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随笔 >> 正文
【转载】试析泰伯至德的真正内涵(下)
作者:郭会文    文章来源:无锡市鸿山遗址博物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8-26           ★★★
 

【转载】试析泰伯至德的真正内涵(下)

     作者:郭会文(2016-07-02)

接本文(上)

三、孔子对泰伯“三以天下让”的态度

古人对于王位的态度非常奇妙。在他们看来,王位是一个好东西,可以大济苍生;王位又是一个脏东西,谁沾了谁的德行就会受玷污。或云:古之帝王皆非有心于得天下者也,天与之,人归之,不得已而受之耳。[13] 如此说辞,罔顾史实,不合情理,近乎虚伪,却也能大行其道。对于让王位者,则不由分说,极尽赞美。

孔子对泰伯“三以天下让”,自然有肯定的一面。孔子极度赞赏尧舜禹禅让,一向推崇温良恭俭让。不管是禅让还是辞让,均有让之美德,受孔子肯定。

孔子对泰伯“三以天下让”,也有保留的一面:第一,尽管孔子是推崇尧舜禅让的,但他同时主张当仁不让,他所推崇的禅让,是有条件的:禅让,必须是一个有德者禅让给另一个有德者,且前一个有德者已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泰伯既已“至德”,在尚未“鞠躬尽瘁”的情况下,将大位让与尚未达到“至德”的他人,这并不符合孔子的评判标准。第二,孔子积极入世,有大济苍生之志,他对于隐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肯定其有德,一方面否定其遁世。在《论语》中,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狂人接舆等逸民与孔子的交集,体现了他们之间价值观的冲突。泰伯自然不是隐者,他后来“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显然不是隐者所为。然其“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颇有逸民之风。对于泰伯隐逸的一面,孔子会竭力推崇吗?

泰伯之“三以天下让”,既有让的成分,也有隐的成分。孔子对此行为的态度也是复杂的:一方面,肯定泰伯让位高风。另一方面,认为泰伯至德如此,本当大有作为、大济苍生,却“三以天下让”,事迹隐蔽不著,民众无所称道,可叹可惜。孔子所要表达的,是敬仰和惋惜之情。

甚至有一种可能:孔子也清楚地知道,基于长子身份和崇高德行,泰伯之于王位是合适的,泰伯即位也必有一番大作为,为后世所称颂,这从泰伯奔荆蛮之后的事迹以及民众对他的拥戴就能看出。但泰伯已经探知古公欲将王位传给季历以及昌,也就只好顺应父意,远离政治中心。他的这一“让”实属为为政治情势所而被动让位。如果当仁不让,或许会演绎出一番血雨腥风,周室后世不乏其事。人有至德而无施展之机,湮没无闻,民无得而称,实在可惜。这番遭遇,与孔子本人不无相像之处。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境和情绪,孔子也就用起了春秋笔法,留下《论语·泰伯篇第八·首章》这一句让后人晦歧难解的“子曰”,亦未可知。

四、泰伯“至德”的基本事迹及真实含义

(一)孔子对于“德”的一般性界定

孔子所讲的“德”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众所周知,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既然先秦诸子共同使用“德”这一概念,那么“德”必有基本的内涵与外延。譬如,关于“德”,道家与儒家有过对话。《论语》记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这个故事表明,道家与儒家对于“德”的具体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隐者讽劝孔子,孔子欲与之辩解。但同时也表明,“德”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一定的确定性,否则,彼此将不知所云。那么,什么是“德”?这需要从“道”谈起。《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无别也。”所以,“道”与“德”是分不开的。道是万物所以如此之总原理,德为一物所以然之原理,是物之所得于道而以成其物者。[14] 道家侧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讲“道”与“德”,儒家侧重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讲“道”与“德”。侧重点虽然不一样,但都在使用“道”“德”等概念。用现代语言表述,所谓“道”,就是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所谓“德”,是指合于道、符合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方式。可以说,孔子正是在这一层面使用“德”这一概念。

孔子所宣扬的“德”有怎样的内涵?

