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随笔 >> 正文
吴起和他的同行们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16           ★★★

 吴起和他的同行们

======================================

春秋时代最牛的军事战略家和战术指挥家是先轸。孙武只能算是春秋时代最牛的军事理论家,孙子兵法很多都是总结了先轸的实战经验。

因为在春秋初期,“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并未诞生。那时候的人,讲究“以战为礼”,也就是作战双方“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所以那时候打仗,都是横阵之正面作战,所谓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不讲奇诡变化,也不知如何去奇诡变化。但是,随着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争霸战日渐激烈,这样的思想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了,天下需要一个超凡绝伦的军事天才,来发明新时代的兵法,去第一个吃螃蟹。

  这个人,就是中国兵法的祖师爷,晋国两百年霸业的奠基者,先轸。

  注意,是先轸,不是写《孙子兵法》的那个孙武。

  正是他,打破了春秋战争的常规,以其超越了整个时代的军事思想,帮助华夏民族击退了南蛮异族的入侵,从而奠定晋国之两百年春秋霸业。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作为春秋时代晋国百年霸业的最大推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让“兵不厌诈”思想在战争中成功运作的军事天才,先轸并没有得到他在历史中应该有的待遇,《史记》中并没有为他单独列传,《左传》中对他的叙述也是寥寥数笔,后世的史家们好像选择对他自动无视了,最后造成的结果是,现在很多人竟然不知道历史上曾有过先轸这个人。

  要知道,作为拥有领先整个时代军事思想的超级名将,先轸一生每战必胜,所向无敌,在中国的历史上,先轸是第一个拿战争当一门学问,当一门艺术来研究的人。我们常说的兵家圣祖孙武,其实是在先轸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常说的兵家经典《孙子兵法》,其实也就是在总结先轸的战争艺术,其中很多军事思想,都可以在先轸的几个经典战役中找到影子。

  如果先轸的理论水平高些,也有一本兵书传世,那么兵家圣祖的名号,恐怕就轮不到孙武了。

  然而,如此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奇才,他最终的结局却是那么悲惨壮烈,让人好心痛

 

------------------------------

先轸战术指挥一流,战略上眼光还差了一些。尤其是破坏了秦晋联盟,在战略上可谓得不偿失。

  城濮之战,战略上的作用重要性要超过战术上的作用。实力上相比差的不多。但是先轸指挥的难度可以说要小的多,因为先轸的选择更多一些。

  此战,胜固可喜,败则对晋也无损。因为这是在国外作战。晋国绝对没有什么存亡之忧。时间上也拖得起。

  晋国单独面队楚国,胜负难料。但是秦晋齐三大国联盟对付楚国及其属国,在战略上已处于不败之地,接下来取得大胜不难。

  换言之,即使城濮之战秦晋齐三国联盟失利,楚国也不能奈何三国,反而会面临三国的联合后续报复,疲于奔命失败是早晚的事。

  孙武的吴国和当时的楚国相比,实力上相差的可不是一点两点,而是十倍以上的差距。而且孙武的选择更少。

  战略局面险恶无比。当时吴国面临的局面是两线作战,前有巨无霸楚国和众多的附属国,后有越国。稍一不慎就是灭顶之灾。且中原诸国对吴国态度阴阳不定。吴国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还有就是敌方的大意。

在这样的局面下,孙武指挥的这场战斗,只能速战而不能持久,因为他的选择不多。且对吴国来说是生死之战。楚国正好相反。

  吴楚之战,不但规模上超过城濮之战,而且在战果上也超过了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后,楚国虽败,但并无大损,实力尚在。晋国不能奈何楚国。吴楚之战后,楚国元气大伤几至亡国,一蹶不振。若无秦国,越国来救,楚亡亦。且秦越也不能奈何吴国

 

