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随笔 >> 正文
吴氏巨颅兽 与 吴郭鱼 以及其它
作者:OK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8           ★★★

 

 

 

一、吴氏巨颅兽

 

吴氏巨颅兽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动物,生活在侏罗纪早期(1.95亿年前)。这种动物现在当然己经不存在了,其化石是1985年在中国云南禄丰出土。发现者是现任加拿大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的吴肖春。吴氏巨颅兽虽然称之为巨颅兽,其实这个动物的身体并不大,只是它的头颅相对躯体而言显得特别大,他体重2g,从鼻尖到尾部不过32毫米,头盖却有12毫米长,全身长着短毛。它的头骨化石最初被认为是一块骨片,但经过对化石的仔细清理和长期分析,科学家们发现,该化石解剖特征与那个时期的爬行动物大不相同。吴氏巨颅兽已经具有哺乳动物的下颚关节了。科学家们从该种动物身上找到了大头颅、中耳比较进化以及耳骨和下颚分离等明显的现代哺乳动物特征,而在此前这些特征仅能在1.5亿年后的动物身上找到。这比学者估计的要早约4000万年。

 

 

吴氏巨颅兽

由于其头骨必须经过多年的精心工作从其周围的岩石中解放出来后才能进行研究,因此这种动物在哺乳动物演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一直到2001年才被确认并发表。在经过对化石解剖研究和系统分析之后,2001年5月25日,美国的《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肯定了我国古生物学家孙艾玲及其带领的研究所吴肖青,在云南禄丰盆地发现的头骨化石,代表这一种新发现的原始哺乳动物化石。科学家给他取了一个拉丁文学名----Hadrocodium wui ,意为“大而饱满”,中文意思就是吴氏巨颅兽。中美两国科学家一致认为,它是世界目前已知最小的中生代侏罗纪早期的哺乳动物。

 

吴氏巨颅兽纤小的身躯显示,其食物是非常小的昆虫;它异常大的头颅暗示其新陈代谢非常迅速,因此必须边走边吃,并能在黑暗的环境中维持自己的体温。为了躲避恐龙的袭击,这种小小动物有着比恐龙好得多的视力,并很可能是昼伏夜出

 

二、吴郭鱼

 

吴郭鱼是非洲热带淡水鱼,也称为罗非鱼,也叫非洲鲫鱼,为一种中小形鱼。由吴振辉、郭启彰两位先生于1946年从印尼经新加坡引进到台湾。为了纪念他们,就取两人的姓相连做鱼的名字。由于在中国有些地方的方言中,吴鱼二字发音相同,所以吴郭鱼在这些地方,就被读成“吴国吴”或“鱼国鱼”。

 

吴郭鱼和鲈鱼相似,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也能生活于不同盐分含量的咸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天然抗病性强,绝大部分吴郭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能以谷物,藻类及腐败物为主食,幼鱼存活率高,养殖所需空间小,成长快,6个月即可达于上市之体型(12-15厘米)。若水温较高则终年均能产卵。而且它肉多,肉质嫩,没有小刺,大人小孩吃起来都很安全,不会被鱼刺卡住,虽然微有土腥味,但因其价格便宜,成为大众食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所以很受欢迎。吴郭鱼在已经在中国大陆也很受欢迎,烹饪中常把它当作鲤鱼来处理。在美国现在也很受欢迎,通常在餐馆中被称为“white fish"。

 

当初引进时只有十三条,因为在高雄长得很好,后来台湾各地都养这种鱼。逐渐地,吴郭鱼类成为台湾的重要食用鱼,许多的淡水鱼池都大量地养这类鱼。被称为台湾国宝鱼或台湾鲷。现在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养殖。估计年产量为1.5百万吨,这数量相当于三文鱼的年产量。有很高的经济利益。1957年从越南引进中国大陆,又名“越南鱼”。印度一位学者发展并散布清水养殖(使用吴郭鱼)的廉价技术, 获得2005年世界粮食奖。

 

目前台湾的吴郭鱼大多是杂交种。已非1946年时吴与郭两人引进的土种。

 

三、动物分类

 

关于动物,人们指的是鱼虫鸟兽,科学家们对动物的划分,不完全是按动物的生存环境来区分,如同对植物的划分那样,也不是按植物的体形大小或气味这些外在的性质来区分,如以前的贴子(网址/Article/news/new/201302/15045.html)所示,科学家们对植物的区别,是按其有没有花,有没有种子,有没有根,有没有叶绿素,这些在生存与繁衍的根本问题上的不同而区别的。

 

而且,对于花的分类,有雌雄异株的(雄花与雌花不长在同一株树或草上),有雌雄同株的(雄花与雌花长在同一株树或草上),后者还有雌雄异花的((雄蕊与雌蕊不长在同一朵花中),以及雌雄同花的(雄蕊与雌蕊在同一朵花中),雌雄同花的,有雄蕊与雌蕊不是同时发育成熟的,以免发生自体受精。对于雌雄异花的,雌花只有雌蕊(也叫花柱),而雄花只有雄蕊(也叫花丝);雌花有子房,而雄花没有。通常雌花比雄花大。多数植株是雌雄同花的,叫做两性花,如,桃花、牡丹。雄蕊位于花冠内侧,每一个雄蕊由花丝和花丝顶端囊状的花药组成。花丝通常细长呈丝状,长短不一。雌蕊位于花的中央部位,每一个雌蕊通常是由基部膨大成子囊状的子房、子房上部的圆柱形花柱、以及花柱顶部膨大的柱头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雌雄同株异花,花分雌花和雄花,有雌蕊和雄蕊的区别,雄蕊非常发达,甚至某些品种干脆只有雄蕊,雄蕊上面有花药,而且雌花的花托膨大象小的果实,是比较发达的花朵的子房,有果实的雏形在花朵的后方。如缺少雄蕊,称为雌花;缺少雌蕊,称为雄花。比如,黄瓜、丝瓜的花。有的是雌雄异株,比如菠菜,银杏。雌蕊授粉后,会分泌生长素,促进子房的发育,渐渐发育成果实,但只要给雌花提供生长素,还是会发育成果实的。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生产无子水果等。例如番茄,为了让其少长种子,就在花刚开时给其花蕊点生长素,长出的果实就少种子。

 

雄花有花丝与花药,花药上有花粉,雌花有花柱与柱头以及子房,雄花的花药较圆,雌花的柱头较扁,花粉落到柱头上,即开始受精,在受精结束后,雄蕊雄花枯萎,雌蕊雌花长成种子果实。所以说,落花流水,落下的花一般都是雄花或雄蕊。从这个角度看,黛玉葬花,其实上葬的大多是雄花,或者说是雄蕊。所以说,黛玉葬花,与其说是哀怜自己的花容月貌终将逝去,还不如说是哀叹雄性与男子的衰落遁逃,表示的是贾宝玉的出家逃世。这种情怀,与周星弛的电影西游降魔篇中的那位村妇,在丈夫被未来的沙僧(鱼怪)咬死后,悲愤地指着未来的唐僧说到“你有没有死过老公”,是一样的情怀。也许这才是黛玉葬花的真谛。

 

同样,科学家们对动物的区别,也不完全是按在水中,在空中,在土中,在地表这些生存环境的不同而划分。即使是佛学中,对动物的划分也是从繁衍的方式这方面来区分,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虽然佛学中所言的湿生与化生,现代科学己发现这其实也是卵生,只是其卵很小,肉眼看不见而己。不过佛学中己察知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虫,那位印度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佛祖)己察知水中有微生的动物存在,可见其不同寻常的感知能力。

 

在生物界,以无机物为原材料组建自己的身体细胞的,是植物,以有机物为原材料组建自己的身体细胞的,是真菌类与动物。按照食物来源划分动物的话,动物可分为,以植物细胞为原材料组建自己的身体细胞并获取能量的食草动物,以及以动物细胞为原材料组建自己的身体细胞并获取能量的食肉动物。当然也有杂食类动物,即食草又食肉,还有食腐动物,食腐动物也是以腐烂的动物肉体为食物,也属于肉食动物。

 

动物与植物的显著区别是动物能动,而可以动的根本条件是有神经系统,比如人的关键的神经系统受损,不能动,人就被称为植物人,不成其为动物了,因为失去了动物的基本特征。顺便说几句,人类社会中的封建阶层以户口的形式剥夺民众的迁徒权,使民众失去动的权力,也就是把民众矮化退化为植物一类的生物,只供应养料钱税,只能象植物那样随风而被动,不能主动随意自由的动作,而封建社会中的下跪磕头,同样是以礼规强迫民众矮化退化下去的表征,这当然不合天地宇宙进化的生命天性,而是压制了生命的天性。在进化中发生退化的,有两个明显的例子是蛇和鲸,蛇做为爬行动物,由两栖类进化而来,但却把四肢退化掉了,而鲸做为哺乳动物,在从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过程中,也把四肢退化掉了。

