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商城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论文 >> 正文
文化认祖与血缘认祖分列并存的修谱方法
作者:邱家儒    文章来源:中华丘氏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12           ★★★

文化认祖与血缘认祖分列并存的修谱方法----邱家儒

转载自中华邱氏网:http://www.qius.org/wjjl/200911/748.html

 

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翔南先生说:“中华丘(邱)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邱家儒先生领导编纂《中华丘(邱)氏大宗谱》,创造出‘文化认祖’和‘血缘认祖’既相区别又相结合的‘邱氏谱法’,值得推介。‘邱氏谱法’将宋以前世系无考的丘(邱)氏历代名人,列为丘(邱)氏的共同先祖,称之为丘(邱)氏的文化先祖,不列世系图和世系录,这就是‘文化认祖’;从下往上追溯,将可考之先祖列为各世系的血脉先祖,称之为丘(邱)氏血脉认祖,列世系图和世系录。没有确凿依据证明血脉先祖可以上接的,不强行硬接,这就是‘血缘认祖’。‘邱氏谱法’既保存了各个历史时期旧谱的概貌,又使其血脉世系最接近真实,史料价值极高。”


现就有关“邱氏谱法”作如下介绍:

一、邱氏谱法的来由与概念
《中华丘氏大宗谱》,是稽三千年祖源世系,纳海内外浩繁支派,汇全世界邱(丘)氏裔孙的一项巨大的系统文化工程,也是中华邱(丘)氏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其编纂的艰巨性、复杂性,是世界氏族史上民间自发修谱所从未有过的。我们在认真研究的欧苏谱例的基础上,遍览了各地老谱,从《中华丘氏大宗谱》编委会的资料室对所藏数百部老谱的整理的情况看,要编好一部“完整全面、翔实准确、科学权威、严谨规范、符合史实、世系不紊、昭穆不乱、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专家学者考究,对得起历代先祖和子孙后代”的《中华丘氏大宗谱》,就不能再套用已经与时代发展不相适用的欧苏谱例,就必须有一套能体现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精神的修谱方法。所以,我们在编纂《中华丘氏大宗谱》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实践,一边论证,一边总结和积累经验,终于创造出了一套独具邱氏特色的“邱氏谱法”。
欧苏谱例是对北宋欧阳修和苏洵所创立的修谱体例的合称。事实上,欧氏谱例和苏氏谱例并不相同。欧氏谱例:是指北宋欧阳修编《欧氏家谱》时所创立的修谱体例。其体直序,世序横推,以图的形式列出祖先世系。每五世一图,第二图自五世起至九世,第三图自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欧主张“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到五世玄孙”,“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惟书生男不书生女,书善不书恶”。其所谓“可见之世”,即由已身而上,父、祖、曾祖、高祖,下及子、孙、曾孙(重孙)、玄孙共九代,亦称九族。所记内容包括传主名讳、字号、仕宦、匹配、享年等。其特点是一目了然,便于查找。苏氏谱例:是指北宋苏洵在修《苏氏族谱》时所创立的修谱体例。其体平列,世序直陈,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在表中人名下注出其仕宦、行迹、配偶、死葬、享年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各代标明辈分。其谱例以五世为表,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尊近而贬远,主张睦族、恤族、化俗。其特点是篇幅大,记载内容多。欧苏谱例实际上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一族源流世系的小宗之法,也是“血缘认祖”的基本修谱方法。其精华是“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到五世玄孙”。欧苏谱例对于宋朝以后民间修谱的兴起、推广、普及和繁荣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广泛影响力。现代修谱,绝大部分姓氏均沿用欧氏谱例或苏氏谱例。但欧苏谱例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如:1、欧氏谱例的表现形式是世系图,苏氏谱例在世系图的名字旁边,注明名讳、字号、仕宦、匹配、享年等,其篇幅无法记载更多的内容;苏氏谱例的表现形式是世系表,即相似于我们世系录,不易查找。2、无论欧氏谱例的“其体直序,世序横推”还是苏氏谱例的“其体平列,世序直陈”的编纂方法浪费篇幅较大。3、欧苏谱例是繁体字从右至左,竖写竖排,不符合现行简化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的书写和阅读习惯。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以“方便阅读,利于普及”为出发点,参考欧苏谱例并对欧苏谱例的优秀部分进行整合和创新,对欧苏谱例中不适应当代人的书写和阅读习惯的编纂体例进行了全面改革和重新设计,创造出了体现实事求是精神又尊重历史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邱氏谱法。邱氏谱法采取“文化认祖”和“血缘认祖”既相区别又相结合的方法,将欧氏谱例中的“图”和苏氏谱例中的“表”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创新成为“图”“录”并存,先“图”后“录”的体例。称其“图”为世系图,采用吊线式,图体直序,每图十代,第二图自十代起至十九代,第三图自十九代至二十八代,以下类推。称其“表”为世系录,采用现代行语文体或记述体,从左至右平列横排,世序从始祖起,往下按其昭穆先后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内容包括历代上谱者名讳、字号、配偶、生卒时间、葬地、享年、学历、仕宦、行实、封赠、功绩、衍传等。《中华丘氏大宗谱》编委会2002年制定的“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理清世系,各归所属;谱以最早为断,祖以知者为断;知者续之,不知者宁缺勿错”的指导思想和“横排世系,纵贯时间”、“不强其所不知,不略其所已知”的方法,以图、录为主,辅之以考、传、记、志、述、表和提要、注释、按语、照片等11种形式,用语文体记述,男女均上谱,书善不书恶,夹叙夹议,叙议结合。邱氏谱法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主张“不漏一个男丁,不漏一个女性,自下往上追溯至开基祖。对代代有据可考、有祠墓可证,与最早的谱记能相互印证而又符合衍传规律的,可从开基祖继续上溯,对珠串链接无据的,一律列为待考,宁缺勿错。”从根本上改变了明中叶以来首先冒认某位先祖,再想方设法依附并往上珠串衔接的统宗统系的做法,是真正体现实事求是精神和时代特色的体例创新。

 

 二、文化认祖方法的诞生

(一)概念
文化认祖的概念  文化认祖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重要修谱方法。文化认祖是指将中国历史上下传衍流失考,或者上溯与衍传均失考的丘氏名人作为邱氏的共同祖先,认定为邱氏的文化先祖的方法。
文化先祖的概念文化先祖是指开姓始祖和在清以前的经史子集、方志野史和历代考古中发现的名人,但其下传衍流失考,或者其上溯世系或者下传衍流均失考的其他丘氏先祖。
(二)中国家谱的历史概况催生文化认祖方法的诞生
