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梅山至德文化研究
— 吴桂林
关键词:梅山至德文化
湖湘梅山至德文化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是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梅山文化等多文化元素通过长期融合产生的一种区域文化;梅山至德家族则是至德文化在梅山地域的播迁与延伸、创新与拓展的活载体之一。
研究范围
至德文化属于氏族谱牒文化与地方史学研究范畴。研究中华梅山至德文化,主要是研究中国梅山地域内有关至德家族的历史沿革、渊源世系、人口繁衍、婚姻迁徙、族规族训、家范家训、文物古迹、人文地理、伦理道德、民俗民风等诸方面的一种地域性姓氏文化。其涉及面相当广泛。
研究意义
谱牒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而湖湘梅山至德文化是相关至德家族血缘关系的总记载,她将中华至德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至德文化对开展学术交流、历史考古、丰富人文科学等方面意义深远,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爱国爱家爱族与民族凝聚力,传承精神文明将发挥具有不可估量的承上启下作用。
研究对象
研究和弘扬至德文化 ,首先要对至德文化的创始人泰伯、仲雍、季札这三位传奇式的伟大历史人物有所了解,因为他们是谦让的典范与代表,是至德精神的楷模与践行者。
至德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谦让与开拓,创新与发展。
至德的由来
‘至德’,顾名思义,是一种至高境界的思想品德。至德文化其实就是一种谦让文化,她与泰伯的“三让王位”密切相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是凭空产生的,据《史记·周本纪》及《吴太伯世家》载:她起源于3200年前的商、周时期,姬姓周人从陕西周源(歧山)南下江苏无锡(梅里)与江南土著荆蛮融合而建立的一个东南小国—吴国。其首创者就是吴氏始祖泰伯、仲雍二人。当时周部落首领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因太王有谫商之志,想把王位传给三子季历,因季历贤而有才干,尤其孙姬昌“有圣瑞”,古公亶父常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很明显,古公有意想将王位传于圣孙姬昌。但又苦于祖制,古公亶父整日心情郁闷,积久成疾,终于病倒。泰伯看在眼里,急父之所急,于是揣磨父意,践行君臣之道,毅然挑战世俗,并说服二弟仲雍,放弃了皇世子的高贵身份,借为父采药治病为由,兄弟主动让贤离开歧山,隐居于偏僻的吴山(今陕西陇县)。史称“一让”。
周太王死后,按照当时礼节,王位只能由长子泰伯继承,但由于泰伯、仲雍的有意出走,国又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在大家的拥护下,王位顺利地传给了三弟季历。季历继位后,泰伯、仲雍才回家奔丧,等丧事完毕后,季历又要把王位交给兄长,泰伯坚持不受。史称“二让”。
泰伯立即率二弟仲雍明智地选择了离奔,于是经汉水,过长江,一路东行,一直隐退到东南沿海那当时远离政治中心荒芜偏僻的梅里(今江苏南部之无锡)。季历后遭商王暗害,死后,姬昌又希望伯父回来接任皇位,这次泰伯不但不受,反而用实际行动表示永远不回歧山继承王位的决心,遂 “纹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 果断的融入了荆蛮部落。史称“三让”。
姬昌顺利登位后(即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坚持以德治国,礼贤下士,为扩张周人势力,伐犬戎、伐密须、伐耆国、伐崇侯虎…。继承祖辈遗志,一展雄才大略与远大抱负,致三分天下有其二。
姬昌死后,姬发(即周武王)继位。后武王联合诸候,在牧野之战中,一举克殷,大败纣王,最终完成了先祖谫商之志,一统大业,建立周朝,西周八百年天下从此开始。
当时身居大湖流域的泰伯、仲雍二兄弟这一支,为顾全大局,并未因放弃王位而自暴自弃与坠落,还是愤发图强,以退为进,积极开辟新的疆土。并亲自把从中原带来的先进技术与文明传授给了江南人民,带领当地土著人民,疏通河道,养蚕植桑,发展经济。通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终于将一个荒芜沼泽之地变成了举世瞩目的江南鱼米之乡。
泰伯、仲雍谦让王位,至忠至孝,至贤至德的高风亮节,深受百姓称颂,故‘归之者千余家’。大家推举泰伯为领袖,建立“勾吴国”。泰伯死,因无后,故弟仲雍立,仲雍死,子季简立,季简死,子叔达立,叔达死,子周章立。武王克殷后,为报答泰伯、仲雍之逊让,便派人寻找泰伯、仲雍之后裔受封,这时周章以君吴,便册封周章为吴国国君,使勾吴正式成为周天子封地。后便有了吴国、吴地、吴人及‘吴文化’。故后人尊泰伯为得姓始祖,仲雍为传姓始祖。
