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贤哉仲雍 PK 鸿山虞山
无锡鸿山,原名皇山。《吴地志》载:“山在无锡县东五十里,又名东皇山,以泰伯葬山之西而名。”泰伯墓又名吴王墩、皇陵,原因太伯葬于此山而得名“皇山”。但《梅里志》载:“后因梁鸿居此,故称鸿山。”
梁鸿是谁?原来他是汉朝的隐士,一生十分敬重“要离”,他来到吴地,希望死后葬在“要离”墓旁。“要离”又是谁?原来“要离”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刺客”,正是这个“要离”,刺死了吴王僚的儿子“庆忌”。梁鸿死后,他的愿望果然实现了,他不单葬在“皇山”,不知是谁?把“皇山”也改名为“鸿山”,沿用至今。
山名虽然改了,太伯墓和梁鸿墓尤存。但如今,特别是近几年,太伯墓成了无锡的旅游热点,每年的吴文化节和泰伯祭祀活动,更是红红火火,成为联系世界吴氏宗亲的纽带。但梁鸿墓,据目击者说:“如荒冢野墓一般,一片凄切萧杀。”“与近在千米的泰伯皇坟”竟有“天壤之别!”
常熟虞山,《梅里志》载:“虞山在常熟县治西北,一名海虞,或云海隅,又名乌目山。去皇山东北七十里,仲雍墓在矣。”《越绝书》又说:原是“巫咸所居”,后“因仲雍隐居于此”,故改名“虞山”。
“巫咸”是谁?原来他是商代著名的神巫,擅长卜星术,是筮占卜的创始者。“虞山”的“仲雍”加上“巫咸”、“言子”,合称“虞山三圣”。“言子”是孔子弟子,学成南归,道启东南,被尊为“南方夫子”。哈! “鸿山”那边厢,有“刺客”,“杀气腾腾”;这边厢,有“贤士”,“文质彬彬”。“虞山”之名,也沿用至今。在仲雍墓道有一对联,上联为“一时逊国难为弟”,下联为“千载名山还属虞”,正是最好的写照。
由于“言子”是孔子弟子,“仲雍墓”更增添了许多儒家文化的风采:
1. “仲雍墓”碑文分别有“商逸民虞仲周公墓”和“先贤虞仲周公之墓”两款,“商逸民”一说,来自孔子《论语·微子十八》,(见。贤哉仲雍 PK 至德无名)
2. “仲雍墓道”有石坊曰:“清权坊”虞山脚下,还有个《清权祠》。同样在孔子《论语·微子十八》中,有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之句。其中:“身中清”指“保持自身洁白,洁身自爱。”而“廢中權”指“废弃权势合乎权变。”对应的楹联:上联为“道中清权垂百世”,下联为“行侔夷惠表千秋”。
3. “仲雍墓道”刻有 “让国同心”、“至德齐光”两额,赞扬他“三以让天下”,功不可抹;还有“南国友恭”,正是“兄则友 弟则恭”的楷模。
4. “敕建先贤仲雍墓门”, “先贤虞仲墓”;先贤,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仲雍已是人们公认的“圣贤”,把曾经失去的,通通补回了。
贤哉仲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