家谱的概念  家谱是家乘、家牒、族谱、宗谱、大宗谱的总称,又称谱牒。乘:春秋时期晋国的史书名乘,所以后来有人将史籍称为乘。作家谱,袭用“乘”名,称家谱为家乘。牒:造纸术发明之前,刻在竹简上,称为简牌,故称谱书为谱牒。家谱,是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直系血缘关系及其一家源流世系、历史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典籍;族谱,是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及其一族源流世系、历史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典籍;宗谱,是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在综合各地家谱、族谱,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一宗源流世系、历史和重要人物事迹的氏族历史文化典籍。大宗谱,是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在综合各地家谱、族谱、宗谱,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一姓源流世系、历史和重要人物事迹的氏族历史文化典籍。家谱的发展形成了族谱,族谱的发展又形成了宗谱,宗谱的发展又形成了大宗谱。但无论名称、形式上如何发展变化,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总之,家谱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历史形成的基础和源泉。谱牒的价值与正史、方志一样,共同构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谱的起源  据专家考证:家谱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中国古代的夏朝甚至更早,《世本》说,容成氏和仓颉氏是黄帝之臣,容成是第一个造历的人,仓颉是第一个造字的人。应该说,有了文字就有了家谱,有了家谱才有了人类历史。虽然家谱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中国古代的夏朝甚至更早。如果没有夏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家谱,夏商周至秦汉的帝王和贵族的世系就不可能进入司马迁的史记。但史记中的帝王和贵族的世系证明,家谱最初是王侯贵族的产物,庶民没有族谱。从姓氏的特征看,姓起源于母系姓族社会,是血缘关系的证明,姓的作用是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氏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而庶民作为奴隶的,是贵族财产的一部分,他们身分地位十分卑微,虽然有姓但却无氏,当然更无家谱。甲骨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而庶民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在甲骨文化时期没有条件刻制家谱,只有帝王贵族之家才有条件刻制家谱。现存最古老的殷商甲骨文家谱、青铜鼎铭文家谱和汉代石碑家谱都证明了这一点。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家谱  家谱发展到魏晋南北和隋唐时期,家谱编修为王室所垄断,普通姓氏和普通人民并无自己的家谱。无论是帝王谱、官谱、还是士族谱,实际上仍然是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度的产物。因为能够享有世袭特权的是士族。庶族不可能从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度中取得任何权利,所以庶族不具备编撰谱牒的思想、政治、文化和经济基础,故庶族仍然无谱。唐代的姓氏谱由官方统一修撰,唐太宗贞观八年许国公高士廉及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刊正姓氏,《氏族志》修成,五品以上的官僚全部收录入谱,五品以下的即便是原大族也不能入谱,普通百姓更是望尘莫及。北京图书馆藏存的《敦煌姓氏录》中,记录了各郡主要姓氏398个(其中河南郡七姓,丘姓列第四位),而且特载一段诏令文字于前,“以前太史曰:尧置九州,今为八十五郡合三百九十八姓,今贞观八年五月十日壬辰,自今以后明加禁约,前付郡姓出处,许其通婚媾,结婚之始,非虚委怠,必须精加研究,知其谱囊,相承不虚,然可为匹,其三百九十八姓之外,又二千一百杂姓非史藉所载,虽赖三百九十八姓姓限,而或媾官混杂,或从贱之入良,营门杂户,慕容商贾之颜,虽有谱亦不通,如有犯者剔除藉。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许国公士廉等奉敕令,臣等定天下氏族,若不别条举,恕无所凭,准令详事,讫会录如前,敕旨依奏”。这一段文字不仅说明此398个姓氏进入皇家姓氏谱,可通婚,可史载,其余2100姓氏列为杂姓,不入史册,不可与史册所载之398姓通婚。也说明“前付郡姓出处”的要求是唐“贞观八年五月十日壬辰”提出的。郡姓,是指一郡的大姓望族。宋元间史学家胡三省(1230~1302)注云:“郡姓者,郡之大姓、著姓也。今百氏郡望,盖始於此。” 
家谱的毁灭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农民造反,风起云涌,天下大乱,门阀士族的特权制度遭到毁灭,包括《姓氏录》在内的士族谱牒焚毁殆尽,从此无论是士族还是庶族均无谱牒。明代谱学家胡应麟说:“自五代以后,人们已不崇尚门阀,家谱之学,遂绝而不传”(见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庚部卷三九)。明太仆寺丞、散文家归有光说:“魏晋以后,根据门阀高下来选官,所以家谱之学特别兴盛,直至李唐,还十分崇尚,五代衰乱,家谱就荡然无存了”(见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二·龙游翁氏宗谱序》)。不得祖牒的程节之子、都官员外郎、政和吉州知府程祁说“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晚唐诗人韦庄《秦妇吟》中所谓“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就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彻底失去谱牒的士族从此再也没有证明其身份、门阀的依据了,魏晋以来以维护门第为主的官方谱学也由此彻底消亡了。谱之不存,又如何可能一代不少的珠串链接到炎黄二帝?由此可见,所有姓氏的家谱、姓氏谱,且不说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即便是上溯到唐代亦是伪托。
当代家谱的编修方法源自宋朝  由于记载士族门第高低的家谱在唐末五代的战乱中化为灰烬,宋代官府又不再开设谱局,人们不但不知先祖世系,也不知道稍远一点的家族间昭穆伦次。对此,宋朝一批士大夫忧心如焚。苏洵(1009-1066)说:“盖自唐衰,家谱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宋代大理学家张载(1020-1077)说:“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庆历年间(1051年)毕升发明印刷术,为国家修史、地方修志、百姓修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了“尊祖敬宗收族,管摄天下人心,厚风俗,使人不忘本”计,一批著名的士大夫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黄庭坚、文天祥都在没有旧谱的情况下,主持从他们能记住的先祖写起,或从父亲开始写起,或从祖父开始写起,或从曾祖父开始写起,或从高祖父开始写起,总之是白手起家,从头开始编撰自己的家谱。欧阳修(1007-1072)在主持编篡国史《新唐书》的过程中,以“大宗之法”编修皇族家谱《宗室世系》上溯数可达八代、十代甚至百代。正是主持编篡国史的经历,使得欧阳修十分重视家谱,他在修定《新唐书》后,当然也发现了《宰相世系》中有关自己的远祖世系并不清楚,于是他只能以其已知的五世祖为始祖,并用“小宗之法”编修了自己的家谱。他采用史书的体例和图的方式,将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等编成一部新型家谱。不久家族显赫的苏洵也始修并编成《苏氏族谱》。二人在修谱的体例上都使用“小宗之法”,即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因此,初修家谱都只能从其可知之祖写起,只采用“小宗之法”。欧、苏体例的创新,重在图表的创新,这使家谱的质量大大提高。百姓仿效欧苏谱例,开始采用“小宗之法”编写家谱。作为宋代的宗族典籍,家谱编修已经扩散到平民族群。
