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论文 >> 正文
漳台姓氏明清来向台湾的四次迁移
作者:涂志伟    文章来源:福建社会科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6           ★★★

从族谱资料看漳台姓氏传承——明清以来漳州姓氏向台湾的四次迁移

    从2006年3月起,漳州市政协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千村万社姓氏田野调查。1700多名调查人员深入到一万多个村社,展开十几个项目的实地调查,掌握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翔实资料,经眼了大量漳台姓氏谱牒资料和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系统准确地掌握了漳州姓氏在全市分布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漳州姓氏迁播台湾的情况。
闽南居民移居台湾始于宋元。宋末元初就有两批漳州人去台湾。明清时期,大量的闽南人迁徙台湾,具有时间长、规模大、自发性、径直性等明显特点,为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历史上,漳州人向台湾迁移主要有四个阶段。
  第一次移居热潮:明天启至崇祯年间
  目前已知在明天启之前漳州迁台姓氏中有杨、丘、卢、陈、郑、徐、王、张、朱、吴、何、谢12姓,此时迁台姓氏大都是零星分散的。明天启年间,目前已知的漳州迁台姓氏中有陈、李、张、郑、谢、方、颜7姓。
明天启年间旅居日本的海澄人颜思齐驾13只船在台湾笨港(今北港)登陆,带领的闽南乡亲中有海澄人陈忠纪、南靖人李俊臣、南安人郑芝龙等,扎下根基后,招募漳州、泉州等地青壮年3000多名,《台湾通史》称附者“凡三千余人”,[1]这是漳州最早的大规模迁移开拓台湾,颜思齐因此被称为“开台王”。天启五年(1625年),颜思齐病逝,众推郑芝龙为首。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谢姓有一批人跟随郑芝龙到台湾加入拓荒行列。后来跟郑成功入台的有谢贤任工官,谢岩任州官,两人均于1664年前到台湾,从此漳州谢姓迁移入台的络绎不绝。明天启年间,云霄云阳方氏族众若干人移居台湾观音里,即今高雄县仁武乡境内的赤山仔庄,协力在此处“招佃垦耕”,繁衍生息,后裔分布于宜兰、桃园等地,如今方氏族人已衍成万余人口。明崇祯初年,方氏云阳第十四世孙、云霄马铺大坪溪村人方养,其妻蔡氏携次子方笃、四子方夺,渡海赴台湾,后迁金门,衍成一族。明天启至崇祯年间,云霄西林张姓支系第十四世菜埔村人张伴仔、泮坑村人张三迁居台湾。明天启年间,郑联长由漳浦迁居澎湖白沙通梁村。崇祯末年,漳州人张隐、漳浦人林四迁澎湖白沙湖。明末,龙溪人郭怀一入垦台南,是台湾民众组织义军驱逐荷兰侵略者的组织者之一。
  明崇祯六年(1633年),郑芝龙受明廷招抚,组织闽南人向台湾移居,这是由官方组织的一次移民潮,其中以泉州人为多。据《荷据时代台湾史》统计,1637—1638年移民台湾增长数大约是每年1300人。1647年约为13000余人,50年代初期将近2万人,中期2万余人。[2]这时有族谱记载渡台的漳州人主要是龙溪、海澄、漳浦等沿海县份。据谱载,荷据时期,漳州移民至少有陈、林、黄、李、王、吴、杨、郑、郭、萧、庄、卢、简、张、方、薛16姓。
  明末,郑成功以闽南地区为中心,屯兵厦门,开展反清复明活动,兵源以闽南漳泉人为主,仅龙海市角美白礁村就有300名青年随军入台。龙海浮宫邱厝邱姓鸿德部分裔孙分乘十三只大船随郑成功赴台定居。平和人刘成求随之入台,开垦台南柳营。据刘登翰估计,随郑氏三程入台的将士及其他人等当在4万人以上。[3]这是以军队形式组织的移民入台。据谱载,郑氏时期漳州向台湾移民有30多姓。
  第二次移居热潮:清顺治十八年至雍正年间
  清代是台湾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自康熙,经雍正、乾隆至嘉庆,出现了一个历百年而不衰的移民高潮。据测算,清领属台湾229年间,漳州向台湾移民50多万人。[4]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将其划入福建省,从1684年到1883年,是中国历史上长达200年之久的“闽台合治”时期,移民进入新的阶段,特点是从定期往返于闽台间候鸟式的往来到单身入台定居。