 

神经系统的特征是感觉与反应,虽然有人研究,植物也有情感,对外界的变化也有所反应,但这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这种感觉与反应上的区别,所以在佛学中,称动物为有情之物,一切有情之物是一切众生中的一大类,即动物类。

 

另外,佛教中所言的吃素,即不吃这些有情之物---动物,认为有情之物都有佛性,与人是相通的。当然,现在有的吃素的人,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有认为可以吃不长眼睛的动物,比如螺,蚌,贝,蚝,之类的动物,也有认为可以吃长着白肉动物,比如鱼类虾类蟹类等水生的冷血动物(金枪鱼除外,金枪鱼的肉是红色的),而不吃鸟兽之类的肉是红色的动物。意思是长了眼睛的,长了红肉的,是更有情的有情之物,更有智慧的有情之物,比如,人们很容易发现,虽然鸟类被有些人称为笨鸟,但鸟类显然比鱼类聪明得多(很多鸟在吃瓜子的时候,会先剥开瓜子壳,再吃里面的瓜子仁),与人更接近于同类,所以不吃它们,而离人类之情远一些的,也就是感觉系统情感系统神经系统不很发达的有情之物(比如不长眼睛的,连眼睛也不长,当然是即没有见识,也没有远见,而且是冷血的,没有热血的),那意思是,还是可以欺负可以吃的。这类似于有的网民叫嚣,对于那些没有骨气、不近情理、自欺自虐的、冷血的、没热血激情的、笨到某个地步的人,不欺骗他们,不欺负他们,简直没天理。

 

正因为这个神经系统是对于动物(有情之物)的根本特征,所以科学家们对动物的划区,主要是以神经系统为标准,考察动物,不仅仅是考察动物的体形与寿命,以及食性与色性(性成熟期、发情期、受精方式和孕期、以及子代成活率),还要考察其神性(神经系统)。因为神经的外在表现是脊索,以及保护中枢神经的脊椎和保护大脑的头颅骨,所以,动物首先被分为两大类,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或是无脊索动物与脊索动物。其中脊索动物分有原索动物(无头类,没有真正的头和脑,包括头索动物与尾索动物)与脊椎动物(有头类)。也就是说,无脊索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与无头类动物(按拟人化的说法,是属于无骨气与无头脑的一类,也许,没有骨气与没有头脑,是天然的同一类别)。无头动物有海鞘(尾索动物)与文昌鱼(头索动物)。

 

关于文昌鱼,文昌鱼形似小鱼,其实算不上是鱼类,身体呈半透明,有肌肉,无骨骼,无头和躯干之分,有神经管,无脑和脊髓之分,所以称之无头,但因之有脊索,是属于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动物。文昌鱼在我国呈盛产于厦门,后来由于厦门与大陆的海堤修建之后,因为破坏了生态,文昌鱼的产量也锐减。

 

文昌鱼之类的头索动物,又称狭心动物(心脏只是一个狭窄的管子)。按拟人化的说法,狭心(心不广大,心量不大)也属于无头脑的一种。也就是说,心量不大(气量不大)与无头脑与无骨气,是天然的同一类。而对动物的划分,正是以心量头脑以及保障中枢神经与大脑的骨骼来做为基本的标准,即脊椎动物与无头无脊椎的动物这两类

 

当然,动物必需繁衍,所以按此分类,动物有胎生与卵生两类。也有卵胎生的动物,是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靠卵黄供应营养而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某些鲨鱼和某些毒蛇和晰,属于卵胎生。

 

四、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除了在无脊椎动物中算是高等的有脊索的无头动物之外,还有很多,包括棘皮动物(比如海星、海参、海胆)、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中最简单的一类,种数达10000多种)、软体动物(比如蚌、蚝、鲍鱼,鱿鱼、章鱼、乌贼)、腔肠动物(大约有1万种,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有水螅水母 珊瑚 海蜇)、节肢动物(也称“节足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如虾、蟹、三叶虫、鲎、蜘蛛、蝎、蜱、螨、马陆、蜈蚣、蝗、蝶、蚊、蝇等)等等虫类,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

 

这些是动物的原始形式。现存约100余万种(脊椎动物约5万种),已绝灭的种则更多。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分布于世界各地。虽然无脊椎动物很原始很低等,没有脊椎,不过有的有外骨骼(外壳),很多生活在海洋中,以及水生,某些(如昆虫)生活在陆地上,但如同BBC主持人大卫·阿登堡爵士所说:“如果一夜之间所有的脊椎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了,世界仍会安然无恙,但如果消失的是无脊椎动物,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无脊椎动物是包括了除脊椎动物亚门以外所有的动物门类,内容庞杂,是动物学中的一个一般名称,而不是正式的分类阶元。

 

无脊椎动物虽然种类繁多,但其神经系统没有脊椎动物那么复杂多样,动物的繁殖形式,有的是雌雄同体,出现自体交配现象。有的没有交配现象,比如,雄马陆将精囊放置在高处,然后离开。雌马陆后来会发现精囊并取走,然后发生受精过程。有的有交配现象,还有前戏过程达到高潮而交换生殖细胞,发生受精。

 

无脊椎动物有不发达的神经系统,蜗牛神经系统比蚯蚓完善,有神经节和神经连索。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调温系统,随外界温度的变化,代谢速度也发生变化,属变温动物,也称冷血动物。直到高等的软骨鱼类,如鲨鱼出现调温机制,为温血动物。真正意义上的恒温动物应该从鸟类开始,所以,从鸟兽或称禽兽开始,才是有头有脊椎有温血(有头脑有骨气有热血<不再冷血>的高等级的具有高等神智的神性生灵的开始。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化石见于古生代寒武纪,当时已有节肢动物的三叶虫及腕足动物。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就一直困扰着学术界,这就是生命大爆发,也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大约6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其至今仍被国际学术界列为“十大科学难题”之一。

 

古生代的无脊椎动物中,鹦鹉螺曾经堪称顶级掠食者,它的身长可达11米,主要以三叶虫、海蝎子等为食,在那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鼎盛的时代,它以庞大的体型、灵敏的嗅觉和凶猛的嘴喙霸占着整个海洋。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但现在基本绝迹了,目前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着六种鹦鹉螺。

 

而现在的无脊椎动物中的庞然大物是章鱼(八爪鱼)或乌贼,体长可达18米,而且章鱼还被认为是十大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十大聪明的动物,按智力由大到小排列是,类人猿、大象、海豚、老鼠、猴子、乌鸦、鹦鹉、绵羊、章鱼、鲸鱼,包括了无脊椎动物,卵生的鸟类,胎生的哺乳动物,没有鱼类和两栖类以及爬行类动物),有实验报告说,章鱼能扭开瓶盖,捉住预先被关在里面的猎物。上次世界杯期间,一只章鱼甚至还会预测足球赛的胜负,当然也有人认为那只是对某些着色有偏好,而某些国家的国旗的颜色正好与之相合。

 

关于章鱼,值得一提的是,章鱼的血是蓝色的,章鱼与乌贼与鱿鱼这类没有外骨骼的软体动物以及一种有外骨骼的软体动物鲎(hou 发音为“后”。一种有3亿年历史的“活化石”,是与现在只有化石的三叶草一样古老,这种动物在中国厦门的产量很大,很多渔民以捕捞这种动物为生,本人在九十年代在厦门还见过,现在不多见了),体内流淌着蓝色血液(血液中存在铜离子,而人类等哺乳动物血液含铁离子呈红色)。另外,章鱼没有骨头而智力比较高,其原因应该是,虽然章鱼没有骨头以保护大脑,但章鱼的神经系统主要不在脑中而是集中在又多又长的触爪中。

 

五、动物的神智

 

关于动物的智力,包括认知外界的能力,认知自我的能力,记忆能力,交流与欺骗能力,同情心与利他性,学习与模仿能力,以及使用工具的能力与制造工具的能力(表现在得到食物的捕食方面)。据称只有人类有制造工具的能力,人类的聪明在于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在认识环境,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造环境。

 