---------------------------------------------

晋国在先轸发威之前,也许确有和当时的秦国联盟(春秋战国那时联盟也多是忽悠人的,一切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晋国有了先轸这位军事牛人后,晋国完全是中原霸主了。只须领导群雄,不必结盟了,晋国实力,在其两百年后,分成赵韩魏三国,而可见一斑!齐国但时严重内乱,秦国又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所以城濮之战势在必行,当时江淮流域的华夏各国已被楚国这个当时的蛮夷灭了个干净。所以如果城濮之战,华夏一方输了,楚国可以越过黄河,有可能一统中原了。当时的楚国主将叫成的臣,之前也是个百战百胜的牛人。

至吴楚之战时,楚国国力已经衰退很多了,而且我认为伍子胥的贡献不比孙武小,伍子胥本来就是楚国人,还是个很有才华能力的人,受到楚平王迫害逃到吴国的,他老爹在楚国本就是大官,太子的老师。所以伍子胥对楚国的情况很是了解。再加上吴王也是位极其厉害的野心家,吴王本是前吴王的堂兄,后杀掉取而代之。吴国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逼进楚国都,就是伍子胥对楚国很了解才做到的

当然了,孙武指挥和练兵也不错,可是他一齐国人为啥跑吴国去帮不相识的吴王和伍子胥呢!因为他和伍子胥是同样是很有才华的人,所以英雄惜英雄,孙武才会帮伍子胥的,因此,在才华能力方面,伍子胥应该和孙武一个档次的。孙伍离开吴国后,吴王被越国上将灵姑浮一箭射中脚趾头,感染死掉了,他儿子夫差上台后不吊伍子胥,结果没多少年吴国就被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打败了

————————————————————————————————

  孙吴在当时是并称的,可见吴起作为孙武之后的后辈人物,很多方面是孙武所不及的。孙武作为军事理论家,独创理论并自己亲身实践之,开创了这一门学问,被当时和后代人称作兵家典祖,如若不能超越孙武,吴起是难以和孙武并称。历史曾有“境内藏孙吴”十之八九的说法,可见吴起并非浪得虚名。楚国有小儿夜哭,家长吓唬他说,别哭了,吴起来了,小儿戛然而止。

  吴起兵法为后人历代传诵,有极高地位。详细观之,与孙武比较,更重内部政治。是英雄兵法也!

  孙武兵法第一句,“兵者诡道也”但孙武并无实际上的过于狡诈,奸猾(或许当时人都比较淳朴可爱),作恶或者为非作歹,道德上的缺陷并不明显(中国人的毛病,总爱挑骨头在鸡蛋中,一笑!)但是到了孙武后人司马穰苴(官司马,当时没有总司令职务设置),就特别重视政治,向吴起看起了。司马穰苴有句话世人必然记得: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到孙膑那会儿,就很奸诈狡猾了……无语笑……后代人记忆孙膑,比如说田忌赛马,挖坑埋灶理论,不一而足。

  有人说白起如何如何……其实,白起也算是名将,战术大师,不过更多是战术层面,一线指挥更见真功夫。无论是接手新兵击败赵括,还是带兵百万奔赴千里,挞伐楚国,作为军事指挥是很不错,很佩服。孙武是战略家,吴起作为军事家,是军事政治二者兼有之,但不见军事一线指挥之天分;司马穰苴效仿吴起,进退得宜不惹祸上身,作为政治家比吴起狡猾善于自保;吴起用兵,重在带兵,不在于军事一线指挥,这点类似孙武。熟悉的士兵容易指挥,但白起司马穰苴等人却非如此,陌生的部队也可带出去打胜仗,可见在军事一线指挥上已经超越了孙吴。司马和白起练兵如何不做考察,或许有心人如悬疑大师能耳!