  清政府在沿海地区多次实行“迁界”和“海禁”,但禁者自禁,渡者自渡,许多人只好铤而走险,偷渡到台湾去谋求生路。郑氏政权“招沿海居民之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地”。[5]据估计当时闽南人前往台湾有10万以上、12万、15万等多种数字[6],台湾进入汉族移民人口占优势的时期。对于清初朝廷严禁闽人入台的作法,一些地方官员纷纷上书反对。雍正末年,曾任台湾知府的沈起元力主大量移民台湾,他在《条陈台湾事宜状》中认为,“漳泉两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7]既可解闽省人多地少之虞,又可化台湾人少地多之忧,他认为闽人入台是大势所趋。沈起元的陈词得到一些官员的支持,禁令有所松弛。
  这期间,目前已知的漳州迁台姓氏有:王、杨、连、吴、朱、吕、陈、林、黄、李、刘、张、谢、郭、赖、曾、周、江、高、萧、简、卢、曹、翁、徐、游、魏、颜、方、蓝、姜、冯、涂、邱、蔡、郑、钟、阮、董、童、田、薛、韩、马、柳、洪、罗、王游、张廖等49个姓。其中龙溪、海澄有23个姓,分布在台南、彰化、嘉义、高雄、云林一带。
  依世系表推算,大约明末清初,同安县积善里白昆阳堡白礁乡上巷祠堂边(今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王氏第十三世孙王文医渡台,成为开台基祖,世居在高雄县路竹乡一甲等地。传衍至十世王科,生有六子,珠庆、顺天、金平、正雄、胜源、胜舟。今白礁王姓后裔分布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康榔林、新园、陷后、窑仔甲、山仑、獭爪、营前、旧廓、营后、石仔濑、前窝、大应公、三甲第十三村、安定乡港口村,约有五万余人。顺治中期,龙溪人黄盛入垦台南仁德。清康熙三年(1664年)漳州府龙溪县杨巷摘(亦写成杨茗摘)率众进入台湾。清康熙末年蓝鼎元在《请宽杨姓株连书》中说:“沟尾庄杨姓数百人众居已久,室家妇子相安耕凿。”[8]南明永历年间,漳浦人王团迁入台南新化开基。康熙十二年(1673年),铜钵五常堂谢氏五房迁居台湾基隆,康熙十九年(1703年),探石霞美村(俗称下尾村)谢氏又分迁台湾彰化县社头乡。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连兴位从龙溪马崎迁居台湾台南宁南坊马兵营,连兴位九世孙、《台湾通史》作者连横之孙连战先生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据平和大溪壶嗣乾隆版《吴氏族谱》载,自明洪武四年吴文应开基壶嗣至乾隆二十三年,吴氏迁往台湾的有179人,其中,壶嗣乌石吴氏西门房派第十三世吴凤随父吴珠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到台湾嘉义。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长泰县方成里亭下社人朱一贵移居台湾罗汉门,后组织农民起义被清廷镇压,就义后,朱一贵被民众奉为台南“小城隍”。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吕厝龙潭楼吕良簠派下十一世吕廷玉迁台湾桃园等地。在台的书洋籍吕氏宗亲从1989至2004年,由吕廷玉迁台的六代孙、台湾著名律师吕传胜,多次组团带领台湾吕氏宗亲回祖籍地书洋会亲。雍正十二年(1734年),漳浦县石榴攀龙社兵营顶人林成祖迁台,其后裔林丰正是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曾携家人回漳浦谒祖。
  第三次移居热潮:清乾嘉至光绪年间
  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先后开放了泉州、福州等地港口与台湾对口通航。迁台禁令时紧时松,三禁三弛,但闽南人前往台湾持续不断,几乎遍布全岛。自清初以来的移民逐年增加,至乾嘉年间达到高峰。在实施“海禁”期间,仍有数万漳州青壮年,先后以偷渡或合法途径移民台湾。弛禁时只允许闽粤单身男性青年从官渡去台耕作,不得带女眷,造成台湾人口比例失调。蓝鼎元在《东征记》中记载大埔庄人口比例失调状况,“今居民七十九家计257人,其中有女眷者一人,……”。[9]乾隆初年,清廷允许带家眷迁台。康熙二十二年到雍正十年,移民从候鸟式的往来发展到单身入台定居;雍正十年到光绪元年,又从允许带家眷渡台到设定官渡,发展到兄弟相率、夫妻同往或举家搬迁入台,官渡和私渡相结合。这时大批早期单身去台的漳州人,纷纷回乡携带妻室儿女赴台安家落户。渡台的漳州人中,南靖、平和等山区县份大量增加。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平和九峰杨厝坪十三世杨国策携妻、嫂、子、侄等迁往今台北市士林区开基。清政府统一台湾后,从大陆闽粤沿海调派班兵戍守台、澎,实行“以内地水师营分兵丁轮班戍守”的班兵制度,推沿200年有余。据史料载,先后至少有四万余名官兵从东山戍台、澎,仅澎湖一处就有16000余人。清廷准许班兵“年逾四十无子者”携眷随军,又许兵丁就地娶亲。据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所录《恤赏条例》中规定“兵丁娶妻及子女婚嫁各赏银三两。”