民间统宗统系的家谱源于明嘉靖皇帝以后。 明初家谱的体例得到了发展,增加了“序、跋、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内容。民间修谱多沿袭欧阳修、苏洵的“小宗之法”。自嘉靖推恩允许民间建祠堂以后,民间建祠堂之风兴起,由于姓族间的竞争攀比,又使得民间祠堂的规模越来越大,一般姓族不堪重负。为缓解筹资压力,民间又逐步兴起了连宗修祠之风。而联宗建祠的成功,又催生了各姓各氏的联宗修谱之风,家谱的体例增加了“祠堂、祠产”的内容。从旧谱及其谱序的记载中,我们发现各个姓氏都是在明嘉靖以后才开始出现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这说明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统宗统系现象,是嘉靖十五年(1536)皇帝推恩允许民间建祠堂以后开始出现的。
清朝以后是谱牒编修最为兴盛的时期,也是统宗统系现象最为泛滥的时期。清朝设宗人府,掌管皇族和百官谱籍,民间族谱也一修再修。各姓各氏只有少数家谱采用欧阳修、苏洵的“小宗之法”,大部分家谱为彰显门第,采用宋朝皇族家谱的“大宗之法”,编修族谱、宗谱、大宗谱“会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随意上溯,趋附名门,攀援望族,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统宗统系现象十分泛滥。由于统宗统系的谱牒影响到了封建世袭、继承制度的实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时,江西巡抚辅德的上奏引发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全国性谱禁。谱禁规定: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只能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为始祖,超过五代的上溯之祖视为伪托,朝廷分封或者选官时不仅不予采信,而且还要追究伪托冒认上祖者的欺君罔上之罪。所有新编族谱必须呈送地方官府审查,对于上溯内容有违者一律删节毁版。谱禁期间,仅辅德在江西境内,就查出1016姓的所谓始祖荒诞不经,这些家谱也全部遭到了删节或毁版处理。但这一谱禁并没有持续多久。清嘉庆、道光以后,统宗统系现象再度泛滥,各姓各氏均采用皇族家谱的“大宗之法”联宗修谱,编修族谱、宗谱、大宗谱为荣,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虽然明清以后采用“大宗之法”编修的谱牒的上溯世系荒诞不经,但清代谱牒的体例却得到充分发展。清朝谱牒的记事范围几乎涉及到家族、宗族事务的各个方面。除要排列家族世系外,又增加了传记、著述、家规、家法、家训、族规、恩荣录、凡例、字辈、谱论、科举、墓图、墓志、五服图、家礼、寿文、贺文、祭文、名绩录、契约、艺文、遗像、赞词、仕宦、传记、行状、志录、年表、余庆录、领谱等20多项,并增加了女子、婚嫁、岳家等人物记述,还对入谱人物也进行了限制性规定,行文重视修辞和文采。为使家谱不至中断,还规定了“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年限。所有这些,使得清时家谱的纂修体例更系统,更完善,但其世系和世序却出现了严重混乱。为祖先封官加爵者有之,为祖先取名安讳者有之,为祖先娶妾生子者有之,为祖先添兄加弟者有之,为祖先认父攀祖者有之,以春秋末人为西周时祖先者有之,以晋朝人为春秋时祖先者有之,以宋朝人为春秋战国时的祖先者有之,以明朝人为南北朝时的祖先者有之,所谓隋唐人以宋元人为祖更是比比皆是,其真实性无从谈起。
民国修谱基本因袭了清代修谱的体例。在统宗统系方面还发展了清代修谱的陋习。
1949年以后,编修谱牒等宗族文化活动基本停止。1966年~1976年中,民间保存的大量极其珍贵的旧谱牒遭到了焚毁的厄运。宗族文化遗产更是遭到了极大破坏。1985年以后,特别是上世纪末至今,随着祖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台湾、港、澳地区和世界各地宗亲寻根问祖热的蓬勃兴起,民间修谱再度掀现了高潮。但这波修谱的谱牒质量却明显不如清代。且在世系方面故意弄虚作假、进一步统宗统系的陋习较之于明清时期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事实证明,绝大部分姓氏,要想一代不少的真实珠串链接到开姓始祖,都是不可能的。要想把《中华丘氏大宗谱》打造成为具有史料价值和不朽生命力的文化典籍,就必须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使其内容真实可信,要使族谱内容真实可信,就必须将下传衍流无考的历代先祖列为文化先祖,与血缘先祖分列编纂。
(三)各地旧谱统宗、统系、统名人的实状催生文化认祖方法的诞生
在浩瀚的丘氏谱牒中。已经无法考证丘氏家谱产生于何时。但博览全国各地、各世系古谱发现,丘氏现存最早的谱序只有大唐贞观十六年(642)岁三水陈国公侯君集所作的《丘氏始创宗牒序》、唐总章元年(668)湖州剌史杨廓所作的《河南天水两郡合谱序》、唐嗣圣六年(689)丘崇所作的《河南天水分郡立谱序》,这三篇谱序均以唐初的丘和公为始祖。除这三篇谱序外,大部分谱序都是宋元明清时期的谱序。
宋朝时期只有七篇谱序:1104年丘菊岩·原晋公所作的《宁都灵溪初修族谱序》无源流世系之记叙;1107年西融知州丘崇撰《丘氏流芳谱序》以“由秀才而除太尉参军,迁尚书左丞”的“高祖尧夫”为始祖,无上接世系;1119年,福建建阳丘氏请邹元佐作序以隋大业年间的“行恭公”为始祖,无上接世系;1182年新安仲晦朱熹作《芹溪邱氏宗族谱序》以“宋侍讲公讳瑞者生一子曰励,任福建提刑使,至建阳见其溪山环秀,遂留一子曰喜者居焉”为其始,在“瑞”之上无上接世系;1203年朱熹作《黎阳邱氏族谱序》称“讳祯、讳祥、讳福者兄弟三人,自河南固始从王潮入闽卜居黎阳”为始,以崇安望族之“永辉讳璀”为详;1259年二十二世孙教授丘惟善撰《修谱序》以“一世二居士”为始祖,无上接世系;1272年韶州佥判丘必明序以其四世祖即宋景佑年间的“烋公”为始祖,无上接世系。
元朝时期只见三篇谱序:1299年江西上饶石桥丘珍一序以“文贞”为始祖,生子三:灵济、灵鞠、灵汶,无上接世系;1303年福建大田丘氏请张德馨作序以生丘六、丘七、丘八公“三公”为祖,又以“邱崇、邱岳”为祖,其无上接世系;1351年丘元礼撰、1420年双井丘氏修谱请黄原素重书的《邱氏家系录》中,双井丘氏十代祖长讳洲,次讳倜,次讳允,季讳仪,其十代之上无名讳字号谥传于谱。
明朝时期的初修谱序,均以其五世祖为始祖,也有极少数上溯至十世祖的。如:1384年丘效作《效演念祖图记》以让弟择居的“大伯真观公”为始祖,无上接世系。1426年钦差河南道监察御史赖巽撰《平西半桥邱氏族谱序》以宋治平甲辰进士“浑”为始祖,无上接世系;1433年丘俊公作《程乡丘氏族谱序》以其四世祖“存心公”为始祖,无上接世系;1438年希质作《引》、1442年希正公《序》以其五世祖即无名号字谥传下的文胜、文兴公之父为丘氏始祖,无上接世系;1450年上杭聪公序以其六世祖“三五郎”为始祖,无上接世系;1421年生的明大学士丘濬为贵溪周坊丘氏作《贵溪邱氏族谱序》以1208年去世的丘崈为始,无上接世系;1470年作的《福建连江江亭邱氏族谱序》以唐末五代之后的“高太祖七十二提领公”为可考之祖,无上接世系;1497年上杭志翀公序以其九世上祖“二十有七郎者”为始祖,无上接世系;1497年上杭鼎公请廖辅作序以十世祖“致政公”为始祖,无上接世系。
但是,明中叶以后特别是清朝以来,各地、各世系修谱已无视上述最早的谱序,争相随意杜撰或者乱认先祖以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统宗统系的现象在江南各省较为普遍,在各地杜撰的世系中,都把历史上的同一丘氏名人纳入其中。如:
1、滇桂粤闽浙赣湘鄂的大部分地区,将名号字谥和上接世系均未传于谱的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世系、宋侍讲公丘瑞世系、丘二居士世系、丘烋公世系、丘文贞世系、丘三公世系、丘浑公世系、丘存心公世系、丘三五郎世系、丘二十七郎世系、丘致政公世系、丘万八秀公世系、丘政七世系、丘兆庆公世系、丘拙墨公世系、丘文信公世系、丘仕宾公世系、丘国才公世系、丘广公世系等原本上接无考的各地世系编纂为穆公世系,并将丘沈、丘灵鞠、丘迟、丘仲孚、丘和、丘行恭、丘崇、丘岳、丘福等历史人物作为穆公世系里的先祖;
2、湖北部分地区将福建建安迁至湖北蕲阳的丘文八公号苏山世系、湖南淼公世系、福建上杭二十七郎世系、三五郎世系和历史人物丘灵鞠、丘迟、丘仲孚、丘冠先、丘烋、浮丘伯、梁丘贺、邛丘旄、丘和、丘神勣、丘杰、丘崈、丘岳、丘富国、丘必明、丘濬(琼山)、丘俊等编纂为淋公世系;
3、福建晋江泉州一带将清源上邱、仙邑凤冈等地将丘祯公世系和历史人物左丘明、郑丘缓、丘吾子、丘俊、丘滕、丘夷、丘昂、丘矩、丘崇、丘悦等编纂为安公世系;
4、九江、庐山一带将历史人物丘岳、丘灵鞠、丘迟、梁丘贺、丘冠先、丘仲孚、丘鼐等编纂为遐公世系;
5、江西黎川一带将历史人物梁丘贺、丘冠先、丘迟、丘仲孚、丘行恭、丘崇、丘杰、丘和、丘濬(琼山)、丘灵鞠、丘岳、丘崈、丘俊和礼范石溪丘达公世系等编纂为叔亮公世系;
6、重庆垫江、长寿、涪陵一带今人修谱将江西瓦屑坝迁出的丘英甫世系和历史人物汉丘仲、梁丘贺、丘和之子丘孝恭、丘沈(改刘尼)、丘麟、丘崇、丘崈、丘悦、丘雍、丘琼山、丘涵春等编成了弱公世系等。
上述统宗统系的各地族谱,事实上都是采用欧阳修当年编修皇族家谱——《宗室世系》的“大宗之法”所编的大宗谱。除谱中人名时序混乱、时代倒置,为先祖娶妻、纳妾、生子、封官、封爵、加功名,伪造、杜撰先祖所处时代还没有的地名、官名、官署名外,还暴露出的一个最典型、最突出的问题是:同一历史人物,各大世系杜撰的父祖不同、配偶不同、子孙也不同。进而争相攀附以为己祖。对于时空衔接不上的,就伪造、杜撰或者挪借外系之祖为祖。如果让这种情况沿续在《中华丘氏大宗谱》中,不但《中华丘氏大宗谱》真实性和史料价值不存,也必将使《中华丘氏大宗谱》沦为外姓或子孙后代的笑柄。所以,创造“文化认祖”和“血缘认祖”分列并存的“邱氏谱法”,不再简单沿袭各姓氏传统的统宗统系的修谱方法,不再为追求“源远”而杜撰冒认先祖,不再为虚荣而依附名门望族,不再为上接而谬接外系,从下往上追溯,重开基祖,重最早的坟墓碑记等实物,重最早的祠堂神主牌,重各世系最早的老谱,重各世系最早的谱序,以各世系第一个写谱人所溯之始祖为始祖。实事求是,回归和还原最早的历史记载,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大潮流。
(四)元朝以前的绝大部分丘氏人名在各地旧谱失载催生文化认祖方法的诞生
经初步考证,在经史子集、墓志铭、1300部县志和历代考古中发现的元朝以前丘氏文化先祖就有310位。其中: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先祖有:《孔子家语·致思·孔子适齐》中的孝子丘吾子,《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邾国大夫丘弱,《左氏春秋》作者丘明,《太平御览》中记载的战国时中山国人丘鸩等4位先祖。
2、秦汉时期的文化先祖有:西汉武帝时作十二孔笛的乐官丘仲,汉平帝时持节安抚江淮的扶风人丘俊,汉傲世不与俗人为群的扶风人丘訢,东汉光武时的大司马浙江德清人丘滕,东汉建康时的九江太守丘腾,东汉丘常,丘滕后裔东汉交州太守丘聪,丘腾后裔东汉阳羡令丘昭,汉中平时招谕的鲜卑乌桓大人丘力居,汉都尉大将军山西闻喜丘村人毌丘毅,毌丘毅之子、曹魏黄初中的武威太守、山西闻喜丘村人毌丘兴,毌丘兴之子、三国魏著名将领、作为主帅征东占领朝鲜改丘姓的毌丘俭,毌丘俭子丘甸,丘俭之子、入吴仕官、零陵太守丘宗,丘宗之子巴东监军、益州刺史丘奥,三国魏将、钟会帐下督丘建,三国魏将、监军丘本,为郭泰(128-169)所知得以成名的汉云中人丘季智等18位先祖。
3、东西两晋时期的文化先祖有:晋山都县吏丘沈,秘书监、乌程人丘系,新安太守、护军长史、乌程人、丘系之子官护军长史丘道真,东晋孝武帝时人丘道护,东晋建安太守丘道成,晋尚书丘混,晋散骑常侍丘询,晋附马都尉丘敬,晋吴兴人、祠部郎中丘裕,晋吴兴人丘昂,给事中、晋吴兴人丘昂弟丘夷,太守、晋吴兴人丘昂弟丘矩,东晋从孙恩起义任为吴兴太守的丘尪等13位先祖,
4、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先祖有:南朝宋官吏、吴兴人丘幼弼,泰始三年与丘幼弼随沈攸之等守下邳的南朝宋司史丘隆先,宋元嘉中太子领军长史、官至廷尉而卒的南齐武康人丘仲起,年十七为州西曹兼直主簿后迁漳令的南朝宋乌程人丘寂之,文帝时历侍中、吴郡太守的南朝宋乌程人丘渊之,丘渊之之子、南朝宋太子舍人的丘愿,孝子、南朝宋吴兴人丘杰,南朝宋建康令、宣城太守吴兴人丘珍孙,宋孝武帝大明八年鄱阳太守、丘珍孙之子丘景先,为宋孝武所知的南朝齐兰陵人、“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乃以为余杭令的丘巨源,南朝齐官至尚书仪曹郎、曾撰《孔论》《礼仪》的丘季彬,南朝齐给事中、宁死不拜蠕蠕的乌程人丘冠先,作《诣阙上书》,“诣阙上书”为父辩功的丘冠先之子丘雄,以词藻显于时的南齐永明太学生丘国宾,南齐永明间太学生诗人丘令楷,丘道真之子、南齐东观祭酒丘灵鞠,丘灵鞠子、梁武帝任为中书郎、诗文最美的丘迟,丘灵鞠从孙、山阴令,治为天下第一,累迁豫章内史的丘仲孚,南朝梁吴兴乌程人,以政绩著者丘师施,魏献帝七分国人,以弟豆真折改姓的丘敦氏,丘敦氏之子太武右弼丘堆,丘堆之子。太武帝拓跋焘时为安远将军的丘跋,丘跋之子驾部令、瑕丘镇将军、东海公丘麟,北魏将领,太武帝拓跋焘时任武卫将军、参与伐夏战役的丘眷,北魏官吏、太武帝拓跋焘时任河内太守、考功为天下第一的丘陈,北魏汝南王无悦壁臣丘念,北魏官吏、献文帝拓跋弘时任洛州刺史的丘顿,北朝时柔然贵族丘升头,北魏将领、丘鳞曾孙、孝庄帝拓跋子攸时任都督镇梁国的丘大千,丘大干之子、魏镇东将军、野王公丘寿,北朝时西魏官吏、文帝元宝炬时任扬州长史的丘岳,北魏代郡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丘邈,丘邈孙、骠骑大将军、司徒、青兖二州刺史丘双轨,丘双轨子、使持节、卫将军、驸马、都督丘提,丘提子、大都督、徐州刺史丘愿,丘愿子、天和六年(571)授大将军、上大将军,爵广化公、北周武帝伐齐时的左三军总管进封潞国公丘崇,镇西大将军、都督定州诸军事,定州刺史、临淮公丘库堆,丘库堆之子洛州诸军事洛州刺史丘乞直,丘乞直之子魏故使持节征虏将军华州诸军事华州刺史丘哲,北魏将领丘突,北魏大臣丘颓,豫州刺史丘元征,后魏洛阳人、工握槊的丘何奴等43位先祖。
5、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化先祖有:隋朝官吏、雍丘令丘君明。丘君明从子、隋朝官吏丘怀义,丘寿之子、隋交州大总管、唐左武卫大将军、谭国公丘和,丘和子,左临门大将军、冀州刺史、都督、谭国公丘师利,丘和子、汉东令丘行本,丘和子、右武侯大将军、陕州刺史、天水郡公、陪葬昭陵的丘行恭,丘和子、右金吾将军、益州长史、渭源公丘孝恭,丘和子、广州都督、益州长史、官征辽总管、安南公丘孝忠,丘和子、少府少监、工部待郎、沅陵平公丘行淹,丘行恭长子丘神智,丘行恭二子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勣,丘行恭三子睦州刺史丘神福,丘行恭四子唐文职官员丘神鼎,丘行本之子、隋特进谭国公、授廿四州大总管丘燮。丘燮之子、润州司马丘令同,丘令同之子、太子文学丘无惑,丘无惑之子、丘行本玄孙、朝散大夫、连州刺史、昆陵郡司马丘从心,丘从心子、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丘模,丘模子、缮部员外郎丘纾,丘从心子、兵部员外郎、泽潞司马、谏议大夫丘据,丘从心子丘拱、丘抃、丘揆,丘从心嗣子丘士会、丘士规,丘师利子、汝州刺史丘义余,丘行淹曾孙、太子中书舍人丘佶,丘行淹玄孙、管城尉丘子期,丘孝忠子、兰州刺史丘承业,丘孝忠子、赞善大夫丘璘,丘璘子、中丞、高平郡王丘涔,丘师利子、临济公丘英起,丘孝忠玄孙、尚衣奉御、史卫中郎将丘遇运,丘孝忠玄孙、检校太子宾客唐河南洛阳人丘遹运,丘遇运子,贞元十年制科及第又十五年二月为宣武判官丘元颖,湖州武康令,释太子通事舍人丘贞泰,丘贞泰子、丘和曾孙。唐中散大夫丘知几,邱俊五代孙、唐武临尉丘仲升,右卫中郎将丘义,唐河南陆浑人、丘俊七代孙、武后时直弘文馆,善论撰、仕至岐王傅、著有《三国典略》的丘悦,征南将军奉车都尉丘诞,丘诞之子奉朝请丘鳞,丘鳞之子尚书都事丘沙,丘沙之子、上骑都尉益州新津县丞、吴兴人丘蕴,太常博士、以文章著称益州成都人丘均,唐嘉兴人、天宝初登进士第、官至太子右庶子、左散骑常侍丘为,丘为弟、唐嘉兴人、诸暨令、尚书郎丘丹,唐闻喜人、撰有《拨砂经》《铜函记》《五家通天局》《金镜图》《海角经》《唐蒙求》的丘延翰,唐临平人、员外郎丘丹,唐贝州人、官左司郎中、员外郎兼侍御史丘鸿渐,丘鸿渐子、官中丞丘绛,左奉裕卫长史丘神静,唐善虞体章书亦狂纵的丘弟,唐丘弟之子、亦能书翰丘石,五代乌程人、官太学博士、《兼明书》《唐教论》作者丘光庭,后蜀广汉人画家丘文播、丘文晓、丘余庆,南唐后主试赋擢第一的状元邱旭,唐朝丘崟,唐朝丘铸,户部侍郎、荆南节度使丘元素,南诏王丘俭,左神策大将军丘直方,贞元十年制科及第、宣武判官丘元颖,湖州刺史丘知二,均输田判丘峋,曹州刺史丘弘礼,分水县令丘景元,义兴县令丘君等69位先祖。