关于认知外界的能力,这不用多说,很多动物的感觉器官比人类要发达得多,有些家禽可以预测地震。而传说乌鸦可以感知到一个人快要死掉,传说乌鸦叫了,就说明这一地带有某个人快要死了,所以有人说乌鸦是阎王爷的信鸽,被认为是不祥之物。海豚会用回声定位系统去捕捉猎物,老鼠有很惊人的嗅觉和听觉,会被训练去探索矿产和爆炸装置的原因。乌鸦能够数数、区分复杂的形状。乌鸦还具有识别人脸的能力。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校园里捉了几只乌鸦,在它们身上做了标记后就把它们放走了。之后的几个星期里,那些被放走的乌鸦在校园里一见到他们,就会冲着他们哇哇大叫,并用翅膀扑打他们。后来,当已经离开该校的他们偶尔回来看看时,那些乌鸦还能认出他们。鹦鹉可以辨别50个物体、7种颜色、5种形状、6个数字。鹦鹉的视觉也很敏锐,而且没有色盲。加上它们听觉灵敏、能言善辩,美国有关部门就把经过特殊训练的鹦鹉,用来为盲人效劳。这种鹦鹉可以根据交通信号灯的颜色,随时命令抱着它的盲人“停步”或“向前”,同时也可以根据汽车距离盲人的远近,向开车的司机发出严厉警告:“当心!别压着瞎子!”。鲸鱼对周围的三维立体空间有着惊人的感知与分析能力。

 

关于记忆力,大象仍就会记得它们喝过水的地方,即使是几年以前喝过水的地方。如果您曾经伤害过一只大象,那它一生中都会记住您,能在任何场合认出你。乌鸦的长期记忆力更加惊人,如北美的星鸦能在方圆12平方英里数百个地点储存3万多颗种子,并在时隔285天之后准确找到它们,迄今为止还没有灵长类动物可以与之媲美。绵羊具有动物界中超乎寻常的记忆力,它们可以记住50个其它绵羊两年以上,可以准确辨别熟人(同伴的羊)的面孔

 

关于交流与学习模仿能力,类人猿能够集体活动,也能使用符号语言。可以把符号语言教给它们的下一代,而在此过程中,无需人类任何帮助。大象不仅能通过叫声而且还能通过跺脚产生的震动与甚至相隔很远的同伴交流。大象还有发达的艺术细胞,会使用高级工具通过喷绘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海豚也会用笛子声或者口哨的声音来彼此交流。猴子是少数的像人一样懂得使用面部表情的动物。鹦鹉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叫声、歌声来相互交流。鹦鹉的模仿力很强,如果进行简单的训练的话,鹦鹉们都会说简短的人类语言。有些动物不仅有交流能力,还有同情心、具有利他性  对爱情非常忠贞。

 

当然,欺骗能力也是交流能力的一种,如同人类中的发明魔术与玩魔术能力(熟练地了解与使用障眼法,这种能力当然不一般),老鼠可以轻而易举的学会新的行为表现和欺骗行为,乌鸦不仅会思考,而且心眼还很多。不仅记得自己把食物藏在哪里,而且还记得当时是否被别的鸟盯梢。如果当时确有别的鸟在场,它会趁那些鸟不注意迅速藏好食物;或者搞一些假动作,例如把嘴插进地里,但其实并没有把食物放进去。不过,老鼠和乌鸦虽然有欺骗能力,但却没有认知自我的能力。

 

关于认知自我的能力,也同样不是仅仅人类才具有,类人猿和海豚以及某些大象,也具有在镜子中认出自己的能力,而猫就没有这种能力,把一只镜子放在猫面前,猫会认为镜子里的是另一只猫。而且大象不仅能认识自己,还能预知自己的死亡,并在此之前便离开象群独自向自己的归宿地走去。大象死后,象群会围着它转圈,并掘起泥土将它掩埋,掩埋后再把土堆踩结实,悲哀地围在四周久久不愿离去。

 

关于使用工具的能力,也不是仅仅人类才具有。类人猿会使用工具,可以借用树枝等引诱捕获猎物,可以用石头敲碎坚果,可以用树叶盛水。有的乌鸦懂得通过面包屑作为诱饵来捕获猎物,有的乌鸦在它们的日常觅食中竟然会使用工具――把树枝和草的秸秆当成刀子使用。有的乌鸦,能用尖尖的树叶做成灵巧的钩子,从极窄的岩石裂缝里钓出自己最喜爱吃的虫子,就跟人类钓鱼似的。尤其难得的是,它们会把自己制造工具的本领传递给下一代。还有一种乌鸦更是聪明,它们会把坚果、河蚌、贝壳等自己无法弄碎的食物运到高速公路上,等车把这些东西压碎以后,它们就坐享其成了。有一种条纹章鱼会用触手携带被劈成了两半的椰子壳,遇到险情时,就用半个椰子壳罩住自己的身体,直到确信安全后再出来,然后拽着椰子壳继续前行。还有的条纹章鱼甚至把椰子壳清空后搬到数十米远的地方,与那里的半只椰子壳拼成一个球形的巢穴。这是人类发现的第—种会使用工具的无脊椎动物。鲸鱼的捕食方式更厉害,成群的驼背鲸鱼会围成一个圈,然后一起吹泡泡,当这圆形的泡做成“网”之后,周围的鱼会被这一景象吓得惊慌失措,它们则趁机把这些鱼驱赶进入那个“网”中,然后自己也进入其中,张开血盆大口,开始享受美味了。

 

以上可见,做为有情之物的动物界,认识自我的能力与使用工具的能力,还有同情心以及利他性,是比较高等的智力的表现,次等的智力表现是学习交流与欺骗的能力,而记忆力也是属于高等智力中的基本的能力,认知外界的能力也属于智力范畴。

 

六、脊椎动物

 

高等动物中的脊椎动物,包括鱼鸟兽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除去了虫类与有外骨骼和无外骨骼的软体动物),还有圆口纲(又称无颌类,一种低等级的鱼类)。脊椎动物的脊索或多或少被脊柱所代替,脑和感觉器官集中于前端,形成明显头部,称为有头类。按拟人化的说法,脊椎动物可称为有骨气有头脑的动物,确实高等。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一般可分为:神经系统(包括感觉器官)、生殖系统、皮肤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排泄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

 

脊索类的最低等动物是文昌鱼,而有头类最低等的动物是圆口纲的鱼类,属于有头无颌---嘴巴不能动的,主要是鳗鱼,是寄生或半寄生生活,以大型鱼类及海龟类为寄主。七鳃鳗主要用前端的口漏斗吸附于寄主体表,用角质齿锉破寄主的皮肤吸血食肉;盲鳗更能由鱼鳃部钻入寄主体内,吃尽其内脏,使之仅存躯壳。可见,把比自己高等的动物做为食物,称为寄生,而把比自己低等的动物做为食物,称为捕食。

 

高一等级的是有颌鱼,“颌”有何用?颌是用支持口部的结构,有了颌,使动物的捕食由被动变为主动,也加强了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没有颌,只能寄生。

 

有头类最小的动物是海马---世上最小的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按繁衍方式,分有胎生(哺乳动物)与卵生(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也有卵胎生。按体温的变化,分有恒温动物(哺乳类与鸟类)与变温动物即冷血动物(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按胚胎发育中有无羊膜,分为羊膜类(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与无羊膜类(两栖类、鱼类)。按肢体分类有四足类(哺乳类、鸟类<鸟的翅膀算是两足>、爬行类、两栖类)与无足类(鱼类)。

 

脊椎动物中的有颌鱼出现在4.5亿年前左右,过了约0.4亿年,出现鳍鱼,又过了约0.4亿年,肺与足肢出现了,出现两栖动物(蛙、娃娃鱼),肺呼吸的出现,动物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又过了约0.4亿年,胚胎中的羊膜出现了,出现了爬行动物(龟,蜥蜴,鳄鱼),成对附肢的出现,扩大了脊椎动物的生活范围,并提高了摄食,求偶和避敌的能力。再过了约0.7亿年,恒温动物出现了,出现了鸟类与哺乳动物(其中包括吴氏巨颅兽)。

 

脊椎动物为人类提供了肉、蛋、奶、皮、毛、羽,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飞翔的动物--蝙蝠,以及鸟,蛙,能捕食农林害虫,猫头鹰还能捕鼠

 

七、鱼类

 

