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随笔 >> 正文
吴起 和 芮城人
作者:OK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31           ★★★


转自 当代吴氏网---光宗耀祖栏目(ddwu.net


山西最南端的芮城,是黄河大拐弯之处,芮城风陵渡镇是山西省最大的一个镇。黄河经过晋陕大峡谷,落壶口,冲蒲州,撞上秦岭华山,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芮城风陵渡的对面便是著名的天下第一关----- 陕西潼关(潼关古城由于建设三门峡水库而被拆掉,但三门峡水库质量出了问题,水并没有淹掉潼关,但是千年雄关潼关己被全部拆掉,成了一个破落的农村)。芮城是陕西(秦)、山西(晋)、河南(豫)的交界处,也是黄河、渭河、洛河的交汇处。这里有尧王台、舜帝山、大禹渡。这一带还有舜帝庙和大禹城。这里是大禹所开创的夏朝的政治中心,古称这一带为夏墟。

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被封于芮城,号称魏国,晋国灭魏之后,毕公高的后裔毕万以军功封于芮城,也号称魏,战国时期,毕万后裔魏斯建立魏国,建都于芮城一带,这一带成为魏国的核心疆域,做为魏都共计223年。到战国时期,魏惠王31年(前339年)才迁居大梁(河南开封)

这一带,是让国高风的泰伯仲雍后裔---吴王周章的弟弟虞仲的封国---虞国的所在地。后来,虞国与毕公高后裔的魏国一样被晋所灭。

这一带,也是同样有让国高风的古代仁贤之人---伯夷叔齐(现在的河北唐山地区的孤竹国君的长子与第三子)的墓葬之地。周文王时期,孤竹君要立第三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孤竹国人只好立第二子为国君。周武王时期,伯夷叔齐看到,周武王急于坐大,崇尚计谋而行贿,依仗兵力而壮大,宰杀牲畜、血涂盟书而向鬼神表忠,到处宣扬自己的德行来取悦于民众,用征伐杀戮的形式来求利,以此来取代商纣的残暴统治。对此伯夷叔齐感到非常失望。当周武王带着装有其父亲周文王的棺材,挥军伐纣时,伯夷拦住武王的马头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起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的臣子却要弑杀君主,这叫做仁吗?”周围的人要杀伯夷叔齐,被姜子牙制止。牧野之战,周武王灭纣之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而饿死首阳山,葬于芮城。古人评价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传说殷商灭亡后,箕子从孤竹国带走数以万计的孤竹臣民,奔赴朝鲜,并建朝鲜国。同时也把伯夷、叔齐的故事带到朝鲜。)

这一带,中国历史上极具重量级的名人辈出,晋悼公任用魏绛,九合诸侯,达到了称霸事业的顶峰。商鞅、张仪、范雎等人都出自魏国。

战国初年魏国名士段干木(姓段干,名木)、唐朝吕洞宾(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唐朝杨国忠(名杨钊,山西芮城人。与杨贵妃同曾祖,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杨国忠与太子李亨的矛盾最终使杨氏灭门)、元朝潘德冲(字冲和,道教全真派上层人物。四处化缘,在芮城的中条山的九峰山,主持兴建中国现存最大一座元代道教宫观---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都是芮城人氏。

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的晋国大夫魏雠的孙子魏斯(魏文侯),也是芮城人,魏文侯在位50年,战国时期首霸中原。

魏文侯二十七年,在魏国的国都----芮城一带,魏相翟璜向魏文侯推荐了卫人吴起,魏文侯思索良久,对吴起人品、能力等诸多方面不太放心,拒绝了翟璜的推荐。但吴起对自己很有信心,所以并不气馁。不久后,吴起又通过翟璜的引荐,直接面见了魏文侯,与魏文侯做了长谈,

吴起穿着儒生的服装,以兵法进见魏文侯。文侯说:“我不爱好军事。”吴起说:“我从表面现象推测您的意图,从您过去的言行观察您将来的抱负,您为什么要言不由衷呢?现在您一年到头杀兽剥皮,在皮革上涂以红漆,给以色彩,烫上犀牛和大象的图案。若用来做衣服,冬天穿着不暖和,夏天穿着不凉快。制造的长戟达二丈四尺,短戟达一丈二尺。用皮革把重车护起来,车轮车毂也加以覆盖,这看在眼里并不华丽,坐去打猎也不轻便,不知您要这些东西做什么?如果说您准备用来作战,却又不去寻求会使用它们的人。这就好象孵雏的母鸡去和野猫搏斗,吃奶的小狗去进犯老虎,虽有战斗的决心,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死亡。