  历史在进化细化,正如人类不断分工。孙武那会儿,拉出去一万大军,就已经很惊人了,到了吴起那会儿需要数万大军,到秦灭六国就需要百万大军,可见历史在加速前进。

-------------------------------------------------------

  有一年,魏国的安邑城中,正在招收常备军,称之为“武卒”。

  听说待遇很好,许多年轻人都去了;但是,能够挑选上的太少啦。非常难。难到什么程度呢?原来,必须考试。而且,标准还挺高。第一关是“穿衣服”。

  呵呵,穿衣服算什么?

  可不是时装表演,而是让参考者穿上三层甲的沉重的甲衣。

  相传中国的甲衣是黄帝同时代的蚩尤发明的。最早的时候是用藤、木、皮革等制造的。商周时期的的甲衣,已将原来的整片皮甲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即按照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的皮革片合在一起,表面涂漆,制成牢固、美观、耐用的甲片,然后在片上穿孔,用绳编联成甲,应该叫铠甲了。魏国考试用来穿在身上的铠甲可能是皮的和铁的结合体,或者是三层皮革片合在一起的厚重皮甲。

  那铠甲可是坚硬厚重的皮革和金属做成的啊,重得很罗;即便是皮甲,三层甲穿在身上,加上头盔等,怎么也得几十斤重,身体不棒是不行的。光是穿甲衣还不行,这时,还要求参考者拉弓能够拉开十二石的弓(许多书都是这样解释的)。如果按照现代人计算的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重量单位),岂不是要拉开1440斤?这好像不大可能。要么是换算有问题,要么是弓箭的“石”(dan,四声)有别的换算方法,要么就是记载有误。

  不过,找到原文一看,才知道是“操十二石之弩”,弩可不是弓,是一种远射兵器,不是一只手拉,而是可以用两只手去拉。据说,弩在商代就有了,因为《礼记》有载:“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郑玄作注说此为弩也。东周时代,因为采用了铜制弩机,性能(精度)大大提高。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用脚踏住拉弦的弩,射程在80米左右。现代出土的这种弩的实物,来自湖南长沙墓。由此看来,既然是考试,肯定有比较高的难度,也还算合理。

  除了前述两项之外,还得负重,背着能装五十只箭矢的器具、把戈扛在肩上,头上戴个金属的盔帽(胄),即头盔,腰挂利剑,带上三天的干粮,要求半天疾行一百里地(周代100里约合现代的41公里多点儿,差不多算是奥林匹克长跑的距离了)。

  (注原文:“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 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这样的要求非常高了,能够进入武卒行列的人不会多,据说最多时是5万人。

  这是魏国打造的最精锐的部队(有点像今天的特种兵,或者说是特种兵的雏形)。除了严格选人之外,魏国的军队还逐步采用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所以历史上说魏军甲兵犀利。魏国选练的武卒,主要是重装步兵,他们在战斗中不但披上重铠,毎人三种武器。长短搭配,长者为戈,短者为剑;远近搭配,远者就是背上背的弩弓-,挂有矢囊,里面装有最新式的三棱型箭头(采用青铜合范浇注技术制造)的箭矢50支。可以说是当时武器装备最精良的武装部队。在战国初期和中期(前端)曾经无敌于天下。在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中,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50万秦国大军,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作者对秦国人数表示怀疑)。

  当然,也有说魏国有20万武卒的。不过,那已经是魏襄王时期(公元前318-前296年),魏有武卒(重装步兵)二十万;奋击(轻锐步兵)二十万;苍头(裹头巾的待选新兵)二十万;厮徒(军工、勤务兵、辎重兵)二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军事实力可谓雄厚。

  参军后战士们的待遇也很高。一种说法是:考中武卒的,就免除他家的徭役和宅田税。退役后依然享受上述权利。另一种说法是:要保证“武卒”分得百亩的土地,在获得土地之后“武卒”不仅要承担兵役的责任,更需要自行负担军事装备和服役期间后勤物资。无论哪种说法,有魏人一旦成为武卒,就能享受优厚待遇,其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也大幅度提高,这肯定是毫无疑义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而且实惠哟。

