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论文 >> 正文
吴芮文化联席会成果
作者:小茶生    文章来源:吴芮文化联席会:吴增魁 吴进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5           ★★★


吴芮文化联席会成果----吴中蕃诗集(1) 序

        吴中蕃(1618-1695),字滋大,一字大身,晚年别号今是山人,明朝末年贵州贵阳人,著名诗人。是贵州花溪吴氏入黔始祖文远公六世孙,数万吴氏宗亲的共祖。

    早岁通经,青年时曾漫游吴越等地。明思宗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举人。正当踌躇满志,想一展宏图时,明朝灭亡,清兵入主中原。他自认为是大明遗民,抱定"守节奉明"之志,曾在南明永历年间出任遵义知县、重庆知府、礼部仪制司郎中兼吏部文选司郎中。因劝阻永历帝从安龙西迁昆明而得罪皇帝,罢官回到贵阳隐居于党武龙山。他刚直不阿,不随波逐流。清王朝知他是一位有影响的地方名士,曾几次派员来请他出山为官,都被他婉言回绝。吴三桂镇守云南,派人寻访他,他曾到云南任总理部曹。不久,他发现吴三桂有自立为王的野心,便脱离回到贵阳。后来吴三桂又两次派人来逼他出击,他终未就,而是搬到密林中的石板镇芦荻寨隐居。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应贵州巡抚卫既齐之聘,曾主纂《贵州通志》。

    他是明末清初贵州的著名诗人,一生孜孜不倦,诗作累累,凡一千零九十一首,催人奋进。诗集有《敝帚集》、《响怀集》、《断矾草》、《断矾草二集》等,《黔诗纪略》录其诗395首,编为四卷。他奖掖造就了新一代诗人,其中最色的是誉满京华的周起谓。

    清代著名文学家孔尚任曾为他的《敝帚集》作序说:"黔阳之有诗,自吴滋大始。"对吴中蕃诗在贵州文坛的地位给了很高的评价。

 

 

敝帚集序

顾彩

      先生生黔中,距都八千里而遥,忽有传先生诗以来示余者。而先生之人品、先生之性情、先生謦[]之声音,与乎襟裾之动止,若接于目也。读其诗,若颜、若谢、若陶、若杜,盖才大学博,郁郁不得志于时之所为;想见其人,亦今商於之四皓,香山之九老,衣冠甚伟,迥非时辈矣而萦吾梦想,久之不去,盖不啻先生之亲其身,越八千里而来也。乃喟然叹日:“人之不可已于言也如是夫”当代岂乏名公钜卿,苟其言之不能几于道,迩则艳而慕之,远则已焉。今都人士皆将日:“黔中有吴滋大先生者,好学深思,古君子也。抑涉历多艰,不求闻达之高士也。”讵非以先生之言独能几于道,故为之服膺思慕哉而先生方且欿然以为未足也。于诗以“敝帚”名,意其有不敝者长存于胸中也耶

      夫黔,古蜀境。蜀之人,文若司马相如、扬雄,眉山苏氏父子,表表天壤矣。方其生长于穷山阻水间,目未必尽天下之书,交未必尽天下之友,而负此瑰奇之志,慷慨之怀,山川不足以间之,卒焉读尽天下之书,交尽天下之友,而其文其人重于海内,不令一隅得而私之。

      今先生之居去诸古人不远,其亦旷百代而相与辉映者乎信若是,则先生所怀,当有慷慨瑰奇不可一世之概,特为时命所掩而未尽彰彰者,独其诗云乎哉诗之传,特代先生足迹所未及,以走先生之名,便当世聊知有先生焉尔。

     先生前壬午(1642)孝廉,未仕,以隐居行义闻于乡。传是《集》示余者,唐子御九,余门人,黔之诸生也。

                       康熙甲戌(1694)孟冬江南锡山后学顾彩顿首拜题

 


敝帚集序

               孔尚任

    予尝作《官梅堂诗序》,论十五国人才多寡之数,以十分为率:于吴越得其五;齐鲁、燕赵、中州得其三;秦、晋、巴蜀得其一;闽、楚、粤、滇得其一,而黔阳则全无。非全无也,有之而人不知,知之而不采,采之而不能得,等于无耳。予论才而不及之也,固不任失言之咎矣