6、宋朝时期的文化先祖有:後蜀归宋官员、《切韵搜隐》作者丘世隆,天圣进士、历官殿中丞、悟“损”“益”二卦的宋黟人丘濬,宋长溪人、元符进士,朝议大夫丘允,师朱熹、有《主敬问答》的宋邵武人丘玨,秦桧求婚不娶的宋朐山人、政和八年进士、福建提刑丘砺,知黄州、中大夫、宋仙游人丘奂,宋高宗十七年进士、瑞州太守、治书经、重建碧落堂的江西新建县人丘砺固,丘砺子、绍兴中知海盐县、终朝奉大夫的常熟人丘耒,工画山水的宋河南洛阳人丘讷,宋益都人创妙针法的丘经历,以父丘泽授芜湖主簿、迁通州司理、知丹徒县。宋理宗景定中,任真州通判、官至奉直大夫的南宋海州朐山人丘烈,隐居不仕、颖敏博学、尤邃于易的宋建阳人丘义,博学强记、以声律魁乡举、绍兴中登第、有《食芹集》的宋建宁人丘翔,师陆九渊的宋邵武人丘元寿,宋高宗建炎四年讨建昌军卒修达等作乱的统制丘赟,江阴人、仕宋孝光宁三朝的一代伟人丘崈,丘崈子刑部尚书丘寿隽,丘崈次子司农卿丘寿迈,丘崈孙庐陵太守丘惟吉,丘崈孙桂阳太守丘汲,丘汲子丘必恭,丘必恭子丘定夫,丘定夫子丘坚,丘定夫子丘基,丘基子丘元钟,朝奉郎丘舜中,宋工画水牛的丘士元,宋善画山水的丘大卿,宋著有《玉渊杂着》等书的丘迪,宋尝与陈彭年等重修广韵的丘雍,宋摹仿王羲之书的书法家丘敬和,宋朝医学家、著有《备急效验方》的丘哲,朝奉郎、滏阳人丘舜中,讲明道学、宋黄岩人丘渐,宋泉溪人、著《忧忧集》的丘应辰,宋建宁人孝子丘敬,宋连城、嘉定赣县尉丘鳞,丘鳞之侄兴学好士、政教著声的宋连城人丘方,登州栖霞人、仕元太祖的长春子丘处机,宋有文武才、官至两淮制置使、誓死报国,理宗御书“忠实”二大字以赐的丘岳,宋理宗时随王居安至宁化招抚贼的军校丘锐,宋著《丘光业诗》的丘光业,宋咸淳进士、官韶州佥判、被执不屈的丘必明,宋同安人、宋亡居海屿中、自号钓矶翁、有《易解义》、《书解义》、《诗口义》、《春秋通义》、《周礼补亡》等书的丘葵,宋亡后隠居不出,一意于诗的丘石,宋亡(1279)不仕,著《周易辑解》《经世补遗》《易学说约》、发明“朱子宗旨”的端州佥判宋建安人丘富国等45位先祖。
7、天一阁藏明代方志中的宋朝丘氏名人有:福建:宋瓯宁丘立之,宋瓯宁丘之立,宋瓯宁丘高,宋瓯宁丘柔,宋瓯宁丘传,宋瓯宁丘密,宋瓯宁丘述,宋瓯宁丘贲,宋瓯宁丘枢,宋瓯宁丘楠,宋瓯宁丘同,宋瓯宁丘与龄,宋瓯宁丘钦若,宋瓯宁丘棠,宋建安丘发,宋建安丘程,宋建安丘濬,宋建安丘荷,宋建安丘畴,宋仙游丘奂,宋建宁知军丘砺,宋建宁丘登,宋建宁府观察判官丘汲古,宋建宁丘哲,宋建阳丘之立,宋建阳丘之奇,宋建阳丘之起,宋邵武丘翔,宋连城丘方,宋龙溪丘辙,宋龙溪丘闻,宋安溪县丞丘炳。江苏:宋江阴丘立夫,宋江阴丘介夫,宋江阴丘程,宋江阴丘基,宋江阴签判丘寿昌,宋江阴丘坚,宋常熟丘烈,宋常熟丘岳,宋仪真监押丘采,宋仪真判官丘寿迈,安徽:宋祁门丘锡,江西:宋赣县主簿丘钱,宋萍乡丘应从,宋萍乡丘骍,宋清江丘世先,宋南丰丘税,宋南城丘良翰,宋雩都丘魁,宋雩都丘次,宋雩都丘如陵,宋雩都知县丘钦若,宋宁都丘谌,宋宁都丘天民,宋宁都丘卤,宋宁都丘鼎,宋宁都丘先民,宋宁都丘大名,宋宁都丘何,宋瑞安丘何。浙江:宋浦江丘寿倩,宋浦江知丞丘恪,宋黄岩丘牧。湖南:宋岳州丘淼,宋衡州丘崇,宋郴州推官丘翰杰等共66位先祖以及兴化军莆田县人邱舜元,兴化军仙游县人丘子云,泉州晋江县人丘陛,兴化军仙游县人丘子谅,兴化军仙游县人丘从,建州瓯宁县人丘傅,福州长溪县人丘允字执中,泉州晋江县人丘崇字次姚,福州福清县人丘朝俊字叔文,泉州晋江县人丘价,泉州永春县人邱世京,福州长溪县人丘达字学仲,兴化军仙游县人丘山,建州崇安县人邱璀,福州闽县人邱遇,建州瓯宁县人丘崈字元山,兴化军兴化县人邱以我,兴化军仙游县人丘似,兴化军仙游县人邱商尹,兴化军仙游县人丘微之字梦锡,泉州晋江县人丘知刚,兴化军仙游县人丘纲,泉州晋江县人丘汝皋,汀州宁化县人丘殿爱字国铭,建宁府崇安县人邱和,泉州安溪县人丘迪嚞字惠叔,汀州宁化县人丘唐杰字景文,建宁府瓯宁县人丘橚,福州福清县人丘师陶字钧父,兴化军仙游县人丘惟清,汀州连城县人丘鳞字起潜,福州罗源县人邱必先,兴化军仙游县人丘献字渭夫,福州福清县人邱元龙字肖翁,汀州宁化县人丘梦周字克明,建宁府建安县人丘富国字行可,福州长溪县人丘应方字伯瞻,福州人丘闻之,建宁府瓯宁县人邱枢,福州福清县人邱应甲,福州长乐县人邱尧章等41名进士。
8、天一阁藏明代方志中的元朝丘氏名人有:元安徽徽州丘荣,元湖北天门县丞丘堂,元湖南郴州知事丘璧,元海南琼山丘畊食,元琼山丘均禄,元山东济宁丘世杰,元乌溪丘難公,元通州直学丘士元,元蓝山县职丘承事,元黄岩丘雷山,元太平丘应辰。元耒阳县丞丘彦诚等共11位先祖。
但是,在丘氏各地、各世系统宗统系的所谓八大系族谱中能够找到的丘氏历史文化名人只有丘吾子、左丘明、丘弱、郑丘缓、浮丘伯、梁丘贺、邛丘旄、丘俊、丘滕、丘仲、丘沈、丘灵鞠、丘迟、丘仲孚、丘冠先、丘和、丘行恭、丘孝恭、丘崇、丘杰、丘崈、丘岳、丘富国、丘夷、丘昂、丘矩、丘悦、丘麟、丘雍等28位先祖,尚余282位丘氏历史文化名人竟然在邱氏自己的族谱中找不到踪影。如果我们今天修谱依然缪传过去统宗统系的伪谱,尚余282位甚至更多的丘氏历史文化名人就依然进不了我们邱氏自己的族谱。特别是河南郡一脉名人,除丘和、丘行恭、丘孝恭父子外,其他名人几乎全部被断香火,并不是他们无传,而是战乱或其他天灾人祸导致了失谱失溯。
(五)确认和编纂文化认祖的方法
确认文化先祖的方法。1、确认开姓始祖的方法:以经史子集等所有古籍中最早记述丘姓的来源的记载确定丘(邱)姓的来源,以全国绝大多数族人公认的穆公为开姓始祖的名讳。2、确认和编纂其他丘氏文化先祖的方法:以经史子集和清朝以前的方志野史收录的历代丘氏名人为中华邱氏的文化先祖。因历代绝大多数丘氏名人的血缘世系已无法考证,也无法完全甄别他们的昭穆关系,故丘氏文化先祖不在世系图和世系录中珠串链接,而是用现代语文体以传志的方法记录,与血缘先祖分列编纂。

 

 三、血缘认祖是实事求是修谱的基本方法

(一)概念
血缘认祖的概念血缘认祖是指按照血缘关系溯明血缘始祖及其衍传世系的认祖方法。血缘认祖是邱氏谱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价值观,是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实事求是修谱的基本方法。血缘认祖是《中华丘氏大宗谱》传承的核心和灵魂,是编修《中华丘氏大宗谱》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人们尊祖敬宗的基础和依据。
血缘始祖的概念血缘始祖,是指经考证代代传承有据与我们具有直系血缘关系,能够以世系图和世系录珠串链接到的最早的祖先。也就是可塑的最早的祖先。
(二)血缘认祖的原则
血缘认祖的原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理清世系,各归所属;谱以最早为断,祖以知者为断;横排世系,纵观时间,知者续之,不知者宁缺勿错。不强其所不知,不略其所以知。”不沿袭随意攀接的邱氏旧谱和其他姓氏统宗统系的修谱方法,不盲目为追求“源远”而杜撰、冒认先祖,不依附名门望族,不谬接外系,不统宗统系,不丢宗失祖。重开基祖,重最早的坟墓碑记,重最早的祠堂神主牌,重各世系最早的老谱,重各世系最早的老谱中收录的最早的谱序,以各世系第一个写谱人所溯之始祖为血缘始祖,还原历史。
溯源报本,尊祖敬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实事求是,是体现我们真正溯源报本,尊祖敬宗的真心实意。祖先给了我们血脉和生命,故祖先是神圣的,不可侮,不可辱,不可伪托。子孙后代是祖先和我们血脉与生命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亦不可侮,不可辱。我们自己是祖先血脉和生命的接力者,肩负着实事求是承传祖先世系、弘扬祖恩祖德和衍传子孙后代的神圣职责,故不可趋炎附势、攀附望族、冒认冒接他人之祖为己祖。没有确凿依据可以珠串链接的,不可强接硬接。故实事求是,以德修谱,是当代修谱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三)血缘认祖的理由
