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公的哲学思想在中医诊疗中的作用
福建省建瓯市吴氏联谊会 吴中天
2014年11月21日
引 子
吴泰伯是中国历史上“三让王位”的杰出人物,是被孔子尊称为“至德”圣人的第一人,司马迁的《史记》也将泰伯的历史地位列为《吴太伯世家第一》,加以充分的肯定。
泰伯公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国商朝的后期,其父是黄帝二十五世孙古公亶父,和国人聚居在今陕西邠县一带,数次迁踄,艰难度日,泰伯作为古公亶父的长子,深知父亲不满现状,早有“翦商之志”,久有想让少年才俊、日后果成英主的三弟之子昌接位,便和二弟仲雍一道离家出走,主动让贤,双双逃奔荆蛮,让三弟季历成为唯一的合法接班人,为昌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可能。这是泰伯的一让;不久,其父毙,泰伯奉命回朝奔丧,其弟推让,泰伯仍不受,此为“二让”;多年后,其弟王季病故,昌恳请泰伯公继位,泰伯再次坚辞不受,史称“三让”。泰伯公放弃王权后,并没有放弃希望,也决非消极避让,而是在退让中选择,在选择中奋起,在奋起中建功。他率众跋山涉水,由近及远,寻求新的发展,最终选择了无锡梅里作为落脚点,断发纹身,与当地先民生死相依,结合当地的天时、地利,毕生献给开发江南、缔造吴国的伟业,成为江南民众代代追思和怀念的“世祖”和“德圣”。
从吴泰伯的“三让王位”到无锡梅里缔造吴国的伟业,可以概括为:“谦让、开拓”即“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这是当今社会倡导的方法论;而“断发纹身,与当地先民生死相依,结合当地的天时、地利开发江南的实践”,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实践论;我们要用泰伯公“谦让、开拓” 的方法论来指导中医诊疗事业的发展;我们要以泰伯公结合当地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毕生实践,指明当今中医诊疗事业发展的方向。
用泰伯公“谦让、开拓”的方法论指导中医诊疗事业发展
“谦让、开拓” 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谦让的“有所不为”,不是消极的谦让,是积极的谦让。以谦让为前提,有所为为目的,为结果。
(一)、诊疗中的“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疾病的很多表现形式,其实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而我们常常不去深入思考,盲目的去针对这些表现形式而“有为”,看似在“治疗”疾病,其实是在“制造”疾病,背道而驰,适得其反。
临床上,经常遇到咳嗽的小儿患者,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立即用上镇咳的药物,小孩咳嗽好些了,但其他的问题接踵而来。小孩一受寒,出现了咳嗽,就强制给小孩灌镇咳药,而不是想办法帮小孩将体内的寒邪驱尽?难道喝了镇咳药,不咳嗽了,小孩体内的寒邪就会自然消失!
还有一些小孩饮食不节,消化不良,出现食积发热,而很多家长(包括很多医生)的处理办法是吃退烧药,今天体温降了,明天又烧起来了,反复使用退烧药。为什么不将体内的积食解决掉?“对症”治疗,就是针对“症状”来治疗,有多少是在“有为”而治!
很多时候完全不需要针对“症状”来用药,只需要恢复脏腑的功能,让五脏之间相互滋生,而又能相互制约,机体达到和谐,很多疾病自然就得到了治疗。风、寒、暑、湿、燥、火,每一种邪气人体都有一套抵御措施,我们何须人为的去帮机体建立本不属于自身的东西。清代名医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麻瑞亭,就一个“下气汤”,解决了很多常见疾患。其实“下气汤”只不过就是顺应了五脏的规律用药而已。经常用的小柴胡汤,疗效比较显著。它的核心,就是疏肝和胃。它不是在治病,而是在顺应五脏之性。看似无为,其实无不为。
中医要发展,从事中医的人必须细心参悟人体气机的循环,感受患者体内气机的循环的失常,知“常”而明“失常”,顺势而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若不细细参详,看似循常规之道,却处处在做“有为” 之事,最终疗效不佳。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有所不为”,方是医中杰。
(二)、泰伯公“谦让、开拓”是辩证的方法论
现在很多中医师,看见生化检查血糖高,就诊断为“消渴”,患者有口渴的表现,立即想到上消。“血糖升高”加“口渴”就是阴虚燥热,滋阴清热的代表方就出来了,用到病人身上有没有效?很多患者效果不明显!痰中发现结核杆菌,诊断为肺结核,肺结核就对应了中医的肺痨,肺痨立即想到肺阴虚,将“痰中有结核杆菌”与“肺阴虚”划为等号,接着对应的代表方剂就出来了,用到病人身上有没有效?很多患者效果也不明显!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4个“﹢”,感染,有炎症,于是立即和“湿热”联系起来,清热利湿就成了治疗法则,将白细胞4个“﹢”和“清热利湿”联系在一起,结果中药服用几个月也没效!