泰伯三让王权奠定了至德文化理论基础
泰伯仲雍兄弟三让王位,远离周王室,自强自立,开拓江南,融入蛮夷之壮举也成为了吴文化的生命之根,其丰富的内涵为至德文化的经久不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泰伯三让王权,并不是畏惧、退缩,而是大智大勇的表现。
泰伯的三让为历史上著名的战国七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纵观吴氏先祖泰伯从建立“勾吴”至吴王夫差失国,在二十五位诸候王统治的漫长岁月里,在与当地群众长期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同时完成了一种伟大的文化交融,智慧地把那种沉稳厚重、坚韧凝滞的山地文化与灵动善变、进退自如的江南水文化科学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主导文化也基本上完成了从‘尚武济世’转向‘崇文重教、礼让谦恭,注重伦理,开拓进取’的群体性文化嬗变。她的谦让精神,孕育了至德家族‘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吴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坚实丰富的文化底蕴,也造就了至德族人的含蓄平和,惬意大度、润滑机敏,善于进取,审时度势,开拓求变及与时俱进的独特风格与鲜明的文化个性。
“至德文化”的特殊形成背景,是在逐渐积累殷实丰富物资的同时,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意识文化形态 ,她客观的反映了有史以来吴地吴人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人文诸方面。这种由谦让、开拓所形成的文化,人们便称其为“至德文化”。
至德文化之一的吴氏文化是反映和研究吴氏的起源、世系、人物、繁衍、迁徙为主要研究范围的一种氏族文化,她以血缘、亲情维系着至德家族的每一个成员。
谦让与开拓的关系
吴文化的内涵是:诚实、谦让、开拓、进取。而谦让是一种舍己精神和高尚风格,是吴文化的精髓,是吴姓的标志所在,是吴姓的骄傲和自豪,她已成为一种宗族文化元素深深地融入到了每个吴姓族人的基因之中,也成为标识世人、教育宗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又是吴氏开拓创新的前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纵观历史,吴姓是一个由谦让而发展起来的宗族,是至德家族的精神支柱与标志,谦让与开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拓与发展是谦让的必然结果。而至德理论对儒家学说的产生、形成、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梅山至德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形成过程
至德文化播迁梅山已有千年历史。其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梅山至德文化是从北宋时期就开始在梅山传播。家谱记载:公元1012年(泰伯第66代孙江西吉州派代表珍公之裔)吴宣义兄弟数人,奉命从江西前来邵阳征剿南戎,集驻邵阳黑田铺。战乱平息后,先居于今之隆回高坪,再转迁新邵龙源,后派洐各地;其次是1163年,大理寺评事公吴木兜率弟木裕又从江右吉州迁来楚南邵州长坡大段方石桥盘古塘(今祖茔犹存);另一支则是抚州派代表通贵公直接由江西来到新化。他们从不同时期分三路都从江西来梅山披荆斩棘,开拓奋进,重建战后满目疮痍的湖南。
原古梅山蛮民属民族初祖蚩尤苗裔,是中原蚩、炎、黄争霸、涿鹿兵败,蚩尤残部返回世居地归隐后发展而成,由于梅山蛮依仗有雪峰山与资江等自然天险做为屏障,不与‘中国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交通不便,技术落后,生活原始,不服徭役,不纳赋税,不认捐派,不归王化,历朝统治者鞭长莫及,成为表面上一时的“世外桃源”。但实际上朝庭并没有因此停止对蚩尤残部的征剿,一直视其为心腹大患,处于高度战备状态,大小冲突,接连不断。在经济上对梅山地域从外围形成大封锁,政策上倍加歧视。土著苗瑶由于长期的高压封锁与遭受朝庭上百次的杀戳,至宋时熙宁章淳开梅山后,境内的土著蛮民基本上是元气大伤,或战死、或逃亡、或汉化,整个梅山几乎已被王化一新,(新化之名也由此而来)。而战后的梅山亟待重建恢复。其中人口入住多为从江西来的征蛮将士就地驻扎,梅山吴氏便是其中之一。
