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
人类有着寻根意识。“我从哪里来”的拷问,常常使人将眼光投向以往。作为个体,则追溯血胤所自。于是有了世系的排列,谱牒的纂修。其意在于慎终追远、敬宗睦亲。相对于数典忘祖、六亲不认,无疑有霄壤之别。
但岁历几千年,朝代更迭,兵燹相继,虫啮鼠咬,霉变弃掷,遂致资料不全,卷帙散乱。或统绪紊乱,或歧见迭出,或中间脱缺,使后人颇费猜想。宗先人吴威在南宋咸淳《厚唐吴氏宗谱序》中说:“自秦火以来,家谱不行,官谱既废,久难稽查。惟遂昌进公以下,幸有记述,家谱是赖焉。”依此而论,本人所属的吴氏宗谱自汉至唐,记载均不确切。目前所见各种版本的家谱,对这段历史均属姑妄言之。既如此,后人姑妄信之可也。
《史记》为廿四史的第一部,为正史之鼻祖。不虚美、不隐恶是司马迁的写作圭臬,其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客观的叙述毋庸赘言。但《史记》叙黄帝时之事,距司马氏著书远隔2800年。这如同今人写公元前800年西周宣王年间的事,在文献缺少的情况下,谁能说得清楚?而战乱秦火造成的资料丧失匮乏的影响,司马迁焉能摆脱?因此,《史记》之《五帝本纪第一》、《周本纪第四》及《吴泰伯世家第一》所载,黄帝17传至古公亶父,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揣知父意,让王位于三弟季历,遂南奔句吴,泰伯19传至季札。虽罗缕有序,终因年代渺远,同样姑妄信之可也。司马迁自己也在《太史公自序》中说:“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既是“不可考”,又源自“旧闻”,再加上“略推”,可靠性自然要打折扣。
依据《辞海》所载辛亥革命期间各反清报刊宣称的黄帝纪年推算,2008年,《民报》为黄帝纪年4706年,《黄帝魂》为4719年,《江苏》等报刊为4499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46年。即便以年份最短的黄帝纪年4499年计算,武王克商为黄帝纪年(4499-2008-1046=)1445年。武王是泰伯的侄孙,为黄帝的20世,每世代平均(1445÷19=)76.05岁。偶尔有几代70多岁得子有可能,20余代每代都如此殊不可信。这不符合平均30年一代的生育规律,也不符合远古时期人类平均寿命的状况。
有专家曾指出,把皇帝作为五帝的直系祖先,不符合古代历史发展的实际。按五帝谱系排列的古史系统,是战国晚期之人的人为编排,并非真的历史。而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的的祖先,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族作为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表现。历史学家顾颉刚也认为我国春秋以前各古老民族并非出于一元。
但为了理清脉络,彰明世系,对那些不足采信或有所怀疑的材料择善而从,实属万不得已。再说,除了令人不齿的杜撰之外,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
以下为照搬司马迁的部分。
按《五帝本纪第一》,黄帝25子,得姓者14人。正妃嫘祖生玄嚣与昌意,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高辛即帝喾。
按《周本纪第四》,帝喾妃姜嫄践巨人迹孕而生弃,弃在尧舜时因功封于郃,号曰后稷。
5后稷以下——6不窋——7鞠——8公刘,《诗经》有《公刘》诗——9庆节——10皇仆——11差弗——12毁隃——13公非——14高圉——15亚圉——16公叔祖类——17古公亶父,即周太王。
以黄帝为一世祖,则古公亶父为17世(但无锡《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世系编写规范》将古公亶父更正为25世)。
按《吴泰伯世家第一》,古公亶父长子泰伯(也作“太伯”,古文“泰”、“太”通用)、次子仲雍让位于三弟王季——王季之子即周文王姬昌。泰伯无子,仲雍继位。孔子赞云:“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
泰伯以下世系:
1仲雍——2季简——3叔达——4周章,周武王将其封为吴王——5熊遂——6柯相——7彊鸠夷——8餘桥疑吾——9柯卢——10周繇——11屈羽——12夷吾——13禽处——14转——15颇高——16句卑——17去齐——18寿梦——19季札,四子之季,三次让王位。司马迁赞曰:“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自黄帝至季札36世,自泰伯至季札19世。