这样的思维模式,不是促进了中医的发展,而是害了一批的中医人,这样的思维模式造就出来的中医师,丝毫不能促进中医的发展,反而将中医的疗效逐步降低,沦为大病治不了,小病治不好,急症没法治,慢证试着治。
看到龟板,想到的不是龟板为什么能滋阴潜阳,想到的却是龟板含的是什么样的蛋白质,什么样的胶质成分?看到黄连,想到的不是为什么入心经,清心火,想到的是黄连中的盐酸小檗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金葡菌、链球菌、伤寒杆菌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用这样视角来看待中药,将中药的精华——“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全部抛在脑后,自己反而认为自己很科学;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中药,最终是将中药西化了,可悲的是最终不中不西,自己也找不到北了。
(三)、用泰伯公“谦让、开拓”的方法论开拓创新中医思维模式
看见天寒地冻,大地结冰。想到人体心肾阳虚,手足冰冷,腰背疼痛。然后再想到中医理论:“寒性收引”,就明白痛痹的治疗原则是散寒止痛,而不是查类风湿因子,查血沉,哪味中药具有抗风湿小体的作用。
看到竹笋破土而出,就知道其生发之力较强,很多慢性病患者体内有伏邪,吃完竹笋后,伏邪发动,身体就会不适。而不是想到中医的发物之说子虚乌有,患者不适是对竹笋过敏。
看到鸡血藤疏松多孔,自然就理解了为什么它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就明白了为什么重用黄芪时出现腹胀,配上鸡血藤之后腹胀就消失了。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感受到中医疗效的神奇。
泰伯公的结合实际的实践为中医诊疗事业指明发展方向
泰伯公“断发纹身,与当地先民生死相依”,结合当地的天时、地利开发江南的实践,为当今社会发展中医诊疗事业指明了方向。中医的发展,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中国的地理气候、饮食特点入手,按照中国社会固有的规律发展中医诊疗事业。
(一)、泰伯公的结合实际的实践与古诊疗实践一脉相承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中就讲到: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朱丹溪的东阳傅文案也记载:
东阳傅文,年逾六十,性急作劳。患两腿痛甚,动则甚痛。予视之曰:此兼虚证,当补血温血,病当自安。遂与四物汤加桃仁、陈皮、牛膝、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潜行散,热饮。三四十贴而安。
又:朱宅阃内,年近三十,食味甚厚,性躁急,患痛风挛缩数月,医祷不应。予视之,曰:此挟痰与气证,当和血疏气导痰,病自安。遂以潜行散入生甘草、牛膝、炒枳壳、通草、陈皮、桃仁、姜汁煎服,半年而安。又,邻鲍六,年二十余,因患血痢用涩药取效。后患痛风,叫号撼邻。予视之曰:此恶血入经络证,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经久不治,恐成偏枯。遂与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潜行散,入少酒饮之,数十贴。又与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而安。(《格致余论/痛风论》)按:多劳且年近花甲则阴血虚衰;性急则厥阴伏火;肝主筋又主藏血,下肢为至阴之地,湿阻热郁于其所,即发为两腿疼痛也。其治以四物汤补血和血;桃、膝通络下行;潜行散即黄柏一味清热燥湿凉血;佐生甘草凉血缓急止痛,生姜温散;寒药热服即“寒因热用”之法,以助宣痛之力。
次案“朱宅阃内”案,同为性躁急,肝经伏火,而食味甚厚则与上案异。厚味则化生痰饮,久病则湿阻气滞化热而凝于筋络。故以潜行散清热燥湿;枳、陈行气开胃;通草通络;桃、膝活血;生甘草凉血止痛;姜汁燥湿温通。
又次“鲍六”案,血痢为涩药所遏,湿热逼入血分,湿浊热邪阻滞于隧道,脉络湮塞作痛。瘀血疼痛较之于气分疾患疼痛尤为剧烈,故“叫号撼邻”,此亦诊断之又一依据。故以四物汤补血和血,加桃、红、膝通络化瘀;黄芩清肝胆湿热以治痢;潜行散凉血燥湿;陈皮和中开胃;生甘草凉血止痛;佐酒以宣通。此证虽值年壮,似不宜用补药,而大肠为热邪所销烁化为脓血,阴血久伤,故仍与四物汤补血养阴。