----------------------------------------------------------------

在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中,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50万秦国大军,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作者对秦国人数表示怀疑)。

  历史学家至今仍然没有明白秦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我们从秦国的兵役制度可以看出秦人的游牧风采。或可稍稍帮楼主释疑。

  秦人征兵,不同于东方诸国,一般是从16岁到65岁——考虑到古代人的寿命因素,基本上成年男子都有机会享受一辈子的兵役——不打仗的时候呢?耕田,换而言之,这就是农民和兵士的混合物了。

  嘿嘿,从秦国兵役制度可知,秦人是从游牧部落转化而来,带有浓厚的游牧部落色彩,但是秦人自己却很避讳这种说法,于是,就有另外一个版本:秦人是周人、羌人合婚联姻的混血——

  综合观之,秦兵除非是精兵,其他军队战斗力不可高估,如果是大规模会战,应当是精兵和普通兵种的混合——此类军队中的部分农民,因缺乏训练和足够军备,在战争中很容易被强者所溃败。

  秦国军队后勤制度也很有意思,与东方诸国并不一样。东方诸国,一般保有强大的常备军,并由国家养着。

  略述浅见,供大家一笑耳

 

 

------------------------------------------

  但是,当时的征兵制度,各国都差不多:平时是种田的,战时是战士。这个我在前面已经有文章写到过(可能会在征兵年龄上有差距,估计不会差距太大)。战国的职业军人制度是从魏国开始的。秦国在吴起时候还没有职业军人。所以,在下才怀疑秦国突然冒出50万人出来——在公元前390年左右是比较异常的。

  “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年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出处略)。

  所谓“五家”,是说的其行政组织,五家人组织在一起,成为最基层的一级行政组织,其中有一家人担任的是轨长职位,相当于生产队长(或者组长);如果要去打仗了,五家人不能够全体出动,每家人出一个人(当然是青壮年,男性),所以叫做“故五人为伍”,而五个人的军事领导就是行政组织中的“轨长”,朝廷不另外任命了(称谓都是一样滴)。

  这种安排跟当时的兵役制有关系。比如一家人有三个儿子,是不能够全都当兵打仗的,“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出处略)啥意思?说的是实行的是两级兵役制,一级叫做“正卒”(出处略),另一级叫“羡卒”。用现代的话来说,一个儿子服现役,另外的儿子服预备役(当代社会也是两级兵役制,凡是复员转业军人,在X岁之下的都是预备役军人)。

  这样编制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兵役制的基本特征是:“兵农合一”。简单通俗的说,打仗的时候大家都是战士,不打仗的时候大家都是农户,种地的。兵即是农,农即是兵。用宋代文人的话说叫做:“寓兵于农,寓将于卿”(引文略)。当兵的是农户,当官的是朝中大臣。但凡朝中的政事官,在战时就兼任军官,文武不分职,文臣即是武将,武将没有专职的。仗一打完了,大家就散伙——当官的回朝廷,当兵和小官回去种田。

    当然,在时段上还有一个区别,在春秋前期以至之前,参加战争的甲士都是贵族和贵族子弟,有时候称为“国人”,老百姓,即庶民是不能够成为甲士的,最多跑个腿什么的,称“野人”。换句明白话说,非贵族血统,当兵都不要你的。所以,那时候打仗的人数不多,一般几千人,几万人算大仗了。而且,打仗的时间大都很短(而且比较绅士,大多数情况下不兴偷袭之类),著名的牧野之战,是周王朝夺取商王朝的关键一仗,只打了一天就歇菜了,周胜商败。

  兵役制度在战国吴起之时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是国人(贵族)当兵(甲士),野人(非贵族)不当兵(甲士),但可以干军队中别的活儿,如步卒或者后勤部队(运输粮草之类)等;第二个阶段是吴起所在的时代,魏国开始实行“武卒”,即职业军人制。魏国募兵比秦国先进。