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是鱼类,鱼类中获得最大成功的要属硬骨鱼和软骨鱼类。硬骨鱼类中的肉鳍类,后来发展成两栖类,是四足脊椎动物的祖先。另一支硬骨鱼类---硬鳞鱼类,后来发展成真骨鱼。真骨鱼类的鳞片由于硬质退化只保留骨质基屑,因此薄而富有韧性,既不失去鳞片保护作用,又拥脱了硬鳞的沉重负担,增加了灵活性。真骨鱼类的进化中不断完善自己,长盛不衰,由海洋到江湖河流无处不在,成为世界上最宠大的脊椎动物。软骨鱼类(比如凶猛的鲨鱼和能发电的身体象隐形轰炸机那样扁平的鳐鱼)除了覆盖身体的细小盾鳞,以及牙齿之外,所有骨胳都是由软骨组成,从不骨化。鱼口的位置不在吻端而位于腹面,脑发达,比硬骨鱼真骨鱼还要高级。软骨鱼类主要是肉食性的鱼类,鳐鱼以蟹虾乌贼等为食,鲨鱼以各类鱼为食。而人类的美食---鱼翅,就是鲨鱼的软骨头。凶猛的鲨鱼,它的牙比较特别,扁平而薄,长度和宽度差距不大,轻飘飘的没有分量感,牙锋尖利让人想起气贯长虹的宝剑,历史上,生活在海边的印第安人就用鲨鱼牙当作刮胡子的剃刀,足以说明其的锋利程度。鲨鱼可以不断地更换损坏了的牙齿,鲨鱼的第一排牙齿后面还有很多倒伏的备用牙,一旦第一排牙齿受损,后面的牙就会生长起来,鲨鱼一生更换的牙齿可以多达上万颗。

 

鱼类不仅仅是分为谈水鱼和海水鱼,也不仅仅是分为食草性与食肉性的鱼。人们常食用的海水鱼是食肉性的带鱼,人们熟悉的海水鱼是鲨鱼。而人们常食用的淡水鱼是杂食性的鲤鱼,草食性的草鱼,食浮游生物的鲢鱼鳙鱼,食虫虾藻苔的鲫鱼,肉食性的乌鱼(也就是黑鱼,它离开水还可以活三四天)青鱼,一般肉食性的鱼,味道比较鲜美。人们常见的淡水鱼是金鱼(玻璃缸里养的,由野生鲫鱼演化而来)和锦鲤(风景区里公园里的水池中养的)。

 

常见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桂鱼,非洲鲫鱼(罗非鱼),都是属于鲈鱼类(鲈形目),比鲈形目要小的是鲤形目,有青草鲢鳙鲫鲤等鱼。都属于真骨鱼类。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鱼体长40~50厘米;小黄鱼尾柄较短,鳞片较大,体长20厘米左右,由于光线的原因,在黄花鱼被捕捞上来后,白天里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有泛黄色。大黄鱼的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燐虾等浮游动物。

 

沙丁鱼为细长的银色小鱼,体长约15~30公分(6~12吋)。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所有沙丁鱼均为经济鱼种,主要用作食用,但鱼肉亦可制为动物饲料。

 

金枪鱼是一种大型远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鱼。也称鲔鱼,其肉色与其它鱼不同,为红色。游泳速度快,瞬时时速可达160公里,平均时速约60~80公里。金枪鱼有8个品种,其中多数品种体积巨大,最大的体长达3.5米,重达600~700公斤,而最小的品种只有3公斤重。

 

鱼类的繁殖,大部分都是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时,雄鱼追赶雌鱼,用头顶雌鱼的肚子,当雌鱼要排卵时,雄鱼的身体弯曲尽可能的绕在雌鱼身上,雌雄鱼的肛门靠在一起,雌鱼身体也弯曲成弓型排卵,雄鱼同时排精,卵和精子在水中受精。有的鱼,比如孔雀鱼是交配,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

 

大部分的鱼是不冬眠的,天冷的时候,鱼在水的中下层生活,因为那里河水温度相对较高,而且活动量会减少。天晴的时候才会浮到水面上来。但有些鱼冬眠的,东北有一种老头鱼,冬天在冰中间冻着,到开春一化冰,它就活了。还有鲶鱼,冬天钻入泥中,不吃不喝,到春天水暖之时,才从泥里出来。鲤鱼常常在河水底部过冬,几十尾到成百尾群集在水底的洼处围成一圈,头和头密密地紧挨在一起,呼吸迟钝,鳃盖活动得非常缓慢,体温可下降到1摄氏度,直到春天才“复苏”散去。

 

动物以中止活动的状态去越冬,称为冬眠。通常是指恒温动物季节性的非活动状态,但广义地也适用于陆生变温动物(节肢动物、陆生贝类、两栖类、爬虫类等)的越冬。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着冬季的到来与外界温度一起下降,以至很快变得不能进行生活活动的状态。作为冬眠的准备,动物在体内蓄积脂肪。对于昆虫类,可依种的不同,分别选择卵、幼虫、蛹、成虫的某一个阶段越冬。

 

恒温动物中的冬眠动物有刺猬、松鼠、山猫、蝙蝠等小形哺乳类。为了准备冬眠,在体内合成大量脂肪,或者把食物贮藏在巢穴内。心搏数、呼吸数、代谢量仅成正常状态的几十分之一。以肉为食物的熊和臭鼬冬天守在洞里,则不属于上述的真正冬眠,而是近于睡眠的状态,体温的下降只在数度以内,对外界的刺激能立即做出反应。

 

八、两栖类爬行类(陆上卵生脊椎冷血类)

 

两栖动物常见的是蛙,两栖动物种类很少,不长鳞片,皮肤疏松,潮湿的皮肤可以吸收氧气帮助呼吸。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扩散迁移的能力弱,没有防御敌害的能力,鱼、蛇、鸟、兽都是它们的天敌。

 

爬行动物有体表披鳞的蛇鳄蜥蜴与有骨板的龟鳖。蜥蜴和蛇有双层角质鳞,有蜕皮现象。古代的恐龙也属爬行类动物,恐龙最大有的长达50米以上,而现在的爬行动物,如最长的蟒约12.3米,最大的棱皮龟重865千克,爬行类动物有牙齿,是脊椎动物演化关键性的一环。胚胎发育不必再回水域,呼吸用肺,初现外耳。颈椎有活动关节,使头部得以灵活转动。爬行纲动物前承两栖纲的构型,后开鸟兽两纲的发展,首次征服陆地,只是仍然是变温的冷血动物。

 

动物的避害措施与行为,有遁(躲避在某个物体之中或后面或下面,如小虫子),盾(长出甲壳,如甲壳动物),逃(奔跑,如有蹄类动物),攻击(如有角类动物与有爪有牙的动物)。从动物的避害方式,也可以看出动物的高等程度。

 

两栖类爬行类似乎没有做窝筑巢的能力,蛇是随遇而安的一种动物,蛇没有打洞能力,只会钻到现成的洞里,有些蛇未必睡在洞里, 只要符合环境蛇都会栖身的,例如:光线要暗啦,温度不能太高,不能有太多杂声,附近食物的多少.都会影响蛇的居所。当然蛇洞不单是老鼠的,兔子洞也会有蛇

 

九、鸟类

 

鸟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出现最晚的一类动物。

 

鸟类的大脑发达,拥有复杂行为的能力,例如繁殖行为(性行为)就包括了求偶行为、筑巢行为、交配和抚育行为。鸟的神经系统较发达,视觉敏锐,并具色觉,在高空飞翔可发现地面目标。少数夜行性鸟类听觉发达,只有兀鹫嗅觉发达,其他种类的鸟均嗅觉退化。鸟的皮肤薄松,有许多表皮角质层衍生物如羽喙爪等,鸟类的取食、梳理羽毛、筑巢以及防御活动,均由嘴来完成,因而颈部较长,运动极为灵活。鸟类胸肌发达,骨骼轻而坚固,有舌头,无牙齿,有些鸟有嗉囊,鸟类消化能力强,消化速度快,无膀胱,直肠较短,不储存粪便,所以人们常遇到鸟粪从天上掉下来。鸟的呼吸功能强,毛细支气管中的气流与肺毛细血管中的血流方向相反,交换氧气的效率远远高于哺乳动物。鸟类的心脏发达,心脏容量大,心跳快,血压高,循环迅速。体温高(37~44.6℃)而且体温恒定(由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控制甲状腺素作用于肝肾肌肉等细胞调节Na+-K+-ATP泵,使得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新陈代谢旺盛,保证了较高的代谢率。

 

可见,能飞与不能飞,是大不一样的,在大脑、神经系统、心脏能力、肌肉能力、消化能力各方面都相当发达。

 