古人云:“治病之难,难于识病也”(《古今医案按/俞震按语》),又云:“治病以识症为第一”(余听鸿《诊余集》)。“识病”即现在所说的诊断方法,诊断方法在丹溪医案中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由以上各案可以看出,丹溪诊断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诊断的依据,首先是体质。传统中医称的“体质”,包括由年龄、形体(主要是高低、肥瘦、体态)、色泽、脉象、生活条件、日常习惯、饮食嗜好等推断出来的身体属性的概括。所以叶天士云:“明理,欲治病先理体质之宜忌”(《叶天士医案大全》,p191)。为什么要先体质后疾病呢?叶氏又云:“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同上)。
(二)、用泰伯公的实践观指导当今诊疗实践效果显著
近年来,建瓯吴氏某一中医师传承泰伯公的结合实际的实践,根据建瓯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以及患者个人特性,用清暑益气汤治疗“疰夏”,颇有药到病除之效。对常年发作者,黄梅季节即用此方预防,亦验。
王某,男,61岁,2012年6月13日初诊。
初诊:患者为右小细胞肺癌,经EP方案化疗四周期后,呕泻不止,恰逢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患者经止吐止泻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则出现不思饮食,便溏不畅,神疲乏力,胸满痞闷,口干,脉濡数重按无力,舌红苔腻。本人四诊合参,辨证如下,患者经多程化疗后,脾胃元气不足,气虚不能化湿,夹暑交滞中宫,运化未复使然。宗东垣清暑益气法。处方:党参20g,升麻10g,苍术15g,白术15g,葛根15g,川朴6g,麦冬10g,黄柏9g,神曲15g,五味子10g,茯苓18g,麦芽15g,半夏9g,水煎服。7剂。
二诊:药后精神见振,纳食亦增,诸症随除,惟精力未复,脉濡数已有力,腻苔渐化,用上方加黄芪30g,7剂。药后随访,此前症状痊愈。
对治一例老年癌病低钾血症,一方而定
病史:张某,男,77岁,为胃癌根治术后3年,于2011年6月7日就诊于门诊。症状为头晕纳差,腰酸,形体日益消瘦,血钾2.01mol/L。了解病史,患者每到梅雨季节均出现低钾血症,且较顽固。既往患者补钾每天总量6g左右,适当补血,血钾只维持在3.00 mol/L左右,反复不见好转可持续两月余。
辰下证:面色萎黄,肌肉日削,精神疲惫,不能转侧,动则眩晕,纳呆,日进食不足150g,口唇红,边有脱皮,入夜多汗,汗出口干而少饮,便溏,小便少,色黄。舌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弦而数。证属暑湿交困脾胃,气阴已衰,亟须恢复其生化之权,治以清暑益气,适当予以补液。处方:党参25g,生芪25g,炒苍术25g,葛根15g,茯苓15g,青陈皮各15g,神曲12g,泽泻9g,升麻12g,麦冬18g,五味子10g,炒黄柏9g,水煎服。
服上方两剂,纳增,日纳150g,每餐约50g,纳食有味,汗止,口不干,二便调。6剂后复查血钾至3.50 mol/L。患者持此方连续服用一月,复查血钾在正常范围内。此后患者血钾出现波动,宗此方治疗。至今年梅雨季节,患者血钾未出现异常。
结 论
泰伯公“三让王位”,放弃王权,“有所不为”,到无锡梅里缔造吴国的伟业,“有所为”。用“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方法论来指导中医诊疗事业的发展。用“断发纹身,与当地先民生死相依,结合当地的天时、地利开发江南的实践”,指明当今中医诊疗事业发展的方向,即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从中国的地理气候、饮食特点入手,按照中国社会固有的规律发展中医诊疗事业。
。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
2、朱丹溪《东阳傅文案》
3、吴人杰著《医药前沿》 2012年22期 《中医摄生学说贯穿着辩证法》
4、吴人杰著《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12期《清暑益气汤治疗梅雨季节癌病并发症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