以上为《史记》所载,相关人物事迹,此处不赘。而朱熹于庆元三年(1197)为南平顺昌司马派族谱所撰序言说:“按旧谱,吴氏之先,始于后稷。至二十二世泰伯,四十二世季札公……”则比司马迁所述世系多出8代。
季札以下世系采自世谱,因异说纷呈,谬误迭现,可信度不高,仅备参考而已。19季札——20征生,五子之二,吴亡后流亡齐国,娶齐平公之女——21启蕃——22诩——23售,二子之幼,居鲁国——24庸,三子之仲,奔晋——25句余,二子之长——26蹶由——27申,仕楚,为考烈王大司马——28芮,二子之长,佐刘邦有功封长沙王——29浅,四子之三——30信,封“便侯”——31广志,袭爵——32千秋,爵除,迁蒲坂——33衍陵,二子之长(据《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公世系图》,衍陵为吴芮长子臣的4世孙,与此处不同)——34全,二子之长——35隆,迁亳——36复兴,二子之长,迁南阳——37章,西汉时著名学者,被王莽所杀——38汉,三子之仲,“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光武帝时位至大司马将军,封广平侯,谥“忠侯”——39成,二子之长,为家奴所杀,谥“哀侯”(仙居谱系则从吴汉次子武分衍)——40旴[xū],四子之仲——41胜(亦作如胜),将所录宗谱呈朝廷,汉桓帝确定吴汉为泰伯苗裔,封胜次子允承为奉祀侯,主祀泰伯庙——42允承,二子之幼,奉旨回迁吴郡,谥“文孝”——43偳[duān],其两女均适孙坚,即孙权兄弟之母——44熊庆,二子之长,谥“靖”——45康年,二子之长,谥“恭敏”——46英延,丞相,太子太师,谥“穆”——47之则——48式,,二子之幼,隐居济水——49皋益,谥“宣懿”——50佶,二子之长,晋中书令,渤海公,谥“显肃”——51始泰,七子之长,晋御史中丞,谥“德献”——52符隽,二子之长,晋尚书左仆射,谥“章武”——53豫,与拓跋珪交战时阵亡,谥“烈”——54戢——55荟,二子之长——56琨,二子之长,隐居不仕,授徒为业,《晋书》卷20有传——57襄,二子之长——58洵文,二子之长,刘宋南阳郡守,战死,谥“忠贞”——59鬷[zōng],迁武昌——60盾,二子之长,梁大司马,战死,谥“义烈”——61奎——62承休,二子之长,有文名,居江陵——63若远,二子之长,唐贞观进士,户部侍郎,谥“文惠”——64世伟,尚唐太宗十二女平乐公主,新丰侯,谥“恭敏”——65佐,二子之长,谥“耿忠”——66可博,二子之长,肃宗朝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师,谥“文哲”——67舜咨,二子之长,居山阴——68翥(757~839),赐谥“文简”,葬暨阳。
自季札至吴翥49世,自泰伯至吴翥68世,自黄帝至吴翥85世。
关于吴翥,其生年有736年、757年、868年三种说法,最大差距为132年,其“文简”是“赐”还是“谥”都争而未决。《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宗谱》尚且决定采用《中国历史人名大辞典》的做法,不刊载吴翥的生卒年月。由此可见,上述与吴翥有涉的世系的可靠性就很值得怀疑了。
著名历史地理学 家谭其骧 先生曾言:“谱牒之不可靠者,官阶也,爵秩也,帝王作之祖,名人作之宗也。”吴翥以前的世系正是 谭 先生说法的注脚。因此,这世系的可靠性颇值得怀疑。天潢贵胄、阀阅门第、簪缨世家固然有,但绵延四五十代而能保其尊荣者,除了孔子家族,中国历史上似乎找不出第二家来。
68翥——69益(?~900),三子之仲,避乱迁泰顺——70禖(840~923),三子之长,唐咸通元年(860)进士,宰相,避乱居泰顺库村——71彖[tuàn](?~927),二子之长,明经贡士——72全智,三子之幼,梁开平二年(908)进士,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侍御史。由遂昌迁居仙居下砾,为仙居吴氏始祖。
自季札至吴全智53世,自泰伯至吴全智72世,自黄帝至吴全智99世。
此段世系争议颇大。据黄岩宗贤(吴芾长子津后裔)所述,泰伯38世吴汉以下世系为:38汉——39武,二子之幼——40明詧[chá]——41谷——42域,二子之长——43匡,二子之幼——44尊——45弘——46质——47应——48康——49坚,四子之幼——50让(龙)——51隐之——52叔山——53宽——54同——55琮——56然——57蹇——58实——59定——60居——61唐——62景(璟)——63洪——64昂——65胄——66进。据此,进为泰伯66世。