随着客家子孙的不断繁衍生息,形形色色的文化也融汇到梅山并开花结果,至德家族也同其他客户一样,在梅山落地生根,至德文化当然毫无疑问也同时传播到了梅山。千百年来,其人丁十分兴旺昌盛,繁衍播迁今之湘乡、宁乡、长沙、新化、冷江、涟源、安化、常德、益阳、邵阳、隆回、绥宁、溆浦、洞口、更远播迁至广西、贵州、四川诸地。刚木兜这支,从宋时至今就己发展到五十余代,近三十余万人,真正成为了梅山的名门望族。至德先贤及其后裔们当之无愧为梅山的经济发展,文化复兴,民族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尤其对至德文化的播迁,影响十分深远。他们践行祖宗“谦让开拓,创新发展”的遗风,在艰苦的创业中,同各姓氏民族团结一起,和睦共处,礼让谦恭,顽强拼搏,崇文重教,通过千年的文化接力,将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弘扬光大,并逐渐形成和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梅山至德文化。
至德家族的组成
至德文化同出于姬姓古公亶父之后。由十二大姓氏组成。即:吴、周、蔡、翁、曹、辛、柯、洪、江、方、龚,汪。吴氏是至德家族其中一支优秀杰出的代表。
梅山至德文化,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至德文化远涉江南吴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整体方方面面,还不单只指吴氏家族文化。研究梅山至德文化,当然首先离不开对至德家族的文化渊源、历史背景、繁衍变迁、发展方向等方面来研究。本文重点研究梅山吴氏。
首倡“至德”的是儒家学说鼻祖—孔子,其次是司马迁
公元前500年左右,中国出了位至圣先师孔丘,他在以‘至德’精神与周礼为核心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说。孔子所提倡的仁义执政理念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所主张的‘君君臣臣’的仁德观,就基于至高无上的德学本质深受至德文化思想的影响。泰伯的谦让精神就是践行君臣之道的典型代表,泰伯为顺从父王的心愿,不仅自己主动让贤季历,反而成功劝说二弟仲雍,最终达到圆满父亲的遗愿,可谓至仁至孝。在3000多年前泰伯兄弟能有这种无私的至高境界,其思想那是多么的崇高和伟大。
儒家孔圣由衷称誉泰伯三让王位,开拓江南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于是精密高度的将其概括为:“泰伯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史学家司马迁,对泰伯逊让王位的至德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将至德家族列为“帝王第一世家”
更值得至德家族骄傲和自豪的是,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千万文人墨客,都对泰伯、仲雍逊让王位、重贤尚义的至德高风,肃然起敬,赞叹有加。并将‘至德精神’奉为道德楷模,千古传颂。
如:汉桓帝赞曰:“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
明太祖朱元璋祝文:“三让至德,民无可称,周基八百,由斯而成” ;康熙帝御书“至德无名”;隆钦赐“三让高踪” …… 等等。
历史上著名的“夫差失国”促使了至德文化的广泛传播
吴国建都于今江苏苏州,于公元前585年仲雍19代孙寿梦正式称王。至春秋末,日渐强盛。到吴王阖庐时,吴国己经到了称霸诸候的鼎盛时期。攻楚败赵,逐晋破越,不可一世。但英雄气盛的吴王阖庐却轻视了小小的越国。为了灭越,亲自率兵,冲锋陷阵,不幸中箭,毒发而死。其子夫差在位二十三年,伐楚取郢、攻齐制越,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原而全周室,为报杀父之仇,三年后,便对越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活擒勾践,越王屈身为奴。
惜吴王夫差违反祖德,刚愎自用,骄傲自大,拥兵自重,贪图享乐,沉溺女色,放松警惕,不信忠言,疏于政事。
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兴兵伐吴,为雪前耻,疯狂报复吴国,大肆摧毁破坏,恣意滥杀无辜,使历经六百多年、二十三位君主与江南人民共同创建的文明古国—姑苏城“火光血地,尸横垣残”。祖宗创下的基业从此灰飞烟灭,遂成“吴墟”。吴王夫差面对国破家王、“流放甬东”的奇耻大辱,自刎殉国。吴国臣民竟遭受灭顶之灾,人民流离失所。吴国终于被卧薪尝胆之越王勾践所灭而亡国。
夫差失国后,吴王子孙纷纷逃往世界各地,避难四散,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则为至德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条件。为不忘故国,子孙便以国为氏。从此,姬姓吴氏分为两大支派:一为夫差,一为延陵季札。