[10]许多退役班兵遂因家口在澎而定居于澎。澎湖成了清代铜山移民台湾的主要流向之一。日据初期澎湖妈宫市区自称“铜山人”的居民有140户770人,占人口总数的25.51%,为大陆沿海各地移民澎湖之最。这期间移居台湾的漳州民众达数十万人,是漳州向台湾移民的最高峰时期,仅宜兰一处就有“漳州四万五百余丁”。《台湾通史》[11]记载,至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汉族人口已超过200万,其中以泉漳人为最。清光绪前,大陆移民赴台的主要方式是偷渡,政府是封锁、半封锁的。清光绪元年(1875年),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极力建言开放人民渡台入山之禁,准许福建人民自由入台。光绪初年,清政府正式开禁,“所有从前不准内地民人渡台各例禁,着悉与开除。其贩买铁、竹两项,并着一律弛禁,以广招徕”。[12]且开始由官方主持移民。清政府在厦门等地设招垦局,正式招募福建人赴台开垦,采取十分优惠的政策,规定提供开垦者的口粮、土地、耕牛、种子、农具等必备物资,3年之后才开始征收赋税,吸引了大批闽南民众前往耕种。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建省后,清政府在台湾设立招垦总局,全台分南、北、东三路招垦。
  这期间,目前已知的漳州迁台姓氏有吴、林、汤、谢、陈,以及黄、蔡、许、郑、张、杨、邱、刘、叶、江、庄、廖、郭、周、李、吕、颜、朱、赖、曾、冯、詹、翁、高、简、沈、施、柯、余、潘、卢、赵、孙、钟、戴、曹、傅、石、马、康、严、薛、程、阮、谌、张简等51姓。其中龙溪、海澄有23个姓,分布在台南、彰化、嘉义、高雄、云林、屏东、台中、南投、桃园、台北等地。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林石迁居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今台中县),形成雾峰林家望族。林文察是清代著名将领、福建陆路提督;其子林朝栋是抗法保台名将;其孙林资铿是清末民初著名爱国将领。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莆山社林姓十四世林应寅从漳州龙溪县二十九都白石堡吉上社(今龙海市角美镇)迁往台湾淡水兴直堡新庄。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其子林平侯随父到台湾,定居台北,为板桥林家望族。林平侯有五子,形成林本源家族。林应寅第四代孙林尔嘉,是著名爱国实业家。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漳州汤崇海派系十五世孙汤德顺带领族人从云霄峛屿湖坵村渡台,在台中开基。目前云霄汤姓后裔分布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南投、云林等地的有13000余人。2007年5月,峛屿汤姓二十世孙汤景华带汤姓宗亲从台中县太平市雾峰乡到云霄峛屿汤氏祖庙拜祖。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漳浦石榴山城村人吴岳派吴则茂后裔吴沙带着妻子儿子从漳浦大围头(今石榴乡)渡海到台湾开发宜兰,被尊为“开兰始祖”。吴沙后裔世代聚居宜兰礁溪吴沙村,现传衍至第九世,人口300多人。清乾隆年间,张良德从平和县小溪迁台,开基南投县平和里。
  据谱载,谢光启于明末入居漳浦十五都锦湖保西谢社开基,其分衍吉春社(后雄)的房派第十五世谢增福,又名谢应,清嘉庆年间,迁台开基彰化县二八水(今二水乡),衍成台湾谢氏锦湖派一族。第十九世谢在棋生子谢东闵、敏初。谢东闵曾出任台湾地区副职领导人。漳浦赤湖谢光启派下七世裔孙谢来献,为东山铜钵村“五常堂”开基祖,其裔孙谢光玉约于乾隆时从东山铜钵迁居台湾。谢光玉生孙谢庆瑞,谢庆瑞裔孙谢泮水生二子,长子谢仁寿,次子谢长廷,曾任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道光年间(1821-1850年),铜钵长房“敦本堂”第十一世谢愈昌同妻林勤慈、陈恭俭及儿子8人,第十二世谢哈、谢诚、谢玉、谢改、谢扈、谢引和第十三世谢晏、谢勤、谢敖、谢双宴、谢水杏、谢如意、谢菩发等三代20余人移居台中开基“九张犁村”。经查考,闽南谢姓迁台者,主要是清康熙年间有4批,乾隆年间有6批,人数约迩百计。诏安秀篆游氏,在明末便向台湾迁移。谱载迁台祖多达一百多人。清乾隆间,十一世游东山由秀篆去台湾,在宜兰县冬山乡太和村创建东兴楼。其裔孙游锡堃系原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清嘉庆二年﹙1797年﹚漳州人简树入垦今台北县金山乡三和村林口。清中叶,诏安二都人(地点有多说)陈乌迁台,传衍台南县官田乡惠安宫。其六世孙曾多次派人到诏安寻祖。
