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随笔 >> 正文
社峰祠堂复原图样图说明
作者:吴寿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31           

社峰祠堂复原图样图说明(征求意见稿)  

建于明清时期的社峰祠堂,气魄宏伟,规模之大兰溪独一无二,浙江地上也不多见,上世纪三十年代未,祠堂曾作上山下小学之用,四十年代初小学搬到社峰大厅,祠堂即一直空闲未能合理使用,五十年代时,整个祠堂包括南面的附属建筑物,都还基本保存原来的面貌。但是,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祠堂建筑既没有得到好好利用,更没能得到应有的维修和保护,祠堂建筑逐年损毁倒塌。约在八十年代时,祠堂南面的附属建筑局部拆除后,扩大了一些用地,基地上建了永昌初中学校,几年后,初中搬走,所有房屋改作其他用。到上世纪未原祠堂建筑巳完全倒毁无存,仅留下遗址和一些后建房屋。这次修谱理事会拟利用修谱节余资金,先行复建祠堂大门的门面建筑—山门,并考虑将来再陆续复建整个祠堂,对此我深感鼓午并予积极支持。

重建祠堂是当前社峰人的一大功业,社峰大厅(积庆堂、省市重点文保单位)、祠堂、隆兴殿、吴公祖坟、四座古桥是延陵祖宗留给后代子孙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社峰形胜的象征和标志,还有十七座家族厅堂(共十八座厅堂)和十八个池塘是延陵祖宗留下的历史遗产,也是社峰风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恢复好,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延陵子孙、社峰大众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由于社峰祠堂建筑没有遗存的历史资料可查,见过祠堂原貌的人也都巳高龄,后人将来难以按原貌全面复建祠堂。为此,趁这次复建山门之机,我乐于依据我小时见过的祠堂模样的印象和理事会现场丈量的祠堂遗址尺度,搞一个整体祠堂的复原图样图,提请村里的年长者、理事会、村委会的族友领导们讨论指教,修改后可载入族谱供后人参考。                                                                        

一、   社峰祠堂的总平面格局和建筑形式

社峰祠堂为两进院院落式、东西朝向格局。祠堂基地东西长87.15(261尺半),南北宽45.8(137尺半),占地总面积4000平方米(合6亩,24斗地)。

一进院为祠堂的前院,即东院,由祠堂入口建筑山门、山门后的池塘和池塘两边的园地等三部分组成。山门为三开间、青石柱,单层翘檐四坡顶、绿色琉璃瓦的殿堂式建筑。入口上方的匾上刻写“社峰祠堂”四个字,屋檐下的梁、楣作深蓝色彩画,屋檐上的吉祥物取意“社峰风水”(见本人写“喻俗琐言记”)中间的为两条龙(青龙)、屋脊两端为虎(白虎)、屋顶的四个翘角上各有一条腾跃的鲤鱼。

二进院为祠堂的后院,即西院,是祠堂的主体院落,三合院式格局,由正堂屋和两侧厢房及中部大庭院三部分组成,呈“冂”型,大庭院南侧设联廊。

正堂为宗祠(祭祖的堂屋)、座西朝东,共十三开间。中部三大间为中堂,大门上方的牌匾上刻写“社峰宗祠”四个金色大字,中堂内沿后墙设祭台和香坛,陈列历代祖宗的神位牌,也可在墙上挂画轴,记载历代祖宗名录;中堂两侧为边堂,各五间,中堂与边堂之间设隔扇。

正堂建筑为单层宫殿式大屋顶,绿色琉璃瓦,檐下斗拱,梁、楣为深蓝色彩画,屋脊上的吉祥物可与山门同。

正堂南侧的南北厢房各十二间,(也称十二间头),单层两坡顶,屋檐微翘,较简朴。

二考虑到复建后祠堂的合理利用的功能要求(如用于村文化活动中心、旅游服务等),在力求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作适当变更,也体现时代性:

1、          宗祠和南北厢房增设通廊,通廊外侧设青石栏杆;2、大庭院南面增设联廊连通南北厢房。3、大庭院中间增设铺方砖的休闲活动平台,平台中间设园形水池,也可建纪念碑或建吴公的形象雕塑;4、池塘四周增设青石栏杆和近水平台;5、前院院内增设铺砖小路;6、池塘两边的园地南院为桃园,北院为李园,适当种些竹子,体现社峰桃李满园的传统特点。

三关于山门和宗祠的屋顶型式,我的印象原祠堂是社峰民居式的马头墙屋顶,比较简朴,老大的意思是山门搞成翘檐四坡顶琉璃瓦,我看也可以,这样更气魄一些,那么主体建筑宗祠就应采用宫殿式的屋顶为好,比山门规格高一等级。

吴寿成20095

注:作者吴晟,又名吴寿成,社峰人。北京首都规划设计工程咨询开发公司顾问,中国城市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评标专家库专家,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

 

文章录入:w8884876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