鸟类中的走禽,比如火鸡鸵鸟的雄性,是有阴茎的,鸵鸟的阴茎勃起时长达二十厘米,鹅、鸭、天鹅、无翼鸟也具有阴茎。但雄鸟绝大多数均不具交配器官,即就是说没有外生殖器的,即没有阴茎,但是有睾丸。雄鸟有成对睾丸,雌鸟有成对卵巢,但睾丸与卵巢都不对称,只有左侧发达,右侧退化。如果左边的阴茎/卵巢出问题了,右边的则会尝试恢复正常。鸟类是通过生殖器官的短暂接触进行交配的,雄鸟没有阴茎,在交配前会把精液存储在泄殖腔乳突内的储精囊内。交配的时候,与雌鸟的泄殖腔互相接合,使得精液进入雌鸟的生殖道中。这个过程发生得很快,一般是一秒钟不到。鸟类交配通常在鸟巢边或鸟巢附近进行,也有个别例外,比如雨燕是在空中交配。

 

鸟类性成熟期为1~5年。很多鸟类到性成熟表现为两性异型(雌性雄性的形体差别很明显)。繁殖期间绝大多数种类成对活动。有些种类多年结伴。有的种类一雄多雌。少数种类一雌多雄。成对生活的鸟类雌雄共同育雏,一雄多雌的鸟类大都由雌鸟育雏,一雌多雄的鸟类由雄鸟育雏。一雄多雌的种类,雄鸟间常发生格斗。发情末期或发情结束时开始占据巢区。

 

鸟可以喙的形状来分类,喙的形状与食性有密切联系,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或其他鸟。鸟类的食性可分为食肉、食鱼、食虫和食植物等类型,还有很多居间类型和杂食类型。有些种类的食性因季节变化。鸟类因迁徙习性的不同,可分为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迷鸟等几个类型。另外,鸟还可以依据羽的外形与排列和羽数、脚爪上的鳞的种类、蹼的形状以及趾的数目及排列来分类,鸟也可以依据胸骨与腭型来分类,有的雏鸟幼鸟出壳后,眼即睁开,有羽毛,能行走和独立取食,称为早成鸟;有的幼鸟出壳后无羽,不能独立生活,称为晚成鸟。

 

从道理上看,鸟可分为水禽与陆禽,水禽分为游禽与涉禽,陆禽分为走禽与飞禽,飞禽分为猛禽与攀禽与鸣禽。

 

科学家们将现存的鸟分为三类:1、平胸总目,走禽,善跑(跑速可达72千米/小时)而不能飞,如非洲鸵鸟、美洲鸵鸟、澳洲鸵鸟(鸸鹋)与食火鸟,2、企鹅总目,水禽,善游泳和潜水(游速可达27.4千米/小时)而不能飞,有人称为“水下飞行”,3、突胸总目,飞禽,包括两翼发达能飞的鸟,绝大多数鸟类属于这个总目。

 

科学家根据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将鸟类分为游禽(包括雁、鸭、天鹅、鸬鹚、鹈鹕、鸊鷉<pi ti>、鸥、企鹅)、涉禽(鹭 鹤之类的)、攀禽(有专吃树皮里害虫的啄木鸟,有吃毛虫的能手杜鹃,还有常年生活在水边靠捕捉水中小动物为食的翠鸟,还有常见的鹦鹉与孔雀等)、猛禽和鸣禽、鹑鸡、鸠鸽这七个生态类型:根据生态环境分为林灌鸟类(如啄木鸟山雀、黄雀、柳莺、画眉、伯劳)、开阔地鸟类(包括猛禽、大鸨)、水域湿地鸟类(包括游禽及佛法僧目的翠鸟,鸊鷉 企鹅,善于划水潜水)和沼泽湿地(白鹭、灰鹤等,腿长喙长)

 

鸟类的出现代表了脊椎动物演化的又一个重要事件。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兼有面积相当大的两个不同的“动物地理界”的国家---东洋界(西南、华中、华南)与古北界(东北、华北、蒙新、青藏)。对于人类而言,鸟有食用(肉、卵、窝)价值与药用价值,还有衣用价值(绒羽)与役用价值(通讯鸽)。

 

世界上翅膀最大的鸟是信天翁(漂泊信天翁的最大翼展达4米以上),而且长寿的鸟也是信天翁(平均寿命为50~60年,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年左右)。一次飞行时间最长的的鸟还是信天翁(飞行55小时,飞行距离约1万公里)。而信天翁也是孵化期最长的鸟类(一般需要75~82)天,而且,信天翁的雏鸟达到性成熟的过程也是最长的(需要9~12年)。

 

信天翁  

飞得最高的鸟是大天鹅和高山兀鹫(能飞越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达10000米以上)。飞得最远的鸟是北极燕鸥(体形中等,习惯于过白昼生活,当地球南极黑夜降临,便飞往地球北极,当地球北极黑夜降临,便飞往地球南极,飞行路线纵贯全球,总是生活在太阳不落的地方)。飞行最快的鸟是雨燕,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冲刺最快的鸟是游隼(sun 发音为笋),在俯冲抓猎物是能达到180千米/小时。大秃鹫可以滑翔数小时而不拍翅。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飞行能力强,以吃花蜜和小昆虫为生。蜂鸟在树枝上造窝,鸟窝造型别致,做工精细,用丝状物编织而成,看上去就像悬挂在树枝上的一只精巧的小酒杯。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非洲鸵鸟,其次是澳州鸵鸟与食火鸟,善跑而不会飞。

 

有些鹦鹉不仅寿命最长,还是素食鸟(用嚼烂的果肉喂雏鸟)。鸽子也是素食鸟,无论是野鸽还是家鸽,均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要有玉米、麦子、豆类、谷物等,而且习惯吃生料,不吃虫,也不捉虫喂雏鸟,因为它用“鸽乳”哺育后代,鸽乳就亲鸽的嗉囊腺所分泌的一种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在喂食过程中,由于幼雏挤压亲鸽胸部,才开始有用鸽乳育雏反应。鸽是晚成鸟,与其他鸟类不同,幼鸽刚出壳时,眼睛不能睁开,体表羽毛,稀少,不能行走采食,需经亲鸽喂养30-40天左右才可独立生活。鸽子是“一夫一妻”制的鸟类。鸽子性成熟后,对配偶具有选择性,一旦配对就感情专一,形影不离。不象其他家禽那样滥交滥配。鸽子在丧偶后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重新配对。成年鸽失去配偶后,在发情季节,因性欲强烈,也可能出现乱交乱配现象。鸽子记忆力很强,对经常照料它的人,很快与之亲近,并熟记不忘。无论家鸽或野鸽均具有强烈的归巢性。一般来说,它们的出生地就是它们一生生活的地方,任何生疏的地方,对鸽子来说都是不理想的地方,都不安心逗留,时刻都想返回自已的“故乡”,尤其是遇到危险和恐怖时,这种“恋家”欲望更强烈。若将鸽携至距“家”百里、千里之外放飞,它都会竭力以最快的速度返归,并且不愿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栖息。

 

雨燕主要捕食飞行中的昆虫,雨燕的喙短小但口裂甚大,口角有粗硬的须齿,可以增大它们在飞行中捕获昆虫的几率。雨燕目部分鸟类用唾液在悬崖上营建的巢,在南亚地区被人们视为美食,称作燕窝。

 

植物是生产者,各种昆虫和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哺乳动物是消费者,而食肉性的鸟类,一方面作为消费者参与了林地生态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抑制着对植物有破坏作用的生物。林地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而鸟类保护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它们处在不同的食物链上的不同环节,成为了林地生态系统的骨干。鸟类是生态环境的“形象大使”,哪儿的环境好,哪儿就有鸟儿成群地栖居。互联网上,有“鸟网”“观鸟网”“鸟类网”,是观鸟与摄影爱好者的网站,分享鸟趣,普及鸟类知识,发布鸟类资讯,保护生态。

 

目前已经灭绝的生物种群可能占生物总种群数达百分之九十九,幸好物种会灭绝,生存才有了空间。但现在很多鸟类灭绝得很快。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渡渡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曾因数量巨大而被预言永远不会灭绝的旅鸽,却在100年内灭绝。1914年9月1日,一只名叫“玛莎”的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动物园去世。最后一只卡罗鹦鹉死于1918年2月14日,这种鸟就被当作害鸟被肆意捕杀。据国际鸟盟的资料显示,受胁鸟类中,依赖森林生境的鸟类种数最多,记录和整理这些地区的鸟类资料,是鸟类保护的最基础工作。

 

对于人类来说,除了对鹦鹉与鸽子非常熟悉之外,对猛禽与鸣禽也很熟悉。

 

