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随笔 >> 正文
鄱阳湖吴城的蓠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27         ★★★★★

 

鄱阳湖的草

刚参加工作的地方离吴城镇不远,骑自行车四五个小时就到了。到了吴城镇就可以去看鄱阳湖的鸟了。除了看鸟,也结识了鄱阳湖边的一种野草――蓠蒿。这种草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易折断。每年冬末春初是蓠蒿上市的季节。湖岸人家背着箩筐采摘蓠蒿,用大袋装运,贩运到各地。在江西有一句俗话:鄱阳湖的草,上海人的宝。我们那儿三块,听说上海通常要十块。我没去调查过上海的市场,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知道,蓠蒿比新鲜的鲤鱼还贵。尤其这时候。

说到蓠蒿,不能不说江西的咸腊肉。在家乡,立冬以后,家家户户都要晻制咸腊肉。为什么要立冬以后呢?立冬的水有寒气,晻制的东西不容易变坏。晻咸肉也很有诀窍。猪肉要肥瘦相当,太肥了都是油,太瘦了太硬。食盐最好在炒锅里翻炒一下,要炒出盐的咸香。猪肉切成长条滤干水,抹上炒盐,静置半个月。去了卤水,放太阳下晾晒。一般固定在阳台上,只要不下雨,就不用收回来。个把月后,咸肉有了香味,就可以吃了。

过去,我只知道蓠蒿炒腊肉很好吃,并把它归为贵的原因。今天我上网一查,才知道这是江西的一道名菜,好惭愧。网上每条信息显示的制作方法一样:将选好的蓠蒿洗净,切成约3厘米的长条,放入沸水中煮2至3分钟捞出沥干。将腊肉用清水冲洗一下,切成薄片,装入碗内。把干椒末、青蒜段、姜末、味精、料酒准备好,炒锅上火放油,油温烧至六成熟时,将准备好的调味料干红椒末、姜末、青蒜段放入油中煸炒八成熟时,再将腊肉放入锅中先炒一下,尔后放进蓠蒿,加上料酒、味精即成。

我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按上述方法做的。记得没用干椒末,用的是新鲜辣椒。反正是越辣越好吃。虽然咸腊肉可以做出好多美味的菜,但蓠蒿和腊肉绝对是最好的搭挡。腊肉咸香,可口,蓠蒿脆绿,清香。

蓠蒿上市的时候,整个装在大编织袋里,是不能随便挑拣的。买的时候整把整把抓来过称。嫩的时节,一斤蓠蒿掐去老茎还有个七八两。吃到后面,一斤往往只能掐个半斤了。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非要吃到蓠蒿不见了踪影才罢休。

写到这,我都闻到蓠蒿的绿香,腊肉的脂香了。至从来厦门后,我就没见过鄱阳湖的草了。咸腊肉头两年还厚着脸皮跟老家的人要,要他们寄过来解馋。后来,他教育我,凡事不能只想着自己,要体谅别人。我肚子里的蛔虫硬生生被饿死了。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懒洋洋地坐在阳台上。捧一本书,东张张西望望,惬意得很。太阳越升越高,也越来越温暖了。我和他闲闲地说着话。阳台最外边悬挂着四五条咸腊肉,油光光亮闪闪的,香气逼人。有油滴下来了,我叫着腊肉可以吃了,我们去买蓠蒿吧。他说好。我们就出发了。到了菜场,到处是蓠蒿,卷卷地躺在袋子里。我边买边偷偷地掐掉蓠蒿根部的老茎。几乎转眼间,我们就坐在家里的饭桌边,面前放着一盘蓠蒿炒腊肉。我拿起筷子要吃,却怎么也夹不起来。他不停地在吃,一口一根,一口两根,一口三根。我瞪着他,拚命地分泌唾液,拚命地吞唾液。唾液快把我淹死了。我气得抢他的筷子,他手一挥,筷子飞了。

我醒了。唾液还在迅速分泌,好难受。我的蓠蒿,我的腊肉,我的蓠蒿炒腊肉,我怎么梦里也没吃到你呀?

 


--------------------------------------------------------------------------------

 

早春时节,湘地的城里人便有口福吃到一种鲜嫩的野菜,这就是很有名的藜蒿。藜蒿炒腊肉是湘菜中的一个品牌,现在许多大小城市都有湘菜的挺立,藜蒿炒腊肉这道菜相信也偶有吃过。其实早春时节,在南方的湘菜馆点这道菜不见得会有。原因有二:一是早春时节的藜蒿很贵,在洞庭湖出产地也卖到十五到二十元一斤,有些贵,加上运费,许多湘菜馆是不敢进货的;原因之二,早春时节,湖洲上藜蒿产量不多,所产的一点点仅供了当地的市场,加之早春时节藜蒿太娇嫩,运输起来很容易变质。因此,我们在南方湘菜馆里吃到的藜蒿,大多是仲春以后生长的,至于冬季湘菜馆里的藜蒿,那全是大棚的产物,人工培植的。

   藜蒿是一种野菜,辞海里并没有这个辞条,“蒿”的解释是:草名,有青蒿、白蒿多种。《诗、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蒿是指青蒿。蒿菜是指杂草的意思。藜亦称“灰菜”。一年生草本。叶菱状卵形,边缘有齿,下面为粉状物。夏秋开花,花小,聚成小簇,再排列枝上成圆锥花序,果实包于花被内,我国各地均有产,嫩叶可食,种子可榨油,全草可入药。藜与蒿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我们说的藜蒿是“藜”这一种。但令我有些不解的是,书上说藜蒿叶子可食用,并没有说其茎可食,而现在市面上,酒菜馆里炮制的却都是藜蒿的茎,叶子是不曾见的。再从资料里看,自古以来,藜蒿也并不是人类食用的野菜之一,哪怕在饥荒的年代。于是人们把它与“蒿”这种草类连在一起。藜蒿本应是一种野草。

   我的印象中,藜蒿就是一种野草,虽然在我的出生地洞庭湖区遍地都是,但在我离开洞庭湖之前却没吃过,这就是证明。它顶多只配作猪菜之类。小时候,阳春三月,湖洲上、堤坝边、塘坎上,甚至连篱墙上、坟地里到处都可以发现野藜蒿。它们蓬蓬勃勃的,这里一丛,那里一片,在风中摆动着嫩绿的身子。这个时候,才四、五寸长的藜蒿正是我们猎取的对象,在我们的镰刀下,它们被我们收割,放进竹篮里,踩紧又踩紧,背回去,家人将之剁碎后,煮熟,便成为猪食。野生的藜蒿分红杆与青杆两类,红杆的较青杆的好,现在湘菜馆吃到的,大多是青杆的。据说若是大棚里或人工培植出来的都是青杆的,不知是什么原因。

   夏天,藜蒿长高了,做猪菜也没人要了;秋天,它开花了,结实了,这时节的藜蒿有野艾那么高,勤快的农人用刀砍下,晒上好些日子,用作冬天取暖的柴火,当然也可用它来烧饭。乡下形容孤寡无助的老妇人的窘状有这样的句子:八十岁的老太砍藜蒿,一日不砍冒柴烧。可见,藜蒿最终的作用是作柴烧的,至于它可入药,果实可榨油,乡人没有这样利用过。它的作用只有两类,一是作猪草,二是作柴火。而现在,这种东西却身价百倍,成了美食家追捧的佳蔬,这完全是天地的造化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