至德文化与“后三让”
在至德文化播迁史上,以吴王寿梦四子季札的影响最大,称为‘至德第三人’。而梅山吴氏均为季札苗裔。
【史记】:王寿梦二十五年,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秋,吴伐楚,楚败吴师。
吴王寿梦同远祖古公亶父一样,慧眼识才,想将王位传给贤德并著的季札,临终时遗言:‘必授国以次及于季札’。但季札以‘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及‘ 曹子臧守节’为由,辞谢不受。三位兄长也相继而让。但季札为维护周礼,不忍‘同室操戈,贻害百姓’之苦,于是三次 避让王位,人称‘后三让’、‘至德第三人’。而后最终退耕延陵(今江苏常州南淹城)乡下务农种地。季札就被封在延陵,称‘延陵季子’。后吴楚交战,夺取了今安徽凤台的州来,把他又封给季札,故又叫“延州来季子” 。因此后人多以‘延陵’ 为郡望、堂号,以纪念季札之让国高风。
季札博学多才,仁德谦和,三逊其国,至贤至圣。他为了吴国的兴盛,四处奔波,充当外交使节,游说列国,改善协调外部大环境。他长期在外,国内出现多次内讧,特别是发生了历史上著名“专诸刺僚” 事件。吴王阖闾用血腥的手段夺取了政权。完全辜负了他三让之初衷。从此,季札回到封邑,不再回国。
死后,孔子曾手书十字碑文赞其至仁至义:‘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
司马迁对‘后三让’吴季札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宋真宗赵恒赞道:“吴中至今仰其高谊。”
季札周游列国留下的“挂剑徐君墓” “季札救陈” 、“季札乐评”等故事、今古被广为传颂。
梅山吴氏是季札后裔
夫差失国后,吴国子孙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影响,只季札这一支因受周王室的庇护相对来讲有一个安身之所,虽没有直接受到战火波及,但也须时时防范越人的追杀与报复。
据吴氏家传记:我吴传自季子,季子发木熹、霁公、赐公、子醮(即长子吴常;二子吴征生(避难齐国);三子吴重道;四子吴子玉,五子吴木熹五房),
夫差亡国后,季札三子吴重道(霁)在周王室中供职,仕周敬王为将。霁公发利坚(袭父职生二子:成铿、成鐎);利坚发成铿(仕周贞定王为将);成铿发若水(仕周威烈王为将)、锥;若水发玉;玉发梓,梓发烜,烜发圭,圭发镐(汉时长沙太守),镐发沐,沐发霍,霍发荘(官廷尉),荘发森,森发永、剡,永发成,成发敬,敬发封,封发篑、弧;篑发威、威发汉(汉封广平侯),汉发槚,槚发烝;烝发璞,璞发镬,(号发矩、矩发铄)镬发祐(胶东相)、旃;祐发梁、、梁发库,库发圻、猛,圻发壁,壁发铙、锐,铙发涿、壮;壮发隐之;隐之发煜、荦,煜发讍,讍发齐、虀,齐发竺,竺发祯,祯发堂,堂发明徹;明徹发逵,逵发靖,靖发莅,莅发秀、稛,稛发競。競发伯太、
伯芮(芮发通明,通明发武陵,武陵发初云…国岩—兴远—通贵—必俭、必让),
伯太发少诚,少诚发仁、邵、信、启、珍五公,其中仁公居杭州,邵公居苏州,政公居洪州,珍公居吉州发绍道(迁江西豫章)。
绍道公发世清、世元、世富,世富发成让公,成让公发添禄,
添禄在江西发共一、共二公(共二生景隆;景隆生木裕、木礼);
木裕生学治;学治生启文、启武;启文生齐德;齐德生三子:家寿、家丰、家修;寿生子二:助富、助贵―国昌、(国盛)―兴泰(兴科)―通必、通慧—必选(必举)—政敷—文贵—彦诚—兴谅—孟鼎、孟钟,
(安化仙溪)通慧—必选(举)—政敷—(文贵)文华—彦杰、彦倜
通必—任珊—朝亮—再来—宗强—廉洁—独兵—老豹—总魁—应文;
共一发景德,景德发木夔、木优、木兜三公,(其中木优公世居江西)
大理寺评事木兜公来邵阳发学高、学清、学元,南宋时木兜公携子学高迁邵陵(湖南宝庆即现邵阳市),居邵东石陂,历经启先公、齐文公(其弟齐举、齐学、齐誉;三公生子元、亨、利、贞、益、凑、富、华、太、昌);
家禄(其兄家爵)—(助国、助兴)助民—国相、国周、国岩;
国相—兴绍(兴教、兴儒) 生四子:
通辅(为湘乡吴氏始迁祖);生汝珊—朝明、朝忠;
通轮(迁新邵龙源,子道卿徙新化四都,为龙塘吴氏始迁祖);
通翰(迁邵南阳桥山今邵阳市邵阳县下花桥镇)发延公、延发琏公
(弟瑛公在今邵市云水铺一带又发深泾二公)、琏发海公、海发亮
通良(迁安化为涟源吴氏始迁祖)。生子二:必全(居涟源)、必恭
国周—兴绩、兴续(为新化炉观吴氏始迁祖)、通大郎;
兴绩生万一,万一生道才(为新化横阳吴氏始迁祖);生子添九
兴续生文质(居炉观)、迁山(为新化谢公滩、冷江吴氏始迁祖);
通大郎—五郎—道新(为隆回高坪桃源吴氏始祖),生子均龙;
至德文化在梅山地域的播迁