全世界现存的猛禽有432种,其中隼形类有298种,鸮(xiao 发音为消,与枭同音)形类有134种。猛禽包括鸮形目(猫头鹰、猴面鹰之类夜行猛禽)与隼(sun)形目(包括鸮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有体型中等或偏小的鹰、有趾爪不锐利而适合吃死亡动物的鹫、有飞行灵活而迅速的隼、身躯庞大的雕,还有蛇鹰、林雕、凤头苍鹰等,它们的飞翔能力极强,视力非常最好,是白天活动的猛禽)。

 

隼形目的鸟的腿较长,粗壮有力,都有弯曲带钩、强壮且锐利的喙和爪,这是它们捕猎中致命的工具。主要以腐肉为食的秃鹫、兀鹫等,喙和爪的锋利程度要比捕猎技巧高超的鹰、雕逊色很多。隼形目的鸟,体形差别很大,如雕、鹫等体形较大,体长可达120厘米;鸢和隼的体形较小约30~50厘米,而且雌鸟往往比雄鸟体型更大,中国猛禽中最大的兀鹫,翅长达755~839毫米,双翅展开长达2米以上,小型的小隼仅比麻雀稍大,翅长106~117毫米。鹰的翅宽圆而钝,善于在高空持久盘旋翱翔;隼翅稍长而狭尖,飞行快速,善于在飞行中追捕猎物;隼形目的鸟羽色以棕、黑、白为主,腹面的颜色比背面的颜色浅,有利于猎捕中的隐蔽。

 

隼形目所具有的一切特征都说明它们是自然界中的好猎手,但是有的鸟自己不主动猎食,专吃已死亡的动物的尸体。食物中不消化的残余,如骨、羽、毛等物,常形成小团块吐出。野生的隼形目鸟,在野生状况下威胁最大的是在捕猎中受伤后引起的感染。隼形目的鸟多是一夫一妻,雌雄共同哺育后代。幼鸟要经过1-3年的时间才会性成熟。

 

金雕体长近1米,体重4千克左右,是雕中最大的一种,它们的腿除脚趾外全被羽毛覆盖,看上去确实仪表堂堂。金雕并非金色的雕,尽管它源于希腊语的名字直译是金色的鹰。这里提到的金色,可能是就它头和颈后羽毛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的金属光泽而言,因为它全身的羽毛呈栗褐色,跟金色相距甚远。金雕素以勇猛威武著称。古代巴比伦王国和罗马帝国都曾以金雕作为王权的象征。在我国忽必烈时代,强悍的蒙古猎人盛行驯养金雕捕狼。时至今日,金雕还成了科学家的助手,它们被驯养后用于捕捉狼崽。当然,在放飞前要套住它们的利爪,不至于把狼崽抓死。据说,有只金雕曾捕获14只狼,它的凶悍程度可见一斑。在搜索猎物时,金雕是不会快速飞行的,它们在空中缓慢盘旋。一旦发现猎物,它们便直冲而下,抓住猎物后便扇动双翅,疾若闪电般飞向天空。刚刚出窝的狼崽常常遭到这种袭击,待母狼赶来营救已为时过晚。有个小说描述雕类捕狼,小说中说雕的内容有个名言---老狼不可叼,但一只小雕不信邪,就攻击一只老狼,小雕在俯冲下去,把爪子嵌进老狼的肉里之后,但老狼太重,小雕不能提起老狼飞到空中,老狼拼命逃进灌木丛里,用树丛树枝把小雕蹭死,但小雕的爪子却永远留在了老狼的肉里,为此老狼常常发出哀鸣。在空中,金雕也能随心所欲地捕食。有人记述过金雕从地面冲上天空,捕食飞过的野鸡的情形:金雕冲上天空,当飞到野鸡下方时,突然仰身腹部朝天,同时用利爪猛击野鸡。野鸡受伤后直线下落,金雕又翻身俯冲而下,把下落的野鸡凌空抓住。这简直是一位卓越的飞行家在表演。

 

历史上,用鹰狩猎被称为鹰猎。鹰猎最早起源于东方,如亚述(在今伊拉克北部),后来,西方的商人、冒险家和东征的十字军士兵在东方学会了鹰猎术,并将此术传入欧洲大陆。起先,鹰猎是特权阶级专有的消遣活动,到17世纪,鹰猎便在大众中普及。苍鹰捕猎的成功率很高,因为它有猎人和猎犬帮助惊动猎物,当猎物惊慌失措时,苍鹰便迅速出击,一举抓获猎物。这时猎人要及时赶到,夺下猎物,给猎鹰喂食以示奖励,否则,猎物就会成为苍鹰的美食。驯鹰主要是驯化幼鹰。不过,一般苍鹰都在高大树木的顶部做巢,很少有人敢到鹰巢中掏雏鹰。如果那样,偷窃者会受到雌雄苍鹰的攻击,轻则被抓伤,重则被抓伤双眼,甚至丧命。

 

游隼飞行很快,在捕捉猎物时,最快可达每小时360千米。游隼主要以鸟类为食,而且大都在空中捕食。一窝游隼在一个夏天能吃掉300只中等的鸟。它们的食谱中包括针尾鸭、赤颈鸭、绿头鸭、银鸥、斑鸠、野鸡、野兔、鼠和昆虫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驯养大批游隼,用它们在空中截击同盟国用于传递消息的信鸽。这样做,确实破坏了协约国的情报系统。但是,游隼不能识别敌我,它们也不会放过德国的信鸽,德国人这才被迫停止使用游隼。

 

鸢是老鹰,鸢的食性很杂,它们常在田野间捕食兔、鼠等小哺乳动物,也吃小鸟、蛇、蛙、鱼、蝗虫、蚂蚁和蚯蚓,有时它们甚至吃一些五谷杂粮。在海滨,鸢时常以垃圾、腐鱼、小动物尸体为食,因此被人称作清道夫。

 

秃鹫也是鸟中“清道夫”,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大群的食草动物不论走到那里,都尾随着一些垂涎欲滴的动物。在这些觊觎者中,秃鹫随时可见,它们紧追目标,在兽群上空盘旋。只要发现一具尸体,就准确地落在尸体旁边,刹那间,二三十只秃鹫相继降落,于是,尸体被撕裂,内脏被吞食,肌肉被成条地撕下。

 

白尾海雕的食物除鱼外,还有野兔、鼠、幼鹿。在冬天,它们还偶尔捕食狗和猫,甚至能以尸体腐肉和渔场附近的垃圾为食。白尾海雕的食量很大,但它们也很耐饥饿,它们可以45天不吃东西而安然无恙。

 

隼形目的鸟都是肉食性,处于食物链顶层的地位,是自然选择的重要力量,它们的存在除去了许多老、弱、病、残的个体,使整个生态得以平衡。而且,隼形目的鸟对微生物有抵抗能力,它们会吃下许多带疫患的个体,但却能保证自己不受感染,很好的控制了疫病的传播。隼形目的鸟类,体态雄健,身姿矫健,在各国的文化中具有神话色彩,在各大文明中都被视为神明顶礼膜拜,现在许国国家还把它们选为国鸟,象征国家精神。受到人们的爱戴。

 

白头海雕只生活在北美,白头海雕最突出的特点是头和尾都洁白如雪,身体其余部分为棕色。白头海雕以捕食鱼类和其他一些小动物为生,它们也食腐肉。它们还常常倚仗武力夺他人口中之食。有时它们逼着鸥等弱小的捕鱼鸟吐出猎物;有时则强行抢食,弱小的鸟迫于它们的强大而让出食物。甚至体型较大的美洲鹫也得在它们的威逼下,乖乖地吐出已吞入嗉囊中的腐肉,否则美洲鹫就会遭到白头海雕的猛烈攻击,轻则受伤,重则丧命。18世纪,美国国会将白头海雕定为国鸟。从那时起,美国的国徽和军服上全都印有白头海雕脚握橄榄枝的图案。在这个图案中,橄榄枝象征着和平,白头海雕则意味着战争,两者结合在一起象征着集和平和战争两大权利于一身的美国国会。

 


鸣禽是鸟类中最进化的类群,鸣禽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大多数属小型鸟类;嘴小而强;脚较短而强。鸣禽多数种类营树栖生活,少数种类为地栖。其中包括雀、云雀、金丝雀、大山雀、莺、燕、画眉、百灵、八哥、黄鹂、柳莺等。在繁殖季节的鸣声最为婉转和响亮,是天然歌手,而且毛色华丽,也是爱洁之鸟,巢的结构相当精巧。云雀、百灵等多以细草或动物的毛发编织成皿状巢,巢的边缘与地表平齐,而柳莺、麻雀等常用树叶、草茎、草根、苔藓等编织成球状巢。

 