按《仙居吴氏宗谱》所载世系为:彖[tuàn]——周中(疑为“用中”之误)[彖与周中在黄岩宗贤的世系中未列入]——66进,唐神龙年间柯城刺史——67峦——(吴威“咸淳癸酉序”中峦生傅岩,傅岩生龙装,而杨栋咸淳戊辰〔1268年〕序中无傅岩,杨序晚吴序5年。仙居宗贤来函说,傅岩为峦的表字,或可释疑。)——68龙装——69崇政——70少连——71伟——72尚球,二子之幼,著作郎——73景盈,四子之季——74石庆,六子之三——75全智。据此,从彖至全智,则多出8世。此说文献依据较充分,与光绪甲午(1894)重修《南岑吴氏宗谱》所载《上世系图》基本吻合,因此可信度超过吴汉长子世系。但其中也有龃龉处,录以备考。(参见《南岑吴氏外纪世系的接续问题》一文)
以下世系无争议。
1全智——2陈,副将,行9——3发,二子之长,行5——4福,行9——5奉,行23——6设,四子之三,行5——7允昭(1061~1121),二子之幼,行15——8师锡(1079~1156),乘义郎,六子之长,行9——9芾(1104~1183),元3,五子之四,行第10,下宅派。南宋绍兴壬子(1132)进士,龙图阁直学士,封临海郡开国公,谥“康肃”,东阳南岑吴氏始祖。
自全智至吴芾9世,自季札至吴芾61世,自泰伯至吴芾80世,自黄帝至吴芾97世。
以下世系均确切。
1芾——2洪(1145~1212),庆6,五子之二,行第77,湖山派。受学于吕祖谦,南宋乾道丙戌(1166)进士,浙东、江西常平司提举,封仙居县开国男——3楷(1165~1212),善1,四子之三——4燧(1184~1223)继1——5基(1205~1276),承2,二子之幼——6端(1229~1301),显1,二子之长,徽州路同知婺源州事——7方正(1257~1333),源6,三子之幼,从许谦学于八华山,漳州龙溪主簿——8清之(1279~1367),清1,二子之长——9镇(1302~1376),福1,三子之长——10伯修(1327~1396),寿1,四子之长,与宋濂善,同受学于黄溍,元房始祖——11德(1346~1415),宁2,二子之幼——12原厚(1379~1437),仁9,四子之二,入载邑志——13昉(1401~1494),德9,二子之长,明永乐癸卯(1423)进士,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行实载府邑志——14杞(1422~1498),成10,六子之长,居禹山东园——15琏(1440~1503),宗2,五子之二——16天遐(1475~1545),荣32,四子之三——17一仪(1504~1560),富49,四子之三,岁贡,束鹿县训导,入邑志——18良朋(1541~1564),贵110,三子之幼——19从舜(1563~1601),传31——20学彭(1601~1653),名65,四子之幼——21承柱(1650~1713),崇156,迁居塘里——22希斌(1679~1739),敬122,二子之长——23国鸾(1723~1784),宾258,五子之二——24应选(1756~1824),贤361,四子之二——25嘉珮(1774~1857),钦194——26高祖友良(1814~1871),增302,二子之长——27曾祖望贵(1850~1903)纪377,三子之二——28祖父兆联(1886~1948),纲370,三子之幼——29父亲洵龙(1915~1987),礼316,三子之二——30立梅(1951~),义256。
自吴承柱至立梅10世,自吴伯修至立梅21世,自吴芾至立梅30世,自吴全智至立梅38世,自季札至立梅90世(?),自泰伯至立梅109世(?),自黄帝至立梅126世(?)。
人多称炎黄子孙,追溯源头,或有所本。吴氏自泰伯得姓,宗族绵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05%,海内外有近3000万人。在各大姓氏中,居王、李、张、刘、陈、杨、黄、赵之后居第9位。
从吴翥(?)算起,1250年后,其后裔有百万之众。从吴全智算起,1120年后,有20余万。从吴芾算起,900年后,约有七八万。从吴洪算起,960年后,东阳南岑后裔居东阳的有16000余人。从吴承柱算起,350年后,塘裡后裔近300人。
人对祖先的感情,时间越近越亲,三代之上,就渐渐淡漠。故《孔子家语》云,五世亲尽。至于远祖,若非成就卓著,看到名讳,并不能让后人产生多少激动。阅读宗谱,溯源清流之时,颇多感慨。世代更迭,人生苦短,欲使后人有所记忆,则在世者当深为戒惧,努力奋发,生而有为,庶不枉到人世走了一遭。这也是我寻根问祖之一得。
2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