    顷,唐子御九自黔阳来,盛言其地人才辈出,诗文多有可观者,予漫应而且疑之。后出《敝帚集》二册,拉予共读,乃其地遗老吴滋大先生之藏稿。

    先生为人,予无从悉其概。观其诗,则身隐焉文之流,多忧世语,多支离漂泊、有心有眼不易告人语。屈子之闲吟泽畔,子美之放歌夔州,其人似之,其诗似之。方今声教四讫,虽丛箐邃谷,皆成邹鲁。偶得容美田氏一家,谓此古桃源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且彬彬儒雅,与中州名硕通缟纻也,成此径尺之集。而黔阳居冠盖之孔道,元、明以来已入版图,曾无一二人焉应山川之气,读书学道,稍有著作,亦理之不可信者兹果得《敝帚》  一集,杂体千余首。即中原名硕素以诗噪者,或不能过之。乃知其中未尝无人。而轮蹄之往来,疲于险阻,怵于猛暴,惟恐过此不速;即官其地者,视为鬼方、蛮触之属,恨不旦夕去之;而其中之人,又朴略无华,不乐与荐绅游。脱非御九久寓其乡,结为亲串,亦奚以此集而来

    阅集中酬酢赠答,其不为御九所得者尚不乏人。安能一一搜而传之,与十五国人才衡长量短,使天下知黔阳之有诗,自吴滋大始,岂非盛事虽然托始之人,而即为忧世疾俗、支离漂泊之人,诗真不可为也哉

               康熙甲戌1694)孟夏  阙里孔尚任序于燕邸之岸堂

 


   

                                                吴中蕃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不自知其非宝也,当其一语之出,自谓“赤水之玄”,而识者已掩口于其后。黔固天末,采风之所不及,顾欲以卮言、绪论妄意千秋,其谁许我虽然春鸟鸣春,秋虫吟秋,见其所然,言其已然,亦各适其意而已。

    计余壬午(明崇祯十五年 1642)以来,百折多虞。故其音噍噍哀以思者,吊月之寒螀;静以穆者,唳霜之只鹤。今老矣,始获坦步而履,择枝而巢,聊优游以足岁。然而发变晴眊,神爽渐移,讵非忧之为效耶念岁月之舍我,感性灵之不居,乃辑故编,稍为伦脊。始癸未(十六年 1643),迄己未(1679),凡若干首。

    嗟乎德修无述,冉冉其将以有限之心血,日茧抽而颖拔,余其见斥于道民也夫编成,将欲自负车前,遍贽名宿,冀获一字之删订,不则碎琴都市,共证平生。而今已矣。

    虞翻日:“天下有一人知己,足以不恨。”余无可致人之知者,何敢恨人之不我知。且世有王朗、蔡中郎,而后《论衡》乃不徒作;有石篑、袁中郎,而后文长可以不死。俯仰人群,千古一遇,又安得人梵天以质讹藏婆竭以乐寿哉是帚也微独人之敝之矣。

           

           己未(康熙十八年 1 679)夏五  今是山人自识于响怀堂

 


《黔诗纪略·吴滋大先生传证》

                                            独山  莫友芝

    先生字滋大 或称“大滋”,一字大身,贵阳人,户部郎中淮之孙,兴宁知县子骐子也。 《省志》:淮,宣慰司人;子骐新贵人。举崇祯十五年(1642)乡试。桂王时除遵义知县 潘训《送吴大身赴遵义令》云:

“劝驾初无意,临歧聊赠言。才高微露颖,世乱易为恩。太白仙曾谪,平原谱尚存。知君同肺腑特此代加餐。”乃庚寅岁(1650)所作。擢重庆知府,吏部文选司郎中。大清平云贵,奉母弃官逃人山中。以云南知府召,力辞而止。

    康熙中,吴三桂反,遣使聘之,不应。先是,从桂王迁时,得学士方以智赠砚,宝之随身。三桂又使人胁之,乃佯狂掷砚于市。伪使信之,乃免。及三桂平后,拾砚补缀。于是别编掷砚后诗文曰《断砚草》,以前诗文日《敝帚集》。两应聘修《贵州通志》,其叙大事记,甚合史法。督抚欲荐之,复固辞。自置生圹以待死。年六十余卒。

    其《得允滇郡之辞,酬胡止戈见美诗》:“四十投簪亦未迟,尚惭元亮已先之。山山芝美将奚待,岁岁薇柔好共谁岂是长歌真当哭,敢云浊饱不如饥。一身去就寻常事,焉用夸明诧决为。”其却三桂伪聘,《自矢》云:“息意事躬耕,穷途岂倒行。丈夫死则已,何至易平生。”其《置生圹》云:“墓门不用书神道,近代诗人手自题。”其《纪梦》云:“事皆未了无如母,难不相从已后君。”生大略见矣。