 隼形目的鸟古代称为“鸷”(zhi 发音为志),意为疾飞之鸟。而鸮形目,在古文献中多用“枭”(xiao 发音为消)

 

鸮形目的鸟相对于头部而言硕大的双目均向前,但眼睛并不能向不同方向转动,要望不同方向时,需转动整个头部。也因此本目的鸟有着灵活的颈骨,颈部可旋转270度。其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只有一种视觉色素,能辨明暗,不能辨细节和颜色)非常丰富,却不含视锥细胞(能辨细节和颜色),对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适合夜间活动,为夜行猛禽,因常在夜间发出“凄厉”的鸣声,而被迷信误认为是“不祥”之鸟,实际上它捕鼠有功。长耳鸮,俗称猫头鹰。 它所吃的食物中97%都是鼠类,一窝鸮每天就可以吃掉20~30只小鼠。本目鸟类均以动物为食,包括昆虫、蚯蚓、蛙、蜥蜴、小型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大的猫头鹰也会捕食其它小体型种属的猫头鹰。猴面鹰叫声难听,似人在受酷刑时发出的惨叫;飞行快速而有力,毫无声响;主要以鼠类和野兔为食,每天大约捕捉3只老鼠,一年消灭鼠类1000只以上,偶捕捕猎中小型鸟类、青蛙、鱼和较大的昆虫等;捕猎时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同时发出尖励叫声,使猎物陷于极度恐怖之中,束手就擒。鸮形目的鸟类常将猎物整个吞下,待消化后将不能吸收的皮毛骨头等杂物残骸混成团状吐出,称为唾余,或称吐“食丸”。在繁殖过程中不营巢,而是利用树洞、岩穴或其它鸟类合适的弃巢孵卵育雏。


鸣禽的鸣啭行为具有明显的性双态性(即性别差异)和季节可塑性(即季节性变化)。鸣啭行为的性双态性主要表现为在成年个体中,雌性很少鸣啭或完全不鸣啭,而鸣啭是雄性个体的标志性行为。大都认为鸟类的鸣啭用於求偶及繁育,主要是雄鸟用鸣声通知雌鸟自己已准备好交配,吸引雌鸟,可能也藉鸣声激起雌鸟交配的欲望,或藉以保持配对关系,并通知与之竞争的其他雄鸟,它已建立自己的占区,不许他人侵入。偶然雌鸟也会鸣叫。鸣禽能够运用高度模式化的、重复的声音信号进行交流和联系,因此其鸣啭类似于人类的语言系统。鸣啭行为的季节可塑性主要表现为某些发声控制核团体积的季节性变化。这些核团在繁殖季节到来前急剧增大,而在非繁殖季节则明显缩小。

 

十、兽类(哺乳动物)

 

最早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发现在中国的吴氏巨颅兽。根据兽类的区系特征,全世界被划分为七个动物地理界:古北界、新北界、新热带界、埃塞俄比亚界、东洋界、大洋洲界、南极界。中国地跨古北、东洋两界。

 

兽类,是恒温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的最高级动物,有完善的血液循环系统,恒温(约为25~37℃),其优良隔热性能的体表毛被和汗腺器官等其他体温调节的机制,提供了稳定的内环境,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区别于冷血动物;胎生哺乳,高级种类在胚胎与子宫壁之间形成母子营养交换的组织(即胎盘),在智力和对环境的反应上远远超过其他类群;其它特征是心脏左、右两室完全分开,中耳具有3块听骨;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颊齿;有7个颈椎,等等。

 

兽可分为水栖,半水栖与陆栖,按食性可分为草食、肉食和杂食。但科学家的分类更复杂,包括将稀有的与特别的种类划为一类。比如卵生哺乳的鸭嘴兽,有袋类的袋鼠,能飞的蝙蝠,长着长鼻子的大象,带鳞甲而食蚁的穿山甲,身上长刺的刺猬,比较聪明而且前臂与手部发达的猿猴,都单独分成一类。专门食虫的也分为一类,而且,不仅根据食性分类,还根据牙齿与脚骨来分类,哺乳动物目前有约5676个不同物种,约占脊索动物门的10%,地球所有物种的0.4%。

 

食草的有蹄类兽,分为奇蹄(马,驴与犀牛)与偶蹄(猪牛羊),还有复齿目(兔形类 各种兔)与啮齿类(鼠,松鼠,豪猪、河狸等)

 

有蹄动物都是以植物为食并长有蹄子的哺乳动物,有蹄类中最通常的自卫方式是飞快的奔跑,很多有蹄类在头上有角作为保护武器。包括奇蹄(有奇数脚趾,一般是三个脚趾,而且有的第三趾特别发达,其它趾退化,看上去只有一趾,也就是单独的一个蹄)与偶蹄,主要有土豚、海牛、大象(海牛与大象属近蹄类又称次有蹄类、准有蹄类)、兔、马、驴、貘、犀、猪、骆驼、鹿、獐、狍、牛、羚、羊。

 

草食动物牙齿和咬肌发生了许多变化,啮齿类(上下颌各一对门牙)和复齿目(兔形类,它的上颌具有两对前后重叠的门齿,前一对较大,后一对极小,隐于前一对的后方,呈圆柱状)发展了可终生生长的凿形门齿,以适应啮咬粗硬的树皮、坚果等,但没有犬牙;牛科和鹿科动物的上门齿消失,代之以厚的皮肤垫,以适应扯断草茎。犬齿在草食兽类中常常消失,而颊齿则扩大成为有效的研磨结构。

 

肉食兽类与草食兽类相反,有着十分发达的犬齿,便于刺穿捕获物。

 

食肉的包括陆生的裂脚类和海生的鳍脚类,裂脚类又分成犬型类和猫型类,海生的鳍脚类有素食性的海牛与肉食性的鲸和海豚,海象,海豹,海狮。这些都属于真兽亚纲。

 

鳍脚类现存海狮,海象科(又称耳海豹),海豹(又称无耳海豹),鳍脚类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但海豹和某些海狮等也捕食海鸟或其它海兽。

 

裂脚类分为犬科和猫型总科,猫型总科包括了猫狮虎豹(皮毛柔软,常具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鬣(liè)狗(依靠发达的嗅觉觅食腐肉)、土狼(特化的食蚁动物)、灵猫、獴。关于猫科中的狮子,一般看上去狮子的鼻端比较突出,更象狗,但如果看幼狮的话,幼狮的头圆圆的,确实是象猫,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狮虎杂交的狮虎兽或虎狮兽。母虎产下的后代叫“狮虎兽”,母狮产下的后代叫“虎狮兽”。一般狮虎兽出生的几率较大。虎与狮的习性不同,虎习惯独居,狮习惯群居。

 

犬型总科包括犬、熊、熊猫、狐(爪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豺、狼、貉、九尾狐(九节狼)、水獭、獾。

 

猫科和犬科最大的区别在于爪子和尾巴,猫科爪子很锋利,可伸缩,有肉垫,走路没声音,捕杀猎物主要靠咬断或咬住气管使它窒息而死。而犬科则主要靠锋利的牙齿撕咬猎物。猫科动物的尾巴是一根鞭子一样,毛很短,犬科则是毛茸茸的。猫科的捕食方法不同于犬科动物那样,靠耐力对猎物穷追不舍,而是用埋伏的方法隐蔽在林中动物饮水的小溪、水池边,等待猎物通过时一跃而上,咬断喉管杀死猎物。这种捕食方法要有极佳的跳跃性,需要身体柔韧。猫科的舌头上演化出了一层又密又细的倒钩,能把附在骨头上的肉一点点舔光。如果家中有猫,不妨试试让它舔你的手,你会感觉它的舌头像细砂纸一样磨手,可见猫科动物进食要比犬科动物精细。

 

在草食性动物中,兔与鼠比较另类,因为兔和鼠是有尖爪的,而不是蹄,兔的脚有四个爪,鼠的爪是前四后五,据称,正因为鼠的爪数有奇有偶,鼠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位,。

 

在猫科中,狮子比较另类,因为只有狮子是雌雄两态,雄狮有鬃毛,而雌狮没有,而且在饥饿时,狮子还吃自己的同类狮子。而其它的雌雄两态的动物都不在犬猫科之中,有蹄类(比如鹿)与鸟类(比如鸡,孔雀<孔雀属于鸡雉类>)中常见雌雄两态。

 