  目前已知的漳州清代迁台姓氏中的还有苏、梁、欧、汪、蒋、姚等。据田野调查资料及现已查知的载有开台始祖原始资料的民间400多部族谱看,明清期间,漳州各县向台湾移民,至少有98姓6895人迁台。2006年姓氏普查中又发现有欧阳、唐、凌、汪、蒋、姚等6姓,漳州向台湾移民已知姓氏共104姓。漳台两地现有族谱记载漳州向台湾移民人口最多的姓氏依次是:陈、林、黄、张、李、吴、刘、赖、吕、许、何、吴、庄、萧、沈、简、魏等。据漳州谱牒资料统计:祖籍漳州的台湾姓氏家族全市有2027个,其中南靖有53姓546个家族,诏安有36姓353个家族,平和有31姓313个家族,漳浦有35姓323个家族,龙海有42姓275个家族,漳州有37姓171个家族,长泰有15姓34个家族。迁台人数100人以上的家族有28个,有一些部谱就见五百多个迁台开基祖名字。向台湾移民人口最多的县依次为:南靖,平和,龙海,漳浦,诏安,长泰,华安,云霄,东山,芗城,龙文。[13]基本涉及漳州各个主要姓氏聚居村社和每一代的大多数青年。
  漳州迁台人员大致以台南地区为中心,分别向北、向南流动,主要分布于台湾西海岸的平原地区及东部的宜兰平原地带。一路由台南向北发展,另一路由中部鹿港登陆,开发彰化平原,又移向今云林以北。台中早期移民以漳州人最多,其中平和人为主流,诏安人、漳浦人为次。以陈、林、赖、黄、廖、王、李、刘、吴等姓人数最多。雍正时代,以漳州移民为主,由彰化沿八卦台地南拓至南投草屯至雾峰一带。桃园的开发以诏安、漳浦、龙溪、南靖人为主。嘉庆元年(1796年)北上的闽南移民进入了东部宜兰平原。据刘子民统计,台南平原包括彰化平原、云嘉平原和台南高雄等市、县濒海地区,漳州人占该地区人口40%多。台中盆地,漳州人占该地区人口75%多。台北盆地,在许多地方占该地区人口60%以上。兰阳平原,漳州人占该地区人口90%多。[14]
  第四次移居浪潮:台湾光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1895年至1945年间,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入台人数逐年减少,台湾民众返回大陆居住的数量有所增加。囿于日本人推行皇民化政策,强制台湾人改成日本式的复姓。一大批台湾民众拒绝加入日本国籍,拒改日本姓,内渡漳州祖家居住。板桥林家的许多子弟纷纷内渡回到闽南。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清末进士汪春源等回大陆后寄籍于漳州,并举家迁到漳州定居。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闽南人再次移居台湾。福建有10多万军政公务人员随国民党去台湾,其中大量是闽南人。据统计,台湾光复后从漳州去台人员就有13,946人,他们在漳州的亲属有2,6095户137,339人。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陆时,从漳州带走大批壮丁,仅东山被抓壮丁就达3,766人。[15]同时有近千名在党政军警界任职的漳州人及家属随国民党退至台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日趋频繁,漳州籍台湾同胞纷纷从台湾回到家乡寻亲定居。许多漳籍的大陆配偶也赴台定居寻亲,形成新一波热潮,推动了漳台文化新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11]连横:《台湾通史》,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7年。
  [2]杨彦杰:《荷据时代台湾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3][6]刘登翰:《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4][14]刘子民:《漳州过台湾》,海风出版社,1995年。
  [5](清)沈云:《台湾郑氏始末》卷4,《台湾文献丛刊》第25种。
  [7](清)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状》,《经世文篇》卷84。
  [8][9]《东征记》卷4,《台湾文献丛书》第12种。
  [10]余文仪:乾隆二十九年《续修台湾府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83年。
  [12]《清德宗实录》卷3,中华书局,1987年7月影印本。
  [13]林嘉书:《闽台移民系谱与民系文化研究》,黄山书社,2006年。
  [15]陈易洲主编:《漳州与台湾关系史稿》,1997年。
                                  (作者单位:漳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