    淮字川,幼称奇童。嘉庆初,新都杨慎谪戍永昌,尝往来黔中,川才五六岁,嬉戏市间。慎问:“孺子能属对乎”曰“能。”有飞鸟过,慎“鸟何对”应声“翠。”慎大激赏,许以文章名世。举三十一年(1552)乡试第一。知铜陵县,以清节闻。擢刑部主事,转工部员外郎,户部郎中。诸曹多所厘剔。忧归,遂坚卧不起,优游林下三十余年。以经术文章倡后进,于当世九边御驭尤所究心。著[]有《壁经一苇》、《麟经独断》、《边筹集》、《铜江长啸》等集。惜皆无传。

    子骐字九逵,举万历四十年(1612)乡试,矜尚气节。天启初知兴宁县,以才干闻。会安邦彦叛围贵阳,九逵以母刘在围城中,仓皇弃官归。崇祯十年(1637),夷目阿乌迷叛陷大方城,逐守将,称兵内向。总督朱燮元属九逵诣六广,走书告诸目,晓以利害。贼果悦服,遣目把、白舍等乞就抚。燮元上其功,优旨奖赏。岁丁亥(1647),献贼余党孙可望等贵州,九逵谓邑绅刘绾、杨元瀛等“吾侪明之老臣也,坐视贼难,屠戮乡邦,何以见先帝”因共起兵,扼贼要路,于滴澄桥败之。贼悉众攻击,力竭被执,不屈死。《明史》附见《张耀传》。本朝乾隆中赐谥“烈愍”。绾、元瀛等已见《谭先哲传》。

    滋大承祖、父遗风。少年游迹遍吴越,多与其韵人畴[]ƒ士缟纻往来,故学行皆有根底。甫荐贤书,遽遭阳九;残朝薄宦,抗志西山。忠义文章,推吾黔有明一代后劲。其为诗独抒所见,粗服乱头,不屑句揉字炼以为工,而质厚气苍,自然瑰异。昔人谓其“忧世嫉俗,多支离漂泊,有心有眼不易告人语”,以灵均之行吟泽畔,子美之放歌夔州拟之,似矣。而综其生平,尤于彭泽为近,其诗品之相较亦然,不必貌似。晚号今是山人,盖即以自况也。

    逮我国家声教四讫,而先生岿然灵光,以逸民树后生标准。周起渭渔璜,刘子章道闇诸老,皆以诸生得奖借,成大名。方景山之开柳贯,元遗山之启郝经,不是过矣。诗集凡十二卷,甄十之三,编为四卷。子旦,亦能传家学,别有传。

校勘记

应为”,形近致误,因改。

②“着”应为“著”,形近致误,因改。

③“崎”应为“畸”,形近致误,因改。

 


 

                      点校前言

黄万机

    敝帚集10卷,《黔南丛书》本据吴氏响怀堂原本校印。吴氏原本刻于清嘉庆年间,现存省博物馆。吴中蕃(1618---1695),贵阳人。生活在明清鼎革之际,一度出任永历王朝地方官,罢职后避乱于贵阳远效的龙山,芦荻等处,身经明末清初的战乱和吴三桂反清,正如其诗云:“一身戎马内,毕世乱离间。”其诗作多反映离乱中苦况。《敝帚集》的抄本被亲友携往北京,著名剧作家孔尚任读后十分赞赏,特为诗集作《序》,《序》中说:“观其诗,则身隐焉文之流。多忧世语,多疾俗语,多支离漂泊、有心有眼不易告人语。屈子之闲吟泽畔,子美之放歌夔州,其人似之,其诗似之。”并认为吴诗“杂体千余首,即中原名硕,夙以诗噪者,或不能过之”。经孔氏评赞,闭锁深山的吴氏诗作终于在全国诗坛崭露其峥嵘气象。

    敝帚集》录诗1091首,莫友芝《黔诗纪略》收录吴中诗蕃诗395首,大部录自敝帚集》,有44首非集中所有,可能是录自已佚的吴氏《断砚草》残稿;也可能是据傅玉书《黔风旧闻录》中的吴诗选录。中蕃后裔吴培森先生从《黔诗纪略》中将溢出敝帚集》的诗作选录出来,加上从《广顺州志》中录得的二首,辑入《缀珠集》中。现据《缀珠集》所辑,题名《吴中诗蕃诗补遗》,厘为一卷,附载《缀珠集》之后,以供读者参考。

 

文章录入:吴平河    责任编辑:吴平河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