从前承桑氏的国君,只许文德,废驰武备,因而亡国。有扈氏的国君仗着兵多,恃勇好战,不修文德,也丧失了国家。贤明的君主有鉴于此,必须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所以,面对敌人而不敢进战,这说不上是义;看着阵亡将士的尸体而悲伤,这说不上是仁。”

但是,最后魏文侯却送吴起离去,根本没提起用之事。半个月后,魏文侯却命人备好车马和财物,对翟璜说:“我们一起去请吴起出山。”

翟璜说:“您终于了解吴起的才能了!”魏文侯道“其实在接见吴起时,从他不俗的见解和谈吐上,我就已经对他放心了,并且有了重用他的打算。”。翟璜问:“那您为何当时不留下他呢?”魏文侯说:“第一次由于不了解,我拒绝了你的推荐,这肯定会伤害吴起的自尊。第二次吴起亲自来面见,又让他在很大程度上放低了身段,如果我那时留下他,他会一直有自尊受损、不被重视的感觉。所以,我要等他回去后,再亲自带财物去请他,重新挽回他的自尊。”文侯亲自设席,夫人捧酒,宴请吴起于祖庙,任命他为大将,主持西河防务。

埃及人穆罕默德·哈尼斯·海卡尔说,人的尊严,即他的信念,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如果尊重一个人,就首先要给他足够的尊严。这不仅是求贤的法宝,更是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准则。魏文侯礼贤下士,吴起非常感动。吴起任魏国主将后,吴起与各诸侯国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其余十二次也未分胜负。魏国向四面扩张领土达千里,尽得秦国河西之地,都是吴起的功绩!吴起任西河郡守(今黄河以西的山西吕梁孝义市),成就了魏文侯的霸业。




-----------------------------------------------------------------------------
回复 



上文标题也可以是《吴起和芮城》、《吴起与芮城人》

吴起以杀伐为重,而在《吴氏宗亲组织 多彩呈现与展望》( http://www.ddwu.net/dwu/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2 )一文中,谈到的是,泰伯据理不争。杀伐与不争,显然是截然相反。

孔子盛赞泰伯的据理不争(三让王位,而不是据理力争)为至德,孔子也盛赞姬昌的仗势不争(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侍于殷,不是仗势而争)为至德。可见,子不语乱力怪神,孔子主张不以理以势以力而争,力举不力争,力赞不力争,只以顺从君王顺从父辈而维持形式上和睦(不翻脸)为至德,后世民间所谓的“父母没理也有三分理”,也同样是这个意思。

但是,周武王以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行为,显然不是泰伯精神,不是至德精神。不过孔子对此也大加赞赏,孔子曰:“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国,正其国以正天下,伐无道,刑有罪,一动而天下正,其事成矣。王者致其道而万民皆治”,因为孔子在这里不是赞扬至德精神,而是赞扬“道”的精神。赞扬“道”的精神,就不得不赞扬“正、刑、成、治”,就不得不赞扬“伐无道”,但是在此孔子更赞扬“一动而天下正”的轻松成就的精神,所以,孔子在此也并非赞扬“力”与“力争”,而是赞扬“四两拨千金”或者是“稳操胜劵”的精神,是赞扬轻松容易,是赞扬“易”的精神。包括《易经》之中的“时之用”与《孙子十三篇》中的“势之用”(不战而屈人之兵)。

孔子认为这是“道”,与“至德”同荣耀。

孔子在上述赞美周武王的同时,也说到“王者有似乎春秋,文王以王季为父,以太任为母,以太姒为妃,以武王、周公为子,以太颠、闳夭为臣,其本美矣。”王者有似乎春秋,指的是象春夏秋冬四季那样准时准确,也就是所谓的“时之用”,这即是道,即是“准”(准时准确 正确的准则)。

有人认为,当初古公亶父要让季历继位,而不让泰伯仲雍即位,并非季历之子姬昌在幼年之时表现出的贤与吉兆,而是因为季历的夫人太任,也就是姬昌的母亲,是商朝统治阶层中的重要而显赫的家族里的人,让季历与姬昌继位,有助于周国和商朝统治阶级联姻而得以攀爬与和平。这种轻易的途径,也是孔子所倡导的易与道,因此而受到孔子的赞赏。古公亶父的这种道,以及泰伯的至德,成就了周文王姬昌的至德,也成就了周武王姬发的道,从而成就了八百年的大周天子的天下。而泰伯仲雍后裔所遵循的道,也成就了春秋吴国的千里江山,也成就了兵圣吴起的千古功勋。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