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向北京强行进军以保护使馆,义和团抵御外国军队,清政府逐渐开始承认义和团为合法组织,这种态度直接导致6月初义和团大量进入北京。
6月14日 ,克林德带领水手一排行于内城之上,发现有沙地有义和团练习,即毫不迟疑发令开枪,当场打死二十余人(《庚子使馆被围记》)。此后使馆卫队开展了“猎取拳民行动”,多次主动攻击义和团员,愤怒的义和团在北京到处焚烧教堂和攻杀教民,“京师富商所集也,数百年精华尽矣”。
6月10日 ,列强不顾清政府的阻拦,正式组建八国联军
6月16日 向大沽口炮台中国守军下达最后通牒,要求交出炮台,遭拒绝。次日,距通牒限定的时间还差70分钟,列强的军舰即与守军交火,守军力战不敌,大沽口失陷
3天之后,京城门户天津陷落
大清国两广总督对朝廷“北上勤王”的圣旨的回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确定了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的原则。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大清国的南方也发生了动乱,那么乱了敌人的同时肯定也要乱了自己。确保了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
1900年7月17日 ,77岁的李鸿章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
1900年 9月29日 ,李鸿章到达天津。
1900年10月11日 ,李鸿章到达北京。八国联军宣布除了“两个小院落仍属于清国政府管辖”之外,整个京城由各国军队分区占领。那两个小院落一个是李鸿章居住的贤良寺,一个是参加与联军议和谈判的庆亲王的府邸。
逃亡至西安的慈禧在黄尘烈风中天天盼着李鸿章的“好”消息———“望电报如饥渴”
李鸿章在联军的追究面前维护住慈禧的权力,他只有日复一日地“竭力磋磨”
1901年1月15日 ,李鸿章和庆亲王代表大清国在“议和大纲”上签字。“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必须亲眼看到惩办祸首。
李鸿章无法接受皇亲们在菜市口被洋人斩首,最终还是顶住了联军要求对皇亲“正法”的压力。
接下来是赔款问题的谈判,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不愿为大清国的几两银子再低三下四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赔款问题全部是由下级官员谈的,结果是大清国赔款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列强们说,4亿5千万中国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朝廷的回电是:“应准照办。”
1901年9月7日 ,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签订辛丑条约61天之后, 1901年11月7日 ,这位大清重臣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历程。
在他去世的第二年,吴汝纶东游日本考察教育,看到李鸿章当年谈判时坐的凳子竟都要比日本人矮半截,不觉悲从中来,陪同的日本友人要他留下墨宝。他大书“伤心之地”。
吴汝纶既是“桐城派”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也是我国近代一位功不可没的教育家。创办安徽省第一所近代学校――桐城学堂,这是吴汝纶实施近代教育的唯一一次实践。
吴汝纶因其爱民勤政,在衡水一带口碑载道,并有3件善事载人地方史志。
一是编撰《深州风土记》22卷,被清代方志界奉为近世方志佳作。
二是为光复冀州信都书院,他筹银万两,延聘名师,广置书籍,并亲往书院授课,使信都书院“文风巨变,经术文采极盛一时”,为一州5县培育出一大批“发明成业,卓然能树者”。
三是为治理衡水至冀州间千顷易涝洼地,报请直隶总督李鸿章划拨帑金十万两,自光绪十年至十二年连续3年挑挖疏浚,修成一条南起冀州南尉迟村、北至衡水县三杜村,总长60余里的排沥河道,引导低地积水流人滏阳河。并在河上建桥涵各8座,在入河处重建老龙亭闸一座,既方便了往来商旅,又使千亩斥卤之地变为膏腴之田。后人为纪念吴汝纶兴修水利之功,将老龙亭闸改称吴公闸,将所修河道称作吴公渠。时至今日,吴公闸尚存,吴公渠自滏阳新河左堤以外至桃城区三杜村约5公里段亦保存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