  从人口的角度看,公元前5世纪末(公元前400年),楚国最多人口为:400万。秦国比较小,河西大片土地被魏国所占,人口估计不足200万,如果50万军队,相当于4分之1的人口。这是不可能的

 

----------------------------------------------------

   白起一生领兵百战百胜,据不完全统计,死在白起手上的六国将士,竟超过160万之多。可以说白起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绝无仅有了,他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天下间无人能描述他的可怕。因为所有与他交战的敌人,都死了。而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一生攻六国城池大小约九十余座(昭王十三年,新城之战得新城、秦昭王十四年,伊阙之战拔五城;十五年攻魏,取六十一城;十六年攻占垣城;二十一年,攻赵,得光狼城;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五城、二十九年,再攻楚,占郢,平定巫、黔中郡,两郡至少应有十城;三十四年,攻魏,拔华阳;四十三年,攻韩陉城,拔五城,四十五年,拔野王。)堪称奇迹的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

  还有对手弱?我不想说了直接去查下

 

-----------------------------------------------------

兵家亚圣吴起确实当之无愧。。全才啊,而且是哪一门都很厉害的全才啊!很喜欢他!可惜他的那些兵法都失传了。。。

  而白起怎么说呢。。他就是个纯粹的、极致的军人,他不懂政治,不懂外交,更不懂什么儒家法家纵横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全身充满的是秦人彪悍残毒嗜血的基因,他只懂战斗、只懂杀人,他踏着无数鲜血淋漓的头颅,一步步从一个普通士兵,升级为一个天下无敌的秦军统帅。。。杀了六国近一半的壮年男人...简直可以称“杀神”了

其实,从军事斗争的历史角度观察,战国与春秋的分界线,应该从“五国大战”开始,因为从这个时候起,国与国之间才真正的全面的进入尔虞我诈的战国时代。吴起率领楚国军队击败当时天下最强大的魏国,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从政治上看,吴起的楚国变法直接成为秦国商鞅变法的楷模,造就了商鞅的历史成就,也造就了秦国的崛起。吴起既是秦国的克星,亦是秦国的老师。可以说,吴起在政治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下一部分写到商鞅的时候,大家将会非常清晰的发现这一点)。

  可惜,这些事实被掩盖在了战国前期历史的尘埃之中,,,,,,

 

------------------------------------------------------------------------------  

白起我倒感觉并不太强,由于他是秦国将领,所以战绩记载得非常详细,并且有所夸大,因为先秦保留下来的史书,基本都是秦国的或被秦国修改过的,其他国家的,都被焚毁了。

      白起作为高级将领三十余年,率领秦国的虎狼之军数十万,经典战役也不过只有三四仗,对手也都是二三流将领,他有没有和当时东方各国的名将如乐毅、田单、赵奢、廉颇等人打过,没有历史记载,大概是这些人领兵的时候,他从来不统军进攻。

  ---------------------------------------------------------

  白起从军大概四十余年,其中作为可以统帅十万以上大军的高级将领时间是三十余年,其间你算算平均每年他歼灭多少人,对手有没有名将?90城多吗?乐毅一战破强齐,夺70余城。

  白起成名之战是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此战他统军十余万,之后又征战三十余载,没有灭掉一个国家,征战效率并不高。

  至于白起是否战无不胜,一个战例可以作为参考。在伊阙之战前不久,公元前296年,发生了齐韩魏三国进攻秦函谷关的战役,此战规模巨大,持续三年之久,秦国丢掉函谷关,割地求和,此战白起怎么可能不参与?伊阙之战大概就是秦国趁齐国攻打其他国家无暇西顾发起的报复性战役,白起率十余万军队大破韩魏联军,斩首24万

------------------------------------------------------------

我特喜欢吴起组建的“魏武卒”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 日中而趋百里。” 我记得当时好像还号称“单兵作战能力天下第一”来着 这种军队太变态了 吴起率领魏武卒征战南征北战 创下了 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不分胜负的完美战绩 把不可一世的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这也算是常胜将军了 阴晋之战5w击破秦军50w 还把函谷关打下来了 可惜魏国的国君不怎么样 这么大的能人白白送给楚悼王了

