多大差别。
(二).泰伯
第一时期:孔子之《论语》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说:“泰伯的品德高尚极了!三次让出王位,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
孔子在《论语》,除了赞美“泰伯”的“至德精神”外,用这个“泰”字,还暗喻他是“泰山北斗”,比喻他是道德高、名望重并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第二时期: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年),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建《泰伯廟》起,受到历代黄帝的尊崇和加冕。
-
东汉桓帝览泰伯四十一世孙灌阳侯吴如胜之《泰伯世系》后,赞曰:“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后,“泰伯”因收到汉帝的赞誉,真的“名流千古”了!此后 ,还受到历代黄帝的加冕:
-
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尊崇为“三讓王”,用王者礼乐,具王者冕服;
-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祀泰伯以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赐泰伯六十四世孙驸马都尉吴世伟等苗田千顷,永充庙祀;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再赐湖泊田三百八十六顷,永充庙祀;
-
宋太宗兴国二年(977年),泰伯以太牢、赐金帛祝文;仁宗景佑四年,祭吴泰伯兼、兼赐金帛祝文;哲宗元佑七年,诏泰伯庙以“至德”为额,遣官致祭。
-
元成宗元年(1295年),命祭“三讓王”,兼赐金帛;英宗至治二年,再祭“三讓王”吴泰伯。
-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御制祭文,遣官致祭,敕封吴泰伯之神。
-
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圣祖仁皇帝,御书“至德無名”匾额,钦赐庙中;乾隆十六年,皇上南巡,遣官致祭,御书“三讓高堂”匾额,钦赐庙中;此后,乾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南巡,均遣官致祭。
(以上资料,均来自王卫平主编《至德志》,略有删减。)
由以上自汉、晋、唐、宋、元、明、清历朝皇帝,均尊崇“泰伯”的“三讓”、“至德”精神,“泰伯”其名,来自孔子的“论语”,更重要的是:“泰”字含有“国泰民安”,寓意国家安定、平安,还有“否極泰来”,寓意“拨乱反正”的意思,历朝皇帝正借此树立一个“正能量”的形象,为统治阶级服务。
所以,自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年),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建《泰伯廟》,并赞曰:“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起,随后各朝加封《泰伯》为《三讓王》、为《泰伯神》,是对《泰伯》的《三讓至德精神》的肯定,《泰伯》的历史地位,已由“伯爵”飞跃晋升为“王”为“神”,《泰伯》可以视作是历朝帝王表之“功”的“谥号”。
自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年),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建《泰伯廟》、《泰伯墓》后,《泰伯廟》《泰伯墓》也成了中华吴氏的《吴氏总祠》《始祖墓》,泰伯四十一世孙灌阳侯吴如胜进献之《泰伯世系》,赞曰:“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并命太尉黄琼等议如胜次子允承为奉祀侯,永主庙祀。进献之《泰伯世系》,成为《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之重要依据。如胜思祖庙告成而核辑宗谱请撰于豹,豹欣然为之撰《序》。《谱》与《序》成为中华各姓氏宗谱中至今存世最古最老、价值极高的重要谱序文献。
自此以后,全国各地的《泰伯廟》、《泰伯墓》以及古本《吴氏族谱》(见附件),多采用《泰伯》二字,而非《太伯》。
(三)《泰伯》≈《太伯》
自1964年国务院公告了《简化字总表》,至1986年的《简化字总表》,“泰”字都没有被简化为“太”。但自从有了电脑,电脑的键盘功能就繁简分不出来了!你打上“tai”,它就显示出“太、台、泰”等字,让你选,当你打上“taibo”,电脑显示的首选,还是“泰伯”,但许多人误以为“太”是“泰”的简体字,所以,“泰伯”、“太伯”不分,就把《泰伯庙》、《泰伯墓》、《泰伯井》都写成《太伯庙》、《太伯墓》、《太伯井》,对否?答案应是“否”!但选用原著《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中的有关“吴太伯”部分,仍应称“太伯”,而不是“泰伯”。还有其他的原著,例如《吴越春秋》、《世本--吴太伯世家》等的论述,也是如此,要忠于原著。
不管《泰伯》还是《太伯》,所有华夏吴氏宗亲都明白,《泰伯》、《太伯》就是同一人,就是我们吴姓的开氏始祖!
附件:古本《吴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