1、远古文化蒙昧时期至汉朝的族谱不具备一代不缺的完整性。远古没有文字时代、结绳记事时代甲骨文时代的几千年中,根本没有条件全民编修家谱,即便是文字出现以后,家谱也仍然只是王公贵族的私器。战争、灾害、朝代更迭导致的大量人口灭杀以及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均严重影响了家谱文化的传承。决定了所有姓氏族谱的血缘认祖代代不漏的上溯不会超过汉朝。
2、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对家谱的历史性毁灭,决定了绝大部分世系的血缘认祖上溯不会超过宋代。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各地农民造反,很重要的根源,就是祖传无谱,庶族社会不堪忍受士族社会的特权压迫,目的就是要推翻士族的特权制度。要推翻士族的特权制度,首先就要毁灭证明士族身份的家谱。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风起云涌的农民造反纷纷烧毁士族的家谱,以致士族谱牒焚毁殆尽。彻底失去谱牒的士族再也没有证明其身份、门阀的依据了,从此士庶难分、士庶不分,士庶均无谱牒。如后唐侍中郭崇韬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代;宋初的几位宰相范质(911~964)、王溥(922~982)的家世,只能数到他们的父亲(见《宋史》本传),魏仁浦(911-969)幼时孤贫,父亲叫什么名字,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见《宋史》本传),赵普(922-992)的世系虽然能数到曾祖父,再往上也搞不清了(见《宋史》本传)。他们贵为宰相都无法搞清楚自己父亲,或者祖父,或者曾祖父是谁,五代以上的祖先是谁就更搞不清了。后来,欧阳修、苏洵创立欧苏谱法,他们修谱上溯也仅止于五世祖,其他人又如何可能一代不少的珠串链接到炎黄二帝?可见,张载、程颐等人所说的当时的人们都已不知道自己的“统系来处”(见张载《张载集·经学理窟·宗法》和程颐:《二程集·伊川先生语》)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由此又可见,明中叶以后许多姓氏一代不少的珠串链接到炎黄二帝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所谓家谱、姓氏谱应多为伪托。
3、宋末战乱和元朝严酷的统治断裂了这一时期各个姓氏的祖源上溯。虽然北宋时期欧阳修、苏洵创立欧苏谱法,使民间修谱一度兴盛,但南宋灭亡后,宋朝遗民为躲元兵之追杀,纷纷遁迹于深山老林,隐姓埋名者甚众。元朝统治者对汉人的统治非常严厉,为防止百姓造反,强迫几家人共用一把菜刀,又岂容百姓修谱?事实也证明,全国各姓各氏现在均未发现辽、金、元三代时期汉人修的家谱。在这一时期,闽粤赣地区人民,为防止元朝统治者的迫害,各姓各氏均以数字记号,如八郎、十一郎、百一郎,千一郎、万一郎、念一郎等等。所谓“风谓不名,只以郎称”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在编修《中华丘氏大宗谱》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丘氏谱馆收集的各地丘氏旧谱里,竟出现7个三五郎,6个伯二郎,17个千七郎、千八郎,42个万二郎等现象。他们或配偶行实相同而父祖子孙不同,或父祖子孙相同而配偶行实不同;或父祖相同而子孙不同,或子孙相同而父祖不同;或行实相同而配偶不同,或配偶相同而行实不同;或郎号相同而名字不同,或名字相同而郎号不同等等。在民间长期不修谱,或者祖无谱传的情况下,人们根本无法清晰的记住自己五代以上的先祖谁为此郎,谁为彼郎。如上杭中都丘氏修谱人丘廷纶在大明正德九年(1514年)的修谱序中就说:“每岁届值清明,躬登于坟者,鲜矣!至询其所自,但知其坟,而不知何者为某祖考,何者为某祖妣,孰先孰后。见会于族人,但知其同姓,而不知何人是叔兄?何人是弟侄?源流莫溯,世次莫详,是则可忧也!乃知诸父诸兄并无谱志。”从中华丘氏谱馆收集的各地丘氏旧谱中,我们还发现,宋元后闽西粤北地区最早的修谱时间分别是1433年、1438年、1450年、1479年、1497年、1504年、1514年,从这一时期修谱人的谱序看,他们修谱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祖先均无家谱传于子孙,他们都是一系族谱的创修人,他们对先祖的上溯均未超过宋末,他们的修谱方法均采用小宗之法,他们的世系表中对先祖的上溯,均未珠串链接到南宋末以前。
4、民族迁徙和大规模移民也导致大量的家谱传承中断。如以明代为例,有史可考的移民上千次,仅洪武30年间达百多次,少者数百数千人,多者十多万乃至数十万人,洪武二十八年二月,仅山西移民至山东就有近百万。洪武后期仅湖北黄州府移民至四川也达80万,县均10万人,而又从江西移民湖北各地的也有近百万。清乾隆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达到623万,占四川总人口的62%。这种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家族四分五裂,对家谱的传承破坏性极大。
(四)血缘认祖的方法
1、血缘认祖的方法是指按照血缘关系溯明血缘始祖及其衍传世系的方法。
2、最早的谱序的确认方法最早的谱序,是指该开基祖后裔中现存最早版本的族谱所收录的谱序。
3、确认血缘始祖的考证方法
(1)以全国各县(市、区)分谱、海内外各国各地区族谱和各地图书馆搜寻最早老谱原件或老谱复印件为依据,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谱以最早为断,祖以知者为断。”为原则,采取“横排世系,纵贯时间”的方法,对新老族谱进行比较研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进行甄别和印证,知者续之,不知者宁缺勿错。不强其所不知,不略其所以知,理清世系,各归所属。
(2)实事求是,尊重最早的历史事实,以首修谱序所溯之开基祖为始祖,以回归各世系最早的历史记载。以最早的坟墓碑记,祠堂神主碑记。最早的墓葬物据为佐证。
4、以血缘始祖为世系的编纂方法(1)依昭穆次序用世系图,采用吊线式,图体直序,每图十代,第二图自十代起至十九代,第三图自十九代至二十八代,以下类推,珠串链接诸先祖的血缘关系;(2)采用现代行文体,以世系录从左至右平列横排,世序按其昭穆先后从上到下排列,记载与世系图相对应的血缘先祖的名讳、字号、配偶、生卒时间、葬地、享年、学历、仕宦、行实、封赠、功绩、衍传等内容。(3)依昭穆次序排列诸先祖的血缘世序。

四、编造假世系不属于血缘认祖更不属于文化认祖
编造假世系是自欺欺人的行为,从根本上说,编造假世系不属于血缘认祖更不属于文化认祖的范畴。
家谱是私有制的产物,最初的功用是为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服务的。世袭制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的制度。先秦时代,中国实行世卿世禄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分封制是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王位继承、爵位继承、官位继承和宗祧继承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对于财产诸子均有继承权。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
正是为了私利,家谱造假自古有之。最初家谱造假发生在有族谱的王公贵族阶层,明中叶以后,家谱造假蔓延到了已经有了族谱的民间,清朝道光以后家谱造假风行所有姓氏。家谱造假的目的主要有六个:
一是为了非法取得爵位、封邑、官职、财产的继承权;
二是为了冒充贵族血统,诳称高贵;
三是受“只有源远才能流长”的误导,不顾客观事实,盲目追求源远;
四是为修建祠堂筹措更多的资金计;
五是为对抗外姓欺凌,虚拟宗族实力,扩大宗族影响;
六是为了建构旅游资源,扩大地方影响力,欺骗或者误导外系同姓前来“祭祖”。