----------------------------------------------------------------------

居然还有人在争论吴起和白起谁更称得上将星,白起杀人多是真的,军事才能比吴起还是差点儿的。

   还不说两人政治才能,就单比较军事而言,白起能有诸多战果,那是因为他背后有明君有强秦,此正常发挥而已!别忘了在魏文侯时代,吴起也是战无不胜的!但论开疆辟土,吴起经营西河步步蚕食的工作做的比只会杀人的白起可扎实多了,差点将秦国活活逼死!

   战而胜之不足奇,胜而持之才为奇!假设的说,将双起对调,白起在魏不一定能守的住西河,而吴起在秦却一定能让大秦提前多年统一天下!

   证据之二:楚国暗弱多年,吴起去后短短几年,楚国新军一出,一战威震中原,扭转楚与魏的政治格局,从此楚国又有能力将其势力影响加诸中原,此乃真正之大战。

   上兵伐谋!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要为政治服务的,达不到政治目的的战争,徒流血杀人而已!想武王伐纣,牧野一战定乾坤,开周八百年基业!近如辽沈战役,一战定大局,其后平津淮海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如此之类才是上上之战!

   纵观双起一生,吴起在魏在楚,所历战争基本都能改变交战两国之政治格局战略地位!白起,仅长平对决而已,余者锦上添花,当然此一役足以不朽!

   吴起白起之争可以休矣!吴起可以称之为军事家、吴子,白起无敌战将也,称白子么?徒添笑!

   历史是公平的,诚如本楼标题,天才不得志,不逢时的吴起没能有更辉煌的战果,但太史公有意或无意的给了他恰当的评价,鄙人以为也是所有评价中最恰当的:孙子吴起列传!

   二人并为一传,双子将星,其光永耀华夏

 

 

-----------------------------------------

刚才说到战争是为政治服务,达不到政治目的的战争只是杀人而已,如此算来,大周武王姬发才是我华夏第一战神、兼将星!

  武王伐纣仅牧野一役,当真是一战定乾坤,流最少的血,不管是自己的血还是敌人的血,达到最大的政治目的,纣王自焚,请注意是自焚不是他杀,大商国灭,兴周八百年基业!

  一战,八百年,恐怖的高效率!而且因流血最少,没有留下任何骂名,百姓撒扫以待王师!真乃圣王天子!

  再看白起,征战三十载,身经百战,斩百万首级,流血千里,也没达到让大秦统一天下的政治目的!而且秦国将士自损又有几何?

  杀戮过重,赞之者称神,斥之者称魔,如此,与咱们华夏第一战神兼将星姬发相较,白起你可惭愧?是否郁闷的要自尽?

哈哈,以上小子戏言,大家笑笑!秦赵长平对决,白起一役打残赵国,秦与山东六国之战略天平彻底倾向秦国,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为之一变,有此一战,武安君足以快慰平生,之后的打不打都无所谓了

 

---------------------------------------

戚继光(据称吴佩孚是戚继光的转世)不光是在东南沿海抗倭,在北部边疆也抗击过少数民族,他在蓟辽的功绩其实远远超过在南方抗倭。

更重要而是,他即根据北方的地理条件,提出了车、骑、步三军配合作战的策略

引用“建立七座车营,分别驻守建昌、遵化、昌平等地。每营有重车一百五十六辆,轻车二百五十六辆,步兵四千人,骑兵三千人;每车配备士兵二人,「佛朗机」炮两门。这种战车有八片可以折 叠的屏风,平时平放在车辕上,战时打开树立在一边,最边的两扇可以活动,供步兵出入。作战时,骑兵在前面阻挡敌人,战车在后面排成战斗队形;敌军逼近时,骑兵退入战车阵内,车上的士兵施放火器;火器的威力发出后,步兵从车后冲出;敌人攻势被挫后,骑兵又从车后出击。”

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就任都指挥使之际,中国东部沿海正不断受到倭寇侵犯。一股40多人的倭寇登陆后竟深入腹地行程千里,从浙东窜入安徽、江苏,一路掠杀,还围绕南京城兜一大圈。当时在南京驻有军队12万人,却多不敢出战。最后这股倭寇虽然被歼,但军民伤亡竟达3000多人!