在犬科中,熊类比较另类,熊猫是草食性动物,而熊不全是肉食性动物,多为杂食性,取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也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舐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温带和寒带种类有冬眠习性,称长期半睡眠,蛰伏洞内不食不动,新陈代谢降低,呼吸频率减缓,而体温不显著下降,遇惊动则苏醒,偶然出洞活动。冬眠洞穴位于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时间可持续4~5个月。怀孕雌熊在冬眠洞内产仔,翌年出蛰时带新生幼仔一起出洞。除冬眠期外,无固定栖息场所,非发情交配期,雌、雄皆单独活动。

 

当然,犬科中更另类的属于狗,俗话说,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狗改不了吃屎。这是令饲主头痛的问题,尤其是遛狗时在人前作出这样的动作,主人可能感觉尴尬。狗常吃粪便,无论是自己的粪便还是别的狗的粪便还是别的动物包括人的粪便,狗都会吃。据称,狗吃粪便是异食僻的一种,即食粪症。自食粪症就是吃自己的大便、同种食粪症就是吃其它只狗的大便、异种食粪症吃他种动物的大便包括人的,所以说这是一种疾病。也有说法是,狗吃大便是一种天性,粪便里一些特殊的味道是狗喜欢的,对草食性动物的发酵排泄物更是非常吸引他们,当吃不到这样的排泄物时就吃自己的或其它大便取代,还有认为是狗类的内部的阶级霸权的行为:次阶的狗于团体中可能要吃高阶的狗屎以表臣服。

 

在正常状况下,野生犬科动物会吃草食性动物的粪便以获得某些营养素,母犬通常会舔净吮乳幼犬的粪便,保持居处的清洁;因此,食粪对狗而言并不是极度违反自然的行为。异嗜是指动物渴望摄取不是食物的东西,人类很早期即知猫爱吃羊毛、线纱、纸等东西;犬猫都会吃草,尤其是春夏之时,它们常会吃草。食粪是包括在异嗜中的一种特殊状况。有异嗜症的犬常会吃泥土、石头、树枝或其他非食物类的东西;有时它们不会真正吞下这些异物,只是不断舔舐这些东西,这很可能是为了获取某些盐份。

 

在很多动物眼里,粪便并不是我们定义里的“臭而肮脏的,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其中也有不少营养成分。一些昆虫,例如蜣螂(屎壳郎)和苍蝇就可以依赖粪便中的养料维生;而一些大型哺乳动物,例如猪,也可以只靠吃马粪甚至人粪过活(当然,这可能导致多种寄生虫病的发生,所以在现代家猪养殖过程中,粪便被严格地剔除出了食谱)。一些动物甚至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粪便:一种是准备吃的,一种才是真正废弃的粪便。兔子、仓鼠等就属于这种类型,它们不像牛、羊一样具有成熟的反刍体系,所以食物会很快地通过它们的消化道,营养不能很好地被吸收,这时它们会立即把排出的软粪吃掉再消化一遍,然后排出不吃的硬粪。除了半消化的纤维素外,粪便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可能也是重要的营养成分,必需氨基酸、维生素B、维生素K等等都是食粪的理由。此外,马粪及大象粪便中的盐分也会吸引一些猴子及猿。

 

很多草食动物的幼崽会吃母亲的粪便,包括大象、河马、考拉、熊猫等,动物幼崽的消化道内没有相应的微生物,只有从母亲的粪便中摄取。

 

在中医中,很多药材就是动物的粪便,比如,望月砂是野兔的干燥粪便,性平味辛,有明自杀虫之功效,可以治疗目暗生翳、疳积、痔瘘。夜明砂是蝙蝠的干燥粪便,五灵脂是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和飞鼠的干燥粪便,是一种常用的活血祛瘀药。蚕砂:蚕砂又名蚕矢,是家蚕的干燥粪便。龙涎香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取自需宰杀的抹香鲸,从其肠内取其分泌物(即鲸鱼的粪便,它是抹香鲸吞食墨鱼后,胃肠道分泌出来的灰黑色的蜡状排泄物)。鸡矢白即家鸡粪便上的白色部分。性味甘咸,凉。有利水泄热、祛风解毒等作用,白丁香即麻雀的粪便。虫茶是化香夜蛾、米黑虫等昆虫排出的粪便晒制而成的。当地山民收集干粪,经特殊处理后,当茶喝,其味甘甜,沁人心脾。

 

在动物饲养中,也有常用动物的粪便加上正常饲料为饲料的,如鸡粪饲料、牛粪饲料、猪粪饲料、兔粪饲料、蚕粪饲料,主要用于喂猪喂鸡。

 

大多数动物都需要补充矿物质,即盐分,对于陆生动物而言,他们大多是从其他生物体内直接摄取,有的吞食泥土,有的添食山岩,狮子老虎会啃噬泥土,大象等许多有蹄动物也会啃噬泥土,长颈鹿还嚼骨头来补充钙质。总之从泥土、骨质甚至粪便中都能获得这些动物所需要的矿物质。

 

兽类品种丰富多彩,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的体重(150吨)差不多是最小的凹脸蝠(2克)的7000万倍。各种食蚁兽类,如穿山甲、食蚁兽、土豚、针鼹、袋食蚁兽等,牙齿都极端退化,而发展了适于舔食蚁类的长而富于粘液的舌。长颈鹿进化出了2米多长的脖子和能从嘴里伸出45厘米的舌头;大象有一条像人手一样灵活的鼻子;蝙蝠像鸟类一样。海豚长得跟鱼一样,水生哺乳动物都演化出了光滑而流线型的身体,后肢退化消失以尾部的鳍和躯干进行波状运动来推进,前肢演化成的鳍状肢来控制方向。半水生的哺乳动物如水獭、海豹等为了陆上生活的需要还保留有厚厚的毛发,四肢也演化为桨状或鳍状肢。海狮主要用前肢推动身体,海豹则主要用后肢,水生哺乳动物的水中运动能力比起许多鱼类有过之而无不及。骆驼适应了在荒漠环境生存,演化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生存技能来管理能量和水分,在水草丰足的时候会大量进食,将能量和水分保存到位于后背的驼峰内。肥尾跳鼠则将多余的能量保存在尾巴的基部。小型的食用种子的哺乳动物还会将种子储藏到洞穴里,更格卢鼠可在洞穴里贮藏5千克的种子。

 

动物的发情期,即动物开始愿意接受交配至拒绝交配的这段时期。一般指脊椎动物,特别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狗只有春天和冬天生的,因为狗一年只发两次情,春秋各一次。有的动物一年只出现一次发情周期,如狐、熊等。有的一年出现多次发情期,如鼠类。一般的小型哺乳类多在春天,因为他们的孕期很短,可以在夏季产子,大型哺乳类,比如说鹿是在秋天发情的,他们的孕期较长,会在来年的春季产子。不在发情期,一般是不会交配的。雌雄动物的发情期不一定完全一致,比如螳螂,雄性的发情要早一点,如果交配的时候雌性并没有发情,它在交配过后就会吃掉雄性。在动物发情期间,一定要特别小心,千万别让猛兽伤害自己。性格凶猛的动物在发情期内会用不同的眼神表现出来,作为驯兽师不仅要时常注意观察,而且还要带上棍棒和鞭子,一旦发现猛兽眼睛变红、面部难看,甚至准备向人扑来时,要立即作好退避的准备,并用棍棒或鞭子抽打。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大约在100万年前的猿人阶段的原始群时期,人类的发情期消失了。所谓消失,意谓着在一年中的任何一个季节里,在女性月经周期的任何一天当中,人类男女两性都可以产生性要求。所以人类的小孩从一月到十二月的都有。人类女性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点点发情期的遗迹,即在月经周期的某些天里,一些女性的性欲可能更加强烈一些,而在另一些日子里,性欲则相对地微弱。发情期消失产生结果就人类的受孕机会远远高于其他动物。人类的发情期消失,人类的性活动总量就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动物。人类的性活动方式和性方面的情感活动也逐渐地发展和丰富起来。

 

做为地球上食物链顶层的人类,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祖先们的总数不过1.5万人。1万年前,也才去到几十万的人口规模。到了19世纪,地球的人口终于突破十亿。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统计显示,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100多年。但在20世纪,人口增长的速度突然开始加速,就像一只越走越快的时钟,从20亿增长到30亿仅用了32年。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1999年,在波黑出生的阿德南·梅维奇被联合国封为“第60亿人”。据估计,地球上最多可以养活的人类数量是100亿,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可以养成活更多的人。据称历史上虎的数量最多的时候超过一万只,而根据普查数据,养一只羊需要40亩草地,流动型水源里每亩水域可以养5000条鲫鱼。陆地的承载力是有限度的,也是可以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

 

 

 

 

 

 

自拍视频 摄自深圳野生动物园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