为了上述目的,杜撰虚假人名以为己祖,进而攀附名人,依附望族,妄接、冒接他人之祖为己祖者有之;杜撰虚假人名以为他人之祖,进而收编他人世系进行统宗统系者有之;为臆造的所谓先祖娶妻纳妾、生子生孙者有之;为臆造的所谓先祖名加上功名和官职者有之。有的地方为了掩盖编造假世系的痕迹,新谱一出就将旧谱烧掉。结果导致世系紊乱,昭穆颠倒,世序混淆,时序倒置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有的丘氏老谱,将生活在明成化年间的千七郎、千八郎编为元朝中叶的四三郎之孙;广东梅州有一个村的族谱将1476年出生的丘成斋公,其父千一郎接元末的伯二郎,20世纪末的台湾修谱将1574年修谱时未写下功名官职的先祖写成进士、吏部尚书等等。这些伪造的人名或者世系,虽然被好事者用世系图珠串链接在过去的丘(邱)氏族谱中,企图将这些人名和世系误导成丘(邱)氏的血缘先祖和血缘世系,但它绝不是丘(邱)氏真正的血缘先祖和血缘世系。所以,它也不是丘(邱)氏真正的文化先祖。编造假世系的修谱方法也不属于本文所说的血缘认祖和文化认祖的方法。

五、文化认祖与血缘认祖分列并存独具特色
修谱的目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编纂《中华邱氏大宗谱》的目的是弘扬丘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真正弘扬丘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最大限度的把丘氏开姓以来中国历史上的丘氏文化先祖收录到《中华邱氏大宗谱》中来。作为新时代修谱人,不将经史子集、方志野史有载和历代考古发现的所有丘氏历史文化名人收录进《中华邱氏大宗谱》,而把绝大部分先祖排除在《中华邱氏大宗谱》之外无所依归,这不但不是弘扬丘氏文化,也事实上彰显我们不孝,更愧对先祖,愧对子孙后代。过去修谱不顾历史事实的把天下丘氏都用世系图珠串连接在一个先祖的名号之下的修谱方法,不是实事求是的修谱方法。
丘氏得姓三千年,但来源并非一脉,要以血缘认祖的方式,追本溯源至几千年前,将全球千万支派系的同一姓氏500万宗亲,统一到一个先祖名下更是不可能的。因为,丘氏和其他姓氏一样,是由各民族的姓氏融合而成的一个大家庭。东汉应劭著《风俗通》载:“丘氏:鲁左丘明之后。又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氏,世居扶风,汉末丘俊持节江淮,属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也。”以丘姓为例,最显著为北魏时期,黄帝后裔魏献帝七分国人,以弟豆真折“镇守来国,归而命氏”(见丘模公墓志铭)将这一支人命名为丘敦氏,封豆真将军为临淮王,孝文帝迁都后,改丘敦氏为丘氏,融入汉族,随后成为河南丘氏望族的一支,这一支又以丘堆、丘和、丘行恭等最为知名。此外还有匈奴族丘林氏改为丘、林、乔三姓。东汉时乌桓族有丘氏,十六国时期的西秦羌氏有丘氏。还有以地名为丘姓的,如浮丘、梁丘、陶丘、宛丘、寿丘、於丘、毌丘等数十种之多,最终都改姓丘氏。这说明丘氏是多源的,不仅仅是炎帝和姜太公的后代,还有黄帝的后代。和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一样,中华丘(邱)氏也是炎黄子孙。
我们认同姜太公为中华丘(邱)氏太始祖,是姓氏文化上的认同,因为《风俗通》的记载是:“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氏。”既然是姜太公子孙辈以地为姓为最早,就说明改姓丘氏和其他以地为姓丘氏者为晚。所以,晚改姓丘氏和其他以地为姓姓丘氏的后裔共同尊崇姜太公为丘氏太始祖,并无不妥。丘氏开姓始祖的名讳在经史子集、方志野史和历代考古中并无发现,为在纪念丘(邱)氏开姓始祖时便于称谓,今绝大部分丘(邱)氏人口认同追谥穆公为丘(邱)氏开姓始祖,说明追谥穆公为丘(邱)氏开姓始祖符合绝大多数宗亲的意愿。所以,《中华丘氏大宗谱》以文化认祖方式,谥穆公为开姓始祖。
以小宗之法编修各支系各房派的家谱;以县市或跨县市编修分谱,这是血缘认祖的范畴,将经史子集、方志野史有载和历代考古发现的所有丘氏历史文化人名收录进《中华邱氏大宗谱》这是文化认祖的范畴。血缘认祖和文化认祖两种方式分列并存的修谱方法,在《中华丘氏大宗谱》中的成功实践,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欧苏谱例的优秀成果。我们根据各地的认属习惯,决定从穆公91世起,启用新编60字辈序,各支系根据先祖所生活的年代,套用穆公世序。这种方案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得到宗亲的拥护与支持,减少了矛盾和冲突,达到了最大的团结与和谐,也确保了大宗谱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邱家儒简介
  1970年——1980年 解放军测绘学院当兵
  1980年——1984年 转业到河南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工作
  1985年——1990年 香港深业集团公司工作
  1991年——至今 深圳市鼎昌实业有限公司工作
  深圳市饭店业协会副会长
  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深圳市福田狮子会创会会长
  邱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
  世界邱氏宗亲联合会会长
  南宁市第八届政协委员
  鹤壁市第九届政协委员
  多年前,邱(丘,下同)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儒商邱家儒斥资1000万元人民币编修《中华邱(丘)氏大宗谱》,涵盖全世界邱氏源流世系、统一邱氏字派辈序。从而成为民间系统化联宗修谱的先行者。
  邱家儒是一位成功的商人。1990年辞职下海之后,如锦鳞戏水,蛟龙腾渊,很快积聚起大量财富,先后创办了深圳市鼎昌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山水源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金鼎美食世界、河南省鹤壁同发纺织厂等数家企业,名闻香江两岸。
  按常理推断,清贫乍富,大可享乐一番,鼎食为友,美女陪伴,出则宝马香车,入则仆从相随,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的阳光。邱家儒却不!他说,一个人获得财富之后,就变成了“社会人”,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大家。自己只是财富的保管者和分配者,而不是最终拥有者,有了钱就要为国家和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修桥铺路、救危扶困、支援灾区、捐资助学等,由企业家变为慈善家。
  邱家儒的慈心善行不胜枚举。1997年,他捐资香港童子军;2000年,在广西投资兴建“南宁明天学校”;2001年创办深圳福田狮子会……多年来捐资捐款数以千万计。
  10年的军旅生涯
  2001年是邱家儒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由民间兴起的联宗修谱活动达到高潮,这一事件触动了蕴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宗族情结,他与同姓宗亲创立了邱氏族谱研究总会。
  邱家儒是个典型的爱国商人,在与台湾朋友交往过程中,耳闻“台独”嚣张,置民族大义而不顾,弃先祖庙堂如草芥,他愤懑之气淤结于怀。
  “连接祖国大陆与台湾关系的纽带,除了炎黄文化,就是血脉亲情。”他直指人心。
  血浓于水,一湾海峡可以隔开彼此的声音,却永远隔不开同族同宗的事实。尤其是他了解到台湾有40万邱氏宗亲,其中10位任立法委员时,心潮澎湃,不可自抑。“如果将这些宗亲联合起来,岂不多了一条促进祖国统一的渠道?”他说。
  从家谱上看,他为姜子牙后裔,所属支派郡望名曰“河南堂”。无独有偶,这个地道的南方孩子在中原一带生活了十多年,以致患上“中原情结”——他的公司以“中原”、“鼎昌”命名;他的个性爽直、沉稳,烙下深深的“中原印记”;甚至,他美貌贤惠的妻子邱王红岩,都是上天赐予他的河南姑娘……
  邱家儒祖籍广东海丰,是位家境贫寒、家教一流的农家孩子,9岁时父亲病逝,靠慈母养大。邱家儒回忆说,那时候生活清苦,他17岁之前经常拣四个哥哥的旧衣服穿。但他很自豪,因为他有一个菩萨心肠的好母亲。
  他的母亲远近闻名,至今亲友间还流传着她“宁舍乞丐一碗饭,不贪集体一粒粮”的典故:说是有一年春节,有个乞丐到家讨饭,她将留给女儿回门探亲的鱼和肉丸舍给乞丐。好家风出孝子,邱家儒从小便将“薄财厚义,宽以待人”的古训铭记在心,他良好的品行为后来事业的发展筑基固本。
  1970年,17岁的邱家儒换上军装,他参军了!