梅山是一个地域名称,《宋史·梅山峒蛮传》:“梅山峒蛮者,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则邵、西则辰、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 。其主要以湘中雪峰山山脉与资沅二水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分为上、中、下三梅。邵阳、新化、溆浦、武岗、新宁等属上梅;新、安之间为中梅;安化、涟源、桃源、益阳等地属下梅。新化、冷江为梅山中心腹地。古梅山宋前多为蛮獠所踞,后也有“越勾践子孙避楚走丹阳,更姓梅,其所居曰梅山” 者。也有长沙王吴芮部下大将梅绢的封地—益阳梅林。至于湖南梅山之地名与名著《封神榜》中‘梅山七杰’之梅山及与泰伯、仲雍首奔之陕西边远地的梅山、无锡梅里有无渊源关系,有待考证。
古梅山共分为十峒,属蚩尤九黎部落。梅山蛮民民风淳朴,粗旷豪爽,且尚鬼祀神,主要崇拜战神蚩尤,始祖盘瓠、祖师爷张五郎等民族神。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府长期的高压封锁,在这块古老神秘的土地上,一直保持着原始的纯巫傩宗教文化。这种文化直至宋熙宁章惇开梅山后,北下的楚苗文化、中原商周文化与古越文化随着江西汉人的大量迁入,客文化从此深深地融入了梅山这块世间净土。通过长期的民族大融合,便逐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梅山文化。梅山至德文化也就是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即公元1012年壬子仲冬由始祖宣义公兄弟数人从江西迁来邵阳;又有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的大理寺评事公吴木兜偕堂弟木裕携子学高从江西吉州千秋乡果木塘梅子坡圳上迁来楚南邵州长坡大段方石桥盘古塘,从此至德文化文武兼并播迁到了梅山。
“江西填湖广”浪潮促进了梅山吴文化的大繁荣
梅山吴氏在向南播迁的移民之中,其开拓精神很有代表性,通过千余年的艰苦奋斗,励志图强,开创了梅山吴氏盛世,
明礼重义的季札家族系中其中一支即北宋时的宣义公―南宋时的木兜、裕二公,奉命从江西泰和来到湖南这块曾‘不服王法,不服诏令’且烽烟迷漫,连年战乱的广袤梅山之地来平南戎之乱。乱平后,因始祖们眷恋三湘七泽,资水潆洄,景色秀丽,是藏龙卧虎,宜居宜住之风水宝地,顿生“景物山水,倍胜梓里(指江西),而不思归” 之感。于是扎根梅山,集邵阳,驻石陂,然后,分散安化、新化、涟源、隆回、湘乡、溆浦、桃园等地,各择吉徙居,开基创业,谋求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果然如愿以偿,使家族兴旺发达,成为当地望族。
泰伯的忌日己逐渐演变成为了江南人民祭祖的清明节,今将每年四月十日 定为“吴文化节”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湖广填四川”又一次民族大迁徙时,使梅山吴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几千年来,至德精神一直影响着各个时期的主流先进文化,仁义道德也被奉为人们的行为思想准则。由于至德文化中‘谦让、开拓’思想的超前性,故备受历代统治阶级推崇与所用。也是吴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至德精神特别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先进理论与思想,极为合拍,且不约而同,殊途同归。
总之,梅山吴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渊远流长。而泰伯、仲雍、季札是吴氏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位先祖,是千古不朽的至德文化缔造者。而至德家族在梅山生息有千年之久、它能客观真实准确反映其繁衍的艰辛历程、记载着其婚姻、文化、族规、家训等历史文化与生活轨迹,尤其蕴藏着有关吴氏大量的人口、民族、社会、历史、经济、教育、伦理、人物传记及地方史等第一手资料,是一部宝贵的家族史书。至德文化做为一种传统文化倍受海内外人们的深深崇拜和敬仰。同时从不同程度推动了各地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研究至德文化,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彰显文化底蕴、 构建文明梅山、提倡谦让精神,对推动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对研究整个梅山及江南文明的历史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2012.6月于义方楼)
作者简介:吴桂林,男,46岁,大专文化,执业助理医师。系湖湘民俗文化研究员;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编委。湖南至德文化学会、湖南吴氏宗亲总会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