  当时中国人口和军队数量都超过倭寇海盗多倍,倭寇海盗还非正规军,然而明军几十年间在沿海却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仔细分析这一反常现象,可以看出当时中日双方在军事组织和战术上的差距。倭寇虽缺乏统一指挥,只以小股力量杀人越货,却体现出日本下层社会结构的严密,其大小头目对下属能施以严格管制和指挥,还采取了飘忽不定的狡诈战法并配备了仿西洋火枪而制成的鸟铳,因而屡屡以少胜多。明朝军队量多而质差,重要原因是因其实行“卫所”世兵制,每个“军户”出丁一人,代代不变。此制度建立后,士兵逃亡和换籍众多,至明中叶以后卫所出现大量空额,所剩残卒也多为军官役用,训练废弛。偌大的明王朝,纸面上兵力多达280万人,能作战的却十分有限。   戚继光奉命抗倭后,立即改革军制,不用卫所制的世兵,招募流亡农民和矿工,精选3000人组建新部队。这些士兵多受过倭祸之害,戚继光就此以“保国卫民”训导官兵,同时严肃军纪,实行“连坐法”,规定全队退却则队长斩首等法规,使所部战斗意志高昂。他还摈弃旧式“看武艺”的训练法,采取了鸳鸯阵等新战术,并建立了队、哨、营等新编制,组织调度比较灵活。戚继光还注重研究葡萄牙和日本的新式火器,仿制出鸟铳和“佛朗机”炮,从而使明军进入了冷热兵器混用的阶段。   

军制改革后,这支军队出现在浙东沿海战场,抗倭形势很快改观。戚继光不把数量有限的部队分兵把口,而形成一个拳头主动出击,在台州九战九捷。大感惊恐的日本海盗转而窜扰福建、广东沿海后,戚家军也随之南调。戚继光根据倭寇在海边游动需要一些据点和岛屿作为巢穴的特点,也以主动攻击为主,其中夜袭横屿岛一仗歼敌2000人。戚家军经过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转战10年,日本海盗因惧歼而不敢再犯。

  隆庆元年,戚继光及其老部下3000人调往京师,督阵蓟辽,编练车步骑营三万。隆庆二年,朵颜部酋长董狐狸帅蒙古铁骑30000入寇,戚继光以车营抵挡,自己率8000铳骑突袭董狐狸牙帐,全歼朵颜30000铁骑,俘董狐狸侄子长昂,董狐狸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关请罪;万历三年,长秃帅兀良哈铁骑50000入寇,戚继光又率8000铳骑出塞包抄,全歼50000蒙古军,活捉长秃。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军成军到万历十一年戚继光去职,戚家军共斩级十五万余级,如果完全论功行赏,戚继光的爵位可以升到侯爵级。这在日久承平的万历中兴时期是很恐怖的战绩。

  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在于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极为先进,以东亚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后膛的神威将军炮,佛郎机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发熕,鸟铳,倭刀,铁甲,戚家军的装备绝对是东亚第一,世界前列。要知道三十年之后的日本最强悍的萨摩兵团,全军有两万只火枪,却只有两门轻炮,全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才开始有大型的火炮出现。而戚家军作为一支地方军队,其火器的先进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机营。

  如果单从军事角度讲,戚继光才是真正的百战百胜,而且每次胜利付出的伤亡极小,绝对可以称的上是战神的人物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