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佳话之三让高风
【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今解】孔子说泰伯“至德”,所谓“至”,就是极或是最的意思,也就是说,所谓“至德”,就是极高或是最高的道德了,也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道德了。所谓“三”,是一个约数,在此就是多次的意思。所谓“天下让”,就是将有可能获得的王位,拱手相让。
所谓“民无得而称焉”,就是说普通的民众简直都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称赞泰伯好了。
在此,孔子说泰伯是“三以天下让”,而《史记》中却未有此说。不过,从泰伯故事实属传说来看,孔子则大大接近于传说源,而司马迁的《史记》较孔子而言,则远四百余年,所以更加远于传说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的泰伯说则有理由更加接近于事实。鉴于此,我们更加愿意相信孔子的泰伯说。 孔子说泰伯“至德”,也就是最高的道德,依据就是泰伯的“三以天下让”,为什么“三以天下让”就可以成就最高的道德呢?作为我们今天来看是这样的:孔子说泰伯“三以天下让”,首先强调的是“三”,也就是多次的让天下。这个多次与否的意义巨大,因为是牵扯到王位的继承问题,这对于谁来讲都不会是一件小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个人而言,不是吗?所以说,泰伯之所以能够做到多次的让天下,就说明泰伯让天下的决心是十分的坚定。既然如此,泰伯多次让天下的决心有可能有以下因素来决定:一是来自于父亲的安排;二是完全认可了父亲的安排;三是认为父亲的安排是最佳的安排,实际上也是的确如此;四是以周家的大局为重;五是完全克服了己欲,也就是王位之欲。此外,所谓的“三”,也就是多次的让天下,也说明在让天下这个问题上是经过多次的谦让,所谓多次的谦让,就说明有外力在不断地作用于泰伯接受王位,不然怎会出现多次地让天下呢?从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外力来源的唯一可能就是来自于泰伯的父亲。也就是说,所谓的“三以天下让”,就是等于说泰伯的父亲曾多次想让泰伯即位,而泰伯却在不断地进行着谦让。也可以这样说,泰伯让天下的决心以定,无论父亲怎样地劝说,泰伯都没有答应父亲的要求,只有这个样子,才能够形成孔子所说的“三以天下让”的局面,不是吗?
所谓“天下”,在这里就是指的王位,王位意味这什么?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王位就是富与贵的极端表现形式,不是吗?
所谓“让”,就是谦让。在此的意义就是:将已经完全可以获得的王位,也就是人间富与贵的极端表现形式拱手让于人,而且还是多次,不是吗?
泰伯之所以能够做到“三以天下让”,难道所依靠的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吗?反之,如果泰伯不具备至高无上的道德,他能够做到“三以天下让”吗?就是因为此,所以孔子才会说泰伯“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