  一列长长的闷罐列车将他拉到河南新乡,从此他离开家乡,步入长达10年的军旅生涯。邱家儒说,他特别感谢在部队里的那段日子。部队是个大熔炉,严明的纪律,艰苦的生活,严格的训练,将废铁都能炼成精钢,更何况邱家儒是块好材料。邱家儒看管过监狱,守卫过黄河大桥,被部队保送军校学过测绘。
  1980年,邱家儒脱下穿了10年的军装,转业到河南省外贸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这是他初涉商海的第一步。
  编修《中华邱(丘)氏大宗谱》
  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对“宗族文化”作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习惯,应妥加应用。”
  邱家儒谨尊训示,深有同感。他的先祖是客家人,他的村庄讲潮州话,故客家人坚忍不拔、尊族好学的风尚,以及潮州人吃苦耐劳、勤俭积累的传统,他兼蓄一身。
  他说:“千百年来,客家人因为中原战乱而辗转迁徙,先至浙赣后散往闽粤滇蜀,远徙海外者不计其数,倘若没有宗族文化的传承维系,这一族群早已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邱家儒内心涌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再也坐不住了,立即联系台湾正吉、泰国鸿城等同宗探讨联宗修谱事宜,彼此心有戚戚,一拍即合,畅谈三日而余音未歇。
  2001年12月,邱氏族谱研究总会宣布成立,海内外邱氏宗亲应者如云;邱家儒慷慨解囊,捐资人民币1000万元作为修谱专项资金。其他有影响力的邱氏宗亲纷纷响应,捐款捐物。
  在成立大会上,邱家儒被推选为会长,宣布《中华邱(丘)氏大宗谱》正式开编。随后,联络发动族亲参与研谱修谱,国内一大批市县的邱氏族谱研究分会相继成立。
  2002年9月9日,邱氏宗亲联谊总会推举邱家儒担任会长。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我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邱氏宗亲代表230多人欢聚深圳参加庆典,并达成共识:联谊会宗旨为“尊祖敬宗,爱国爱乡,忠诚服务,无私奉献”;规定了“三大任务”,即编修《中华邱(丘)氏大宗谱》,统一世界邱氏辈分,统一认定邱氏开姓始祖;修缮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保护价值的祖祠祖墓;兴教育贤,培养中华邱氏人才。
  邱氏宗亲齐心联动,截止到2008年岁末,邱氏宗亲联谊总会在全球发展了415个分会、宗亲会、联谊会、联络处。深圳俨然成为邱氏联宗修谱的中心,前来奉送老谱和世系资料的邱氏宗亲络绎不绝,其中包括大批来自海外的邱氏宗亲子孙……
  酝酿筹办中华姓氏研究院
  纵观中国谱牒史,自古以来皇族修谱,布衣名门唯有儒家圣贤孔、孟、曾、颜,有官府主持编排的全国统一的辈序字派;明朝民间修谱兴起,出现专事修谱工作的“谱匠”,但是,像邱氏这样大规模修谱十分鲜见。
  邱氏修谱,与历史各个时代均有不同。从方法和范围上讲,邱氏采取“纵连古今,横跨全球”的方式进行。谱牒的修编“自下而上”,各地开基祖往下,由邱氏各地分会负责修编,开基祖往上由总会负责。在范围上超过以往各个朝代,全世界500万邱氏宗亲,其中有380万参与了研谱修谱。邱家儒发动了一场广泛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这一运动将永远载入史册!
  邱家儒感慨地说,这是一场异常艰巨的任务,修谱工作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要有兴趣、有毅力、有文化、有投入,缺一不可。就拿投入来说吧,参与修谱的宗亲完全是义务的,拿出时间、拿出精力、拿出金钱奉献。他们为了核实一个史实或者寻找一个宗亲续谱,或者寻找一个支派的祖坟,往往要跑好多路;在城市交通方便还好,如果是偏远山区可就麻烦了,用“磨破脚跟”这个词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有些地方需要连续去好几趟。
  作为当代修谱人,邱家儒和他的宗亲们与时俱进,在谱牒修编内容上注入时代理念,以使谱牒内容更丰富、更准确、更科学。比如过去修谱,男丁入谱女丁不入;他们做了改革,新社会男女平等,都是邱氏子孙,不漏一个男丁也不漏一个女口;为了弘扬孝道,他们把五代同堂、四代同堂、三代同堂的,以及家中有寿星的作为重点项目入谱;对家族中的名人根据地区不同而有取舍,既严谨又注重灵活性。
  邱家儒说,他们所做的最大突破,就是在原有各地不同辈序的纷杂中,确定了全世界统一的60个“字”的新辈序,用完这60个“字”要1500年。对于修谱来说,新增“字”号是很严肃的事,涉及很多,过去只有官府才有这个权力。邱家儒则是在广泛征求全球宗亲的基础上决定的,并向大家征集辈分排序字号。
  邱氏修谱,将国际先进的人类基因图谱等研究成果引入修谱工作中。邱家儒捐资人民币50万元,与中科院遗传与生育生物研究所合作,支持该所进行全国姓氏分布调查,以及姓氏与遗传基因研究,通过新华社向全世界公布了百家姓新的形式排名,为海外华人以及国内关心研究姓氏文化的芸芸众生提供了既新、又精确的数据。
  除此之外,邱家儒还利用这一成果,以及DNA检测技术,帮助回国寻根访祖的邱氏宗亲、第23届泰国政府总理他信家族确定祖籍故里,以及祖屋、祖祠等,为中泰两国的友谊与合作交流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让更多台湾同胞回来寻根认祖,邱家儒经过几年努力,整理了明代以来迁台的邱氏先人数百位,交给台湾邱氏宗亲会,实现两岸祖源对接。对加强两岸人员交流作贡献。
  邱氏修谱,不以修谱为目的,而是当成一种手段。这是邱氏与历代修谱族群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邱氏族谱研究总会成立之时,专门培养邱氏后裔人才的基金会即宣布成立,旨在帮助处于贫困线以下的邱氏子孙完成学业,以期将来报效国家。
  在邱家儒的倡议和带动下,兴教育贤工作在各地紧锣密鼓地展开。邱氏宗亲总会的邱玉举副会长率先资助江西九江一名困难学子;福建连江的邱安健投资7000多万元,修建了福州地区一流的一所私立学校;副会长邱让华捐资70多万元,对江西宁都的灵村小学进行改造;广西陆川的邱姓人家则开展了“陆川邱氏最佳育贤家庭活动”等。
  在兴教育贤活动中,邱家儒积极带头,除了资助寒门学子外,还在家乡设立了奖学金,对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邱氏子弟提供在读期间的学费,并在红军长征的起点瑞金投资建校,泽被更多学子。
  邱氏宗亲联宗修谱已历7年,目前,已有151部分谱(分谱涵盖259个县,约280万邱氏宗亲入谱)的《中华邱(丘)氏大宗谱》正式出版面世。为了对历史负责,对列祖列宗以及子孙后代负责,邱家儒先后聘请了16位副研究员、副教授以上的专家,直接参与或指导修谱,设立四级论证机构严格把关;他个人则殚精竭虑,经常研谱、阅谱到更深夜冷。
  成功的脚步,永远不会休止,即使在成功背后有诸多艰难险阻,邱家儒是个眼睛始终盯着顶峰,从来不知疲倦的人。目前,他又在酝酿筹办中华姓氏研究院。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