孔子所宣扬的“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涵盖孔子的主要价值观念,如,礼、义、仁、孝、悌、忠、信、恕等。狭义的“德”则有时与其他概念对举。如,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句将“德”与“仁”等概念对举。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又:“巧言令色,鲜矣仁。”两句皆否定“巧言”,放在一起看,可知孔子所说的“德”与“仁”并非是毫不相干的两个概念,“德”包含“仁”。孔子讲“德”,有个人之“德”,亦有政治集团之德。如,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讲的是个人之德。又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讲的是政治集团之德。

(二)孔子所说的“至德”与“崇德”

《论语》有两处直接提到“至德”一词: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一处虽未提“至德”一词但实际也是讲“至德”: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另有一处讲“崇德”语近“至德”: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可见,孔子讲“至德”“崇德”有确定内涵:忠,信,义,中庸。

(三)堪称“至德”的泰伯事迹

后世关于泰伯事迹的传说,精彩纷呈,颇似演义小说,然以孔子“至德”标准来衡量,则可推知有诸多情节,孔子生前闻所未闻。否则,他断然不会将“至德”的评价送予泰伯。尽管后人以圣人、完人的思维方式,绞尽脑汁,生拉硬扯,将泰伯的种种事迹与孔子的道德标准对号入座,但实在牵强难通。孔子一向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品评人物绝不会苟且。

孔子所听闻的泰伯事迹可能是:

1.太王有翦商之志,泰伯不从。联系周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以服事殷,孔子感喟周之至德,可以推知,孔子关于泰伯“至德”的评价基于同样的事迹。孔子感慨当时社会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强调为政须正名不僭越,“拨乱世而反之正”,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天子仍为天子,诸侯仍为诸侯,大夫仍为大夫,陪臣仍为陪臣,庶人仍为庶人。这才是孔子站在家国、天下角度所称颂的“至德”。郑浩《论语述要》:“孔子不轻以至德许人,此章之外,仅见于文之服事殷。书始唐虞,尧舜禅让者也。春秋始隐公,隐志在让桓者也。夫子大义微言,历历可见。立千古之大坊,防后世之篡乱,至明显也。”[15]

2.泰伯顺应父意,让位于季历。从《史记》“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的记述看,泰伯让位是揣摩并顺应君父的心愿。这一行为,于君为忠,于父为孝,于弟为悌,于国于民为义,集诸多美德于一体。

3.泰伯奔荆蛮后的积极作为。泰伯奔荆蛮后,既未称王立国,与中国抗衡,也未彻底归隐,化为蛮夷,而是带领当地人民发展水利农耕,开辟荆蛮,造福一方,其行为不偏不倚,完全符合中庸之道。

结语:《论语·泰伯篇第八·首章》颇具春秋笔法,平空一叹,语焉不详,赞惜杂陈。孔子心目中的泰伯之“至德”,要不在“让”,而在“让”之背后的传统政治秩序维护、孝悌忠信与中庸,以及奔荆蛮后的修德保民。站在今人的角度,我们应秉持当仁不让、有所作为的积极人生态度,确立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局观。缅怀泰伯,不应拘泥2500多年前孔子的政治伦理,而当有所扬弃,从面临抉择之时顾全大局、身处逆境之时奋发图强、为政者无论何时何地均须修德保民等角度另作深度开掘。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 页。

[2]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7页。

[3]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8页。

[4]张觉:《吴越春秋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10-11页。

[5]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11页。

[6]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10页。

[7]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第1页。

[8]钱穆:《国史大纲》(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72-173页。

[9]钱穆:《国史大纲》(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86-190页。

[10]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6页。

[11]钱穆:《国史大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90页。

[1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7页。

[13]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9页。

[14]冯友兰:《中西哲学小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3页。

[15]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10页。

      —载自试析泰伯至德的真正内涵,作者:郭会文,2016-07-02,

             来源:无锡市鸿山遗址博物馆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

 

文章录入:吴李才    责任编辑:吴李才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